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管理|微信:你離不開的「國民APP」

吐槽真是一種愛恨交織的情緒。

可以棄之不用的東西完全不用吐槽,直接扔掉。越是吐槽,越說明你離不開。比如——微信。

近日,頻發的微信宕機讓廣大網民著實體會了一把社交時代的「缺氧」感覺,正如一名網友所說「很揪心,感覺要和全世界失聯了。」這次小意外讓我們被動體驗了一段沒有微信的生活,更在暴躁中發現原來我們早已離不開這個APP

新事物的發展總是習慣沿襲起初歡欣鼓舞、接著瘋狂迷戀逐漸到冷眼旁觀吐槽不滿這一變化路徑。一邊是對微信的重度依賴,一邊是關於微信的花樣吐槽。不管吐槽得多麼機智和精準,毋庸置疑的是微信已經在深刻影響我們生活的世界。

你離不開的「國民APP

微信自2011年問世后在短短几年間就一舉成為用戶使用最頻繁、最強大的社交工具。

如果說手機實現了人們隨時隨地移動互聯的暢想,微信的產生則深刻改變了科技社會的網路形態,影響了現代人的社會生活形態。

在這個大連接時代,微信作為人體的延伸,將人與萬物互聯起來。人與人通過微信好友、朋友圈相互連接,整合現實交際的強關係和虛擬交往的弱關聯;人與信息通過微信自帶的媒體屬性相互連接,改變信息和接受者之間的不對稱性;人與服務通過微信提供的多樣化周邊社會服務連接,進一步拓展足不出戶盡享生活的便利空間。

微信已經成為我們每個用戶的「移動ID」。微博的日趨衰落折射出現代人對社交無限泛化的厭倦。而被稱為「國民APP」的微信可通達QQ好友、手機通訊錄等熟人關係,將分散的、碎片化的、原子式的關係連接在一起,共築一個熟人性質的「交際圈」和「文化圈」。

兼具「熟人社交」和「社會媒體」屬性的微信已經建構起媒體屬性的入口、平台,在圈子傳播的基礎上開始轉向具備社會屬性的媒體傳播。微信的功能和布局不斷完善,滿足消費社會的衣食住行、學習、社交等多層次需求,成為極具用戶黏性的全服務平台。

微信的媒體屬性正日益凸顯,眾多社會熱點話題開始在微信圈被廣泛討論,人們發表意見、評論,監督、曝光、敦促公共事件的妥善解決。

圈子傳播之外,的興起帶來了自媒體內容創業的高潮。一方面滿足有表達需求的人,他們通過高質量的創作獲取認同和利益;另一方面又提供更多的知識信息獲取渠道,滿足社會不竭多元的信息需求,拉動知識經濟的強勁發展。隨著微信眾籌、微信公益日漸興起,微信也逐漸成為社會正能量的有效傳播閥。

北京師範大學媒介文化研究學者王穎吉認為「微信作為現代技術的創新成果,對推動國家經濟發展,拉動科學技術創新,維繫社會交流互聯等方面確實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商業社會的重要技術驅動力,技術精英、媒體機構等都會從微信發展中獲取巨大的力量和利益。」

試問,一個融合了社交、購物、媒體、遊戲等諸多內容為一體的龐然大物,您離得開嗎?

逃離微信的背後

黑塞在1927年所寫的《荒原狼》中這樣寫道:也許有一天,不管有無導線,我們會聽見所羅門國王說話的聲音。人們會發現,這一切正像今天剛剛發展起的無線電一樣,只能使人逃離自己和自己的目的,使人被消遣和瞎費勁的忙碌所織成的越來越密的網所包圍。

他的話似乎正在被證實。回顧人人網、微博、QQ等社交網路的興衰發展,人們圍繞微信的集體大狂歡開始由狂熱逐漸變得冷卻下來。

為什麼?微信必須永遠在線,必須秒回,發朋友圈開始變得畏手畏腳,髮狀態擔心沒有人點贊,圈裡開始被各種面膜、紅酒、茶葉等刷屏,一時不用微信就心慌頭暈缺氧……人們在經歷微信初期的迷狂歡欣后,開始領受源自微信的痛苦與焦慮。

當初歡欣鼓舞追捧的,為什麼會帶來痛苦?在王穎吉看來,這反差正是技術發展無法避免的後果。「一種新媒介產生一種新經驗,人都有好奇心,會被其各種便利吸引住,但是我們是個肉身性的存在,我們跟不上技術的飛快進步,所以人會感到很沉重,開始掙扎痛苦,我們的時間被大量佔用,我們的眼睛發花,身體不健康,我們受不了,想下來卻又不可能了,因為微信已經深入介入到我們整個人類連接關係中了。等到再出現一個新技術取代微信,大家同樣也會剛開始歡欣高興,之後開始不滿吐槽,每一次都是這樣循環下去……」

微信代表的技術力量其實正是社會洗牌的新方式,「過去社會洗牌可能是通過革命,當下主要是通過技術更新,我們在享受技術帶來各種便利的同時要能看到技術隱藏的暗面」,王穎吉說。

在文化學者喻國明看來,「社交媒體尤其是微信是一種典型的圈子文化,不可能每個人自發的都做到眾人皆醉我獨醒。微信形成一個個圈子,其間的信息傳遞都是通過朋友圈篩選后所獲得的『井蛙觀天』式的擬態的、被劃定的、被圖解了的局部世界。所以我們需要有意識地在微信之外多接觸更多圈外信息與意見,實現不同信息交流和意見對沖。」

微信幫助我們實現了當初追求的移動互聯、足不出戶的夢想,深刻變革著當下人們的生活形態,但同時不可避免也潛伏著各種問題。正如文化學者王穎吉所說,「出問題的不是技術,技術是需要的,但是得有個度,只憑技術來驅動、帶動世界運轉這是不可靠的,關鍵是努力將技術與人的自然生物性和自然生活達成和諧。」

沒有技術是可以脫離管理而達到和諧應用的,喻國明認為,「互聯網造成了一種新型社會態勢,社會成員的主體性在逐漸增強。微信成為當下最流行的社交方式,同樣也要加強管理,但任何管理都不能機械式,不是為了管死,是為了管活。管活的目的之一,是激發好人有更好的平台和更好的條件去做好事。大家要按照一個規則,彼此之間共同起作用。」

知乎上有網友如是總結:從前的人,有山有湖有花有海有手有腳,在路上。

現在我們,有點有划有贊有評有攤有躺,在指間。

對於「沒有手機會死星人」而言,真的不能一票否決微信給我們帶來的所有便捷。畢竟每個人都是「一台大型傾訴機」,那些「迎頭而上必須要昭告的心情」,憋著多難受,朋友圈幫我們打開了一個窗口。

但你真不能太依賴這個窗口了,有時候窗外的世界太嘈雜,你要學會把窗戶關上一小會兒;而你的世界再精彩,你也要學會安頓自己的情緒,畢竟一個人真正成熟的標誌之一,就是意識到你的生活對他人毫無意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