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比特幣的另類視角——比特幣的未來

(前一段看TI沒寫,抱歉。)

  • 比特幣會取代所有法幣成為未來通用的貨幣。
  • 比特幣未來一個值一棟房子。
  • 比特幣是龐氏騙局,很快會崩盤。
  • 比特幣除了黑市交易以外沒有別的價值。
  • 比特幣未來沒有礦挖了就沒人來保證安全了。
  • BTC(挖礦公司)正在毀掉比特幣。

關於比特幣未來的預言,現在能在網上看到的版本有很多。然而,和超過半數的關於比特幣的文章和科普一樣,由於很多作者本身對於比特幣的概念也是一知半解,做出來的預言或者說預測自然也大相徑庭。

那麼,我猜很多人會說:

「你行你上啊!」

那麼,在寫了大段介紹性的東西之後,這裡我就對於未來的比特幣,比特幣的未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子,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談未來的話,不加時限也是一種耍流氓的行為,所以,我把未來放在兩個尺度——一年後的比特幣,和十年後的比特幣。

不過,在談比特幣的未來之前,我們還是要先結合前文總結一下現在的比特幣是什麼樣子。

現在的比特幣

現在的比特幣,是個中心化的交易量極度有限的非主流交易系統

等等!說好的去中心化呢?

嗯,的確,中本聰當年開宗明義地告訴大家比特幣是個去中心化的系統。

然而,大家都是成年人了,總不能別人說什麼你就信什麼,對吧。

中本聰,無論是一個人也好,一群人也好,他都是人不是神。那些整天把中本聰吹成神的人,不是傻就是別有用心。這個專欄的第一篇里我已經講過了,比特幣是一個「將最原始的貨幣(也就是去中心化的貨幣)複製到虛擬世界之中的,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嘗試」,但即便這樣,也只是嘗試而已。

中本聰所作出的這個嘗試,的確,是突破性的。但是,

1,它並不是憑空出現的,它是建立在前人的無數次失敗,以及許多技術,例如非對稱加密和p2p網路的成熟之上的。

2,它在技術上不是完美的,即便當時是,放在近10年後的今天,也不可能是無懈可擊的。那些把白皮書當聖經看,把工作證明當作唯一真理的,一樣,不是_____,就是______。

3,它並沒有擺脫歷史的局限性。簡單的說,作為一個先驅,就是它沒有,也不可能預知到這個系統未來將會面臨的問題。

以上的評語,其實適用於任何開創性的新技術。神化開創者和神化這個技術對於理解它和發展它都是沒有任何好處的。

比特幣也同理,中本聰提出了採取工作證明來達成共識,從而通過算力的去中心化來達到系統的去中心化,這個想法是開創性的,在當時的環境里,也是正確的。

但是,中本聰不可能在十年之前預料到比特幣會發展成為現在的樣子(不光是價格),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有人還記得十年之前網路是什麼樣子嗎?又有人在十年前預測了網路現在的樣子嗎?如果說中本聰在發明比特幣的時候就猜到了現在比特幣出現了諸多例如算力中心化,例如擴容,例如隔離見證的爭議等等,這同樣是神化中本聰的行為。

因此,既然中本聰並沒有預測比特幣現在的樣子,在他的初衷里,只有「建立一個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他成功了。但是,他並沒有說「建立一個萬世不移的去中心化的貨幣系統」,一切都是變化中的,而IT領域技術革新的速度則更快。承認中本聰最明智的方法,不是神化他,認為「中本聰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切,並且對此早有安排」,而是應該承認中本聰的智慧,認為,聰明如他的人,不可能認為「比特幣永遠應該是我設計的樣子」。微軟變了,蘋果變了,諾基亞在變革之後甚至徹底被湮滅在技術革新的大潮之中,因此,比特幣也是會變的,至於是不是違背了中本聰的初衷,我以己度人一下,我覺得中本聰壓根就沒覺得自己做的這個實驗在十年之後竟然還會存在。

因此,又談何「礦工(BTC)的行為違背了中本聰的初衷」呢?礦工說btc是「比特幣技術中心化」,btc說礦工是「算力中心化」,但是,如果一切都要按照中本聰的意思來,那算不算是「中本聰中心化」?更何況,中本聰這個詞就跟歷史上每次造反或者起義差不多了,每個人都說自己順應天意,至於「天」究竟是什麼意思,沒人知道。

所以,揣測「天」意,打著中本聰的旗號忽悠用戶說自己才是正統的噱頭真是可以歇歇了。

沒人說過比特幣該是什麼樣子,只有規則才能規定它是什麼樣子。所以,比特幣的過去,就該是它過去的樣子。比特幣的現在,就該是它現在的樣子。

比特幣中心化了嗎?

