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眼中的孫中山先生

南京是孫中山先生就職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及其身後陵寢所在地。筆者在南京市政協供職時,曾於1980年10月3日負責操辦成立了全國唯一的「學習孫中山思想讀書會」,參加人員多是曾在孫中山先生身邊工作過的或同他有過接觸的老人,他們在交流座談中回首往事,為我們留下很多有關中山先生的珍貴史料。今年是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從老人們的彼時回憶中擷取幾例往事,以志紀念。

孫中山與夫人宋慶齡

為國為民 辭大總統

講述人:江蘇省文史館館員王芷湘

我很幸運曾於1912年在南京先後三次見到孫中山先生。

1912年元旦,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臨時大總統,古老的南京城頓時熱鬧起來,平民百姓喜笑顏開,許多人爭相剪掉辮子,不少人家貼上「擁戴孫大總統」「歡迎革命軍」的對聯。那時候,我14歲,正在南京第一模範國小念書,全校選出學生代表70多人,同民眾參加元旦提燈慶祝會。

元旦那天傍晚,我們參加慶祝大會的學生,每人手提一個小燈籠,在老師的帶領下,列隊來到大總統府東首(就是原來的兩江總督府東轅門內)等候。接著,我們學生隊伍依次緩緩進入大總統府內,經過天王府西花園來到孫大總統辦公室前的廣場上。我個頭小,排在隊伍的前面。司儀宣布慶祝大會開始,只聽禮炮齊鳴,軍樂大作,中山先生身穿樸素的黑色大禮服,站立在台階上,向人群招手,含笑點頭,參加慶祝大會的民眾熱烈鼓掌。當我們學生隊伍走近中山先生的時候,先生笑容可掬,緩步來到我們面前撫摸我們的小光頭,用帶廣東口音的普通話,親切地問我們多大歲數,讀幾年書了。先生聽到我們的回答后很高興,囑咐我們要好好讀書,將來為國家效力。最後,中山先生叫身邊的侍衛人員一一記下我們的姓名和學校地址。第二天,他派人給我們送來四包禮品,其中有筆墨文具、動植物圖、地圖和糖果等,每人一份。我們手捧禮品,心裡有說不出的喜悅。

同年2月間,南京幾百名學生齊集在三牌樓大模範馬路原來南洋勸業會的大舞台,聆聽孫大總統的講話。那天勸業會堂里陳設簡樸,講壇正壁懸挂著五色國旗,講桌上鋪著白布,中山先生由教育總長蔡元培、陸軍總長黃興、外交總長伍廷芳等陪同,經由大門健步登上講壇。記得先生昂然站在講壇旁邊,神采奕奕,講話時手扶檯面,上身微微前傾。大概記得先生講話的大意是,現在民國政府已經成立,凡民,均應公忠體國,恪盡天職,青年學生更要努力讀書,發憤圖強,使國家躋於文明。這次先生講話歷時約兩小時。當時我雖少年,可是先生深入淺出闡述革命道理,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次見到孫中山先生,是在1912年的4月間。4月1日,中山先生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隨後由當時的副議長王正廷陪同,前往南洋勸業會大舞會,向集合在這裡的南京各界和學生代表講話。在這次講話中先生說:「為了國家統一之事,為了中華民族興旺之事,我孫文實踐就職誓言。」聽到這些,我們深為中山先生「天下為公」的崇高思想所感動,更加敬仰先生為國為民的高風亮節。孫中山先生辭職后,南京各界深感惋惜。

聯合中共 實行合作

講述人:孫中山生前衛士范良

我是1923年調到孫中山先生身邊任職的,這時正是先生與共產黨人密切交往的時期。從開始醞釀準備到實現國民黨與共產黨的第一次合作,我有幸歷經了其全部過程。

先生要與共產黨人合作,是在1922年6月陳炯明叛變后,鑒於革命屢遭失敗,痛感國民黨內「過於複雜」「人格太不齊」,革命銳氣大不如前。看到列寧領導俄國革命的成功和共產黨對時局的主張,先生開始認識到,革命要成功必須尋找新的道路和方法,因此他決定要聯俄聯共。他毅然請共產黨人幫助改組國民黨,以振興黨務,用黨的力量改造。他採取了諸多措施,如邀請共產黨人參加改組會議,擔任改組計劃起草委員會委員、改組委員和臨時中央執委以及本部幹部之職等。在改組過程中,國民黨中的一些人曾極力反對,被先生痛罵過,他認為「國民黨正在墮落中死亡,因此要救活它就需要新血液」,就需要共產黨人參加。他對反對改組的人嚴肅地說:「你們願意跟我革命的就來,不願意革命的就走,我不能勉強拉你們來革命,你們也不能勉強拉我不革命。」

