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定了!北京總體規劃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

5月17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一屆十四次全會召開,研究討論《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0年)(送審稿)》(以下簡稱《總規》),全會一致同意將《總規》按程序上報黨中央、國務院審定。市委書記郭金龍講話。市委副書記、市長蔡奇就城市總體規劃編製過程、指導思想、主要特點、基本框架和主要內容,以及若干重點問題作了具體說明。

會上,郭金龍強調,編製好面向未來的新一輪總體規劃,關鍵是要牢牢把握首都城市發展的功能定位、目標定位。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兩次視察北京並發表重要講話,明確北京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戰略定位,提出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戰略目標,全面部署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為做好首都各方面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要持續深化學習習總書記視察重要講話精神,深刻領會思想內涵,自覺對標對錶,努力形成生動實踐、結出豐碩成果。

一要牢牢把握「都」與「城」的關係。

北京的發展是首都發展,北京的規劃是首都規劃,最核心的就是「四個中心」。要正確認識、妥善處理好「都」與「城」的關係,始終將「都」擺在首要位置,自覺從黨、國家和人民需要的高度審視和把握首都工作,緊緊圍繞實現「都」的功能來布局和推進「城」的發展,使落實城市戰略定位、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成為城市發展最鮮明的主題和全市人民的自覺行動。

二要牢牢把握服務大局與自身發展的關係。

在首都工作的同志,更要把講大局作為一種基本的思想觀念來強化,作為一種政治紀律來執行。服務大局與自身發展本質上是一致的,「四個中心」抓好了,經濟社會發展就自然在其中了。要自覺把服務與發展統一起來,通過建設「四個中心」帶動服務業、文化產業、創新產業等發展,特別是以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引領,打造經濟發展新高地,使北京的發展與城市戰略定位更相適應、相一致、相協調。

三要牢牢把握謀划長遠與狠抓當前的關係。

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是長期奮鬥的過程,疏解非首都功能,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形成有效的超大城市治理體系,很多方面都沒有經驗可循。我們既要胸懷全局,觀大勢、看長遠,準確把握新的歷史方位下中央對首都工作的新要求,準確把握首都改革發展階段性特徵和工作規律,努力拿出一個好規劃。同時,又要立足當前和實際,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好中央要求和重大決策部署,把全市廣大黨員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調動起來,牽好疏解非首都功能這個「牛鼻子」,積小勝為大勝,讓人民群眾一天比一天更有獲得感。

一是嚴格把住紅線約束。

這次總規編製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突出減量發展,確定了人口總量上限、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三條紅線。要強化紅線約束意識,倒逼發展方式轉變、發展模式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努力「瘦身健體」,提高發展質量,提升發展水平。

二是不斷完善城市體系。

構建「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的城市空間結構,目的就是改變單中心聚集、城市「攤大餅」的發展模式。要積極推動城市功能重組,堅定不移疏解非首都功能,建設高水平城市副中心,發揮新城多點支撐作用,建設一批特色小城鎮,構建北京新的城市發展格局。

三是深度融入協同發展。

進一步增強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自覺,在重點領域率先突破上持續用力,在協同創新共同體建設上加大力度,充分發揮北京「一核」的輻射帶動作用,共同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打造經濟發展新的支撐帶,積極探索人口經濟密集地區優化開發模式。要把支持雄安新區建設當成自己的事,形成與北京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功能分工、錯位發展的新格局。

四是傳承保護歷史文脈。

努力把這張「金名片」擦得更鮮亮一些,強化「首都風範、古都風韻、時代風貌」的城市特色。完善保護實施機制,結合疏解非首都功能,在文物保護騰退、平房區更新改造等方面加大力度,加強老城整體保護,重塑首都獨有的壯美空間秩序。構建涵蓋老城、中心城區、市域和京津冀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體系。讓歷史文化和自然生態永續利用、同現代化建設交相輝映,發揮出更大的文化、社會和經濟價值。

五是提高民生保障和服務水平。

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規劃建設做得好不好,最終要以人民群眾的滿意度來衡量。要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全力抓好規劃實施,在解決廣大市民最關心的問題上不斷取得新成效。各方面工作都要見物見人,抓住服務保障這個重點,政府主導與市場作用相結合,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

根據3月底公開的《總規》公示版草案,一主是指中心城區,以城六區為主;一副為北京城市副中心;兩軸是中軸線、長安街及其延長線;多點為門頭溝、房山等10個周邊城區。

城六區等各區功能定位表述為:

——東城、西城等北京核心區將以政治、文化、國際交往中心為主導功能,有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的重點地區等定位。

——海淀、石景山等北京西北部地區將以科技創新、文化中心為主導功能。其中,海淀區應建設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石景山區應建設為國家級產業轉型發展示範區等。

——以朝陽區東部、北部地區為主的北京東北部將強化國際交往職能,成為國際一流的商務中心區以及各類活動的承載地等。

——丰台區、朝陽區南部等北京南部地區將以保障首都核心功能的城市服務為主導功能。丰台區應建設成為首都高品質生活服務供給的重要保障區及對外交通樞紐等,朝陽區南部則被定義為重要的菜籃子供應基地、傳統工業改造升級示範區。

隨著北京的快速發展,交通擁堵、人口規模持續攀升、公共服務背負沉重壓力等「大城市病」顯現。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想適應新形勢,破解困擾首都發展諸多難題,對已十餘年未調整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進行修改成了近幾年相關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

1949年新成立后,作為首都的北京開始進行第一次(1950年—1957年)總體規劃編製。而恰恰是這次規劃,決定了北京後來的「單中心」發展模式。

此後,1958年、1973年北京又進行了城市總體規劃的編製工作。

《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1983版)是改革開放后北京市編製與實施的第一版城市總體規劃,規劃要求採取強有力的行政、經濟和立法措施,嚴格控制城市人口規模,嚴格控制在北京新建和擴建企業、事業單位,有計劃地疏散市區人口,著重發展衛星城鎮,逐步把市區的一部分企業和單位遷移到衛星城鎮。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1991年-2010年)則提出重點實現「兩個戰略轉移」,即城市發展重點要逐步從市區向郊區轉移,市區建設要從外延擴展向調整改造轉移,並提出要建設通州、亦庄等14個衛星城鎮。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04年-2020年)將北京的發展目標定位為國家首都、國際城市、文化名城和宜居城市。其中,「宜居城市」概念為首次提出。

2014年北京正式啟動了新一版城市總體規劃編製工作,這也是新成立以來北京市第七次編製總規。

之後,對總規文本進行修改完善,總規編製通過各種方式共吸納5200餘條意見建議。

新版北京城市發展藍圖正在徐徐展開。

*本文綜合北京商報、北京晨報、新京報等消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