中心化了,在之前我已經寫了,隨著segwit2x暫時的塵埃落定,分叉的風險被避免了,擴容這事似乎有了確定的解決方案,這是中心化的勝利。

那麼,這過程違反了比特幣的規則了嗎?

沒有。其實根本不存在「算力中心化」這種說法,比特幣壓根就只有一種中心化,就是算力的中心化。而btc抗議「算力中心化」的行為,在我看來和太陽花一個性質——合法途徑爭取不到的權利,我們可以通過輿論,通過街頭政治來實現。只不過,礦工不是某黨,挖礦公司也沒有立法院。

至於「技術中心化」這個詞就更扯淡了。污名化對手的方法,在不同的語境下效果最大的污名也不同,放在古代,「反賊」最有用,放在美國,「種族歧視」最有用,放在某國,「狗不如的人間渣滓,惡毒的妓女和娼婦」可能最有用,那麼,放在比特幣里,最有用的污名叫「中心化」。所以,雙方不管三七二十一,給對方扣上「中心化」的帽子就對了。

那麼,比特幣的中心化違背了中本聰的初衷了嗎?

沒有。正如之前說過的,中本聰壓根就沒初衷,他的初衷只是建立,他從沒設想過比特幣發展到現在該按照哪條路線走。無論是鏈上擴容還是閃電網路,都只是打著「順應天意」的大旗而已。

以上是題外話,重點是,後文的一切預測和論述,都是基於以下的前提之下的:

基於這個,我來談談比特幣的未來。

按照正常順序,應該先談一年後的比特幣,但是,我想先說說遠景,也就是十年後的比特幣。

更確切地說,如果比特幣按照現在的規劃發展到十年之後,它會是什麼樣子。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那時候的比特幣值多少錢。

這裡,請大家回憶一下第四篇里比特幣價值的公式——

A是擔保這個體系的價值,C是安全交易量的上限,而kN則是交易量。

對於比特幣,前兩者是會隨著用戶數量N而增長的。

也就是說,相對於一般的交易體系,比特幣的價值不會受制於A和C,也就是,似乎,如果用戶數量可以無限增長下去,比特幣的價值也會無限增長。

然而,正如擴容那兩篇里提到的,比特幣的交易量,也就是C,其實是有上限的。

這就是著名的每秒7筆交易。

在擴容那篇里我已經解釋了,很多對於比特幣技術一知半解的人說這個上限只受制於比特幣的規則,而擴容沒有任何技術難度,一個區塊100MB也不是問題,BTC(礦工)不願意這麼做只是別有用心云云,都是不懂技術的半桶水。

這個上限是因為1MB的區塊大小和10分鐘的區塊頻率沒錯,但是歸根結底,它受制於工作證明的安全性需要全網的弱同步,而那樣,區塊大小不能太大。

所以說,這個上限最終,受制於網速和電腦的響應速度,以及節點的數量。

即便擴容加大了區塊大小,也不可能把區塊大小加到100MB。

目前segwit2x和bcc都把區塊加到大約8MB的大小,這基本上是目前比特幣能達到的極限(具體的論文我在第五篇里給出來過)。也就是說,交易量大概會翻8倍。

但網速是會提高的——回想一下10年前的網速,再看看現在,網速的提升大概在100-1000倍左右。不過,過去的十年,恰恰是通信技術突飛猛進的十年,而目前達到了一個瓶頸期。

