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何台灣出版界最近開始流行談起「妖怪」?

「挖掘一個地方的妖怪,就等於挖掘一地的文史。」

26 歲楊海彥在接受台灣媒體《時報》採訪時說出一個對大眾來說不是那麼熟悉的觀點,他是去年底所出版的《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作者之一,而這本書也在今年的台北國際書展上獲得了編輯獎。

「會出現怎樣的妖怪,可能都跟我們的文化焦慮、認同,或是現代化有關」,奇異果文創事業有限公司創意總監劉定綱在台北國際書展接受《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採訪時說道,他也是出版《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的策劃人。

《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由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所著

2014 年劉定綱在一個業內的場合里,發現了楊海彥所屬的團體「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創作的奇幻小說,在其中發現不少台灣妖怪的紀錄,但由於資料有些散亂,需要重新整理,因此劉定綱主動與「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聯繫,提議將這些資料出版成商業妖怪書籍的計劃。

當時市場上尚未出現系統性整理妖怪的書籍,但已經有作者會在所創作的歷史小說當中融合奇幻、妖怪等元素,像是 2014 年底由何敬堯所寫的《幻之港──塗角窟異夢錄》。

此後,2015 年 4 月奇異果文創與「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合作出版了《台北城裡妖魔跋扈》這本奇幻小說,故事背景設定在日治時期的台灣,並結合歷史與妖怪推理,發行之後在市場上獲得好評,有關妖怪的討論開始逐漸流行。

《台北城裡妖魔跋扈》由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所著

但台灣妖怪的流行與日本妖怪的流行相比之下,腳步似乎慢了許多。妖怪學在日本是相當重要的傳統,早在 1910 年日本的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就寫了《遠野物語》,這是將日本岩手縣遠野鄉的民間傳說故事集結成冊的書,裡頭有著貼近人們生活當中的奇幻元素,不只能創造共鳴,更成了接續創作中相當重要的靈感來源。

隨著日本社會現代化,逐漸累積的創作,使得妖怪從社會的邊緣角落,走向流行文化的中心,並向世人定義何謂妖怪,如今人們所熟識的雪女、座敷童子等等,都已躍升為妖怪界中的明星。

「日本的產業比較完整,像是動漫、遊戲這些,而且這些產業也需要文化內容,比方說遊戲里如果需要一百個角色,那一百個要往哪找最快,就是妖怪圖鑑啊」,劉定綱說。

現如今,日本的影視作品當中,妖怪的存在顯然成了不可或缺的奇幻元素,更重要的是,它會隨著時間、空間不停地壯大,為每一個世代創造新的流行。不管是《幽游白書》、《鬼太郎》、《地獄老師》、《犬夜叉》、伊藤潤二的漫畫、京極夏彥的小說,更不用說寶可夢所創造出的妖怪資料庫。

地獄老師劇照

鬼太郎劇照

但對於熱衷研究台灣地方上的鄉野怪談,或是沒被列入正史的奇聞軼事的那些人,包含何敬堯、劉定綱,以及台北地方異聞工作室等人,他們更希望的是,找回屬於自己的妖怪,並且構建出一個完善的妖怪體系。儘管產業現況不盡相同,但與日本相似的是,台灣社會普遍也是泛靈信仰,意即萬物皆有靈。

從古至今,台灣民間也累積了不少鄉野怪談,過去我們時常在不同的影視作品,或是口耳相傳的鬼故事當中,得知這些妖怪。但這兩年,市面上開始出現不少跟妖怪有關的整理書籍,像是 2015 年的《台灣妖怪研究室報告》、2016 年《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以及今年初才剛出版的《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此外更有不少以這些妖怪為基礎創作的小說。而一本發行 29 年的月刊《聯合文學》向來關注文壇的重要消息與動向,在今年二月也以《妖怪繚繞》為題描述這股風潮。

《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由何敬堯所著

值得注意的是,台灣影視圈近年恐怖、懸疑等類型的作品數量也逐漸攀升中,兩者之間或許沒有直接聯繫。但過去有不少研究恐怖文學的評論者都曾指出,恐怖的元素其實就誕生在社會的邊緣,是社會中的集體焦慮給予了「恐怖元素」養分,也就是說,恐怖故事映照著當代——一個難以被正視的樣貌。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在聯合出版社的攤位( 圖 / 陳莉雅)

尤其現今在一個快速改變的時代,不管是妖怪、鬼怪等類型文學,適時地提供給不安的人們心靈上的出口。正如同,過往的鄉野奇談,人們口中的妖怪有時可能是來自於一些難以言說的恐懼,且幾乎該世代的人都有同樣的煩惱,才能引發共鳴。

但妖怪資料的整理是否能進一步捲動出更多的創作作品,還是只是短暫的流行?我們還跟劉定綱聊了更多:

妖怪在台灣近幾年的流行背景

Q:好奇心日報(www.qdaily.com)、A:劉定綱

Q:亞洲各國似乎都有不同風格的鬼怪形象,您怎麼看待台灣在地鬼怪?

