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試析中國傳統文化中影響教會治理的重要因素

先秦諸子百家

的歷史文化源遠流長,儒家、墨家、道家、法家、佛教和道家等思想,都是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他們為的統治者治理國家提供了豐富的的管理思想,而這種管理思想形塑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或文化心理,對各行各業的管理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包括如今基督教會的管理,也無不受其影響。

20世紀的曾經拒絕這種文化尤其是其中的統治思想,如1911年的辛亥革命、1915年開始的新文化運動【是由胡適、陳獨秀魯迅錢玄同李大釗等一些受過西方教育(當時稱為新式教育)的人發起的一次「反傳統、反孔、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學革命運動】、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發的人民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和共產黨的成立(1921年7月),都是以反傳統,反封建為目標,為新文化和新提供理論基礎。客觀地講,當新文化運動開始轉向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時(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其性質已經改變成一種現實的、救國的革命運動,對文化本身的批判與思考已經處於次要地位。可以說一種新的唯物主義的文化替代舊封建文化了。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文化是一種潛在的力量,並不會因為觀點的改變而立刻改變我們的行為模式。或者說文化的脫胎換骨並不能單獨依靠政治力量而實現。它更多需要的是反思和多代人的努力,才能真正使人的倫理行為改變。這就是哲學中常常說的「知和行」的緊密聯繫。

舊文化對人思維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反應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從上層的管理到下層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如人講感情,這個問題既有好的一面,很有人情味,但如果超過了一定界限,甚至法律,就會犯罪,現時代的貪腐,與人重情感,輕理性或法制有很大的關係。今天我要講的是舊文化對基督教會的影響。

從文化的角度講,當基督教傳入,並在形成教會,必然面臨著本土文化的挑戰。換言之,一個人成為基督徒,同時受文化心理模式的影響,又受到基督教文化的交叉影響。的基督徒總是處於這兩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中。如明朝的利瑪竇傳教士到穿儒服,留長辮子,學習文化,找到中西的結合點,這可以代表融合的部分。禮儀之爭(指17世紀至18世紀西方天主教傳教士就傳統禮儀是否背違天主教義的爭議。狹義而言,這是指康熙與傳教士就儒教崇拜引發的爭論,教皇克雷芒十一當時認為儒教的皇帝及祖先崇拜違反天主教義,支持多明我會,打壓耶穌會,結果引發大清朝廷反制,嚴厲限制傳教士活動。直到1939年,羅馬教廷才撤消禁止教徒祭祖的禁令),是兩種文化衝突的象徵。為了更好地使教會在文化中生存,就必須了解和反思文化對我們的正面和負面影響,正面的需要發揚,負面的需要克服。

康熙皇帝以禁教結束禮儀之爭

教會管理是配合教會牧養,一種好的管理思想正是基督之道的現實化,是將基督之道實現在地上。所以,教會管理也承載著上帝之道。教會在最近幾十年的發展中,感覺到阻力最大的就是教會的治理,一個教會治理不好,首先就是無法連接肢體成為一個身體,或者說讓枝子結在葡萄樹上,按時候結果子;其次是作為群體,無法發揮群體的力量,以至於對社會作光作鹽。基督徒要作為群體而不是個體,才能形成一種精神力量,影響這個社會的文化和人類的精神世界。下面我分三點來看我們還沒有克服的三點影響:

傳統的管理思想是以社會穩定

人際和諧為目的

儒家文化到了漢代,最終形成了大一統的思想,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比統一(法家思想),穩定,和諧(道家)更重要。這不僅是統治者最關注的,也在平民百姓中形成了這種心理定勢,如孔子說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個人理想,以及家國同構的社會心理模式和治理模式,就將個人與整個社會聯繫在一起,以國家為重,維護社會的穩定和諧就變成了一個人的天然本分。以至於個人在當中作出犧牲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社會穩定和人際和諧,這是一個相當不錯的社會理想,為了這個社會理想,統治階層可以使用強制力。但在文化的層面,人就需要去理解這種社會理想和整體結構,使整體與部分之間達到和諧。反之,人的思維就會被「整體主義」所轄制。

文化中的「整體主義」思維模式在教會的治理者心中仍然有潛在的影響。此種影響表現在教會治理者心中的整體主義——以沒有問題為屬靈,大家最好有一樣的觀點,一樣的聲音,牧者教導的是什麼就是什麼。大家觀點一致為靈性程度高,彼此相愛的體現,這對應著傳統的大一統思維,用一個聲音說話。人的內住生命以是否順服教會為判斷的標準,這其實是一種政治化的思維。而我們知道政府與教會的職能不同,政府是不管你怎麼想,都要以大局為重。而教會的關注點是上帝的榮耀,具體說來是個人和群體的生命,而不是表面上的和諧。或者說只有人的生命改變才會帶來群體和諧的效應。