最樂觀的估計,未來的十年網速還能提高100倍,於是,如果那個時候再進行擴容,一個區塊大概可以變成800MB(十分鐘一塊的話)。

於是,從這個角度講,按照寫稿時現在一個比特幣4000美元來算,十年之後比特幣理論上最多漲到一個幣320萬美元。確實,一個幣能在北京買套房了——

前提是這十年北京房價不漲的話。

然鵝。

制約比特幣價格的,不僅僅是安全交易量的上限C,而還有實際的交易量kN。

而這東西,預測起來就比較難了。

因為,實際交易量能不能達到現在的1000倍可就和安全交易量上限無關了,而只取決於有沒有這麼大的交易需求,而這,取決於未來這東西能不能進入主流成為主流的支付方式之一。

這點,我們只能通過與其他主流支付系統進行比較來判斷。

我們來看幾個主要指標:

1,交易量:5600筆每秒,超過paypal,和visa,AMEX等量級相當,雖然和支付寶沒法比,但是已經達到主流的水平。

2,交易延遲:最樂觀的估計可以降到1分鐘級別,因為提高交易量的方法除了加大區塊大小,也可以增加區塊頻率。如果網速提高100倍,那麼區塊頻率也的確可以提高100倍。然而,網路再提高交易延遲也很難降低到秒級別,因為那個時候機器的反應延遲將不可忽略。不過,分鐘級別的交易延遲在網路支付或者大筆現金交易中,已經是可以接受的量級了。

3,交易費:目前在1%以下,相比於主流交易系統是優勢。交易費的優勢,最終來自於挖礦公司的運營成本和結構要遠遠簡單于一般的支付公司。

等等,比特幣不是沒有交易費嗎?

那你顯然是被虛假宣傳騙了。礦工的收入來源有兩個部分,1是挖礦獎勵,2是交易費(詳見第五篇)。目前,交易費佔收入的比例大概是10%,換句話說,現在實際交易費的比例大約是0.1%,剩下的0.9%作為通貨膨脹平攤到所有人頭上。然而,交易費4年減半,上一次減半是一年多以前。也就是說,十年之後的交易費,是現在的1/8。也就是說,如果礦工還想要維持和目前相當的收入,交易費佔收入的比例會變成90%,也就是說,實際交易費0.9%,剩下0.1%是新挖到的礦,這部分作為通貨膨脹平攤給所有人。

關於比特幣有個巨大的誤區就是「比特幣挖完了怎麼辦」,然後有人回答,「不不不,比特幣要等到22xx年才會挖完,不用擔心」。

這這種回答很扯淡,因為我們已經看到了,其實根本就用不著等到22xx年,再過10年礦工的主要收入來源就已經是交易費而不是挖礦獎勵了。

4,安全性:首先,正如我在第四篇論證過的,去中心化的系統和中心化的系統相比,並沒有天然的,安全性上的優勢,只不過使得安全性的風險更容易量化了而已。然而,比特幣作為一個已經中心化了的系統,保證比特幣安全的公司,即,挖礦公司,相比於主流支付公司除了公司運營費用之外並沒有更多的優勢可言。他們的優勢在於,相比於主流支付公司,例如AMEX要處理信用,客服,全球支付等等複雜的系統,挖礦公司則只需要考慮提供更高的算力——因為更高的算力就代表更安全,更牢不可破的交易。

因此,交易費和安全性被簡化為如下的關係:

「你的每一筆交易付給礦工的交易費,都被礦工拿來購買/維護礦機,從而保證更高的安全性。於是,你願意付多少錢?」

於是,這就變成了挖礦公司和用戶的博弈——

假設有兩類用戶:A類不願意高交易費,也不在乎安全性;B願意支付高交易費,但想要高安全性。然而,比特幣並不允許礦工們提供差異化服務。我們假設有3種礦機,甲乙丙,算力和價格都從低到高。算力越高的礦機越安全,因為攻擊者也需要用更高的價格來買礦機——如果A和B都在,那麼礦工可以買乙礦機。但是,很顯然B提供了高昂的交易費卻為A類用戶買了單,所以,B類用戶最終會退出。

