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想吐槽香港的電影譯名很久了……

搞文藝(art-up)出品

<野生吐槽大會>

想吐槽香港的電影譯名已經很久了……

雖然這屬於老生常談。但最近幾個月,又一大批歐美新電影進入觀眾視野,而港版譯名實在是……看到就忍不住想要吐一吐。

畢竟不是誰都能夠將《神奇動物在哪裡》譯成《怪獸與它們的產地》,《冰血暴》譯成《雪花高離奇命案》的……

仔細研究香港譯名,其實具有極大辨識度。

港譯第一個特點——

取諧音

正在熱映的電影《天才捕手Genius》,香港翻譯為《筆羈天才》,大概是想取粵語「筆」和「不」的諧音,表達電影中用筆創作的不羈作家們的天分。

可是「羈」恰恰是阻礙的意思啊,最後這個翻譯豈不是成了「筆羈絆住了天才」的意思嗎?

往前回溯,港譯的「諧音大法」比比皆是。

去年大熱的動畫片《瘋狂動物城Zootopia》,港譯為《優獸(諧音「秀」)大都會》,請問你想表達什麼?

無獨有偶,台灣也諧音譯為《動物方城市(方程式)——方程式我懂,但方城市又是個什麼鬼?

今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托尼·厄德曼Toni Erdmann》,港譯為《爸不得你快樂》,我還「爸」不得你別翻譯呢。

倒是台版「諧音」翻譯《顛父(覆)人生》挺有意思。

《實習生The Intern》港譯為 《見習冇限耆》,「耆」諧音「期」,不太懂這種小聰明的必要性。

最扯的是1996年科恩兄弟的電影《冰血暴Fargo》,港譯名為《 雪花高離奇命案》

雪花高?你怎麼不說雪花膏呢!即便我明白「花高」是對Fargo小鎮的音譯,那也應該是「發高」啊,怎麼還跑出湖建口音了?

港譯第二個特點——

很刺激

今年奧斯卡提名電影中,好幾部的港譯都有失原味。

於佩爾老阿姨去年大尺度出演的法國電影《ELLE》,其演技之精湛就在於於無聲處擊重鎚。

內地直譯為《她》中規中矩,台譯《她的危險遊戲》點出了故事的精髓,然而港譯《烈女本色》,一下子就接地氣成為港產味兒。

香港有很多「本色」,《英雄本色》《男兒本色》《女人本色》《金錢本色》《還我本色》……外語片也很想對你們喊一句,能不能翻譯時還我本色啊。

《赴湯蹈火Hell or High Water》的英文表達出一首英國詩歌,意思是「地獄啊你沖著我來吧,大浪啊你向我衝過來吧」,內地翻為《赴湯蹈火》頗得原文深意,然而港譯為《非正常械劫案》,則完全沒了想象餘地,而且感覺像是發生在旺角……

不過總好過2008年的奧斯卡最佳影片《老無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an》,被港人活生生譯成了《2百萬奪命奇案》,又是一陣濃濃的旺角氣息……

《降臨Arrival》,港譯為《天煞異降》,完全沒有了原片冷靜的氣氛。

話說港人真的非常喜歡「天煞」,《獨立日》譯為《天煞-地球反擊戰》,《牛仔和外星人》譯為《天煞西部反擊戰》。

要說「刺激」的翻譯,不得不提經典大片《肖申克的救贖》,港譯《月黑高飛》,很刺激;台譯更厲害,叫《刺激1995》……

諸如此類,網友早有總結——

《原罪》→港譯→《激情叛侶》,很刺激;

《極限特工》→港譯→《3X反恐暴族》,很刺激;

《無恥混蛋》→港譯→《希魔撞正殺人狂》,刺激;

《我愛你莫里斯》→港譯→《基志雙雄》,很刺激;

《羅馬假日》→港譯→《金枝玉葉》,宮斗很刺激;

