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獨家策劃 | 郵輪經濟起航

製圖 | 劉琳

郵輪一響,黃金萬兩。

郵輪被稱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其1:10的乘數效應,更是讓越來越多的濱海城市將其視作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

有人說,自2016年開始,將進入郵輪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事實是,在過去十餘年的發展時間裡,不論是港口接待郵輪的艘次、郵輪旅遊的遊客數量,還是郵輪市場的收入,都迎來了爆髮式的增長。甚至有業界人士認為,即將到來的是「郵輪經濟的時代」。

在2015年成為了全球第四大郵輪市場,並有望在未來10年內成為世界最大的郵輪旅遊市場。以目前的發展增速而言,這樣的預測並不誇張。

與此同時,城市間的角逐也愈演愈烈。一批郵輪母港已經開港運營,一批郵輪母港則在加速建設中,似乎誰都不想放過這一產業發展的大好機遇。在比拼背後,我們也看到,很多國內城市的郵輪母港建設有著世界先進的硬體條件,卻缺乏服務配套的軟實力,乘數效應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

2015年,青島郵輪母港開港運營。青島,這座國內改革開放后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城市,有著發展郵輪經濟的先天優勢條件,卻也有著亟需補長的短板。而隨著當前一系列利好政策的頒布,這個尚處於市場培育階段的城市,在向海洋的眺望中,早已規劃好了藍圖。

▲ 與傳統的旅遊方式不同,「郵輪本身就是目的地」的業界提法正是郵輪旅遊的最大特點 (圖 | 本刊記者 王軍)

喜悅號來了!

6月3日,一艘船體繪滿「鳳凰」圖案、帶著濃烈的風氣質的郵輪駛入青島郵輪母港,開啟了全球首航。這艘號稱亞洲最大、最豪華的諾唯真喜悅號郵輪,是目前以為母港出發的最大噸位郵輪,也是全球三大游輪品牌之一的諾唯真郵輪(NCL)首艘專為市場量身定製的郵輪。

在經過了十餘年的發展探索后,郵輪市場正在迎來屬於它的黃金時代,而巨大的市場前景,也讓更多人趨之若鶩。

時興的旅行方式

「郵輪並非是一種海上交通方式,而是漂浮於海上的『度假勝地』。」因為過去跨洋郵件都是由這種大型快速客輪運載,故得名「郵輪」。如今,隨著其原本功用的消退,它被專用於指在海洋中航行的旅遊客輪。

郵輪因而與旅遊產生了密不可分的聯繫。與傳統的人們乘坐火車、汽車或飛機前往目的地旅遊的方式不同,郵輪本身就是旅遊目的地。

「有些人覺得在郵輪上太枯燥和無聊,其實不是,它有很多豐富的活動。郵輪旅遊,在作為一種新的旅行方式,人們接受起來還需要一個過程,還需要體驗。如果不上船,沒有切身的感受,很難有完全的了解。」青島市旅行社協會郵輪中心秘書長孫齊告訴記者,如何讓遊客通過上船體驗等方式,對郵輪旅遊有一個更全面的認知,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在國外,郵輪旅遊是一種中高端的旅行方式。據悉,這種旅行方式始於18世紀末,由歐洲貴族所創,主要盛行於歐洲和北美。但也許是囿於這種刻板印象,大多數國人都對乘坐豪華郵輪旅遊看做是一種奢侈的旅行方式。「在,因為目前對郵輪了解的人不多,現在價格相對不算高,在旅遊中屬於性價比比較高的。」孫齊認為,目前郵輪旅遊在國內稱得上是一種體驗度比較好、性價比比較高的旅行方式。「以今年的價格,從青島出發,走日韓航線,五天的行程,一個人的花費在3000元左右。」

與傳統的旅遊方式不同,「郵輪本身就是目的地」的業界提法正是郵輪旅遊的最大特點。正如青島海洋經濟團體聯盟主席王均耀所說,「郵輪旅遊的體驗,不是在景點上,而是在郵輪本身。郵輪不是從A地到B地的交通工具,上船就是旅遊,就是體驗。如果把郵輪做成旅行工具的郵輪經濟,那就錯了。」

海上觀光、異國購物以及豐富的活動體驗,成為郵輪旅遊的魅力所在。以諾唯真喜悅號郵輪為例,這艘長度334米,有20層甲板,可載客3883人的大型郵輪上,有雙層卡丁車賽道、水上樂園,有拉斯維加斯風格的音樂演出和喜劇俱樂部,有豪華套房、露天花園、900平方米的超大購物空間、180度視角的觀景台,有從日式火鍋、法式料理、美式牛排、創意中餐、法式大餐、韓國料理、意式美食等28家風味各異的餐廳。有的豪華郵輪上還設有攀岩牆、滑冰場、健身房、酒吧、圖書館和藝術畫廊等。所以,也才有人形容郵輪就是一座在海洋上流動的城堡。