於是,礦工只能根據A和B類交易額的佔比,來決定給交易費設一個門檻——要麼,降低交易費,只留下A類用戶,買甲礦機;要麼,提高交易費門檻,只留下B類用戶,買丙礦機。

  • 低交易費(<2-3%,即,主流交易系統的交易費)低安全性的路線。
  • 高交易費高安全性的路線。

聽起來不錯——前兩個指標不差,而後兩個指標可以調整然後通過差異化和其他主流支付系統競爭。

這樣看來,比特幣似乎並不是沒有成為主流支付系統的可能。

然而,阻止比特幣成為主流交易系統的最大障礙不是以上的任何一個,而是……

5,易用性:比特幣的易用性可以說是負分,用反人類來形容毫不過分。最簡單的一點——密鑰丟失=錢丟失無法找回。

(不要提錢包,任何錢包提供的任何功能都改變不了比特幣的這個基本屬性)

所以說,比特幣的現狀,其實應該改成:

中心化的交易量極度有限的非常難用的非主流交易系統

這基本上可以認為是比特幣把中心簡化成了算力和挖礦的時候付出的代價——沒錯,運營維護的費用是省了,人工客服的費用也省了,那是因為壓根就沒有可服務的。

實際上,易用性的問題,才是比特幣最大的問題。

也許有人會對此產生疑問——易用性真的是最大的問題?一個東西很安全,很快捷,很便宜,難道真的會有人會僅僅因為不好用而不用它?!

當然會!

從來,人類發明工具是為了簡化問題,而不是複雜化問題。

谷歌,百度,騰訊這些大公司,收集了大量的用戶信息,說句誅心的話,如果他們想,他們可以隨時知道你在何處,在做什麼。甚至,他們可以控制你們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然而,即便有這樣的風險,即便其實很多人,包括業內人士,也很清楚這樣的風險,然而他們還是在用這個,為什麼呢?

很簡單,因為確實方便啊。

一個技術,或者一個東西,如果它不好用,那麼,無論它有多少其他方面的優勢,它多半不會成為主流——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例如linux之於windows,例如支付寶之於蘋果支付,例如dota之於lol……

也許有人會問:「那比特幣不能升級嗎?」

可以——但升級了的比特幣還是比特幣嗎?

比特幣之所以被稱為加密貨幣,就是因為它的安全性完全由密碼學保證。

而密碼學的安全性,完全基於「私鑰所有者=擁有者」這個前提。

如果升級之後,私鑰的所有者還有其他人,例如挖礦公司。又或者,私鑰通過別的方式生成,那麼,這個系統和其他的中心化系統,又有什麼區別?

這也是為什麼我總說:

未來的貨幣可能是任何一種貨幣,甚至數字貨幣,但絕不會是比特幣。

比特幣不可能成為未來統一的貨幣系統,它甚至沒法進入主流,因為貨幣存在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交易,而不是把交易變得更複雜。比特幣這種「錢在花出去之前一定要鎖在保險柜里,丟了鑰匙或者轉出來丟了我們概不負責」的交易系統,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註定不會被大多數人所接受。

到這裡為止,我們還是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

如果比特幣10年之後還堅挺地活著,這代表著整個區塊鏈技術並沒有崩盤,而且也存在了十年。

那麼也就是說,比特幣勢必還存在著無數的競爭者。而且,在技術上,任何一個加密貨幣都無一例外地優於比特幣——1,比特幣作為加密貨幣的開山怪,技術上確實是最落後的。2,不是比特幣不會升級,而是因為比特幣牽涉的利益太多太廣,地位太特殊,幾乎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未來的區塊鏈技術如何進步,比特幣永遠將會是最保守,動得最慢的那一個。

於是,在無數的競爭幣中,它們也去中心,它們也維護成本低,它們更安全更快速,此時,比特幣的優勢何在?

