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去美國超市轉了一圈,看到好多轉基因食品

原標題:我去美國超市轉了一圈,看到好多轉基因食品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徐實】

上一篇探討轉基因農作物的文章引起了熱議。支持和反對轉基因技術的人士,也許各有各的考慮。無論支持也好,反對也好,大家都應該用事實說話、以理服人。

反轉人士最喜歡拿美國說事,幾年前就有人吵吵「轉基因食品是美國的生物武器」,理由是「美國人自己不吃轉基因食品,轉基因食品都是專門出口、用來毒害炎黃子孫的」。這種說法當然荒誕不經,很多科學家和官方媒體都出來闢謠。可是謠言的頑強超乎人們的想象,直到現在還有很多人一口咬定美國人絕不吃轉基因食品,沒完沒了地在微信上轉發相關的文章。

其實只要稍微搜索一下國外網站,應該很容易弄清事實。國際農業生物技術應用服務組織(ISAAA)早就把美國農業部批准上市的轉基因農作物列表放在官方網站上了,土豆、馬鈴薯、玉米、大豆什麼的都有,各位看官儘管去看。【1】

美國超市的轉基因食品不在少數

為了更加直觀地說明問題,筆者在美國出差的時候特意做了一次實地調查,這應該是最有說服力的。接下來咱們看圖說話,文中照片均拍攝於美國加州聖地亞哥的Ralphs超市。Ralphs是美國西海岸著名的連鎖超市,它貨架上的食物非常有代表性。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美國尚未全面實行轉基因食品的強制標識制度,這就意味著默認食品中可以使用轉基因農作物作為原材料,而不必特別標明。但是美國存在非轉基因食品的自願標識制度,食品生產商可以在經過認證和自願的基礎上,標明自己的產品不含轉基因農作物的原材料。

圖1:Mazola牌玉米油

咱們先來看看圖1這桶ACH公司生產的Mazola牌玉米油。標籤上的英文主要是營養成分、使用說明、安全提示和生產廠家的信息,沒一個字提到轉基因。但是ACH公司的官方網站上明確寫著,該公司使用轉基因農作物生產食品,但是世界衛生組織認為這是安全的;然後捎帶說一句「我們也提供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2】。這桶沒有轉基因標識的玉米油,其實就是用轉基因玉米榨出來的。美國大健康網路媒體Mercola的非轉基因食品購買指南也佐證了這一點【3】。

圖2:Wesson牌蔬菜油

無獨有偶,圖2中Wesson牌蔬菜油的標籤上也沒有轉基因標識。為了這個事情,持有Wesson商標的ConAgra公司2011年還遭到了消費者的起訴,因為Wesson牌食用油的標籤上有「純天然」(100% Natural)的字樣,而Wesson牌的芥花籽油、蔬菜油和調和油均含有轉基因農作物的成分【4】。曠日持久的官司持續到2015年,消費者的集團訴訟才在加州法院得到了有限的支持【5】。可是仔細看一下,Wesson牌食用油的標籤上部、Wesson商標的正上方仍然寫著「純天然」(100% Natural)的字樣,而且標籤上還是沒有轉基因標識。

圖3:有非轉基因標識的豆腐

圖4:非轉基因食品標識

沒有使用轉基因農作物成分的食品,反倒有著明確的標識。例如圖3中這塊House Foods牌豆腐,包裝盒上有一個標有Non GMO的小圖標,放大后就是圖4的樣子,一隻蝴蝶停在草葉上。圖標中的Non GMO project.com代表一個專門做非轉基因食品的認證的非政府組織(NGO),該組織的名稱Non-GMO project翻譯成中文就是「非基因修飾生物工程」。食品生產商可以自願邀請該組織來做認證,證明食品在生產加工中完全沒有使用轉基因農作物的原材料。在超市裡,帶有同樣非轉基因食品標識的商品還有很多,例如圖5中的小番茄。在此就不一一列舉了。

圖5:帶有非轉基因食品標識的小番茄

簡而言之,美國市場上出售大量沒有轉基因標識的轉基因食品,而擁有標識的反而是非轉基因食品。這種做法背後有著明確的邏輯——美國食品行業普遍認為已獲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因此不需要特別標註,特別標註轉基因食品可能給人帶來轉基因食品不安全的暗示。為什麼非轉基因食品反倒有標識呢?這個道理其實和「有機食品」背後的邏輯是相似的。

