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醫科普:中藥服用的最佳時間!

在人的一生中,難免有時候需要吃藥,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選擇正確的服藥時間,才會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一般來說,中藥通常需一天口服三次病情緩和者可每日口服二次而病情較重、較急者,可根據醫師的指示,每隔四小時左右服藥一次,夜晚也不停止,以使藥力持續,有利於更快地緩解癥狀、減輕病情。另外不同的葯,服用時間也不同,喝對時間才能最大程度的發揮葯的功效那麼,什麼時間服用中藥效果最好?

飯前服

一般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這時胃是空的,服藥后,大部分能直接和消化道黏膜接觸,可以較快、較多地被吸收而起作用。

飯後服

病位在上,應在飯後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或對消化道有刺激作用的葯,在飯後服用,可使藥性上行。毒性較大的葯,也宜在飯後服,避免吸收太快,導致中毒。

頓服

所謂「頓服」是「指一次較快地將藥物服完」。通常指病情較急者,煎好后立即服下,取急病急治之意。像治急症吐衄的瀉心湯、治腸癰的大黃牡丹皮湯等屬於此類。一般的高熱性疾病、傳染性疾病、小兒急症等亦採用頓服法。

頻服

凡咽喉病者、嘔吐病者,宜採用多次頻服的方法。緩緩服下,能使湯藥充分接觸患部,較快見效。

空腹服

空腹服的中藥多用於實證疾病,特別是積滯、瘀血、水濕等病證。從部位上說,它適宜於治療人體心腹以下的疾病(如胃、肝、腎等)。而具體的服藥時間包括:天未明時服(如雞鳴散);平旦(清晨天剛明)時服(如十棗湯);飯前服(如三大承氣湯)等。

睡前服

安眠鎮靜的葯,宜睡前服用。此外,有積滯、胸膈病者,服藥后宜仰卧;有頭、腦、耳、目病者,服藥后,宜去枕而卧;有左右兩肋病患者,服藥后要左右側卧。

隔夜服

主要是指驅蟲病,在睡前服一次后,第二天早晨空腹再服用一次,使腸道寄生蟲更易被麻醉或殺死,以便排出體外。

總之,服用中藥的時間要根據病情和藥物的性質來定。盡量發揮藥物的預防、治療作用,減少不良反應為原則。不管是在飯前或飯後服藥,都應有半小時至一小時的間隔,以免影響藥效。

延伸閱讀:中藥什麼溫度喝最好?

「趁熱喝」是大部分人喝湯藥的習慣。其實,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葯湯煎煮后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再喝,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

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發散風寒的中藥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后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對於感冒清熱顆粒等顆粒狀清熱類中成藥,通常會含有一些清溫解表的成分,水溫過熱也會影響藥效。因此,對於這類顆粒狀中成藥,應當用60℃~70℃的水沖開,等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服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