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申論】小編點題!素材滿滿!共享發展:獲得感滿滿的五年

備考的你周末也不能放鬆哦!

小編陪伴你一起學習!

學習方法:在小編點題后自己列一個申論提綱,再參考小編推薦的文章哦!

一定要自己列提綱,不能偷懶哦!

列完了嘛?下面的文章可以參考哦↓↓

「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習近平總書記「7·26」重要講話強調。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地貫徹「共享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期待的問題入手推進改革,使人民群眾在共享發展中有了滿滿的獲得感。

發展為了人民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秉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理念指引到行動落實,從頂層設計到基層執行,走出了一條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的改革發展之路。

地處中原腹地的河南省許昌市,過去垃圾遍地、雜亂不堪、被戲稱為「許臟」,如今已變身文明宜居之城,獲得不少國家級城市榮譽。盛夏時節,這裡專門規劃了「臨時瓜攤」,方便瓜農的同時也規範了路邊環境。「城市管理必須以惠民便民為核心,不能為了整潔管死群眾,而是為了群眾管好整潔。」許昌市委宣傳部部長徐相鋒說。

在山清水秀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43萬德清人的戶籍信息里再也沒有「農業戶口」與「非農戶口」之分,不僅如此,曾經附著在戶籍上的33項差別政策已有32項實現城鄉並軌。「戶改的實質是消除戶籍差別帶來的不公平待遇,讓城鄉人口實現身份平等,每個人都能享受到社會福利。」德清縣公安局副局長邱連榮說。

補齊貧困短板成為民生重中之重。地處武陵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的貴州省銅仁市今年初拉開了跨縣區易地扶貧搬遷的大幕,首批來自6縣的689戶貧困戶告別大山,拎包入住集中安置點,在新城新居開啟新生活。「我們要通過跨區域搬遷安置,讓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區、石山區群眾,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過上好日子。」銅仁市委書記陳昌旭說。

五年來,通過一系列改革舉措,架起了民生領域改革的「四梁八柱」:教育改革貫穿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著力建立起現代教育體系;逐步建立以政府為主滿足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建立基本醫療保障的同時,緊抓推進公立醫院改革,推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

發展依靠人民

堅持共享發展,既追求人人享有,也要求人人參與、人人儘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過程也是共享的過程。

要創造就業機會、增加群眾收入,市場主體的作用最為關鍵。五年來,從「零門檻」註冊公司到「三證合一、一照一碼」,商事制度改革不斷攻堅,平均每天湧現萬戶以上新企業;「營改增」等稅制改革和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在助力創新創業的同時也創造更多就業。

河南省駐馬店市「80后」李敏在政策扶持下創辦農產品電商網站「來村網」,自2015年6月上線以來,已覆蓋駐馬店市157個鄉鎮,帶動4000多人就業,發展特色農產品種植面積2.6萬多畝,去年實現特色農產品交易額1.5億元。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社會資本參與到養老、醫療等民生領域。江西南昌老慶祥陽光社區是一家社會養老機構,該機構副董事長徐國金說,得益於國家鼓勵政策,目前陽光社區已吸引160餘位老人入住,二期計劃再提供約2000個養老床位。

社會組織、居民、志願者更多地參與到基層治理和社區服務中,為社會治理帶來新活力。去年12月,重慶市南岸區南湖社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把社區感動人物評選活動交給社會組織,半個月下來參與投票的群眾達到3萬人,最後的頒獎典禮成為社區居民的一場盛會。「過去組織這樣的活動最少要花五六萬元,而購買服務只花了不到1萬元,還大大節省了社區幹部人力。」社區居委會主任余建說。

作為上海嘉定老城廂的嘉定鎮街道常住人口7.7萬人,幾年前有居民提出希望設點開展鄰里活動,街道於是順勢搭建了社區「睦鄰點」,有的「睦鄰點」因討論社區公共事務聚在一起,有的則因相同志趣而相聚,還有相近職業的居民聚在一起。

「從『為民做主』到『讓民做主』,帶來的改變是多方面的,不僅促進了居民自治和社會和諧,也提高了城市管理和為民服務的水平。」嘉定區委書記馬春雷說。

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五年來,從大城市到小鄉鎮,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年齡的人群,都從改革發展中分享到了實惠,有了滿滿的獲得感。

山西省武鄉縣嶺頭村村民賈翠英一家過去靠幾畝薄田為生,去年在政策扶持下開起了農家樂,還通過電商賣起農產品,摘下了窮帽子。2013年至2016年,農村貧困人口每年減少超過1000萬人,累計脫貧5564萬人,相當於一個中等國家的人口總量。

五年來,病有所醫、學有所教、住有所居、老有所養等領域不斷改善。廈門市廈港街道退休職工陳翠蘭患糖尿病20餘年,常年需要服藥,得益於慢病分級診療改革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陳翠蘭在家門口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能領葯了,「不用總跑醫院,別提多方便了」。

五年來,不斷織牢社會兜底保障網。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已實現城鄉統籌,去年全國共救助城鄉低保對象6000多萬人;農村貧困人口大病兜底保障機制逐漸完善,涵蓋了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健康扶貧補充保險等保障措施;國家層面已建立兩項殘疾人補貼制度……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紮實推進。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0萬戶居民住進公租房。未來三年,還將有1500萬戶居民實現「出棚進樓」的夢想。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的崔秀玲曾經一家三口蝸居在30多平方米的平房內,2014年遷入北梁棚改新區,住進了寬敞明亮、水暖電氣一應俱全的新房。「從沒想過能住上這樣的好房子!」她感嘆道。

主編:孫愛東

合作洽談請聯繫

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