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我們都愛孫悟空?

在電視依然是主流信息傳播媒介的時候,每到暑假,都會被一部劇刷屏,聽見熟悉的電子樂前奏,就想象自己跟石猴一樣上天入地,無所不能。86版電視劇《西遊記》中的孫悟空幾乎成為幾代人童年的偶像。

30多年間,靈感來源於《西遊記》的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孫悟空的形象也千差萬別,不管它有多離譜,或者多靠譜,孫悟空彷彿成為了創作者的繆斯,影視工作者為什麼這麼喜歡孫悟空?我們又為什麼這麼愛看孫悟空?

影視人眼裡的孫悟空

影視劇創作最看重的就是矛盾衝突,基於這一點,孫悟空自然是不二人選。他無父無母,這是與自然界的矛盾;他大鬧天宮,他想長生不老,修改生死簿,這是與律法規則的矛盾;他為保唐僧西行取經,原本翻一個跟頭就能解決的事情,足足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這是與自己的矛盾;而這一路以來,與唐僧以及師弟的磕磕絆絆,還有與妖魔鬼怪的搏鬥,這是與他人的矛盾。

集齊了這些矛盾的孫悟空在影視創作者的眼裡,綻放著金光,每一個點都能夠深入,每一個矛盾都能夠無限放大。

86版的電視劇《西遊記》基本按照小說章回體的結構拍攝,從頭到尾,把孫悟空的每個轉折都講述得十分細緻,從用電視語言還原名著的角度來講,很好地完成了故事的敘述。在這裡,並沒有放大某一個矛盾,所有故事幾乎平行。從一個叛逆囂張的王者變成之後類似於任勞任怨的老班代的角色,孫悟空在這部劇里是典型的為集體榮譽捨棄自我的光輝形象,所以它因此被稱為美猴王。

而到了電影《西遊▪降魔篇》里,孫悟空變成了一副非常醜陋的嘴臉。這部電影可以看做西遊前傳,重點講述的是唐僧收伏几個徒弟的過程,放大的自然是孫悟空叛逆囂張的部分。在這裡,他被壓五百年,對如來心懷怨恨,他依舊玩世不恭,但卻要等待手無縛雞之力的唐僧來將他解救。孫悟空在這部電影里就像是一個怨婦,雖然滿腦子全是詩和遠方,但是能做的只有苟且,還有偶爾抬頭看看那夜空中最亮的星。

我們愛的孫悟空

以上兩個孫悟空形象是完全相反的極端,單從外表上的塑造就能看出創作者的意圖。但這絲毫不影響觀眾的觀賞體驗,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孫悟空,我們心裡的那個還可以是張衛健版的孫悟空,也可能是周星馳版的孫悟空,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為什麼這麼喜歡孫悟空?

最大眾的答案是:因為孫悟空是超級英雄。想象一下,如果你身邊有這樣一個人,在你需要的時候,即刻出現在你身邊,幫你排憂解難,都不說救苦救難,就只看隨時隨地出現這一點,沒人能做到,但是孫悟空能。看看86版電視劇《西遊記》里,唐僧在危難關頭喊過多少次「悟空!」豬八戒和沙僧又喊過多少次「大師兄!」他們知道只要孫悟空出現,問題就能夠解決,他不能徹底解決的,還能找神仙界的救兵來解決。這樣一個集使命、能力、人脈於一身的孫悟空,至少讓人恨不起來吧。

最實際的答案是:因為孫悟空有的我們都沒有。孫悟空能上天入地,七十二變,想捉弄誰就捉弄誰,一言不合就立刻開戰。而我們想要上天入地,都得藉助先進的科技,且不是誰都能有資格藉助得起,外表怎麼變都還是擺脫不了普通人這一副皮囊。孫悟空有火眼金睛,哪怕偽裝得再像人類的妖精,都能被他識別出來。而我們沒有那一雙慧眼,所以會遇人不淑,會被算計,會被欺騙,甚至因此絕望。孫悟空的硬體和軟體都是我們沒有的,我們羨慕,卻無從下手。

