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0月30日,大和號在宿毛灣鵜來島和沖島標柱間進行全速公試的畫面,當時的狀態為公試排水量69304噸,151700軸馬力,螺旋槳每分鐘223.2轉(照片為人工上色,攝影:橋本敏郎)
徳山至吳港間公試中的大和號姐妹艦——武藏號戰列艦,可見前甲板向下彎曲的「武藏坂」。此時艦上多為三菱廠的隨船技師,因此身穿白色工作服,左旋副炮塔為臨時設立的淡水儲水罐時間為昭和17年6至7月(1942年6至7月,照片為人工上色)
這張照片是目前流傳最廣的戰艦大和建造照片,也是唯一一張詳細的舾裝照片,攝於1941年9 月22日吳工廠舾裝艦橋,畫面右邊的是鳳翔號航母(遮風欄呈豎起狀態),鳳翔遠方為間宮號給糧船,背景為停泊在二河川口的驅逐艦群。左側可見第6戰隊的重巡洋艦加古、衣笠、以及一艘特設給油船。長期以來日本人對這張照片的鑽研判讀機會發展成一門學問。拍攝者為造船部設計官橋本敏郎技術大尉。日本投降後橋本前往東京,以「技術資料兼民族紀念品」的名義將照片託付第二複員省(原海軍省)官員福井靜夫保存。
戰艦大和同武藏艦橋背面對比,左邊為大和號1941年9月22日在吳工廠舾裝艦橋,右邊為武藏號1944年6至7月在伊予灘,此時艦橋上已經加裝了21號電探。
戰艦武藏的艦橋,注意15米測距儀上方仍未安裝電探,時間為1942年6至7月。
戰艦大和號艦橋後部,可以清楚的看到2號1型對空電波探信儀,在其下方的就是日本光學會社(戰後的尼康公司)於1935年開發的光三九式15米倒分像立體測距儀,大和、武藏都裝備四台,其餘三台裝備在三座主炮炮塔上。
46cm三聯裝後主炮,此時大和艦尚在舾裝期間, 後主炮塔右炮位達到最大仰角+45°。
1945年4月7日4月7日凌晨,美國潛艇在九州島西南海面發現了這支艦隊。12時31分,美國海軍發出的第一個攻擊波,美國飛機集中攻擊「大和」號左舷,有4枚炸彈落到了「大和」號第3號主炮塔附近,其中2枚225公斤炸彈穿透了後部主甲板爆炸,將戰艦後部的155毫米副炮和預備射擊指揮所炸毀。12時43時,大和艦左舷前部被1發魚雷命中,「大和」號航速降至22節。圖為以時速27節急轉彎。
13時35分,美軍第二攻擊波飛機到達。13時37分,「大和」號艦體左舷中部被3條魚雷命中(分別命中143、124、131號肋骨),使其艦體左傾達7-8度。幾乎與此同時,由於美機投下的一枚450公斤重的航空炸彈炸毀了「大和」號排水閥門,使該艦無法進行排水作業,航速降至18節。13時44分,左舷中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使左傾增加到15-16度,這使該艦的大口徑高炮無法使用。14時01分,美機3顆航空炸彈擊中左舷中部。14時07分,一條魚雷還擊中右舷150號船肋。14時12分,大和艦左舷中部和後部又被2條魚雷命中,艦體傾斜達16-18度。圖為規避美軍攻擊。
14時15分,大和艦左舷再中1雷,航速漸漸減至7節。艦長被迫發出了棄艦令。14時23分,大和艦突然發生主炮彈藥庫大爆炸,葬身海底,全艦2498名官兵(連同司令部人員共有2767人)中僅有269人獲救(另有7名司令部人員獲救),其沉沒地點在日本九州島南西50海里,德之島西北200海里,東經128度04分,北緯30度43分。圖為1945年4月7日大和號沉入海中並爆炸,在海面產生巨大的蘑菇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