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勞工市場的性取向|社論前沿

編者按

本期推薦的是Trenton D. Mize於2016年發表在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的Sexual Orient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一文。性少數群體,即非異性戀者,也就是女同性戀、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間性人、無性戀以及以上未提及的其他非規範性的性取向和性別認同的人的總稱。不少分析性取向和收入關係的研究發現,男同性戀者比異性戀男性薪資低,而女同性戀者比職業、背景相似的異性戀女性薪資更高。然而,學者們在分析時很少將雙性戀者作為一個特殊群體從其他性少數群體中分離出來。作者認為這種性取向的二元視角——將性少數群體等同於非異性戀群體——很難理解性取向對勞工市場的影響,他將男女同性戀者不平等的結果部分歸因於家庭構成及其對收入的影響。相比之下,由於消極刻板印象、性取向選擇觀念和偏見對待,作者認為雙性戀者在勞工市場中應該是最不利的。

研究背景

性取向是如何影響勞工市場的?性取向與許多問題相關:模式化健康狀況、合法權利和歧視性待遇等。如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會因為自己的性別認同而遭到暴力和騷擾,他們的心理和身體健康狀況普遍要差於異性戀者。儘管同性關係被接受的趨勢在上升,但仍有許多人污辱性少數群體且視其為不道德。可能因為這些不利因素,研究表明男同性戀者直接遭受著雇傭歧視與工資處罰。

為什麼性少數群體要面對如此多的不利因素?為什麼這些不利因素會影響勞工市場?在這種負面觀點中,性少數群體在絕大多數社會環境里被視為非規範性。許多性少數群體也要面對能力比異性戀者差的誤解,而能力又是影響雇傭決定的關鍵因素。在美國的勞工市場,大部分地區的同性戀者仍處於沒有受保護的地位——沒有關於工作場所禁止性取向歧視的聯邦法律。因此,這些圍繞著性取向的負面觀點和刻板印象往往決定著許多美國居民的雇傭、解僱和晉陞決策。

目前勞工市場中的性取向研究——甚至是一般的性取向研究——大多數將男同性戀者和女同性戀者排除在外。關於勞工市場的社會學研究和計量經濟學研究中大多也沒有對雙性戀者進行檢驗。儘管美國的雙性戀者數量要多於同性戀者,使得雙性戀者成為最大的性少數群體,但雙性戀者幾乎從未成為社會學分析的焦點。

假設男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是由於他人的偏見對待與污名化、社會制度的差異性而在勞工市場中處於不利地位。作者認為人們對這些群體的負面觀點和對傳統養家糊口者的刻板印象之間的碰撞醜化了一些性少數群體,使前者在工作場所面臨不利境地。此外,偏見對待源於消極刻板印象,作者認為這種不公平與重要社會制度相關,尤其是婚姻和生育。作者進一步推斷經常被忽視的雙性戀群體可能比同性戀者更易受到差別對待。

性少數群體的不利因素

消極刻板印象和能力假設。性少數群體面臨的不公平對待部分源於負面觀點和消極刻板印象。儘管近年來對性少數群體的看法逐漸友好起來,但個體與同性戀者相處時依然會感到不自在,且視其為不道德。另外,有證據表明目前對性偏見的評估實際上是低估了的,這歸因於日益增長的社會讚許性使人們對性少數群體表現出友好態度。

性取向的刻板印象不只是簡單的道德評價。有學者認為這些負面觀點會使人們產生性少數群體能力不足的假設。一項早期實證研究支持了這一命題,即人們普遍認為同性戀者比異性戀者的能力差。對這些個體能力的判斷直接影響到雇傭和職場決策,如那些被視為能力差的個體可能不會被雇傭或者被推薦晉陞。美國人眼中工作者和養家糊口者的原型同樣不利於性少數群體。理想的工作者和養家糊口者被描繪為有男子漢氣概的異性戀男性——這些人將事業放在首位,身後有家庭作為支持。對男同性戀者和男雙性戀者的刻板印象毫無疑問不符合這一原型。