有機食品在種植過程中不使用任何農藥和化肥。但是,科學地使用(不是粗放濫用)農藥和化肥並不會對食品質量造成負面影響。正因為如此,我們在超市看到的瓜果蔬菜、袋裝糧食的標籤上,並未標註「生產中使用過農藥、化肥」。但是,有機食品大可將「生產中沒有使用過農藥、化肥」作為一種賣點來吸引具有特殊喜好的消費者。同理,如果沒有客觀證據證明已獲批上市的轉基因食品不安全,強制性標註轉基因食品反而會給公眾帶來不必要的猜疑乃至恐慌。但是,非轉基因食品的第三方認證同樣可以成為吸引具有特殊喜好的消費者的賣點,這合情合理。

蘿蔔白菜,各有所愛。不排斥農業技術和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愛買什麼就買什麼。熱愛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的消費者,完全可以依照認證標識去購買。只是有機食品和非轉基因食品相對來說一定會貴一些,因為它們的單產更低、所需田間管理更多,導致產生單位數量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更多。既然商品價值取決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那麼這些食品貴得合情合理。

有人問,難道人不能只吃「純天然」有機食品嗎?為什麼非要用農藥化肥、上轉基因農作物?問這些問題的人恐怕對農業經濟缺少直觀的認識。權威自然科學期刊《自然》刊載的論文顯示,與一般種植方式相比,有機食品的種植方式會導致農作物產量減少13%-34%【6】。自然科學期刊《Plos One》的薈萃分析顯示,轉基因技術使得農藥用量減少37%,農作物產量增加22%,而農民的利潤增加了68%【7】。由此可見,轉基因等農業技術的經濟性非常明顯。

假如只種植「純天然」有機食品,生產食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就會大大增加,不光糧食要漲價,消耗飼料的肉類同樣要漲價。40元一斤的有機土雞肉,普通工薪族一個月能得吃幾次?民國時代幾乎沒有化工產業,造不出農藥化肥,全國生產的都是「純天然」有機食品,只可惜它們喂不飽全國人民——《劍橋中華民國史》記載的大規模飢荒就有11起;而根據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的推算,民國每年有300萬-700萬人死於飢餓【8】。這段歷史還不那麼遙遠,不應該剛吃幾天飽飯就開始問「何不食肉糜」。

部分真話的危害性可能更大

也有許多人這樣質疑:「就算轉基因農作物確實能夠增產,能保證轉基因食物對人體沒有危害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轉基因食物能夠產生危害。那麼在這方面證據出現之前,對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存疑可以理解,但是滿大街宣傳轉基因食物有害就有問題了。如前文所說,依靠編故事來宣傳自己的觀點是不道德的。很多反轉基因人士倒不認為自己在編故事,我看到他們在很多自媒體上反覆強調「法國科學家塞拉利尼的實驗證明轉基因食物致癌」。這個事情值得拿出來好好說說,它到底是事實還是謠言?

客觀地說,塞拉利尼的實驗無法證明轉基因食物致癌,因為這個實驗的設計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塞拉利尼的論文起先於2012年發表於自然科學期刊《食品與化學毒理》,由於其實驗設計的不合理性廣受科學界質疑,該期刊於2013年11月將塞拉利尼的論文撤稿【9】。塞拉利尼事件倒是說明一個深刻的真理——造成誤導和欺騙的未必是徹頭徹尾的謊言,很有可能是部分的真話。謊言相對而言容易被拆穿,而部分的真話則不然,所以其危害性反而可能更大。

塞拉利尼的實驗是這樣設計的【10】:100隻雄性大鼠和100隻雌性大鼠,各隨機分10個組。其中1個組喂非轉基因玉米作為對照,3個組喂不同劑量的GM NK603轉基因玉米(具有草甘膦農藥抗性),3個組喂施用過草甘膦農藥的GM NK603轉基因玉米,最後3個組直接在飼料中加點草甘膦農藥。然後所有大鼠飼養18個月,觀察其腫瘤發生率和壽命。而後實驗數據顯示,吃過轉基因玉米的大鼠的腫瘤發生率貌似高了那麼一點。