港譯第三個特點——

接地氣

最受人詬病的港譯電影名當屬《皇上無話兒》,內地譯為《國王的演講》。呵呵噠,面對這麼無語的譯名,國王大概再也治不好自己的口吃了。

還有將《黑客帝國》譯成《 22世紀殺人網路》,《暮光之城》譯成《吸血新世紀》,呵呵噠,和台灣將《諸神之戰》譯成《超世紀封神榜》異曲同工,簡直要為他們唱一曲《走進新時代》……

剛剛在大陸上映的《BJ單身日記:好孕來襲》,港譯為《BJ單身日記:生得啦BABY》,兩個都好爛,真喜歡台譯的《BJ有喜》。

去年上映的《鄰家大賤諜》,港譯為《兩公婆決鬥特務王》其實想想也不是很意外,畢竟《史密斯夫婦》曾被港人譯為《史密夫決戰史密妻》《抗癌的我 50/50》還被譯為《風雨同路兩支公》呢……

諸如此類,網友總結了很多——

《美國派》→港譯→《美國處男》

《登堂入室》→港譯→《偷戀隔籬媽》

《英國病人》→港譯→《別問我是誰》(請與我相戀)

《我唾棄你的墳墓》→港譯→《X你老墓》

《初學者》→港譯→《基爸愛留情》

《月升王國》→港譯→《國小雞私奔記》

《兩桿大煙槍》→港譯→《夠姜四小強》

《天使的一份》→港譯→《智取威士忌》(怎麼不智取威虎山呢)

《湖畔的陌生人》 →港譯→《裸灘獵J》(喜歡台譯《湖畔春光》

《在雲端》→港譯→《寡佬飛行日記》

《弗蘭西絲·哈》→港譯→《紐約娃哈哈》

哈哈哈哈哈哈哈……

三地翻譯通病

當然,值得吐槽的翻譯不只香港一家,內地的翻譯和台灣的翻譯也常常出現槽點。

首先是「風雲」不是何潤東那個《風雲》啦,而是《邁阿密風雲》《無間道風雲》等。

華語電影自己也喜歡這個套路,《邊境風雲》《竊聽風雲》《澳門風雲》《監獄風雨》什麼的此起彼伏。

凡有是非處,皆有風雲起。而如果動靜大一點,就叫做「浩劫」

其次是「未眠」,從《西雅圖夜未眠》《紐約愛未眠》《東京夜未眠》《巴黎夜未眠》到《夜未眠生死戀》;與之同理的還有「情迷」和「迷情」,都適合翻譯談戀愛的電影。

至於動畫片,總愛動員群眾的內地人最喜歡譯成「總動員」,《玩具總動員》《汽車總動員》《海底總動員》《機器人總動員》《美食總動員》……

大概是受了電影的洗腦,連我們單位後邊的麵館也要叫「麵食總動員」

而大部分「總動員」到了香港,都叫「奇兵」……

台灣人不喜歡奇兵,他們喜歡神鬼,連《斯諾登》他們也要譯成《神鬼駭客:史諾登》

而也有網友指出,只要有施瓦辛格出現的作品,則統統都要加上「魔鬼」二字——

《魔鬼司令》《魔鬼毀滅者》《魔鬼武器》《魔鬼孩子王》《魔鬼戰將》《魔鬼命令》……

總的來說,台灣的翻譯還是很不錯的,比如《太空旅客》台灣譯成《星際過客》是很浪漫的,但有時會浪過頭。

我非常喜歡的愛情片《一天》,台譯為《 真愛挑日子》,有點俗;《卡羅爾》則被譯成了《因為愛你》,還能更俗一點么?

《遇見你之前》譯成《我就要你好好的》,很容讓人聯想到倪妮和馮紹峰的《我想和你好好的》,有點低齡……

《中央車站》竟然被譯成了《千年等一天》

嚇得我立刻補了兩集《新白娘子傳奇》壓壓驚……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