性取向和收入。勞工經濟學文獻中確定了兩種關於性取向和收入的基本結論:男同性戀者收入少於條件相似的異性戀男性,女同性戀者的收入多於條件相似的異性戀女性。一些研究性取向的學者不贊成直接將勞工市場歧視作為性少數群體所受不公正待遇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一些人的性取向可能會較為隱秘和不被察覺。個體傾向於對其他人進行性取向分類,無視這些人性取向的明確信息。因此,當大多數性少數群體的性取向被他人認定,其可能會面臨雇傭歧視。同性戀者一旦宣布出櫃或被其他人認定為非異性戀者,毫無疑問他們會經歷工作上的差別對待,如工資歧視和晉陞決策方面。基於以上觀點,作者複寫以往研究發現提出以下假設:

假設1:男同性戀者收入要少於條件相似的異性戀男性。

假設2:女同性戀者的收入多於條件相似的異性戀女性。

家庭、婚姻和生育。家庭制度對性少數群體和異性戀群體的勞工市場差異性有很大影響。大多數美國人由於形成了對養家糊口工作者的理想形象,認為性少數群體不能構成家庭。只有三分之一的美國人認為兩個男人或兩個女人可以一起浪漫的生活,組建家庭。如果性少數群體中的夫妻有孩子,則有五分之三的美國人認為這類群體可以成為一個家庭。換句話說,大多數美國人認為同性夫妻不能構成家庭,即使同性夫妻一起撫養孩子,仍有超過一半的美國人維持原有的看法。異性夫妻則沒有這樣的障礙,超過90%的美國人認為沒有小孩的異性夫妻可以算是一個家庭,100%的美國人認為有小孩的異性夫妻可以稱之為家庭。

婚姻也是一項有益於勞工市場的社會制度。異性戀男女從婚姻中獲益,其收入比條件相似的未婚男女要高。這種婚姻收入附加值無關於兩種群體之間的內在差異,如已婚個體的受教育程度更高或工作場所的生產率更高。有學者在控制相關變數后發現,男同性戀者和未婚異性戀男性的收入差不多,但他們的收入都要少於已婚異性戀男性,因此這些學者建議將這種已婚異性戀男性的婚姻附加值作為影響勞工市場不平等的因素。目前為止,男同性戀者仍然禁止結婚,而且與異性戀男性相比他們更不可能有孩子。

假設3:對男同性戀者的收入處罰可以部分解釋他們的結婚率和父母身份比男異性戀者要低。

令人驚訝的是女同性戀者的工資附加值可能與因生育而受到工資處罰的異性戀女性相似。對女同性戀者的刻板印象是有男子氣概、有能力、保證能工作,這使得同性戀母親能免於遭受異性戀母親所受到的雇傭歧視。不管是有代表性的量化分析還是經驗研究的因果分析,都表明女同性戀者不會因為生育而在勞工市場中收到不公正待遇,但異性戀女性則會因為生育而獲得較少的收入和受到雇傭歧視。因此,較低的生育率和較少的偏見待遇可以部分解釋女同性戀者的收入附加值。

假設4:與異性戀母親相比,女同性戀者較低的生育率可以部分解釋其收入附加值。

性取向分類:關於雙性戀者

儘管早有研究將同性戀問題納入研究討論中,但大多數研究實際上在分析時僅將其歸類為非異性戀者。這種分析決策可能源於實際情況的考量:各種分析表明美國總人口中只有3%~7%的人是同性戀或雙性戀。因此,全國範圍內具有代表性的調查中,同性戀與雙性戀的樣本量較少。同樣,基於人口普查數據和基於同居關係的性取向分類研究忽視了單個個體,也不能識別出雙性戀者。這種對雙性戀個體的忽視也延伸到了勞工市場分析的學術研究領域。目前,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美國社會中的雙性戀者比同性戀者遭受的負面評價更為尖銳。關於雙性戀者的消極刻板印象可以部分歸因於他們性取向選擇的假設。這些對個體性取向選擇的認知與勞工市場高度相關。然而,美國還沒有以全國範圍且有代表性的樣本為基礎對雙性戀者的個人收入進行分析的研究,也沒有關於為什麼雙性戀者會在勞工市場遭遇不公平待遇的理論化研究,或是系統性的探究為什麼會存在薪酬差距的不同解釋。