1923年底,先生特地邀請李大釗到廣州協助完成國民黨的改組工作,並幫助籌備召開國民黨一大。李大釗到廣州后住在先生大元帥府的官舍。

人們常讚譽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標誌著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國民黨一大是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在廣州隆重舉行的。會址是原先的惠州會館,當時為國民黨中央本部。大會會場設在樓上禮堂,場內貼有各種標語,我還記得其中有幾條寫的是「黨權高於一切」「武力為人民的武力」「武力必須與群眾相結合」。當時廣州市內公共場所也都張貼標語,在公園門口,還有馬克思、列寧、孫中山三人在一起的半身畫像,背景是:「世界公園」,預示革命的美好未來,革命氣氛濃厚,是十分振奮人心的。

出席國民黨一大的代表165人,其中共產黨人有李大釗、林伯渠、譚平山、毛澤東、周恩來、董必武、惲代英、瞿秋白、楊匏安等。大會在1月19日舉行了預備會,推定林森、汪精衛、胡漢民、李大釗、謝持五人組成大會主席團。先生以國民黨總理的身份主持大會。20日上午大會開幕,先生致開會詞,主席團成員站立兩旁,台前有武裝衛士二人分立守衛,會議甚是隆重。下午,先生在大會上發表了《現狀及國民黨改組問題》的演說。他說:「此次改組,就是從大會今天起,重新做過。古人有云:『以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這些發言足見先生勇於革新的精神,他的演說博得了熱烈的掌聲。先生主持大會是極為嚴肅認真的。他很注意會議程序,在開會時就鄭重宣布,我們今天開會要按照民權初步程序,代表發言必須得到大會主席的允許,才可發言,所以秩序井然。

當時大會上對改組國民黨和實行「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政策,爭論很激烈。在一次演說中先生針對有些國民黨員「驟聞共產黨員紛紛加入本黨消息,頓起懷疑」,指出「共產主義與民生主義毫無衝突,不過範圍有大小耳」。在大會期間,因為對《大會宣言》有爭論,先生指定胡漢民、李大釗、汪精衛等人為審查員,對《大會宣言》進行審查修正。大會終於1月23日通過了著名的《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反帝、反封建」的主張,確立了「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在《宣言》中,孫先生重新闡述了三民主義,把他的舊三民主義,發展為新三民主義。《宣言》通過後,先生很是高興,他諄諄告誡黨人說:「我們表決宣言之後,大家必須依宣言而進行,負擔此項實行責任。」先生是多麼希望全體黨人同心協力,履行大會的宣言啊!

大會在討論國民黨章程時,又發生了爭論,有人反對共產黨「跨黨」,提出增加「本黨黨員不得加入他黨」的條款,李大釗、毛澤東等據理力爭,加以駁斥,廖仲愷等堅持國共合作。在先生的主持下,反對國共合作的主張被挫敗了,這說明違背潮流、妨礙團結、阻撓革命是不得人心的。

大會最後選舉出了24名中央執行委員,其中有共產黨人李大釗、譚平山、於樹德三人;17名候補中央執委,其中有毛澤東、林伯渠、瞿秋白等人。譚平山還任中央組織部部長、林伯渠任農民部部長,出現了團結合作的景象。

人民公僕 不搞特權

講述人:孫中山生前衛士范良

中山先生在辛亥革命后,為掃除封建餘孽和軍閥勢力、實現國家南北統一,在廣州建立了革命根據地,在全國影響很大。我家在廣東省三水縣塘邊村,村裡的許多青年奔赴廣州,投入到革命的洪流中。

1920年冬,我參加了中山先生領導的部隊,在粵軍第二軍第六司令部當傳令兵,隨軍北伐,轉戰江西、福建,攻克福州后回到廣州。1923年,經先生好友、越南華僑章鏡洲先生推薦,我當上了先生的衛士。

先生當時是大元帥,我剛到他身邊工作時,心情很有些緊張,言行拘謹。有一次,有人稱呼先生為大元帥時,他和藹地說:「你們這樣稱呼我,是對我的尊重,而我是人民的公僕,是為全國人民服務的,你們以後還是叫我『先生』吧!」

先生是那樣的平易近人,和藹可親。於是,我也就逐漸不拘束了。先生每天早晨天朦朦亮就起來活動了,經常看我們練武術、做體操,每月還要去登山一次。記得1924年重陽節清晨,我們同先生的副官馬坤等20多人,跟隨他一道去白雲山登高。在白雲山麓沿著山間小道行進,迎面走來一群農民兄弟,先生高興地招呼說:「老鄉們,坐下來談談吧!」農民兄弟或坐或站或蹲圍著先生。先生親切地說,我剛才在山下看到的都是茅草泥屋,就曉得你們的生活是比較艱苦的,這都是封建地權造成的惡果。耕田的人沒有土地,種別人的田,不管年成豐歉,都要交租,兄弟們要起來革命,才能過上好日子。農民兄弟紛紛向孫先生訴說田耕之苦或反映受盤剝的情況……