唯一的優勢,只有比特幣的先發優勢——它擁有最高的用戶數和算力。前者未必永遠如此,而後者很有可能始終如此,因為越來越多的幣已經轉向POS,也就是說,未來礦機的用途也許並不多了。

因此,可以說,即便是在非主流系統中,比特幣也會面臨其他另類幣的激烈競爭,而它唯一的優勢,就是算力。於是,換句話說,如果想用差異化與其他區塊鏈交易系統競爭的話,提高交易費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是更理所當然的選擇。

所以,如果讓我對於10年之後的比特幣做一個預測的話,我認為它會是:

一個中心化的交易量尚可的非常難用的非主流交易系統

它的交易費會超過一般主流交易系統,用來提高安全性,估計在5%-10%。

它的交易量,我認為很難超過另一個不算很主流的交易系統——paypal。

paypal的年交易額是17000億美元——目前比特幣的4倍。

因此,個人預測,10年之後比特幣的價格,不會超過16000美元——

前提是,如果那個時候它還存在的話。

下一個話題:

一年後的比特幣

以上,我對10年後的比特幣做了預言,但首先,比特幣能不能走到十年後還另說。

如果可以,那麼,接下來的這一年,會是關鍵性的一年。

有很多原因:

  • 比特幣處於自誕生以來最瘋狂的漲幅之中。
  • 在3個月之後它將迎來它自誕生以來第一次實質性的升級。
  • 比特幣目前正處於從去中心化和中心化的十字路口。
  • BTC可能會造成最大的一次分裂。
  • 對於比特幣的監管已經刻不容緩。

以上的許多問題都可能集中在11月segwit2x的硬分叉時集中爆發,在我看來,主要有四重風險:

一,分裂

比特幣將會分裂,當然,如果算上BCC的話,它已經分裂了(詳見上篇)。

說到分裂,我們必須要明確一點:任何人隨時都可以分叉比特幣,形成一個和比特幣沒有任何關係的山寨幣,例如BCC就是這種情況。分叉出來的山寨幣的價值,只和它的算力相關。

之前比特幣並不是沒有分裂過,比特幣的山寨幣也層出不窮。

然而,之前的分裂並沒有掀起那麼大的浪花。

但是,這次BCC開了一個壞頭——當所有人都在談論比特幣可能會分裂的時候,它借著「btc想要分裂比特幣」這個事件的爭議分裂了比特幣,用比較時髦的詞來形容,叫做「蹭熱度」,「貼流量」。而且,憑藉著自稱「最純粹的比特幣」獲得了不少的一批支持者,價格也一路飆升。憑藉著3%左右的算力做本錢漲到幾乎比特幣的20%的價格。

這幾乎會給任何有心人一個暗示——11月比特幣硬分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照貓畫虎來這麼一出。

到時候,可以預見的是,比特幣會至少分成兩派——礦工為代表的升級為2MB區塊的一派,以及一部分死硬的被BTC或者是原教旨主義者忽悠的只認1MB區塊的一派。可以預見地,雙方都會自稱是最正統的比特幣。

然而,我不覺得故事會僅此而已。BCC珠玉在前,其他的各方勢力也能看到——借著這個東風分裂比特幣在當下的市場下是穩賺不賠的生意,而且,越早分越好,越早分能夠忽悠到的人就越多。在BTC和挖礦公司鬥法的時候,一個不起眼的小弟ViaBTC都可以獨立稱王,那我們為什麼不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於是,BTC不怕分叉,他們只是開發者,分叉只是新項目,吆喝一聲「正統BTC,中本聰真正的繼承人」又不用花本錢。

小挖礦公司們不怕分叉,BCC已經指了條明路——別捨不得你在BTC里的那點份額了,到時候分個自己的鏈,自己做老大,能賺的錢分分鐘翻番。

大挖礦公司倒是怕分叉,但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他們也控制不了其他算力分叉。於是,如何處理牆倒眾人推的風險——一旦BTC的價格低了,大挖礦公司們可控制不了礦工們的紛紛出逃,甚至,挖礦公司自己也許都會發現,也許分叉出一個新幣,要比綁在BTC這條船上更穩妥。

而這一切,罪魁禍首不是別的,而是——

二,不理性的市場

這點,是比分裂還要更可怕的事情。

正常的邏輯下,比特幣分裂了,一個算力低一個算力高,但是在不加入新用戶和新算力的情況下,分裂之後總的價值,怎麼也不可能高於分裂之前。

於是,在正常的市場下,算力小的那個會和大的那個形成競爭關係。如果市場看好小的,那麼小的漲價,算力進入小的,然後因為差異化,兩者根據交易額達到平衡。反之,如果市場不看好小的,那麼小的價格下跌,那麼礦工就沒有動力去挖小的,結果就是小的那個逐漸式微。

