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人類祖先的食人現象: 可能並非為滿足營養所需

古人類學家發現,我們的先祖中間存在的食人現象很有可能並非是為獲取營養,而是更有可能與某種文化或社會因素有關

在一處西班牙境內的一處洞穴內已經發現超過20度個古人類骨骼遺骸,反映出豐富的史前人類生活信息。這些骨骼上可以辨認出石器敲打,火燒和人類牙齒啃咬的痕迹

在古人類骨骼上識別出的疑似人類牙齒啃咬痕迹與那些古人類常常捕食的獵物,比如鹿、狐狸、山羊等的骨骼上發現的人類牙齒啃咬痕迹基本完全一致

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食用人類身體不同部位所能夠獲取的卡路里數量

根據一項最新研究,史前人類可能並不是為了補充更多能量而食用同類。近日,一位古人類學家計算了食用人類不同部位的肉將能夠獲取多少卡路里的數值。這項研究的結果顯示,相比那些大型史前動物,比如披毛犀、馬鹿和猛獁象,人肉的營養價值更低,能夠提供的卡路里數量更少。

在此之前,在世界各地多處洞穴內都曾發現人類遺骨表面有人類牙齒的咬痕,這就讓很多科學家猜想我們的祖先有可能存在著食人現象。科學家們設想,之所以我們的祖先們會出現食人現象,原因可能是想在事物較為匱乏的時期為自己補充急需的蛋白質營養。然而此番最新研究卻表明這樣做的收效很有可能並不明顯,當時的食人現象或許更有可能與某種文化或社會儀式活動有關。

英國布萊頓大學的詹姆斯·科爾(James Cole)表示:「關於舊石器時代曾經存在食人現象的原因,很多研究人員都將其歸為補充營養的一種舉措,但實際上這種說法更多是一種經驗主義的猜測,缺乏古人類飲食方面的確鑿證據來證明這一點。」

為了對這一問題開展研究,科爾博士對人類與其他動物的肉所含有的卡路里數量進行了對比。他將注意力集中在9處此前被發現存在有人類牙齒啃咬痕迹人類遺骸出土的化石產地。這些產地的地層年代大致在距今1.4萬年~90萬年前之間,屬於舊石器時代。

其中有五處地點可能與我們的祖先近親尼安德塔人有關,兩處地點則與我們自己的智人祖先有關,其他則屬於目前已經滅絕的其他人類分支。他提出的問題是:在這些地點,每一具被食用的人類遺體究竟能夠提供多少能量?

為了對此問題進行評估,他首先利用此前公開發表的文獻數據得知,食用一具平均體型的現代男人遺體能夠提供的能量大約是14.4萬卡路里。

隨後,科爾博士將這幾處地點內發現的所有似乎被食用的人類遺骸的年代進行了分析,最後他得到結論:即便這些地點被發現的所有人類遺骸都屬於同一個時代,食用所有這些人肉能夠得到的能量總和都還不如食用一頭猛獁象、一頭披毛犀或者一頭棕熊所能提供的能量多。

科爾說:「想一想,你面對的是一種和你一樣聰明的直立動物,他們和你有同樣高的智慧和技能,他們也會如你襲擊他們那樣對你進行反擊。捕食他們你得不償失。」

當然,或許有時候自己的同伴因為偶然原因死去了,我們的先祖們可能會食用他的屍體,因為這是唾手可得的食物,但要說專門以食用為目的去獵捕其他人類,這種可能性並不高。當時存在的食人現象可能更多的是與某種當時的文化或社會儀式做法有關。

舉例來說,這種食人行為之後可能緊接著會進行某些暴力行為,比如保衛部落領地的戰爭等等。科爾博士表示:「研究結果顯示人肉的營養價值和體型相當的動物相當,但相比很多在古人類遺址附近發現的動物,人肉的營養價值要低得多。」

科爾表示:「這一事實表明人類先祖中存在的食人現象很有可能並非是補充營養,而是另有原因。這一發現支持這樣一種推論,即這種食人現象背後所反映的更多可能是某種文化或社會動因。」(晨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