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收藏】想讀懂北京四合院,你得讀懂這10個術語

北京的四合院有些售價都已經過億了,很大一個原因是由於其歷史文化價值,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扒一扒北京四合院的建築構成和文化底蘊。

雖然知道了也買不起吧,但是出去裝個 X 吹個牛肯定夠了。

早在 3000 多年前的西周時期就有完整的四合院出現,已知最早、最嚴整的四合院是陝西岐山鳳雛村周原遺址出土的兩進院落建築遺迹。當時的四合院與現在的還有很大不同,如今北京四合院的雛形出現於元代,到明清時期逐漸完善,成為大家現在知道的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的基本格局是一個院子四周有建築,從四面將庭院合為在中央,因此取名為四合院,又稱四合房。不同地方的四合院都有各自的特色,尤以北京的四合院最為出名。

四合院可大可小,小一點就是平常百姓的住所,大一些就是官邸人家,紫禁城其實也是一個巨大的四合院哦。

1、進

進是古代院落的基本單位,表示縱向的連接關係。根據院落的數量,四合院可以分為一進院落、二進院落、三進院落、四進院落、五進院落……以此類推。

一進院落為口字型,二進院落為日字型,三進院落為目字型,四進和五進嘛……都是稀世珍寶了。

二進院落及以上都是比較有地位的人家才會有的,但是其中最完整、最典型的北京四合院是三進院落。

2、大門

大門,又稱街門,一般設在東南角,取「紫氣東來」之意;還有種說法是佔據八卦中的巽位,即風位,可以讓溫暖的東南風吹進來,阻隔西北風,寓意吉祥平安。

根據等級制度劃分,大門又分為為王府大門、廣梁大門、金柱大門、蠻子門、如意門、隨牆門等,到清朝中後期,西方文化傳入后,民間又出現了中西合璧式的門。

(1)王府大門

王府大門用於王府之家,親王府大門為五間,開啟三間,大門門釘有 63 顆;郡王府大門為三間,開啟中間一間,有 45 顆門釘。

(2)廣梁大門

廣梁大門用於有一定官品的人家,大門設於中柱,門前有半間房的空間;因房梁全部暴露在外,故此得名。

(3)金柱大門

金柱大門也用於官宦人家,大門設於金柱上,門前空間比廣梁大門小。

(4)蠻子門

蠻子門是一般人家使用的,大門設於屋前檐柱上,相傳為多南方商人使用,門前沒有空間,以此杜絕偷盜行為;古時候北方人多稱南方商人為蠻子,因此而得名。



(5)如意門

如意門規模略小於前者,門簪上多有如意二字;檐柱旁邊砌一面牆,大門就安裝在這面牆上。

(6)隨牆門

隨牆門,即直接在牆上開門洞。

3、影壁

進大門后一般會看到影壁,影壁由磚砌成,起到遮擋視線、美化的作用。

影壁有的鑲嵌在東廂房的山牆上,叫座山影壁:

規格高一些的院落則採用獨立影壁:

土豪人家的影壁也會設置在街道上正對大門的位置:

4、倒座房

倒座房是四合院中最靠近南邊的房子,位於第一進院落。門窗都向北,臨街的一邊不開窗,基本作為下人的住處;有時私塾也設置在倒座房,一般在東邊。

5、垂花門

垂花門是連接第一進院和第二進院的一扇門,穿過這扇門,就進入了第二進院。古時候說閨中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其中二門就是這個垂花門。

垂花門,一般是整個四合院中最漂亮的一扇門,它的外檐柱懸在中門的橫柱上,不用落地,稱為垂柱;垂柱的底端有一垂珠,通常雕刻為各種花瓣形式,稱為垂花柱,垂花門也因此而得名;

一殿一卷式是垂花門最常採用的形式,門外是清水脊式,門內為卷棚式。垂花門分為兩道,一道是在中柱位置上,晝開夜關;另一道是屏門,在內檐柱位置上,平時關閉,以來隔絕內院的視線。內檐柱與中柱在垂花門兩側形成空間,供人行走。

6、正房

正房與垂花門相對,位於整個四合院的中軸線上,坐北朝南,是一家之主的居所,一般為三間,中間一間稱為中堂,也稱明間,左右分別為卧室和書房;大一些的四合院正房會達到五到七間。

7、耳房

正房兩側就是耳房,高度低於正房,大一些的耳房可能會有四間,一般作為倉庫使用;

8、東西廂房

東西兩側設有東西廂房,這裡是兒孫的住所。在北京,以東廂房為尊、西廂房為卑,長子長媳會住在東廂房;

9、抄手游廊

第二進院的周圍是有屋頂的走廊相連,這就是抄手游廊,供雨雪天走,因形狀像人踹手的動作而得名。

抄手游廊從垂花門兩側伸出,將東西廂房和正房連接起來,合圍成第二進院落。

10、后罩房

古詩云:庭院深深深幾許,庭院越是深,越是不得窺探,說的就是這個第三進院。

第三進院位於整個四合院的最北段,通過耳房兩旁的小道與前面的院子相連,建有一排后罩房。后罩房朝向與正房一致,作為女眷的住所,數量與倒座房一致。它的高度以及建設質量都低於正房和東西廂房。

看了這些解說,是不是覺得自己以前的四合院都白逛了?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