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還在抱怨「熊孩子」?你很可能遇到了「假家長」

↑ 點擊上方「現代教育報」即可關注我們

「你們一定是假家長,因為你們在故意製造危險;你們一定是假家長,因為你們說的和做的不一致。」在10歲孩子的控訴中,我們需要深刻反思自己的言行。

清明期間,很多父母帶孩子外出踏青。一些熊孩子的不文明之舉再次被吐槽:孩子翻越公園護欄、隨意採摘花朵。而他們的家長對此卻毫不在意。

「兒子問我,前面的大人都可以翻越護欄,為什麼我就不能翻過去呢?」面對8歲兒子的詢問,讀者張女士不知如何回應。

其實很多熊孩子之舉,都是模仿大人或被大人鼓勵、攛掇。比如,騎共享腳踏車,為圖一時方便而不顧安全,很多家長把孩子放在車筐里或讓孩子踩在斜樑上。

比如,為占眼前便宜,排隊時父母攛掇孩子:「去,鑽過去。」孩子超過了免票身高線,父母又教孩子:「你稍微縮一縮。」

我們從小告誡孩子要「誠實」,告訴孩子要堅持「真善美」。但現實生活中,一些父母卻常常漠視規則,甚至鼓勵孩子衝破規則。因為潛在的危險一時半會兒無法顯現,很多父母覺得佔了眼前的便宜。

「你們一定是假家長,因為你們在故意製造危險;你們一定是假家長,因為你們說的和做的不一致。」這是採訪中,一位10歲孩子無奈的心聲。

當下,為何很多父母漠視規則,甚至主動帶孩子違反規則?如何不做假父母,如何不培養出熊孩子?

專家解析

孩子成長 不能漠視規則

特邀觀察員:段鑫星(礦業大學文法學院院長,心理學博士)規則的話題又一次被熱議。其實,在當今這個處處是規則的世界中,規則是我們生活的保護神。

不知從何時起,很多人信守這種觀點「守規則會吃虧、不守規則會抓住更多機會」,其實這是一個誤解。守規則的人,人生通常無大礙。因為從未想過逾越規則,他們不會翻越欄杆,增加安全風險。

他們更不會翻越虎山,遭遇生命危險。也許這些守規則的「老實孩子」在小事上占不了太多便宜,通常在大事上也不會吃虧。有時,小概率變成大概率事件,風險就會一點點逼近。

多一份規則意識,就少一份風險,就為自己的安全加上一道安全網。規則不是在他人督促下執守,而是在無人時也依然遵守。

作為家長,首先要引導孩子理解規則。有時候規則是具體而剛性,甚至是冷冰冰的。如排隊時的插隊,上公交的捷足先登等,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正是孩子慢慢體會、學習、實踐規則的場所。

其次,家長要做孩子規則學習的引領者。以身示範,守望規則、尊重規則。在規則面前,我們學做那個可以等候的人,學做不插隊的人,學做可以「吃虧」的人,而且在規則實踐中,不攀比,做好自己,這是對規則最大的尊重。

孩子才是我們成人的老師

特邀觀察員:李志欣(育英學校密雲分校校長)當下,為何很多父母漠視甚至違反規則?根源是我們的世界里出現了社會道德問題。

社會公德出現了扭曲現象,成人的弱點、謊言、偽善、自私等醜陋的缺點統統在孩子們面前暴露出來,被置於無情的審視之下。但成人卻不以為然,甚至教唆自己的孩子去效仿,去撒謊應對。

一些人過於關注物質社會,過於關注當下生活,過於重視自我利益。社會經濟發展很快,但精神文化卻沒有同步發展。

他們忽視了生命存在的真正意義,還有一些社會上流行的文化在作梗,如一切向錢看、錯誤的西方文化的侵蝕等,尤其是優良的家風等的失傳,使人們的道德觀處在西方文化與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十字路口,道德異化現象比比皆是。

我們的靈魂跟不上社會文明的發展,我們的成年人需要精神與心靈的成長。也與我們的教育有一定關係,功利的教育觀引發應試教育,學校過於重視分數的評價而忽視了人格與情感等素養的培養。當然,原因很複雜,但社會真的需要成人做出表率。

