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些古代交通規則太超前了,肯定是從現代穿越回去的

紅燈停綠燈行,行人靠右走,超載超速要扣分罰款,這些都是現代的交通規則,可是這些交通規則並不是現代的專利,古代也有交通規則,雖然沒有現在的如此完善,但很多卻都是古人的創舉。一份來自古代的交通規則正在趕來的路上,請注意查收。

1 究竟靠哪邊走?

究竟古代的人們靠哪邊走?這個問題在不同時期答案是不一樣的。

先秦時期時期,採取的是男右女左,即男女走的路不同。

《禮記.王制》中記載:「道路,男子由右,婦人由左,車從中央。」

說白了就是,在道路上,男的要靠右走,女的要靠左走,而車輛則在道路中間通行。

由於早期記載不全面,而且又有很大的地域文化差異性,此時並沒有完全統一的行走標準,而是伴隨著國家的逐步統一,曲折又緩慢地形成。

到了唐太宗時期,國家相對統一,經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提高,各種交通工具越來越多,如車、船、轎子、牲口,再加上行人,道路十分容易擁堵,交通秩序極為混亂,造成守城士兵對車輛行人進行例行檢查時,費時費力。

唐太宗是歷史上有名的兢兢業業的皇帝,聽說了這個情況后,對這件事情就上了心,奈何一直沒有想好的對策。

自己想不出來沒關係,手下一幫大臣,總不能讓這些人白吃飯不幹活呀。

唐太宗就讓一幫大臣想辦法,這時候馬周就舉手了。

馬周是個孤兒。家境貧寒,不過人卻很勤奮又有才華,得到唐太宗的賞識,後來官也做的挺大。

他這一生做了不少有利於唐朝初年政治穩定和經濟發展的事,其中一件就是提出「來左去右」,規定人們進城的時候,靠左邊走,回來的時候靠右邊走。

其實,對於同一個人而言,都是靠右邊走,這樣即方便守城士兵檢查,又緩解了交通壓力。

這一舉措具有積極的意義,已經和我們現在的行人靠右有差不多了。

不過,這一規定,在很多時候仍是局限於進出城時使用,並沒有廣泛的應用於道路交通中。

在宋朝時,「來左去右」這一規則還是沒有在行人中形成固定習慣。

這從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就可看出。

畫中所繪的汴京之繁華可見一斑,街道上車水馬龍,可行人卻是隨意走在路上,沒有固定的靠哪邊行走,宋朝的首都都是如此,更何況其他地方呢?

2 超速超載小心被打屁股

沒錯,你沒看錯,就是打屁股,大唐盛世時人口已經超過百萬,因此交通規則的制定也就顯得十分重要。

根據《唐律》超速超載是要被打屁股的,這可不是在開玩笑。

在沒有公私緣由的情況下,在街道、小巷中快速駕馬或者駕車的,要被處以竹板或荊條抽背的處罰。

不過由於背部是經脈聚集的地方,一不小心就容易打沒命,所以後來把打背部改為打屁股,既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又不至於懲罰過重,鬧出人命。

不過如果因為超速而造成嚴重後果的,比如人員傷亡,就不是打屁股這麼簡單了。

要按照鬥毆殺傷人的罪行減一等處罰。

當然可以有例外的情況,比如執行公務,具體的內容就是公文傳遞,朝廷命令發布,或者是有急病找大夫,有要事要追人,也是情有可原。

這些情況下,可以免於處罰,不過罰款還是要交的。

除了這些情況,其他情況免談。

再說超載,關於超載,唐朝也有明文規定。

不過唐朝沒有客車、貨車,一般承擔運輸重任的是水路交通,即客船、商船。

如果船上超出了五十斤貨物,哪怕是只超出了一個人,船主要被打五十大板。

以此類推,超出了多少,就要挨多少板子。

如果超載太多,那就攤上事了,就不再是挨板子,而是要吃上兩年的勞飯。

可見古人對於這方面的重視一點不比我們少,而且打擊力度還很大。

3 培訓後上崗

現在我們開車出去最怕什麼?最怕無證駕駛。

而在古代車夫這一職業也不是好當的。

所謂六藝,指的就是禮樂射御書數。

其中御一方面指的是帝王的駕馭之術,另一方面就是我們今天所談的駕駛交通工具的技術。

雖然不像我們現在考駕照一樣,但是古代的車夫也不是誰都能當的。要經過專門的培訓之後,才能上崗。

秦朝的《除吏律》就有相關的記載,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御人如果四次技術不過關,就要被罰四年的徭役並處以罰款。

而且只有那些車技出眾的人才能被選做貴族的車夫。

別小看古代車夫這一行業,要是做好了,討得哪個皇親貴族的喜歡,可能隨隨便便就被封個大官。

4 禮讓為先

準確的來說,古代的交通規則在很大程度上是以倫理為基礎,即以禮讓為先作為基本準則。

「賤避貴,少避長,輕避重,去避來。」這是唐朝《儀制令》的內容。

宋代后,《儀制令》被刻在石碑或木板上,並立於道路中間,以提醒來往車輛和行人。

現代社會裡,儘管交通規則十分完善,可是交通事故和交通糾紛仍是層出不窮,很多都是因為雙方缺少禮讓的態度,寧可撞一起,也不讓一分。

如果人人都能秉持「禮讓為先」的態度,很多的交通糾紛就可以避免。

雖然「賤避貴」是封建等級制度的表現,但除去其消極方面,裡面的「禮讓為先」的價值準則對於現代社會仍有借鑒意義。

正是於經濟的繁榮,社會的穩定,為古代交通規則的出現提供了可能。

雖然從現代視角來看,很多古代的交通規則是不能完全等同於我們如今所談。

因為它既不系統,又具有隨意性,甚至不可擺脫地帶有封建制度的色彩。

但不可否認,一些規則確實開創了現代交通規則的先河。

通過這些來自古代的交通規則,我們可以看到屬於那個時代的獨特的印跡,再現那時繁榮的經濟景象,以及對古代倫理文化的延續。

這也正是研究古代交通規則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

歷史大學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趙宛穎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