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女友帶我看《敦刻爾克》,看完反而能理解印度人的質疑

【之前在朋友圈和知乎隨手寫了幾個回答,后應約擴展成影評,嗯,不是影評的影評,其實主題是不能脫離階級談人性。】

和以往的類似題材不同,看《敦刻爾克》是女朋友提議的。本來我打算兩人去看《星際特工》或《賽車總動員3》,《敦刻爾克》約上三五「好基友」一起的,但既然是女友提的,能不奉命?就這麼愉快地決定了。

當然,我還是好奇地問了為啥選這部電影,她說這是諾蘭導演的呀。

好吧,請原諒我對導演姓名的「臉盲」,原來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等傑作的導演,那的確值得期待。

我並不是專業的影評人人士,只能簡單作為普通觀眾談一下自己的感受。

「看不到敵人的面孔反倒更害怕」?

印象最深的是《敦刻爾克》魔性的音效和音樂,無論是航空機槍子彈打到戰鬥機的聲音,還是德軍JU-87「斯圖卡」俯衝轟炸時的尖嘯,都在沒有3D的條件下營造出身臨其境的氛圍。而BGM帶來的緊張感的確有《星際穿越》的范兒。

三條時間線敘事也很強大,海灘上英軍士兵等待與努力的一星期,紳士大叔駕駛遊船跨海救人的一天,皇家空軍阻擊德軍的一小時,逐漸走到一起並在結尾時成為一個完整的故事。

《敦刻爾克》的確不是一部典型戰爭片,更像是災難片,或者如宣傳中所說的那樣,是一部懸疑驚悚片,有朋友說看完對封閉的船艙產生了深深的恐懼。

電影中關於德軍有個有趣的細節。印象中只有一個人提到了德國兩個字,就是船被德國潛艇擊沉、被老船長道森救起的那個英國皇家海軍士兵。其他英方的角色,從士兵到將領,從軍隊到平民,都沒有提到任何一次德軍或德國佬,也沒有提到希特勒或者納粹,都是用「敵人」或「他們」代替。

電影也沒有正面展示(相對於側面展示,不是正反面形象)任何一個德軍形象,只在結尾抓英軍迫降飛行員的時候模糊出現了幾個,甚至連德軍飛機都看不清標識。女友很早就問我怎麼分辨,我說帶「黑色十字」標誌的是德軍,但是她和我從頭到尾也沒看清一個鐵十字,我唯一的區別方式是看Bf109的黃色機頭。

英軍的噴火和德軍Bf—109,這個不是電影里的鏡頭

我開始以為是出於某種奇怪的政治正確,但是這講不通啊。後來看了對諾蘭的採訪才知道這就是表現手法。

「所以我不顯示敵軍的面孔,這樣的話我們就好像自己是沙灘上的士兵一樣感覺到威脅,我覺得看不到敵人的面孔反倒更害怕……我的這個處理方式,就是希望把它當成一個懸疑片」,諾蘭如此解釋,當然這樣的代價之一就是歷史上黃鼻子版Bf109穿越到了一個月之前的敦刻爾克去。

但是,但是,這種表現手法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不熟悉這段歷史的觀眾會以為英軍是因為德軍太強大才被趕下海的,我問了幾位看了電影的同事和朋友,都有類似的感覺,而影片對歷史背景的交代不足又加深了這種誤解。

二戰初期最令人瞠目結舌的大概就是法國戰役了,德國1940年5月10日開始進攻西歐四國,兩天後攻入法國本土,僅僅在5月26日,當敦刻爾克大撤退發生時,號稱陸軍世界最強的法國已實質上淪陷。個中細節不需多說,但是稍有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西歐的淪陷是英法綏靖政策、靜坐戰爭自釀的苦果,諾蘭想通過表現小兵絕望的人性,卻忘了把小兵們帶入絕望境地的根源是什麼。

《敦刻爾克》VS《戰狼2》

之前《戰狼2》熱映時,就有人說如果當時引進《敦刻爾克》,《戰狼2》一定不會有這麼好的票房 ,國產電影保護月如何如何……

這實在「腦補」過度了。就題材而言,《敦刻爾克》就輸了一半。看完電影后,女友跟我說,如果不是諾蘭拍的,幾個女生會來看這種題材的影片啊。我也注意到,放影廳里女觀眾比男觀眾要多,與幾年前我跟朋友們一起看《斯大林格勒》時前後左右全是男生的情況截然不同。就票房而言,《敦刻爾克》+《賽車總動員3》+《極盜車神》+《星際特工》到現在也沒過10億。

還有影評一定要強調《敦刻爾克》所表現的是「國家不給力時,有給力的人民」,並且對影片中把「home」翻譯成祖國頗有微詞。

賈秀琰其人及其翻譯不靠譜的往事不多談,就《敦刻爾克》而言,片中大量出現的「home」並不是全都理解成「家」,片中海軍指揮官在望遠鏡里看到民用遊艇時的那句「home」令人動容,這一句理解成什麼呢?

