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家小孩守規矩

商務合作請聯繫

[email protected]

每個媽媽都可能遇到這些挑戰:孩子在玩具櫃檯前躺在地上撒潑打滾;在遊樂場搶別人的玩具;不好好吃飯而被姥姥滿屋追著喂;跟美術老師討價還價,總也不肯完成規定的作業……這個時候,你恨不得有根魔法棒,畫條紅線,只要孩子的行為越過這條紅線,叮噹,立馬縮手,變回乖小孩。這個魔法棒,就是我們常常討論的「規矩」。不過在給孩子立規矩前,有幾件事情,我們可得先想清楚。

為什麼要立規矩

孩子蹲地上,摳上幾大塊泥巴,正興奮地進行著「藝術創造」,捏著你看不懂的形象,看著他那小泥猴樣子,你大吼「不可以玩泥巴」。

這樣的規矩有必要嗎?在給孩子定規矩前,最好想想孩子做了這件事,會有什麼樣的「惡果」?玩泥巴、玩水弄髒衣服鞋襪,只會增加你的工作量,但在玩的過程中,孩子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卻得到了開發。

訂規矩的目的不是為了減輕自己的負擔,更不是為了顯示大人的權威,而是因為,在有規則的環境中生活,人才會有安全感,才能有保障;有規矩的小孩,不但有教養、利於社交,將來走上社會後也能自我保護,適應社會的能力較強。

而立什麼樣的規矩,著名的教育專家小巫老師提了這樣一個建議:「在講規矩之前,我們要分清這樣兩個概念:需要、索求、衝動。孩子的需要是必須滿足的,孩子的索求和衝動卻是應當適可而止、有限度有規矩的。什麼是孩子的需要?很簡單,所有的孩子都需要父母的愛,需要父母經常和自己在一起,需要和父母進行情感交流,需要擁抱,需要愛撫。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尊重,需要獨立,需要按照自身的發展規律,不受壓抑地自然成長。孩子會有什麼樣的索求和衝動?買玩具、吃零食、看電視、不睡覺、弄亂物品、攻擊他人、強搶玩具,等等。 有些時候,孩子會通過索求來表達他對愛的需要,這就要求家長具備一定的智慧,來分辨什麼是必須滿足的需要,什麼是應該規範甚至拒絕的索求。」

規矩,人人遵守

十字路口,對面的紅燈還未換成綠燈,人流已經像潮水般涌了過去。一位母親手牽著孩子,也想朝對面走去,小女孩嘴裡嘟囔著「沒到綠燈呢」,不肯前行,最後還是被母親連哄帶拽拉著過了馬路。

在給孩子制訂規則的時候,請爸爸媽媽們務必想一想,自己是否能遵守這一規則?孩子是通過父母的言行來學習的,愛看書的父母會家有小書迷,熱衷理財投資的爸爸,在家裡,自然也會念叨些理財經,而這自然會讓孩子有很高的財商……而這個被媽媽帶著闖紅燈的孩子,即使媽媽千萬遍給她強調,過馬路要遵守交通規則,綠燈亮了才能通過。可看著媽媽的行為,媽媽所強調的交通規則,在她心裡也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界限。在給孩子訂規矩前,爸媽想想鄭淵潔所說的話吧:「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都有很高的期望,把壓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自己卻常常打麻將,沉迷於娛樂,我覺得作為父母最好是:閉上嘴,抬起腿,走自己的人生路,演示給孩子看。」

終結快樂,終生受益

立規矩不可能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夢想著一味用輕鬆的方法解決問題的父母可以休矣。想想吧,你的規矩意味著把帶給孩子樂趣的事情結束掉:看電視,吃零食,站沒站相坐沒坐相,甚至是與別的孩子打架。而你呢?此時就是一個破壞樂趣的人,叉著手,「凶神惡煞」地說:「夠了。現在馬上停止。」

此時孩子出現抗議、哭鬧或者任性不聽話,甚至把他的壞情緒發泄在「快樂終結者」身上都不足為奇。而你需要做什麼呢?堅持,堅持你的原則。

看似暫時的「終結快樂」卻能使孩子終生受益: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孩子更會合理利用時間;平時對家長充滿感恩的孩子也會對周圍的同事、朋友尊重幫助……小時候一點點立下的規矩在長大后都能得到回報。

說好了不買玩具,一進商店他就攥著玩具不鬆手;講好了只看10分鐘電視就好好做作業,到時間后他偏鬧著再玩一會兒……跟孩子訂的規矩,總被孩子輕易推翻!給孩子訂規矩,聰明的媽媽應該如何做,如何說,才能讓孩子照著做呢?

