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魅力內蒙古 輝煌七十載

摘要:江格爾的寶木巴地方,沒有衰敗,沒有死亡,沒有貧窮,糧食堆滿田野,牛羊布滿山崗;沒有酷暑,沒有嚴寒,夏天像秋天一樣清爽,冬天像春天一樣溫暖;風習習,雨紛紛,百花爛漫,百草芬芳。」

「江格爾的寶木巴地方,沒有衰敗,沒有死亡,沒有貧窮,糧食堆滿田野,牛羊布滿山崗;沒有酷暑,沒有嚴寒,夏天像秋天一樣清爽,冬天像春天一樣溫暖;風習習,雨紛紛,百花爛漫,百草芬芳。」寶木巴,這是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中塑造的理想國,寄託著蒙古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嚮往。

解放前,勤勞和善良的蒙古族人民從來沒有停止過追求幸福的腳步,勤奮耕耘,晝夜不息,但寶木巴卻總是遙不可及。1947年5月1日,在解放戰爭的隆隆炮火聲中、在興安盟王爺廟一座簡陋的建築里,內蒙古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宣告成立內蒙古自治政府,建立了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區。內蒙古從此翻開了新的一頁,邁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在共產黨的領導下,內蒙古各族人民奮發圖強,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極大激發了每個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各族人民行使著憲法和法律賦予的權力,以主人翁的姿態和熱情投身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內蒙古自治區的經濟、社會、人民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

「春秋七十度,塞上越千年」。1947年前,內蒙古農牧業凋敝,工業一窮二白,人民生活困頓,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經濟貧窮落後,社會滿目蒼夷。但70載後生產總值達到1.86萬億元、人均7.4萬元,比1947年分別增長了642倍、145倍;牲畜存欄量達到1.36億頭(只),產糧278億公斤,較70年前分別增長14倍和15倍;工業增加值達到7758億元,增長6000多倍。

經濟發展紅利惠澤大眾,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一位內蒙古經濟研究者曾如此概述:從出行靠馬車、駝隊到乘坐飛機、動車,從居住簡易氈房到高樓大廈,從一度缺醫少葯到實現全面醫保,從人均壽命不足35歲提高到75.8歲……一個人民安居樂業、社會欣欣向榮的內蒙古崛起在祖國北疆。

在發展過程中,內蒙古堅持綠色發展,推出了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實現了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和諧發展。人民生活富足的同時,這裡依然有「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田園風光,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遼闊……留住了青山綠水,留住了鄉愁。

物質文明突飛猛進,精神文明同樣沒有落下發展的步伐。安代舞、長調等440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傳承保護,大批民族典籍、口傳古籍以及上千種歌舞、音樂等民間藝術被發掘、整理……這些燦爛的草原文化似潺潺河流,攜帶著先祖們的印記,慰藉著當代人的心靈,滋養著當代人的精神世界。

8月的草原,秋高氣爽,心曠神怡,內蒙古自治區迎來成立70周年慶典。習近平總書記題詞賀匾「建設亮麗內蒙古 共圓偉大夢」,題詞濃縮著黨中央對自治區的囑託希望,也表達了全國各族人民對內蒙古的美好祝願,相信內蒙古草原兒女必將不負重託,勇擔歷史使命,交出圓滿的答卷。

70年來,內蒙古各族人員攜手並肩,創造了輝煌壯麗的業績。在新的歷史征程上,只要我們繼續守望相助,齊頭並進,相信一定能夠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理想國寶木巴也一定能變為現實,成為內蒙古各族人民棲息的家園。

產經新聞

新增長時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聞拼盤 品味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訂閱:cien_offical微博:@產經新聞投稿[email protected]

講述,你在產經一線的故事

點擊 「閱讀原文」 閱讀產經新聞數字版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