當我們沒有區分開教會的治理原則與政府職能之不同。很容易以政治的手段來治理教會。如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作為處理問題的基本取向。掩蓋問題,不面對問題,維持表面的一團和氣。對於不同的觀點,不同的行為方式,認為是不穩定的因素,或故意抬杠。對出現的問題常常迴避,有問題不願意麵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維持表面的和諧也是好的,總比表現出有問題好。這樣的屬靈觀影響了我們對問題的看法——以沒有問題、穩定、和諧為屬靈,以至於無法接受有問題的教會,或者說教會有問題都不敢說出來,說出來怕影響整體,怕別人說不屬靈。如果有人說了就說是論斷,不屬靈,認為問題不用人解決,神會解決。這已經將問題本身置於地下,認為有問題就不屬靈,表面的穩定和諧就是屬靈。所以,對管理者來說,構成了特有的屬靈模式。

愛是恆久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而我們從聖經中發現,很少教會沒有問題,有了問題使徒都會想辦法以屬靈的方式去解決,並不認為就是不可接納的事情。在哥林多教會中,保羅的解決方法是耶穌的十字架,和對他人的愛,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肢體之間相互扶持,共同對付生活中的各樣挑戰和難處,同奔天路歷程,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我們認為有問題就不屬靈,是受世俗的完美主義所影響。不僅觀點錯誤,而且在實踐中有害。

從另一個角度而言,聖經中所傳達的、衡量一個群體屬靈的指標不是整體的穩定和人之間的和諧——儘管群體的穩定與和諧是多麼的重要,但這是結果而不應噹噹成目的。當基督徒以榮耀神為目的,就會以十字架的道路來統一人心,從而以上帝帶有恩典的愛來建立彼此之間和諧的關係。反之,以穩定與和諧為目的,而沒有更超越的目的,就會不注意手段,或者不看重過程。完全體現不出對個人生命的尊重。這意味著,我們實在要通過一種努力而達致群體的穩定和人際的和諧。這種努力中包含著辨證的思維——歷史是在鬥爭中發展和進步,我們需要接納每一個人,和每一種不同的思想,在探索真理中被神光照。謙卑在神面前,才能在基督的身體里彼此成全。

傳統管理模式是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

首先,專制主義是與民主政體相對立的概念,指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獨裁的政權組織形式,體現在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上,其主要特徵是皇帝個人的專斷獨裁,集國家最高權力於一身,從決策到行使軍政財政大權都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 傳統倫理文化中形成了森嚴的等級觀念,也形成了高度中央集權的治理模式。如皇權至上、皇位世襲、皇帝獨裁。在君主專制的政治體制下,皇帝的決策具有獨斷性和隨意性,國家的法律政策都取決於皇帝一個人的意志。天人合一,最能夠代表天的意志的就是皇上。

其次,中央集權是相對於地方分權而言的,其特點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經濟、軍事方面沒有獨立性,必須嚴格服從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於中央。

中央集權制

實行封建主義和中央集權的原因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春秋戰國時期,社會生產力提高導致舊的生產關係解體,秦國商鞅變法確立了封建經濟的統治地位,這種經濟的特點便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封建的個體的小農經濟。這種經濟模式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政權,以維護國家的統一和社會的安定,保證小農經濟的生產和再生產,新興的地主階級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權制度來鞏固其統治地位,維護其政治、經濟利益,保護其土地所有制度。這種封建的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央集權制。

的教會,常常將教會裡存在的問題籠統地等同於人的罪性,這是不夠具體的表述,以至於我們無法著手去更新自己和促進我們的群體關係。因為在每一種文化中,都有罪的具體表現形式,或者說載體。基督徒群體和管理者對舊文化在教會中所起到的轄製作用應該給予深刻的反思。

不僅有封建專制,西方的中世紀教會同樣存在專制。文藝復興開始就試圖打破專制主義的治理模式,教會內部在宗教改革時期也提出人人皆祭司,為的是削弱教會尤其是教皇的權力。新教教會治理模式基本上適應了現代民主政體的時代,也就是說一個人或少數幾個人獨攬政權的時代已經過去。

