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的性取向是你,與他人無關」

Passerby's GoodNight

來自任性的路人甲

00:0003:32

昨天微信後台收到一個網友的留言:

今天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我以為路先生你會推一篇相關的文章呢。可是我沒有等到。

大概在我看來,「不再恐同」應該是每時每刻都值得大家去關注的,所以也就沒有拘泥在某一天特意地去提及了。其實關於反恐同,我也寫過兩篇相類似的文章。一篇是《願不再有人因此哭泣》,另一篇是《「希望你有了我,就不畏懼哪怕全世界的惡意」》。(點擊藍色標題可以閱讀原文)

恐同這個詞,在日常的生活或者是網路社交中並不常見。至少在是這樣。

我們可能更常提及或者聽到的是「歧視」。

就像歷史上白人歧視黑人一樣,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站在道德的制高點,用帶著異性戀的標籤去歧視同性戀。

這真TM可笑!

他們到底在歧視什麼?歧視別人的不同?還是單純是為了歧視而去歧視?

可其實我一直覺得有件事情更可悲:

當那些自居「不歧視」或者是「支持」同性戀的人,鄭重其事地用探討或者提倡地口吻去談及恐同這件事情的時候,不就是將同性戀進行了特殊化區分嗎?

說白了,在我們心裡還是將他們與「正常人」進行了分割啊。越是鄭重以待,就越是無法平常化啊。這也是我為什麼沒有在選擇在昨天推出文章的原因。

如果你真的平常心去看待反恐同這件事,完全沒必要非要在5月17日才要發表自己的言論啊。

當然,在昨天的確朋友圈和微博里有很多大V和朋友在轉發和發表「反恐同」的文章。但是當他們在特定的時間去做這件早已被設定的事情時,我已經搞不清他們到底是在嘩眾取寵,還是在表明觀點了。

真正的平等,難道不應該是有一天我們再也不需要特意地去探討和提及嗎?真正的平淡,難道不是應該跟呼吸和喝水一樣的平常化和普通化嗎?

在西門町閑逛的時候,經常可以看見男男情侶手拉手地在街上逛。他們真的就是一對普通情侶,手牽手,遊盪在自己的幸福里。

沒有歧視的目光,也不會有讚賞或者支持的眼神。你要做的就是與微笑著與他們擦肩而過,就像在街上遇到任何一對陌生情侶一樣。

在去年12月,我和台灣同學一起參與了台北同志婚姻平權的遊行。25萬人,綁著彩虹飄帶,布滿了台北皇后大道一帶。大大小小的彩虹旗幟在台北上空舞動,各種婚姻平權的口號也在耳邊此起彼伏。

我們看著身邊的同志情侶手牽手,我們看著人群里的爸爸媽媽陪著同性戀的兒子一起遊戲,我們看著異性戀的父母帶著三四歲的兒子在那喊著:民法不修,何談平權。

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感受到同性戀人群為爭取自己幸福的那個迫切和渴望。

我一直都不願意用「性取向」的差別去區分人群。因為我覺得所有的性取向都和喝水吃飯一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經常會聽到或者看到很多諸如以下的言論:

「我不歧視同性戀,但我也不支持。」

「我不歧視同性戀,只要我的孩子不是同性戀就好。」

「我不歧視同性戀,但我性取向正常。」

......

歧視就是歧視,任何「我不歧視....」的後面再加上類似於「但是....」的表述,TM的都還是歧視。

不歧視是什麼?

不歧視就是你跟男同性戀在聊天的時候,可以自然地提及「你昨天約會的那個男孩不錯哦。」

不歧視就是當你朋友跟你說他喜歡你身邊的某位同性時,你毫不詫異,然後跟他講了很多你朋友的細節和八卦。

不歧視是根本不需要掛在嘴邊,也不需要特意表現出來的。你只需要用你最正常的方式和他們一如往常的相處,因為他們也是普通人而已。

我希望有一天,當我們再提及性取向的時候,可以輕描淡寫的侃侃而談,而不是再糾結於對方的性別。

加入這個少年的暖心世界

微博@路人甲的信箱,微信添加krissgzj

「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