我們總是習慣於按照「能教給孩子們什麼」來思考,也許要捫心自問——我們可以從孩子們那兒學到什麼。孩子在觀察世界,而我們卻在漠視世界;孩子在創造世界,而我們卻在破壞世界。

每一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的最珍貴的禮物,都是一塊潔白無瑕的美玉。當面對孩子的質問:爸爸為什麼教我撒謊?媽媽為什麼帶頭逃票?這些聲音是多麼的震撼人心。孩子就像一面鏡子。

衷心地勸告父母們,必須謙卑一點,因為孩子在心靈品質方面是我們的老師。我們要細心聆聽孩子的聲音,認真關注孩子的問題,他們的聲音與問題都是在不斷地把我們召回到真善美的社會裡。

當成人都能把最美好的一面展現在孩子面前時,那將是一個多麼美好的社會!還是讓孩子牽著我們的手一起成長吧。

馬上就訪

熊孩子與熊家長需立家庭公約

特邀觀察員:齊大輝(家長教育研究所所長,北京師範大學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協同教育,是教育部陳寶生部長上任之初提出的理念,這對傳統的「家校合作、家園共育」概念做了精確定位,對建立社會協同教育機制與家校公約規則提出了工作方向。

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大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缺一不可,而學生、老師、家長「陸海空」三軍必須「協同作戰」才能步調一致得勝利。

成人成熟才能成就孩子,公約規則是公民成熟的標誌,家校公約是協同教育的保障。由於家長教育缺失,家校社的教育不協同及累計誤差太大,「勞而無功,有功無德」現狀是產生熊家長與熊孩子問題的源頭。國民素質從娃娃抓起,娃娃素質從家長抓起。

家國同構需從家校同約做起,公約行為才能產生協同教育。當家長跟教師存在概念和行為不一致時,就需要有公約裁判介入,即公約校外輔導員,社會中立的第三方以公約協同介入才能出高效精確效果。

如果未來家長教育戰略預防措施得當,家有《家庭公約》,校有《班級公約》,便在家校之間架起了孩子安全成長的橋樑,避免未成年人每天「摸石頭過河」。

公共利益要由公共道德來實現,公共道德要由公共秩序來維護,而公共秩序需要公共約定來保障,只有家校協同的公約教育才會讓教育真正豐收。

教育出一個懂規則、守約定、愛生命、能生存、會生活的好孩子,需多方協同努力。

相關鏈接

向具有《公約精神》的母親致敬——一封不必致歉的致歉信

我登上3月28日上海飛悉尼的航班。剛上機,空姐送上了朱古力和一封《致歉信》。

信的全文不長,但很真誠——

「各位爺爺奶奶、叔叔阿姨們:

晚上好!

我是一個剛滿6個半月的小寶寶,在此向您們請安了!

今天有幸和您們同乘一個航班去悉尼,在乘機過程中也許會因為我的哭鬧影響到大家的休息,對此我深感不安和歉意。我媽媽會儘可能地安撫好我,請大家多多包涵!謝謝大家!」

紅色的《致歉信》和愛心朱古力,放在我的面前,對於我這樣一個常在旅途的飛行客還是第一次。

一次平常的旅行,變得有點不平常。才六個月的孩子,第一次出遠門,10多個小時飛行,即使在旅途中哭鬧,也是正常的事。

這是一封不該致歉的致歉信。它不僅讓人敬畏了文明的高度,更感動於如此多遠行準備中,對陌生同機旅客的禮貌、關愛和友誼。

我看到一位外國乘客與我一樣,把這封《致歉信》放進了公文包。我相信,他一定也是在珍藏這次旅途特別的記憶,以及一位母親對孩子的態度。

我祝福那位才六個月的嬰兒,擁有這樣的母親,應該是他人生最大的幸運。

有其母必有其子。那個仍懷抱在母親懷裡的嬰兒,應該是未來文明進程中的一分子,那封由他母親代寫的致歉信,既是他人生第一次遠行世界的記錄,也是他走向世界第一次「胎教」。

在這封平常的致歉信中,我看到了某種希望……

摘自企業家許仰東真實經歷的文章。

圖片:網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