然而,現實卻是這種情況——

比特幣分叉出去了至少3%的算力(ViaBTC),代表著它的安全性至少下降了3%。

然而,比特幣自從BCC分叉之後爆漲了50%。

有人告訴我——這是因為分叉風險被避免以及segwit2x塵埃落定了之後的補償值。

然後,BCC在經歷了最開始的暴跌之後,最近暴漲到比特幣價格的近20%,儘管它的算力直到現在也不足BTC的10%。

有人告訴我——這是因為看好BCC的前景。

所以說,算力沒變,路線不同分裂成兩個幣,結果大家對兩個幣都看好,覺得兩個路線都對,覺得它們都能漲咯?

同樣的東西原來買100,現在分成兩份,大的那份賣到150,小的那份賣到50。

這麼不理性的市場,上次見到還是有個義大利佬在美國告訴大家一張小紙條從歐洲帶到美國買就能賺錢呢……

但不理性的市場,最終會對比特幣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BCC已經造成了一次,而之後的每一次分裂,都是雪上加霜。

為什麼?

因為正常人都知道,100的東西拆開來能買到200是扯淡……

分裂一次,價格不降反升,大家說沒事,這是市場的選擇,大家看好分裂之後的產品。

於是,如上所述,有人嘗到了甜頭就會有人再去嘗試,分裂兩次,價格還會升嗎?

就像皇帝的新衣一樣,總會有一次,有個小孩子站出來說:

「你這不過是把100塊錢的東西拆成好幾份賣吧!」

然而,如果這一切真的是由一個小孩子道破的話,反而也許是最好的結果。

而更壞的結果是——

三,安全風險。

比特幣的最大賣點,去中心也好,稀缺也好,都有一個前提——

安全。

現在,人人都在說比特幣中心化了,然而,這個聽起來似乎還是太遙遠,沒有引起市場的恐慌。

然而,如果有一天比特幣不安全了,那對於比特幣將是滅頂之災。

前面有人留言問我,你講了半天超過50%算力攻擊比特幣沒講到底怎麼攻擊啊——

的確,我沒講,因為我覺得這是不言自明的。

比特幣是個演算法規定的,由超過50%算力控制的系統,然後,它假設超過50%算力是可信的,或者說,單純逐利(比特幣)的。

如果這個假設站不住腳,也就是說,超過50%算力有了其他的目的,那麼簡單說,他們可以為所欲為。最簡單的攻擊方法——每天重寫一次今天的鏈,把所有今天的交易無效化。

這種行為,只要成功一次,比特幣就崩盤了。

而現在,其實對於比特幣而言,這個安全性已經是非常可疑了——

1,摧毀比特幣的算力價值,也就是擔保比特幣安全挖礦公司的價值在交易系統里的佔比,只有0.3%,遠小於任何中心化的交易系統。

2,去中心化的系統的0.3%並不天然優於中心化的0.3%。

3,比特幣已經中心化了。

這就是我在第四篇最後說的,比特幣有很大泡沫——人們認為它安全,所以用它進行交易,但是,人們大大高估了它的安全性,所以,目前的交易量,已經超出了它的安全範圍,處於一個非常危險的位置了。

只不過,這個泡沫雖然大,但是戳破它仍舊是很困難的,因為雖然安全性相對於體量的相對值很小,但是絕對值還是夠大的,所以暫時還沒人戳。

在第四篇結尾的時候,我已經做出了預測,說,總會有金融資本盯上這個泡沫的。

然而,在金融資本動手之前,BCC出現了。

BCC的算力只有比特幣的十分之一左右,但是它的價格卻接近比特幣的五分之一。

這就相當於,有人又在比特幣旁邊,吹了一個小一些,但是更薄的泡泡。

這個泡泡更容易破。

不僅如此,它鼓勵更多的人去吹更多的泡泡——

更小,而且更薄的泡泡,這就是其他分叉出來的山寨幣。

這些泡泡擁有的算力越少,安全性就越差,而且,體量要小於比特幣。

它們遠不如比特幣安全,最重要的是,摧毀它們,也許只需要幾千萬美元就夠了。

但問題是,他們都自稱是「最正統的比特幣傳人」,對於外界而言,很容易認為他們都是比特幣的一部分,至少,有著某些關聯。儘管實際上山寨幣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任何一個泡泡的破裂,都會引起連鎖反應——這是比小孩的直言更危險的事情,因為任何一個泡泡的破裂,哪怕只是任何一個山寨幣的一次雙重支付,都將引起恐慌——