《敦刻爾克》是一部好電影,但用它來踩《戰狼2》就太不公平。在我看來,兩者講述的都是「回家」的故事,無非是吳京剛摸到好萊塢的門檻,這是我們跟美國電影工業的巨大差距。

然而二者背後卻有一個相同的道理:只有強大工業化「home」(祖國)作為後盾,其國民才有機會「回家」(home),才有機會奢談人性。

出自霍布斯鮑姆《工業與帝國》

英國「給力的人民」背後還不是強大的國家?一位對國家極具責任感的中產階級,道森先生,家用遊艇被政府徵用去接人,道森還親自掌舵。

而「給力的人民」安全感和信心的來源是什麼呢?「那是我們最強大的噴火戰鬥機」,船長的二兒子如是說。就如同沙灘上的英軍在面對德軍的空襲時喊的的那句:「我們該死的空軍哪兒去了?!」

《敦刻爾克》中,試圖「回家」的英軍士兵雖然被炸了醫院船、驅逐艦、掃雷艦,藏身的拖網漁船也被打成了篩子,但他們知道自己有家可回,有家能回——他們的家就在一海之隔,他們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回家,直到祖國派來了足夠的民船。

甚至在真實的歷史上,德軍雖出動小編隊對敦刻爾克實施擾亂性空襲,但英軍很快發現空襲幾乎沒有什麼損害,大部分炸彈都落到海里和空曠地帶,少數炸彈即使在士兵集結地點附近爆炸,柔軟的沙灘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絕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邊爆炸也不過是震動一下,飛濺一臉的泥沙。等待撤退的士兵們見狀,紛紛從隱蔽處走出,有的在海灘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裡洗澡,還有的甚至悠閑地玩起了沙雕。

圖為擔任殿後的英軍士兵在海灘上用步槍射擊德國飛機,遠處德軍炸彈在海中爆炸。

難比1940年的戰場……

一位朋友就在朋友圈感慨「二戰時期的英國,有那麼好的驅逐艦和飛機,平民擁有可以跨越英吉利海峽的燃油動力帆船,當士兵們回到本土,可以乘上火車看上報紙。這個時候再想想1940年的戰場,那個心情才叫沉重。」

是啊,1940年的已進入了「相持階段」,但半壁江山已經淪陷,蔣介石帶著一個「國民政府」躲在「陪都」向大國乞援,汪精衛在南京又成立了一個「國民政府」。多少人流離失所,故土難回。又有多少人毀家紓難,而此時大英帝國的子民們卻不需要「毀家紓難」,甚至他們的死對頭德國,當時都有進行總動員,平民的生活此時還沒有受到多大影響。歷史上,德國是在1943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之後被打痛了才徹底轉入戰時經濟體制。

影片中,老船長道森也把大兒子送上戰場,當了空軍飛行員,駕駛颶風戰鬥機為國捐軀,道森自己也帶著兒子和傭人跨海救人,體現了「家國一體」「與國同休」的紳士精神或者中產階級的覺悟與擔當。

如果模擬一下的官宣口吻,可以說電影敦刻爾克歌頌了大英帝國中產階級「父親送兒上戰場」「軍民團結如一人」的昂揚向上局面,當然電影也諷刺了一點兒英國人「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寶貴精神。

敦刻爾克背後的「工業與帝國」

最近恰好在看英國著名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的《工業與帝國》,作為工業革命的起源地,英國如何崛起和衰落,這本書從以經濟為主的角度給出比較有說服力的解釋,這種強大的工業化國家的組織動員能力正是不列顛尼亞曾經統治七海的力量源泉。

而片中的人性視角,主要是英軍小兵的人性視角,這從當時的世界考慮,已經是太過奢侈的需求。

比如「給力的人民」道森家有遊艇,有至少一個傭人,按照這個標準計算,划入中產階級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是不是忽視了一個問題?

出自霍布斯鮑姆《工業與帝國》

現在人們提到二戰的英國,思維還經常性地以英國本土計算,但當時是大英帝國,這是一個殖民體系,英國國王的頭銜是「大不列顛、愛爾蘭和英屬海外各自治領的國王,信仰捍衛者,印度皇帝」,印度則是「英王皇冠上最亮的明珠」。

霍布斯鮑姆在《工業與帝國》中也說,「假如論述這個國家而不提及西印度群島、印度,不提及阿根廷、澳大利亞,那是不切實際的」。

《敦刻爾克》從側面展現出來的中產階級生活足以令人羨慕,這是幾乎半國中產的場景恰恰就是當時英帝國的寫照,英帝國作為當時的世界老大——儘管馬上就要被推下寶座了——靠的是全世界殖民地的供養,英國本土中產階級富足的生活是殖民地人民的血淚。從這意義上,我反而能夠理解印度人對電影的質疑:為什麼沒有表現他們?