《郵輪綠皮書: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近年來郵輪旅遊市場以年均40%左右的速度在快速增長。

時下,傳統的旅遊方式和人們的旅遊觀念都在改變,不再是過去的跟團定點遊覽和單純的觀光景點遊覽,而是逐漸走向一種追求舒適自由的休閑度假時代。遊客不再是帶著大包小包急匆匆來,急匆匆去,開始更加註重體驗和放鬆,而承載了「慢生活」的郵輪旅遊便逐漸成為了時興的旅行方式。

迸發的市場

2006年7月2日,被稱為「水晶之船」的「愛蘭歌娜」號郵輪靠泊上海國際客運中心,許多人第一次親眼見到了豪華郵輪的風采。它的三個黃色的筆直煙囪給人們留下了對郵輪的第一印象,也幾乎成了所有歌詩達郵輪的象徵。由此,「愛蘭歌娜」號隸屬的義大利歌詩達郵輪集團開啟了以為母港運營的國際郵輪航線,也成為第一家進駐的國際郵輪企業。

以此為標誌,郵輪經濟起步。在此後十餘年的時間裡,皇家加勒比、公主、諾唯真、MSC地中海等大量的國際郵輪企業「駛入」。市場的巨大前景,讓外資郵輪企業紛紛進駐市場,並助推了郵輪產業的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亞洲是全球郵輪行業市場份額增長率最快的地區,其中的客源佔到了47.7%。2006年,全國港口接待郵輪115艘次。2015年,這一數字已達629艘次,年均增長23.7%。這期間,港口母港郵輪也從25艘次增長到539艘次,增幅2056%,年均增長46.8%;乘坐郵輪出境的遊客數量從2萬人增至111.21萬人,增幅5460.5%,年均增長65.2%。

特別是近年來,隨著郵輪旅遊熱的興起,許多城市開始著力打造國際郵輪城或郵輪母港,許多促進郵輪產業發展的政策也陸續出台。

2015年5月,國務院發布《製造2025》,明確大型郵輪設計建造將作為高技術船舶發展的重要方向;同年8月發布的《關於進一步促進旅遊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要加快郵輪旅遊發展;這年9月,工信部等六部委又發布了《關於促進旅遊裝備製造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構建新時期郵輪經濟發展的大格局。由此不難看出,近年來國家對郵輪經濟發展的重視。

城市間也在展開激烈的角逐。上海港、天津港、廈門港和三亞港是最早開展郵輪運輸試點的港口,而根據2015年交通運輸部公布的《全國沿海郵輪港口布局規劃方案》,大連港、青島港、煙台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廣州港、海口港和北海港等8個港口也被納入其中。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郵輪母港開港。2010年6月,天津國際郵輪母港正式開港;2011年10月,上海國際郵輪母港開港運營;2015年5月,青島國際郵輪母港正式啟用;2016年11月,深圳太子灣郵輪母港開港……

2015年,成為全球第四大郵輪市場。2016年,郵輪遊客量達439.4萬人次,接待郵輪955艘次。但是對比亞洲郵輪市場發展成熟的新加坡,更可以預見郵輪市場的未來潛力。因為在2001年,就有1200多艘國際郵輪抵達新加坡碼頭。

《郵輪綠皮書:郵輪產業發展報告(2016)》顯示,2015年全球郵輪市場總收入高達385.9億美元,增長10.6%;郵輪市場收入達45.3億元,增長35.2%。據測算,2018年郵輪市場收入將達100億元,2020年郵輪出行遊客量將達到500萬人次,2030年將達到1000萬人次。

有人說,自2016年開始,將進入郵輪經濟發展的黃金10年。業界也普遍看好未來10年,將有望成為世界最大的郵輪旅遊市場,國際郵輪經濟將進入時代。

打造北方郵輪中心

2017年6月1日,以「拓展郵輪經濟全產業鏈,助推郵輪產業創新發展」為主題的「第五屆(青島)國際郵輪峰會」召開。這項自2013年開始發起的峰會,已成為亞洲郵輪產業發展的交流平台之一,而青島也在郵輪母港開港前後,通過各種舉措來加速發展郵輪經濟。

事實上,青島在1979年就開始接待國際到港郵輪,是國內改革開放后最早接待國際郵輪的城市。2013年底,青島市印發《青島市郵輪產業發展規劃》(2013-2020),要在2020年打造成為「北方郵輪中心」,晉級「東北亞區域性郵輪母港」,成為東北亞重要的郵輪客源輸出市場和遊客入境口岸。之後的《青島市推進「國際化+」行動計劃(2016-2017)》,提出青島將對標美國邁阿密港、英國南安普頓港、西班牙巴塞羅那港、荷蘭鹿特丹港,借鑒這些世界級郵輪母港的先進經驗與模式,推動青島郵輪母港不斷提升。