假設5:男雙性戀者的工資收入要低於男異性戀者。

假設6:女雙性戀者的工資收入要低於女異性戀者。

數據來源

作者使用兩種資料庫來檢驗假設:綜合社會調查(the General Social Survey,簡稱GSS)和一項全美從青少年到成人健康狀況的長期研究(the National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olescent to Adult Health,簡稱Add Health)。使用GSS數據是因為它的全國性與代表性,且它是以往性取向和收入研究中使用最為普遍的數據資源。作者認為很多已有研究的結論存在缺陷,因此他指出使用這一數據對重新檢驗性取向與收入之間的關係有重要意義。

為了構建一個更為全面的勞工市場分析,作者還採用了Add Health數據。Add Health對GSS起到較好的補充作用,因為(1)它對個人收入的測量更為具體,(2)以三個維度(性別認同、性行為和性吸引)來測量性取向,(3)包括對不公平待遇的直接測量。儘管Add Health是全國性代表數據樣本,但僅有青少年參與這項研究,使其群體間測量的能力受限。因此將兩種數據結合起來研究性取向對收入的影響。

結論與討論

性少數群體面臨著大量不利因素和偏見,這些因素很容易導致勞工市場的不平等。基於兩個全國範圍具有代表性的數據資源,作者發現與條件相似的異性戀者相比,性少數群體面臨著工資處罰的境況。此外,作者還發現這種不平等不是因為人力資本的差異。

近期相關研究發現:同性戀群體的不利處境確實存在。尤其是沒能在勞工市場中將雙性戀者從同性戀者中區分出來。男同性戀者在勞工市場中也面臨著許多不利因素,但這些差異大多可以用結婚率和生育率來解釋。基於人口普查數據分析,作者發現勞工市場優先考慮雇傭或晉陞已婚男性或有孩子的男性這一情況可以解釋男同性戀者遭受的工資差距。

另一個假設是,在勞工市場中女同性戀者比條件相似的異性戀女性收入更高,然而本文研究發現她們並沒有比條件相似的異性戀女性收入更高,反而在勞工市場上沒有任何優勢。已有的關於勞工市場中性取向問題的研究與本文基於性取向分類的研究不同:前者在分析時傾向於將性少數群體視為同質化群體,後者則將性少數群體進行具體區分,如男同性戀者、男雙性戀者、女同性戀者和女雙性戀者。作者的主要目標是關注不同性取向在勞工市場中受到的差別待遇,尤其在研究勞工市場時被社會學家排除在外的男雙性戀和女雙性戀群體。一項最新的研究表明:雙性戀者在所有性取向群體中可能處於最不利的地位。本研究也能解釋不同性取向群體之間工資差距過於懸殊的問題:即使與異性戀者擁有同等職位,相比較而言,雙性戀者的收入可能更少。

作者關注的重點是歧視對薪酬差距的影響,但其他因素也會對這種不平等造成影響。雖然大約有一半的雙性戀者在工作場合沒有公開自己的性取向。但每個人都有很高的性取向感知能力,人們只需通過視覺觀察即可將雙性戀者區分出來。此外,不管他人是否察覺出雙性戀者,他們對雙性戀者的偏見會對雙性戀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危害。每個人的綜合健康狀態會對勞工市場產生長遠的影響,因為個人的健康狀態會影響其工作機會和工作效率,這些反過來又會影響其收入。需要注意的是,儘管近年來性少數群體獲得了更多的民事權利保障,勞工市場基於性取向的歧視在美國大多數州仍然是合法的。如果沒有一部成形的關於禁止歧視的聯邦法律,以及人們沒有在觀念上做出進一步轉變,這種不平等就不會消失。

文獻來源:

Trenton D. Mize. Sexual Orientation in the Labor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016. Vol.81(6) 1132-1160.

文獻整理:楊阿諾

社論前沿社論譯介作品,歡迎個人轉發朋友圈,自媒體、媒體、機構轉載請申請授權,聯繫郵箱[email protected],註明「機構名稱+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