最自我的答案是:因為孫悟空可愛。在孫悟空還未被馴化的階段,他的一舉一動都是出於最原始的猴性,猴子本身的機靈就會讓人覺得可愛。在孫悟空逐漸增長了本事,想要挑戰一下權威,在天上招惹眾多神仙的時候,他依舊可愛,囂張得可愛,他那個時候可能沒有太多自知之明,但是他就是想要去挑戰,他不相信權威。在被懲罰,被束縛之後,孫悟空知道了輕重,懂得了進退,然而卻並沒有變得迂腐,他依舊可愛,勇敢得可愛。那隻不明世事的猴子,用幾百年的時間,把自己打造成了一支隊伍,愛自由,有召喚。

文字里的孫悟空

喜歡孫悟空的理由可以有很多,歸根到底,你看到的孫悟空最後都會投射到自身缺失的部分。而再多的演繹都只是基於文字的想象,回歸文字本身,孫悟空又在讀者的腦海中產生不同的面向。

在吳承恩的小說《西遊記》中,孫悟空並沒有86版孫悟空那麼美,外貌更接近電影《西遊▪降魔篇》里的孫悟空,有點嚇人,而且有殺人如麻的傾向。

影視作品提供給觀眾一個捷徑,但與此同時,也扼殺了觀眾的想象力,現在翻看文字版的《西遊記》,會自動嵌入各種銀幕上出現過的孫悟空的形象,如果腦海中真的可以有橡皮擦,試著把所有孫悟空的形象都擦去,每個人創造出的孫悟空都是獨一無二的。

先拿吳承恩的《西遊記》舉例,孫悟空被壓五行山,終於見到來解救他的唐僧,原文是這樣描述孫悟空當時的樣貌的「嘴縮腮,金睛火眼。頭上堆苔蘚,耳中生薜蘿。鬢邊少發多青草,頷下無須有綠莎。眉間土,鼻凹泥,十分狼狽,指頭粗,手掌厚,塵垢余多。還喜得眼睛轉動,喉舌聲和。語言雖利便,身體莫能那。正是五百年前孫大聖,今朝難滿脫天羅。」試著拋去所有對孫悟空的既有印象,想象一下這個曾經的齊天大聖是何等落魄,真的不會輸給任何既有的影像,因為從某種角度來說,文字的力量要更加強大而且多元。

除了吳承恩的《西遊記》,今何在的小說《悟空傳》也是不能忽略的作品。可以說,《悟空傳》取材於《西遊記》,主要人物關係也基於此,但是整個故事顯得更直白,人物之間的對話也都是現代語言。

小說的開篇沒有任何的鋪墊,而是通過看晚霞塑造了一個更加悲情的孤獨行者。 「『你不覺得這晚霞很美嗎?』孫悟空說,眼睛還望著天邊,『我只有看看這個,才能每天堅持向西走下去啊。』」他們跟著唐僧向西行,只是想要解開自身的詛咒「找不到西天,我們身上的詛咒永遠也解除不了」。

在這裡,孫悟空的形象甚至有點委屈,好像這個世界上都沒有人能夠懂得他,而且他的所做作為都是大寫加粗的「不服」,所以「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雲散!」

孫悟空還是沒能跳脫悲情英雄的影子。作者今何在為《悟空傳》的序言中寫道:「每個人都有一條自己的西遊路,我們都在向西走......你只有在這條路上,盡量走得精彩一些,走得抬頭挺胸一些,多經歷一些,多想一些,多看一些,去做好你想做的事,最後,你能說,這個世界我來過,我愛過,我戰鬥過,我不後悔。」

有人說喜歡《悟空傳》的人是中二病的集體狂歡,然而中二又如何?「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又怎樣?沒有人有資格給任何人的人生下定義,就如同沒有人能真正觸碰到最真實的孫悟空一樣。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