「比特幣,似乎也沒那麼安全啊……」

於是,不光是山寨幣,也不光是BCC,所有自稱是「比特幣繼承人」甚至比特幣本身都會受到波及。

不理性的市場,下跌也是不理性的,我不認為到了那個時候,任何一個幣能夠保住與其算力相當的底線,包括比特幣。

如果發生了這種亂象,那麼,接下來很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是——

四,政策變化。

我相信所有在搞金融的人都清楚一點——政策變化,是任何金融領域最大的變數。

由於現在比特幣已經被資本佔領,中央的政策變化,對於比特幣的影響是很大的。

目前為止,形勢似乎還一片大好,區塊鏈這個詞甚至還出現在了政府工作計劃之中。

然而,最近ICO的亂象,和美國將部分ICO納入監管範圍的政策,都在預示——

政府對於虛擬貨幣的政策即將出台,虛擬貨幣一定會在一定程度被納入政府監管,也許不會趕在比特幣分叉之前,但是一定會在一年之內。

至於政策是會放鬆還是收緊,這不是我能預測的。但是,如果分叉期間比特幣出現了大的動蕩,我很難想象政府會對虛擬貨幣採取鼓勵的態度。

如果,政府真的對於虛擬貨幣採取了保守的態度的話,我想,那不僅對於整個虛擬貨幣圈或者比特幣圈,連帶著整個區塊鏈技術,都將受到極大的打擊。

以上這些有可能避免嗎?

可能,如果大部分的礦工們能夠精誠團結,眾志成城,共同擔負起維持比特幣安全性的責任,將比特幣按照一個中心化的系統經營起來的話。

除非這樣,否則,我很不看好比特幣能夠經受的起接下來的一年裡一定會經受的動蕩——分叉,升級,資本操控,新政策……

那麼,有人可能會問:

「你這是看衰比特幣咯?」

沒錯,我是在看衰比特幣。

作為一個區塊鏈的研究者,我本來可以完全持中立立場——只指出比特幣的問題,做出自己的預測,而不做任何偏向,而是說「這只是一種理論上的可能」。

而且,其實,從我的立場而言,我也希望我是在毒奶——因為按照上文的分析,如果比特幣如果真的崩盤,那麼區塊鏈這個行業一定會受到波及。對於這種新生技術而言,基本就意味著區塊鏈告別了風口。

然而,就如同我把比特幣作為這個專欄的第一個主題一樣,也如同這個系列的名字一樣,我覺得,我希望充當一個中文社區中的,既懂比特幣技術,又和比特幣沒有任何直接利益關係的角色。因為,我認為目前,比特幣和區塊鏈領域缺少這樣的視角,也需要這樣的視角。

因此,我就以個人對於比特幣的預測和看法來結束這個系列。

1,11月比特幣一定會分裂。

2,在segwit的問題上,比特幣八成還會分裂。

3,無論分裂多少次,比特幣很可能在一年內出現金融危機——會有金融資本人為操縱比特幣價格造成動蕩。分裂次數越多,這種風險就越大。

4,如果出現了超過3個比特幣(包括BCC),那麼至少有一個到明年這個時候就會消失在我們視野之中。

5,關於虛擬貨幣的政策一年之內會出台。

6,我不覺得比特幣一年之後能夠超過5000美元。

7,十年之後比特幣的價格不可能超過16000美元,原因是它難用,所以註定不會成為主流。

8,無論如何,比特幣都已經是個中心化系統了。除非比特幣崩盤,否則我不覺得它會重新去中心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