外行多數看不出門道,而內行才知道問題所在。即便塞拉利尼的數據沒有造假,也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因為這個實驗設計有兩個硬傷:

1. 使用的實驗動物太少,不具有統計意義(Statistical Power)。

人和人之間存在個體差異,比方說,兩個人在飯館里吃了同一道菜,A啥事沒有,B回家就鬧肚子,這種事情很常見。其實動物也是一樣,個體差異不可忽略。也正因為如此,動物實驗一定要有足夠大的樣本,才能克服動物個體差異造成的隨機影響。

一般來說,在生物製藥行業的毒理學動物實驗中,每個實驗組使用50隻大鼠還差不多,使用30隻以下大鼠就容易出現數據不穩定。每組使用15隻以下大鼠的實驗基本等於兒戲,可重複性極差,無論是風投機構還是葯監部門都無法接受這樣粗劣的數據。塞拉利尼的實驗中,一組才10隻大鼠,個體差異造成的隨機影響足以掩蓋食物的作用。

2. 塞拉利尼的實驗使用的是Sprague Dawley大鼠品系,這個大鼠品系很容易產生自發腫瘤。

其實這倒不難解釋,動物的癌症是體內細胞突變積累的結果,隨著動物不斷衰老,體內細胞積累的突變增多,就會自發出現腫瘤。即使沒有任何環境污染的因素,人類也會產生自發腫瘤。早在公元前400年左右,古希臘醫生希波克拉底就發現了人類的自發腫瘤,並將其命名為Karkinos(希臘語中的「螃蟹」),這個詞到後來演變成了英語中的Cancer(癌症)【11】。

大鼠也和人一樣,會隨著衰老產生自發腫瘤。大鼠的平均壽命也就2年不到,塞拉利尼的實驗持續18個月還多,已經逼近了大鼠的壽命上限,此時大鼠的自發腫瘤就不能忽略了。早在1973年,權威的自然科學期刊《癌症研究》就刊發了關於Sprague Dawley大鼠自發腫瘤的論文【12】。該論文指出,連續餵養18個月的360隻Sprague Dawley大鼠,有45%出現自發腫瘤。

換句話說,哪怕天天給大鼠喂有機食品,只要養上18個月,大鼠照樣有一半出現自發腫瘤。塞拉利尼那個連續觀察大鼠18個月的實驗純屬兒戲。如果非要做一個持續18個月的毒理實驗,也應該使用貝格爾犬、樹鼩、食蟹猴之類壽命比較長的動物,而且18個月的觀察期應該選在動物的「青壯年時期」而非生命後期。

對轉基因食物的熱議恐怕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唯有用事實說話,相關探討才能最終回歸理性,產生建設性的效果。從積極的角度來看,公眾對該話題的關注恰恰為科普工作提供了良機,對提高公眾的科學文化素養大有裨益。

參考文獻:

【1】ISAAA官方網站:http://www.isaaa.org/gmapprovaldatabase/approvedeventsin/default.asp?CountryID=US&Country=United%20States%20of%20America

【2】Mazola玉米油官方網站:http://www.mazola.com/healthandwellness/about-gmos.aspx

【3】Mercola Non-GMO shopping guide: http://files.meetup.com/958994/GMObrochure.pdf

【4】http://articles.mercola.com/sites/articles/archive/2011/11/25/wesson-oil-contains-gmo.aspx

【5】https://www.law360.com/articles/624430/11-statewide-classes-ok-d-in-conagra-100-natural-oil-row

【6】《Nature》:http://www.nature.com/nature/journal/v485/n7397/abs/nature11069.html

【7】《Plos One》:http://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11629

【8】趣歷史:http://m.qulishi.com/news/201609/124363.html

【9】維基百科:https://en.wikipedia.org/wiki/S%C3%A9ralini_affair#Scientific_evaluation

【10】《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78691512005637

【11】http://www.bigertech.com/origin-of-cancer/

【12】《Cancer Research》:http://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canres/33/11/2768.full.pdf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