在上海國際郵輪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副主任邱羚看來,青島發展郵輪經濟一定要站在全球視野中進行戰略定位,因為郵輪產業本身是一個高度國際化、全面開放的產業,不能簡單等同於一種旅遊產品進行開發,而是全產業鏈、上下游的共同建設、完善,包括港口硬體設施的配套、運營服務的標準等都要與國際化接軌,如果硬體比較先進的港口沒有很好的「軟」服務,客人看到的只是冷冰冰的建築物,通關不便、服務不完善,這種郵輪產業發展的空間也不會太大。

青島有著堪稱全國最好的郵輪客運站,但郵輪經濟的增速卻遠不及上海和天津。「我們不能光喊口號,僅僅建設了一個全國最好的郵輪碼頭和客運中心,這不是主要的。旅遊資源的整合、旅遊產品的開發、口岸環境的建設、通關速度的保障,這些都很關鍵。」王均耀覺得目前青島郵輪母港周邊的配套能力還遠遠不足,郵輪碼頭的通道也讓人「很不盡意」,很擁堵,甚至經常走錯路。「韓國濟州港的郵輪碼頭並不豪華,但有很寬闊的空間,停著60多輛大巴車,一年能接待郵輪約530艘次。通關幾乎不停步,通關主要是人流,尤其是訪問港。」

「日本倡導的是『大郵輪,小港口』。日本有123個郵輪停靠碼頭,雖然他們沒有那麼好、那麼先進的硬體條件,但是它們提倡的是大郵輪可以到我們小港來,就是因為配套能力強,軟環境好。」青島市郵輪遊艇協會秘書長柴忠舉例說。

青島於2009年開始著手制訂郵輪母港建設規劃,2012年開工建設。2015年5月,青島郵輪母港正式開港,青島迎來自己的郵輪母港時代。開港兩年來,青島郵輪母港已運營郵輪170個航次,接待遊客近20萬人。「青島的客源腹地比較窄,上有天津,下有上海,周邊省份大多會考慮其他母港。一是船大,價格也相對便宜,同等價格可以上更好的郵輪;二是從交通方面考慮,到北京、天津和上海的交通成本要低一些。」 孫齊比較擔心青島的客源,也坦言「現在還是市場培育的階段,青島的壓力還是比較大。」

但是青島也在迎來一系列發展的利好。2016年5月,青島獲批國字型大小的「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成為繼上海、天津、深圳之後全國第四個「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在今年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旅遊業發展規劃》中,青島也作為新興的郵輪旅遊城市被提及,與上海、廣州等國內城市一併被列入郵輪旅遊重點支持城市。

近日,青島也出台了《青島市建設郵輪旅遊發展實驗區實施方案》,計劃到2018年,達到年進出港郵輪200艘次,進出港遊客超過30萬人次,青島國際郵輪港躋身重要國際郵輪港行列,成為北方郵輪中心城市。

1:10的乘數效應

郵輪一響,黃金萬兩。

郵輪之所以被稱為「漂浮在黃金水道上的黃金產業」,不僅是郵輪上的餐飲、休閑、娛樂、住宿、旅遊等龐大的消費,更是因為其包括船塢興建和翻修、旅遊、酒店、港口建設、交通運輸等在內一條長產業鏈,這就是所謂的1:10的乘數效應(即1美元郵輪造價能帶來相關產業10美元的收益)。這也正是世界眾多國家和城市都在極力發展郵輪經濟的原因所在。

數據顯示,1996-2016年的20年裡,全世界郵輪旅遊的旅客量從626萬人次增至2400萬人次,每年郵輪遊客旅費與消費總支出達數百億美元。2015年,全球郵輪產業產生了1170億美元的社會經濟效益,為95.6萬人提供了全職工作崗位。而自1980年以來,郵輪旅遊的年均增速為8.6%,其增速約為國際旅遊業產值平均增速的兩倍。

但是,目前的郵輪滲透率僅為0.05%,而美國為3.5%、澳洲為3.4%、德國為2%、英國為2.6%、新加坡為3%,差距明顯。這個快速發展的市場,依然還處於培育期。

對於港口城市而言,郵輪經濟正被視作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郵輪母港的建設,在城市決策者的眼中,也不僅僅被視作一個港口,而是將帶動一座城市的升級。

隨著喜悅號的離去,王均耀和他的同行們都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國際郵輪能將青島郵輪母港作為訪問港。「我們建立郵輪母港不是要從這裡出發,而是要擁有更多的訪問港。訪問港多了,才能真正帶動地區經濟的發展。」王均耀說。

523期 獨家策劃

自2016年開始,將進入郵輪經濟發展的黃金十年。事實是,在過去十餘年的發展時間裡,不論是港口接待郵輪的艘次、郵輪旅遊的遊客數量,還是郵輪市場的收入,都迎來了爆髮式的增長。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