中山先生為爭取的民族獨立、民權自由、民生幸福,奮鬥了整整一生。他大公無私的精神,勤儉樸素的作風,為國人樹立了榜樣。在先生的一生中,從不考慮個人的權勢和享受,也不為家人謀取特權。他前後當過兩任大總統和兩任大元帥,未曾提攜過一位兄弟姐妹當官。他也從來不置家產,對吃、穿更是不講究,早餐多半是豆漿、烤麵包,中餐和晚餐主要吃素菜,愛吃青菜炒牛肉絲,豆芽煮豬(鴨)血湯,很少吃雞,不嗜煙酒。先生穿的是布質衣服,室內和床上用品也很簡單。外出時先生很少坐汽車、汽艇。1924年有段時間,先生每月要到廣東大學講兩次重新解釋三民主義的課,從廣州大元帥府(即河南水泥廠)到學校有近兩華里路,他都是步行往返。

抱病北上 謀求統一

講述人:南京市政協常委、原國民黨第三軍少將湯燕生

我見到中山先生是在他北上商談南北統一時。1924年10月,馮玉祥將軍推翻曹錕、吳佩孚,驅逐廢帝溥儀出宮,電請中山先生去北京主持政局。當時全國人民渴望結束軍閥混戰,和平統一祖國,紛紛盼望先生赴京,段祺瑞、張作霖也不得不致電邀先生北上「共商國是」。

國民黨人為先生安全計,不少人力阻其北上。那時,吳稚暉、熊希齡、蔡剛等人常來我家,都認為先生決不可赴北京。但是,先生以為時機對國民革命有利,和平統一之機不可失,於是置個人安危於不顧,乃決定隻身北上,以速謀統一,從事建設,並提出召開國民會議,使全國人民「在會議席上公開的來解決全國大事」。

先生的主張獲得了全國人民的擁護。在北上途經各地時,先生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在抵達北京時,歡迎的民眾達10萬人,足見民心所向,乃是和平統一祖國。

先生不計個人安危,輕裝簡從,冒險赴京商談國是令人十分欽佩。我父親曾以讚佩的口氣對我說:「孫先生此行只八個人,這種毅力真是驚人!」先生由於操勞國事,旅途勞累,在天津時肝病複發,但為謀求「共籌統一建設之方略」,仍抱病入京。有一次,我隨父親去太平湖衚衕護法議員辦事處,我們剛進門,迎面來了一位中等身材、蓄有花白短須的老人,有很多人恭送。他穿著藍袍馬褂,手持粗手杖和灰色禮帽,邊談邊走出來。父親隨即輕輕地告訴我:「這位就是孫中山先生!」我聽了連忙恭敬地鞠了躬。先生慈祥地問我:「多大歲數啦?在哪裡讀書?」我回答后,先生點頭微笑,勉勵我好好念書。當時我才14歲,能見到開國第一任大總統,心裡感到非常興奮和榮幸。

先生北上和談南北統一的態度是昭昭如日月的,在他到北京車站時發表的書面談話中講得最為清楚,他說:「此來不是為爭地位,不是為爭權力,是特來與諸君救國的。」這種公忠為國,襟懷坦白,確實應為執政者所效法。先生一心謀求和平統一祖國是堅決維護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並不是去遷就、去向段祺瑞乞求,在天津時就曾怒斥段政府的所謂「外崇國信」的賣國主張。段祺瑞卻玩弄陰謀,召開所謂「善後會議」要孫先生參加,先生諷喻其「冠履倒置」,希望他「改弦更張」。而段祺瑞執迷不悟,於是先生指示國民黨員拒絕參加「善後會議」,堅持召開國民會議,表現出先生為國為民、決不妥協的革命精神。

惜先生以病魔纏身,終致不起,溘然逝世於北京。噩耗傳來,舉國哀慟,當年我隨同學生隊伍,參加先生追悼大會時的悲痛情景,至今猶難忘懷。

先生在臨終之際,不忘囑咐後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要人們和平,奮鬥,救。不僅如此,他還特地留下了《致蘇聯遺書》,稱蘇聯「是自由的共和國大聯合之首領」,「我願表示我熱烈的希望,希望不久即將破曉,斯時蘇聯以良友及盟國而欣迎強盛獨立之,兩國在爭世界被壓迫民族自由之大戰中,攜手並進以取得勝利」。如今,凡人,均應繼承中山先生的遺志,同心合力,振興中華。

責任編輯 李彥敏

郵箱 [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