我沒有統計印度士兵為二戰中英國軍隊做了多少貢獻,但是我比較了一下1940年英國和印度的人口和經濟。當年的英國人口是4800萬,印度是3.87億。經濟上,在安格斯·麥迪森的《世界經濟千年統計》一書中,按照統一的標準核算,當年印度創造的GDP相當於0.8個英國本土。這還只是印度一個殖民地,英國還有很多殖民地,難怪網民總結「不流盡印度最後一滴血,我大英帝國決不投降」。

一部電影當然沒有辦法貪大求全,但是評論的人如果忽視這些歷史背景,只去奢談人性,那是不是有失偏頗了呢?

英國人諾蘭認為的 「新世界」是誰?

在某個問答網站上面有個高贊回答說,祖國(丘吉爾政府)只打算要3萬人,是英國人民接回了30多萬人。

這大概就是平時喊「愛國不等於愛政府」,但關鍵時刻又把政府混同於國家了吧。

影片中的時刻,二戰尚未成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仍然是帝國主義狗咬狗,真要從反帝反殖民的角度,丘吉爾政府、英帝國當時和納粹德國都是半斤八兩,那麼影片展現的所謂人性也只是英軍作為「炮灰」躲避戰爭的恐懼和絕望,以及英國人民付出的無謂的犧牲,而沒有去拷問「制度問題」。

那麼,就此說一句活該么?還不是要救人。況且民船也是政府徵用來去接人的,自發去就救人的船主愛的是政府還是國家呢?

如果一定要單方面強調「給力的人民」,那隻能說「給力的人民」締造了這個「邪惡的國家」。19世紀末的英國鑽石大亨、2C鐵路的提出者塞西爾·羅得斯曾經談到自己的帝國主義主張:「我昨天在倫敦東頭〈工人區〉參加了一個失業工人的集會。我在那裡聽到了一片狂叫『麵包,麵包!』的喊聲。在回家的路上,我反覆思考著看到的情景,結果我比以前更相信帝國主義的重要了……

我的一個宿願就是解決社會問題,就是說,為了使聯合王國4000萬居民免遭流血的內戰,我們這些殖民主義政治家應當佔領新的土地,來安置過剩的人口,為工廠和礦山生產的商品找到新的銷售地區。我常常說,帝國就是吃飯問題。要是你不希望發生內戰,你就應當成為帝國主義者。」

羅得斯是著名的「德比爾斯聯合礦業公司」創始人,有人在讚揚這種被包裝成「開拓緊張」的時候,也不要忘了「血鑽」。

以前,我一直以為只有電影才有「讀社論式」的結尾,然而《變形金剛》系列每部結尾都有「擎天柱宣言」,諾蘭又讓我大開眼界,這裡引用了丘吉爾的著名演講。

如果真想表現小兵的人性,那麼在飛行員法瑞爾擊落德軍轟炸機后迫降被俘可能更好,加上讀報紙的一幕反而回到了「主旋律」敘事去了。

丘吉爾的演講中說「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洋中作戰……我們絕不投降,即使我們這個島嶼或這個島嶼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於飢餓之中——我從來不相信會發生這種情況——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在英國艦隊的武裝和保護下也會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來拯救和解放這箇舊世界。」

不能說不精彩,問題是,英國人諾蘭認為的 「新世界」是誰呢?

我想起了這兩則新聞:

據法國歷史最悠久的民調機構IFOP的調查,在問「二戰中你認為哪個國家對戰勝納粹德國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時,1945年時57%的法國人認為是蘇聯(1944年是61%)、20%的人認為是美國、12%的人認為是英國。然而在2015年同樣一個問題,卻有54%的法國人認為是美國,只有23%的人認為是蘇聯,以及18%的人認為是英國。70年間,歷史竟被徹底改變了模樣。

而在英國,2016年5月,俄羅斯衛星新聞通訊社和英國民調公司Populus 展開的調查顯示,59%的英國居民認為,英國在打擊納粹方面佔據主導地位,只有11%英國人承認美國起到關鍵作用,認為蘇聯起關鍵作用的受訪者佔15%。

「獨立評論員」郭松民說:最後參與打架的人比誰都能說。

【多看一眼】

豆農:如何評價電影《敦刻爾克》(Dunkirk)?

豆農:電影《敦刻爾克》中的台詞「home」該不該翻譯成「祖國」?

豆農:我們經常可以在各類場合看見「資本主義強國」,那麼相應的,所謂「資本主義弱國」是指哪些國家呢?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