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肯定不知道!在有GPS之前,車載導航竟然是這樣!

調頻享受音樂

啟動發動機,保證它運行,給車燈供電就是早期汽車電氣系統能做到的全部工作。所以第一代的汽車收音機都是額外加裝且自帶電池的。雪佛蘭首先在1922年有了這項昂貴的選裝,但直到1927年,從發動機點火系統產生的靜電干擾也使得當時最好的收音機在車輛運行時根本無法使用。

直到1930年摩托羅拉AM收音機的上市,這種情況才得到改善。雖然這款收音機依然是加裝設備,且還是自帶電池。但到了1935年像這樣的摩托羅拉收音機依然成為了類似雪佛蘭這樣的車廠為車輛準備的標配。

而直到1953年的Becker Mexico生產的車載收音機,才具有了長波AM,短波FM和搜索電台功能。如今的Sirius和XM衛星收音頻道在2001年發射了自己的衛星,並成為了當下每兩輛車便有一輛裝備的標準配置。

又少了一根「曲柄」

電動車窗升降最早出現在1941·年款的Packard 180s上。窗戶升降的功能由電子開關開閉的液壓系統控制。這項技術始源於早期車型自動升降摺疊頂棚的技術,並在二戰後很多豪華車的自動座椅上也有使用。這裡不得不提到之前講述轉向助力方向盤時提到的1951款克萊斯勒Imperial車型,它不僅匹配了上述技術還帶有電動升降車窗。今天電動車窗是如此普遍以至於有些年輕人看到手動升降把手都不知為何物。

溫暖著你的坐墊

雖然不少人臆斷通用工程師在上世紀50年代便申請了電動座椅加熱的專利,但真正第一款配備這項功能的是1966年的凱迪拉克DeVille(圖片下部)。瑞典人則喜歡說是他們將這項配置在72年的薩博99上變成了駕駛座標配。

車上的「大寶劍「

按摩座椅第一次出現在2000年款的賓士和凱迪拉克車型之上。

一點點觸控「樂趣「

觸控屏可以說是2016款式新車上的標配,但在它誕生的那個年代,也就是1986年的別克Riviera上配備時,可是個了不得的驚奇之物。那塊兒觸控屏管理著收音機,溫區控制,旅途電腦(如今的導航),和GM一直固執著不改叫法的「gages「(儀錶)。

」硬派「導航

在GPS出現之前,本田就嘗試設計了一套電子車內導航系統:電子陀螺導航儀。使用顯像管式顯示器和一個可以循跡的移動小點,鋪在一張精確的東京地圖上。接下來就是嘗試讓這個亮亮的小點按照你事先用本田特製的筆畫在地圖上的線路走下去。

這裡最有趣的是小點的運動原理:慣性導航系統(沒錯,就和GPS導航出現前的導彈、飛機使用的系統原理一致),使用了本田專利發明的氣體速率陀螺儀。這樣的系統需要比傳統精確的多的地圖,所以地圖必須重新製作。如果你住在東京,還付得起這本田車上昂貴的選配,那電子陀螺導航儀說不定能幫你不迷路地開到目的地。

本田當時的這套技術可以說遠超越了行業水平,可以說誕生的過早。很快在1990年本田裡程Legend便有了一套電子地圖。雖然依然不是GPS,但那才是導航系統所需的組件。

讓人「抬頭挺胸「

抬頭顯示器是為了噴氣戰鬥機飛行員而發明的人機界面,但如今已漸漸成為一些家用車高配的選裝。如同觸控屏幕和GPS導航一樣,這也是通用旗下高科技公司休斯和EDS的傑作。通用首先在1988年的Cutlass Supreme復刻版上提供了這項技術。那車很爛,還好通用很快便放棄了它專註於其他車型。其中一款便是克爾維特,1998年通用將首個彩色抬頭顯示器HUD裝配於C5那一代克爾維特。圖中是C6代使用的HUD。

夜間視野

凱迪拉克也將休斯技術公司的夜視系統帶進了汽車領域。那是一套裝載於2000年款DeVille的傳統紅外線綠色屏版本。圖片中顯示的是2001款DTS上的夜視系統。從那之後,夜視成為了高級豪華車上不斷進化的技術。

乾淨的前風擋

1970年林肯大陸將可變速調節的風擋雨刮帶向市場。這是一項由Robert Kearnes發明並持有專利的技術。可惜除了福特,其他廠商基本直接抄襲了他的技術。他對自己發明的版權之戰即使被拍成紀錄片電影《Flash of Genius》(天才一刻)也沒有引起廣泛關注。如果你也沒看過,推薦一看。

聰明的燈光

你一定遇到過這類情況,自己需要遠光燈照亮前方,卻總有對向車駛來。於是你不停地啟動遠光燈,關閉遠光燈。1952年款的凱迪拉克和奧茲莫比爾帶來了Autronic Eye技術使用感測器感應對向車燈自動開關遠光燈。點子很棒,可惜當年的電子系統靈敏度和可靠性不足以完成如此困難的工作。

而另一項關於燈光的發明:自動車燈控制則是通用首先啟用在1960款別克LeSabre車款上,稱為Twilight Sentinel。它簡單地感知外界過於陰暗開啟車燈或外界足夠明亮關掉燈光。

四輪轉向

近年來,四輪轉向再次成為豪華車以及高性能車型的潮流技術。其實此項技術早在無馬時代就有車使用,但前輪轉向依然成為了主流。1978年保時捷使用被動機械結構使得後輪可以隨動轉向改進了保時捷928車型的操控性。而主動液壓系統控制的後輪轉向技術則出現在1982年款的日產天際線R31車型上。日產稱其為HICAS。隨後本田在1987年設計了使用四輪轉向的Prelude。

在高速情況下,後輪和前輪轉向同一方向,但角度很小來增強穩定性。低速時,則以相反角度來降低轉向半徑。起初只是法國車雪鐵龍和日本的日產以及本田有部分車使用此技術。如今保時捷911和Panamera車型都可以選配此技術又使其風靡起來。

可控的牽引力

除了漂移和燒胎愛好者,其他時候輪胎打滑可是費時費力費錢的一件事。所以1971年的別克MaxTrac牽引力控制系統成為了業界首先探知輪胎打滑后自動收油恢復牽引力的電子系統。起初這類系統的手段是打斷點火,不過隨著越來越嚴格的排放法規這一條再也無法使用。更好的手段例如略微剎車,切斷燃油,和改變正時成為了1987年車企賓士,寶馬,豐田介紹入市場的第一代現代牽引力控制系統。

12缸汽車結語

到這裡,我們的汽車界真實「第一「就告一段落了。相信看了這麼多汽車界小發明的故事,您是不是也被激發了興趣來想想你日常用車中有哪些問題還亟待解決呢?有的話給我們留言吧,讓我們也看到你的奇思妙想!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