「放縱」的愛,學不會規矩

媽媽來求助:女兒脾氣非常不好,不順她的意就大叫大哭,之前我說不可以,她還會乖乖接受;最近更是抱也不要,哄也不行。比如,她玩了玩具,不愛收拾,以前有時間我都會幫著她收拾,有的時候忙,讓她自己收,多說幾句,也會去做。可現在呢?越來越不聽話了,我怎麼說,她都不聽了。

——明明媽媽

《好家長》說:想想我們自己吧,如果上司一開始並沒有要求我們要按時上下班,上班期間不得閑聊,那麼突然有一天,他要求我們必須做到這些,我們也不可能馬上能做到,必須通過一定的時間﹑一定的規範才能達到。孩子也是這樣,當你一次次「放縱」,孩子已經習慣了不守 「規矩」的時候,你要求他突然改掉,當然孩子會覺得「以前可以,為何現在不行?」抗爭就此展開,要他改掉這些壞毛病,需要你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面對這樣的孩子,我們的要求需要照顧他的感受和能力。要求提太高,規矩訂得太嚴,孩子做不到,他們會有種挫敗感,幾次下來,他們就會放棄了,反正做不到不如乾脆對自己沒有要求。比如,收拾玩具這個事情,我們就應該先從陪著孩子一起收拾開始,再逐步過渡到讓孩子自己收拾。

小小孩壞習慣還沒養成以前,大人要讓孩子妥協遵從是很容易的,因為孩子是從爸媽對他的教養逐漸學會哪些該做或不該做,不過這件事的難度會隨著孩子成長與日俱增。讓我們回到初始的過程,當他不玩玩具了,父母就要帶他收拾、分類,幫助他學習到「自己做過就要負責」的觀念。孩子需要從生活中學會負責,否則他們會認為沒有事情需要負責。從小到大,每件學習、經驗、特質的養成就像打地基,日後也才能水到渠成。

說錯話,削弱行動力

孩子有話說: 當我看了會書,正準備去收拾收拾屋子的時候,媽媽衝進來對我一陣怒吼,說屋子像狗窩一樣,我怎麼還不收拾,在那一瞬間,我的行動力就完全消失了!

——丁丁,國小四年級學生

《好家長》說:給孩子立了規矩,但孩子缺乏行動的時候,我們都會想著催促催促吧,只是有些問話方式削弱了孩子的行動力,像是老是不整理房間的孩子,就算用命令語句跟他說:「快去打掃你的房間!」他也不會有行動。因為我們的言語讓孩子有不信任感,孩子會覺得「既然我也就只能這樣了,那還有什麼要改的?」所以這時候我們可以改用問話方式:「你要今天打掃呢?還是要明天打掃呢?」來提醒孩子。

違反規矩,後果與我無關

媽媽來求助:齊齊坐在餐桌前,慢吞吞地吃著早點。媽媽在著急:「齊齊,快點,我要遲到了。再不快,媽媽被開除怎麼辦?」齊齊好像真的不關心媽媽似的,仍在慢慢地「品嘗」那點粥。

——齊齊媽媽

《好家長》說:遲到關齊齊什麼事情?媽媽的「威脅」對齊齊來說是沒有任何威懾作用的,因此,在給孩子立規矩時,需要明確地告訴孩子,違反規矩的後果。最好,這個後果跟孩子的切身利益有關。比如給齊齊30分鐘,讓他吃飯,吃不完,就把飯菜端走。

tips:違反規矩如何罰

李開復:創造不需要處罰孩子的環境

我大女兒比較小的時候,可能是六七歲的時候,在計算機上與陌生人講話。我們那時與她約定,如果你在網路上與陌生人講話,或是上了一些比較不好的網站,被我們發現,就可能……比如說,兩天不可以用計算機。這是她們比較小的時候,現在已經不管那麼多了。

每一次孩子違背規矩受到懲罰,其實對她的心靈都是一種打擊。孩子違背規矩的話,可能都有理由。也許她是抱著僥倖的心態;也許認為這件事只要不被捉到就可以做;也許她說,你訂的規矩,我不同意,我就要叛逆。不管是什麼理由,最後孩子違規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被捉到或沒被捉到,對她都是負面打擊。所以什麼是我們在乎的?寧願營造一個環境,讓她沒有機會犯錯。比如說,我們會把計算機放在家庭廳里,位置就在廚房、餐廳、客廳中間,每天我跟我太太,總有一個人會在這三個地方走來走去。這並不是監視她,我們也不會走到她跟前,看她正在做什麼事,但她知道我們在她旁邊。

小巫:冷處理壞行為

有些我們看著不恰當的行為,比如,說「狠」話(「我要拿槍把他打死!」),咬人打人,更正無數次也不見效,甚至發脾氣、懲罰孩子都沒有用,就乾脆「冷處理」好了,多給別人道歉,少對孩子做過激反應。孩子在試探自己的力量。過激的反應倒會強化他的印象,感到自己有能力激怒他人,就更不願意放棄了。耐心等一段時間,他看著觀眾反應不強烈,也就索然寡味,不再表演了。

