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揭秘】漲姿勢!古代如何褒揚先進人物?

古代幾千年裡,清正廉潔、務實為民的官員和先進楷模人物不少,國家和老百姓通過哪些方式來褒揚他們,以營造良好的政風和社會風氣?

國家給予崇高榮譽

古代表彰先進模範人物,往往通過上牆張榜、皇帝下詔全國或豎碑建廟等形式,其導向性很強,容易在官員和民眾中產生良好效應。

建閣塑像。唐太宗

為表彰功臣而建的繪有功臣圖像的凌煙閣,內有包括房玄齡、長孫無忌、魏徵等24位功臣。唐太宗命令當時的大畫家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功臣們的圖像,由當時的大書法家褚遂良題字,流傳後世。宋代也如法炮製,宋理宗寶慶二年,圖功臣神像於昭勛閣,包括趙普、曹彬、潘美等14位功臣。而到了清代,清初的治河名臣朱之錫,生前以兵部尚書銜,總督河道,駐濟寧。

從順治十四年(1657年)至清康熙五年(1666年),朱之錫任河道總督10年,鞍馬勞頓,疲於奔命,南北交馳,幾無歇腳之時。最後累死在治河第一線,時年44歲。雍正元年(1725年),清世宗下旨在河南武陟建造「淮黃諸河龍王廟」,廟建成時,朱之錫被敕封為河神「朱大王」,列為「四大王」之一,在大王殿立了其塑像,每年春秋兩季接受人們的祭拜。

山西呂梁方山縣北武當鎮來堡村「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廉政文化園

下詔表彰。東漢時期的漁陽太守張堪,文武兼備,軍事上打得北部匈奴不敢入犯,經濟上落實了光武帝劉秀休養生息的國策,出現了「漁陽惠政」。張堪不幸病逝后,劉秀親自頒發詔書,褒揚他的功績。明代永樂年間汶上知縣史誠祖,因為「為政治平寬簡」,他廉潔勤政,斷案公平,對待百姓更是寬厚仁慈,百姓十分擁護,被朝廷評定為「治行第一」。明成祖朱棣向全國下發詔書,表彰他的突出政績,另外還賞賜他御酒一壇,金紗衣一件,錢鈔千貫。詔書不但對史誠祖大加讚賞,而且還提拔他為濟寧知州,仍兼任汶上知縣。

刻碑贈號。宋代王旦,歷任參知政事、宰相,他雖身居高位,但為官清正廉明,為國家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作為國之棟樑,王旦去世后,宋仁宗親自為他撰寫了「全德元老之碑」的碑額。這裡的「全德元老」讚揚王旦是個十全十美的元老舊臣,可見其美譽度之高。

同時代的名臣范仲淹為政清廉,體恤民情,剛直不阿,力主改革,屢遭奸佞誣謗,數度被貶,但是痴心不改,堅持「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宗旨,一心為國為民辦實事。范仲淹去世后,宋仁宗聞訊難過萬分,追加范公為兵部尚書,並親書褒賢之碑。且親自安排文學泰斗歐陽修為他撰寫碑文。清代名臣于成龍在20餘年的從政生涯中,三次被舉「卓異」,以卓著的政績和廉潔刻苦的一生深受百姓愛戴,被康熙帝讚譽為「天下廉吏第一」,並贈他謚號為「清端」,這都是對于成龍的最高褒獎。

老百姓對楷模高度評價

自古以來,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那些一心為民的好官,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至高無上,就是他們去世了,老百姓也會給予他們無上光榮。

贈號編詩。西漢時期有位名臣叫召信臣,東漢時期也有位名臣叫杜詩,他們都曾做過河南南陽的太守,而且都有善政,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安居樂業,因此南陽人送了他們這樣的美稱:「前有召父,後有杜母。」把他們比喻為父母,可見百姓對他們尊敬之至,後來的「父母官」一詞,就是從這裡演繹而來。

東漢漁陽太守張堪,也因善政,當地老百姓給他編了民歌:「桑無附枝,麥穗兩岐。張君為政,樂不可支」。明代清官況鍾在主政蘇州時,為政廉明,深得百姓愛戴,大家為他寫了歌謠:「況青天,朝命宣。早歸來,在明年。」表達了百姓不舍不離的情懷。同時,蘇州人民稱他為「況青天」,和「包青天」「海青天」並稱民間的三大青天。

百姓留任。東漢名臣種暠先任益州刺史,頗有德政,後來涼州羌人發生騷動,朝廷便任命種暠為涼州刺史,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穩住了羌人,發展了生產。后種暠被徵召升遷時,許多官吏百姓都到朝廷請求留下種暠。執政的梁太后嘆息說:「沒有聽說哪個刺史得人心有到這個地步的。」於是批准了他們的請求。種暠又留任一年後,升漢陽太守。

明代名臣李信圭,洪熙時薦舉賢良,授為清河知縣。上任后,他一面整頓民風,一面上書朝廷,請免一切妨農之務,為雜徭所累的清河百姓才漸漸有了農桑的條件。正當清河景況稍緩之時,不想又遭大旱……李信圭又奔走於上官,請放貸濟,減緩徵派……因此治行聞知於朝廷,決定擢升他為蘄州知州,然而清河百姓聞訊,出動了五百多人赴京上書乞留,朝廷看到李信圭如此得民心,就授予他知州之職,仍留理清河縣事。

豎碑留葬。晉代荊襄一帶因連年戰事,百姓流離失所。當時著名政治家、軍事家羊祜利用邊境暫時的穩定,採取減免賦稅的政策,鼓勵人們發展生產。接壤的東吳軍民感其仁政,紛紛歸附。咸寧元年,羊祜積勞成疾,與世長辭,當地軍民聞訊無不悲痛欲絕,就連東吳將士也為之淚下。為紀念羊祜,當地百姓在湖北襄陽山上建立羊公碑。

清代年輕的江蘇常熟知縣於宗堯,上任伊始,在摸清實情后,便大刀闊斧,從整治吏治入手,使那些久混於官場的圓滑老道之吏,再也無法渾水摸魚。經過於宗堯的多方努力,長期困擾常熟百姓的漕政弊端終於在其上任后3個月就終止了。後人在修地方志時記下了於宗堯的這一德政,稱讚說:「漕事不為民困,自宗堯始。」然而於宗堯卻因積勞成疾,於康熙十一年(1672年)病故在任上,年僅23歲。消息傳出后,常熟「合邑為罷市,男女皆巷哭」,人們紛紛捐資為其治喪。待其靈柩將要送回家鄉安葬時,人們依依不捨,「號泣挽留」。其情其景,使於宗堯家人大為感動,終於順從民願,將於宗堯葬於常熟縣的虞山南麓。人們在墓前的神道立一大碑,上題「萬民留葬」四個大字。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