大的教會團隊里的山頭主義,造成排他主義,以及整個華人教會裡處理公共事件中所表現的殘酷無情,似乎是在維護基督教的聖潔,但看不到任何基督的慈愛和拯救的力量。或者說,缺乏福音的內涵。基督徒與基督徒鬥起來,比世人更不講手足之情。這些行為,都是從基督徒領袖開始,從管理者自身複製出如此的行為模式。我們從知性的角度,萬萬不敢說這些基督徒領袖否認神是慈愛的神,我們要恩慈相待,但是我們的倫理行為確無法體現我們的認知。這就需要我們從各個方面予以反思,如從我們的教義,基督教倫理學,傳統文化的影響等方面著手。

而的教會還沒有對教會內部的專制主義作出認真的檢討——從教導上的教條化,到不求理解的強調順服,和教會治理中的獨斷專行。這種思想水平,使教會遠遠落後於時代,更遑論成為時代的光和鹽。

傳統的管理模式是重人際關係

重感覺,缺乏正義

人的思維缺乏嚴密的邏輯,這是沒有很好地使用上帝給人的理性能力,所以在處理事情上缺乏理智。人不像希臘人一樣擅長抽象的邏輯思維,沒有建立起嚴密的思維邏輯,和那種抽離現象尋找本質的形而上學。希臘人認為人的感覺是不可靠的,於是要尋找感覺之上的宇宙規律和人的德行,這使人的理性能力得到了充分發揮。而人的思維基本上是重直覺,重情感,重實際,重人倫,重內省而不外求。

重情感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從聖經中看,因為人的情感是墮落的情感,儒家文化中所言之情感是基於血緣關係的情感,這就使得人之情感帶有局限性,沒有超脫肉體的限制。就無法將公平和公義帶入人類生活,使人們活在更加超越的狀態中。

聖經中的情感是超越血緣關係的限制,如加拉太書:「並不分猶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里都成為一了。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3:28~29) 歌羅西書:「在此並不分希臘人、猶太人,受割禮的、未受割禮的,化外人,西古提人,為奴的,自主的,唯有基督是包括一切,又住在各人之內。(西3:11)

基督囊括一切

這種情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具有普遍性;二是神聖的,而非人類的自然情感;三是人可以通過與神的和好而具有這種情感。

人要達致這種超越的情感,需要神的恩典和超自然的能力干預。也需要人的理性能力去分辨屬肉體的情感和屬靈的情感。因為人並未離世與主同住,仍然活在屬肉體的世界當中,非常容易受自己肉身的限制和世界的影響。人只有一直活在與基督相交的生活中,才能保持聖潔的、屬靈的情感。

在基督教中,從聖潔的情感所發出的愛和憐憫是建立在公平和公義的基礎上,所以,聖潔的情感是一切聖德(信德、望德、愛德)的基礎。於是,聖德不僅包括了聖潔的情感,也包括了人的理智。理性與情感的並重成為聖徒的生命特徵。

思維中這種重情感而輕理性的傳統使得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思維很不健全,面對事情不就事論事,講公平公義,而是首先看立場、分幫派,然後再去論事。

這種思維習慣影響著今天法制化的進程,也影響著教會的治理。其原因是情感和關係高於法律,因為法律是規條,是不講人情的,一旦人情高於法律,法治就無法實現。任何一個群體,都需要一定的規矩,當這些規矩寫成條文,就成了有約束力的契約,具有法律效應。教會群體與社群一樣,也需要一定的規條維護群體的共存。

但是在教會,因為人們的習慣思維,對法治的理解很薄弱,一般還是靠人治。講人情,講面子,講關係的現象在教會中並不少見。甚至在教會中拉幫結派,為分裂教會埋下伏筆。

❖ ❖ 結論 ❖❖

如果要回到基督為教會之首狀態,讓基督來治理我們的教會,我們就必須謙卑在主的面前,凡事上尋求他的心意,將他真正當成教會的元首。為了達成這一目的,我們需要從內心反思我們的舊有文化帶給我們思維的局限。從個人的角度講,我們重生后可能是很認真的基督徒,但論到群體的治理,以及如何處理當中的矛盾,如果我們不革新思維,我們仍然會以舊人的思維來對待我們的肢體。這也說明我們關係好時其實也是屬血氣的好,而不完全是出於神的聖潔情感。

為的基督教會祈禱

為了讓教會更健康地發展,我們還是撕裂心腸,不斷地求神賜我們反省的能力!

大學生智慧網——以正向思維引導教育大學生為宗旨,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戀愛與婚姻觀,就業與創業觀!微信公眾號:dxszhw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