A:妖怪其實不是普遍的,而是地方性的,它只在這個地方、這一區流傳,所以很難講說有個在全台灣都運作的妖怪,這是分地方的。

以台灣來說,這地方會出現怎樣的妖怪,都跟我們的文化焦慮、認同,或是現代化的改變有關,像我們很熟悉的另一個概念叫做都市傳說。都市傳說很多都跟現代科技有關,比如說電話剛出現的時候,那時候跟電話相關的都市傳說就很多,當時大家覺得很恐怖,有個東西會直接入侵到你家中,而電話擺放的位置,也是從外面的玄關,一路擺到客廳到卧房,最後變成貼身的手機。其實每個步驟當中都有焦慮,每當我們使用新科技的時候,都會焦慮,而這些焦慮就很適合搭配各式各樣的都市傳說。

Q:您提到焦慮會隨著現代化的進程而產生,但《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主要還是以整理過去文獻中出現的妖怪為主?現代化的妖怪是否少了許多?

A:《唯妖論:台灣神怪本事》里的故事背景主要設定在現代,就是現代人遇到妖怪的故事,我們試圖把現代人跟妖怪的聯繫再次搭上。至於台灣的都市傳說,其實也有一批研究者正在收集,當然都市傳說里他會有更多跟現代科技有關的東西。

Q:日本妖怪之所以廣為人知,跟流行文本的流傳也有很大的關係,您覺得台灣這部分有什麼差異嗎?

A:在日本,其實有妖怪學的傳統,20 世紀初期,就有一些大師在耕耘,像是日本的民俗學之父柳田國男,他是日本妖怪學的奠基者,1910 年出了《遠野物語》。也就是說日本是 20 世紀初就在做這件事了。

日本的產業比較完整,像是動漫、遊戲這些,而且這些產業也需要文化內容,比方說遊戲里如果需要一百個角色,那一百個要往哪找最快,就是妖怪圖鑑啊,我選一百個再把它角色化,搭配一些對戰功能、能力值這些東西,就很快啦。更不用說他們有神奇寶貝(寶可夢),這也是這樣的一整組的資料庫。

Q:所以您認為完整的妖怪資料庫,可以成為一個 IP ?

A:當然。只是說在發展過程中,台灣目前做大規模 IP 的產業也許是比較衰弱的,不管是遊戲、動畫、漫畫等等。也就是說在產業發展的同時,也許可以可慮這樣的內容整合,像我們自己辦的活動,就會討論說,如果把台灣妖怪變成寶可夢會不會是個好主意,也許這是有一天可以實現的夢想。

可是在那之前,我們要避免的是,台灣妖怪變成只是一種流行風潮,流行完之後,好像就沒再管它了。

以日本來說,我們現在看到更多的是影音商品,但在那之前,日本有很多小說,尤其是偵探小說會把妖怪當成一個很重要的敘事上的裝置。比如說京極夏彥,他的作品就有大量的妖怪,他的很多故事都是以附身妖怪作為開頭,後來發現這些妖怪是不是真的存在,我們不管,可是這是人把它視為存在之後,它就會產生某些作用,這個作用裡面我們就會看到日本社會的各個層面,所以京極夏彥在寫這些故事,同時具有娛樂性與社會意涵。我們更想做的就是這個方向。

Q:另一本《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裡頭,作者就會提到這是亦真亦假的內容,所以跟妖怪相關的整理,是不是容易受到歷史學者的挑戰?

A:這不算是虛構的,因為在文獻當中也的確是出現過,據作者自己的說法,《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比較像是小說創作時對於歷史資料中有關妖怪部分的整理,一開始並沒有定位成百科全書。

當你要把它說成是百科全書的時候,要有一定的嚴謹性,而且要分類、編纂、文獻考據,甚至是學術理論。但這個在《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里目前還沒有,那我自己是覺得原作者本來就不是想像成百科全書,只是因為最終呈現的方式,會有這樣的想法。

Q:接下來還有其他與妖怪相關的書籍準備出版嗎?

A:大概今年五、六月,會出版台灣妖怪學。

題圖來自《妖怪台灣:三百年島嶼奇幻志‧妖鬼神遊卷》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 好奇心日報 ,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