加拿大:家有好規矩

兒子打了28場棒球賽。在多次比賽中,兒子贏得了「最有價值的運動員」的稱號。兒子的球隊贏得了加拿大全省冠軍。在棒球隊冠亞軍決賽后,亞軍隊的教練對我說:「你兒子在比賽中,不時地給隊員鼓勵,就是對手也不例外。當對方球隊的球手擊中球時,兒子會走過去,拍拍對手的肩膀說:『好球』。從中可以看出你兒子很有禮貌。有這麼懂事的孩子肯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 」

說實在的,經常有朋友這樣稱讚兒子有規矩懂禮貌。兒子的好習慣很多部分來自於小時候我們,特別是老公給他制訂的家規。老公和我以為每個孩子在生活中都需要有規矩。規矩也就是孩子行事的準則。俗話說「沒有規矩不能成方圓」,就是強調做任何事都要有一定的規矩、規則、做法,否則無法成功。

事實上每個孩子也都渴望父母/學校/社會給他們立規矩。有時候我們看到有的孩子在公共場合大聲喧鬧,沒有控制,那是因為孩子不知道自己父母或者別人對他們有怎樣的期待,也不懂得他們應該和別人如何相處,怎樣做是他們做過頭了,如果做過頭了,又有什麼樣的後果。父母給孩子立規則就是讓孩子知道什麼是他們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規矩對孩子的成長,不但起著約束作用,也會使孩子得到安全感,更會幫助他們取得成功。就如我們每個上班族都有工作職責,所謂的工作職責也就明確了我們的任務。只有充分了解自己職責以後,我們擺正工作態度,出好成績。

用以下方法立規矩

1.父母之間先達成共識

父母在和孩子訂立規矩之前,首先要明確哪些規矩對你的家庭和孩子特別重要?自己想要達到什麼目的?接著要弄清楚孩子有哪些壞習慣需要改進?如果父母之間不能達成共識, 又不敢作出果斷堅定的處置而爭論不休的話,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困惑,孩子們也會隨心所欲,自然發揮了。

2.讓孩子參與規矩的制訂

我家很多「重大事情」都是老公、我和兒子三人一起討論,信息透明,達成共識,再一起執行。在討論立規矩的時候,我們一般會給兒子解釋他應該採用的正確方法,明確我們對兒子的要求和期待,並仔細說明為什麼要這麼做的理由。這樣就有助於兒子遵守規矩。比如:飯桌上的基本禮儀,在路上看到熟人要打招呼,和人說話時眼睛要看著對方……

3.制訂清晰明確的規矩

給孩子樹立的規矩,一定要簡單易懂。如果孩子不明白所訂的規矩內容,他就不知道什麼是父母對他的期望。只有孩子明白了父母對他的要求,他才可以修正自己的舉動,遵守規矩。反之,當他違反某項規矩時,他自己就會察覺到,而你便不必做出專斷的「命令」或禁令。

4.用積極正面的語言立規矩

盡量用正面的語言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做法,避免單純地只告訴孩子們說:「不對!不許這樣!」這樣是錯誤的。簡單,清晰地把你所希望孩子所採取的方法教給孩子們。比如,兒子有事要給他的朋友們打電話時,我們一般不會代替孩子做,而是鼓勵兒子自己和他的朋友們打電話, 並告訴他打電話時需要使用的禮貌用語:「 Hi,這是XX(兒子的名字), 我可以和XX(兒子的朋友)講話嗎?」剛開始的時候,兒子需要練習,但現在兒子已經自然而然地做了。他根本沒有覺得我們所訂立的規矩對他行為有限制。

5.定期修整規矩

經過一段時間以後,好的習慣形成了,父母就可以思考出適合每個發育年齡的教育目標,根據孩子不同的發展時期修整規矩。比如今年開始兒子可以一個人在家。我們要求兒子的是:放學到家以後,馬上給我們來個電話。去朋友家玩的時候,也要通知我們。

6.獎罰分明:讓孩子明確守規矩和不守規矩的後果

在孩子學習規矩的同時,絕對不可少的就是要格外注意孩子的正面行為。一旦發現孩子按規矩做事,要及時鼓勵和表揚!一樣都不可以漏掉!還可以讓孩子為自己選出一個獎勵方法。反之,也要孩子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其後果。只要大家一開始都有共識,孩子也沒有機會抱怨了。

好習慣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時間,家長必須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相信我們的孩子慢慢地都能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tips:歐巴馬家的八條家規

美國總統歐巴馬給自己兩個不到10歲的女兒設立了以下幾條家規:

1. 不能無理的抱怨、爭吵或者惹人討厭的取笑;2. 一定要鋪床,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潔而已;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沖麥片或倒牛奶,自己疊被子,自己設置鬧鐘,自己起床並穿衣服;4. 保持玩具房的乾淨;5. 幫父母分擔家務,每周1美元;6. 每逢生日或是聖誕節,沒有豪華的禮物和華麗的聚會;7. 每晚8點30分準時熄燈;8. 不準追星。

你可能還會喜歡

【家長微課堂】

(點擊收看)

聽故事,

造夢,

育兒,

調侃可樂叔,

送你一個不一樣的微信訂閱號。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