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加油!平均年齡33.5 歲的天舟飛控隊

飛控追夢人:天舟團隊正青春

——北京航天飛控中心青年科技人員素描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現在,青春是用來奮鬥的;將來,青春是用來回憶的。」

21歲的飛控中心,正青春。牽引神舟,領航嫦娥。

這支平均年齡33.5歲的青年測控團隊,伴隨祖國的航天事業,經歷著試練與成長,他們用堅守使命、勇於創新、嚴慎細實、踏實可靠定義青春,在太空留下奮鬥的足跡!

青春音符——使命

如果把航天器比作風箏,那麼天舟一號任務總體副主任設計師李曉明,就是風箏那頭擎線的人。

他所在的上行控制崗位,主要負責給飛船進行控制、上傳數據和狀態管控。從飛船發射起飛后,就需要向飛船上傳實時數據,飛行過程中的每一階段都有上千個數據,每一個數據里就有幾百個參數,每個參數里又有各自必要的控制效果……在浩如煙海的數據中,一旦上傳數據出現毫釐之差,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事故。

李曉明在上行控制崗位

從「天舟」發射升空到現在,「天舟」就像李曉明的孩子一樣,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他的心。為了精心「哺育」好天舟這個「孩子」,李曉明整整用了三年的時間。三年來,從啟動天舟任務準備開始,方案設計、狀態協調、對接聯試、會簽確認……每一步天舟的「成長」,都飽含著李曉明心血的付出和百倍呵護。天舟任務時間長,過程操作複雜,容不得一點馬虎大意,重任在肩的李曉明,調侃自己每次幹完任務,總要掉幾斤肉,所以總是胖不起來。前不久,天舟一號剛剛完成推進劑補加后,他又繼續投入到獨立飛行段載荷體試驗的工作中。

如今32歲的李曉明,也是一個一歲半孩子的爸爸。在天舟任務執行前兩天,他的孩子被開水燙傷緊急送往醫院。獨自撫養孩子的夫妻倆,白天都要上班,晚上還要照顧孩子,疲憊的妻子早已不堪重負,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不小心摔倒在牆上,額頭上剛縫了十幾針,這次孩子又燙傷,李曉明的心情非常自責。然而一邊是馬上要執行的任務,一邊又是妻兒焦灼的呼喚,從工作崗位迅速奔赴醫院后,看到孩子身上纏滿紗布哇哇痛哭時,用他的話說想死的心都有了。臨時接手李曉明工作的同事們,才震驚地發現他每天的工作量是如此繁重,不敢相信他每天都是在如此繁重的工作量下,能保證高質量的完成並且還毫無怨言。天舟一號任務執行當天,李曉明坐在了自己上行控制崗位,圓滿完成了任務。「組織知道我的情況后,對我已經非常照顧,我很感激。但是天舟也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要為它送行,如果我沒來,會遺憾終生的。」任務結束后,李曉明匆匆地離開了崗位,又趕去醫院照料孩子。

前不久,一條 「看了飛控人的朋友圈,我熱淚盈眶」的帖子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讓更多人了解了熒幕背後的飛控人。堅守使命是廣大網友對李曉明的評價,也是他一直恪盡職守的準則。心中多了使命,肩上就多了擔當。使命,對李曉明來說,是成長與收穫,是堅持不懈,更是見證責任擔當的青春誓言。

李曉明一家三口

青春音符——創新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句豪邁的詩詞是北京中心軟體平台崗位28歲王兆岩的座右銘。

喜歡看人物傳記、品讀偉人詩詞的他,工作中儼然是一個安靜的「老幹部」。畢業於北京大學信號與信息處理專業的他,在天舟任務中負責給他自己研發的天舟補加顯示系統做實時監控工作,這項顯示系統的開發對於北京中心來說是實現並填補了一項技術空白。

王兆岩正在監視推進劑補加顯示系統

接到製作顯示系統這項任務的時候,離天舟一號任務執行還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臨危受命,王兆岩抱著忐忑心態接受了這項工作。沒有實操經驗的他,憑著積極探索的勁頭,在學習中不斷摸索,開發補加顯示系統,並不像實時動畫操作那麼簡單,需要對實時接收的遙測數據進行監控,並設計補加系統物理模型,規劃製作開閥門動態液體路徑等,都需要他對任務非常熟悉,什麼時間該顯示填充還是吹除液體都非常重要,因為這是地面人員通過他所製作的補加系統判斷燃料補給的唯一途徑。

當由他設計的推進劑補加顯示系統投在大廳巨幅顯示屏,並在任務使用階段得到大家一致認可時,他來不及為自己研製的系統自豪,而是坐在大廳後方的終端機房內實時監控著系統狀態。「現在軟體行業更新換代特別快,多學一些新的知識,比如互聯網公司的數據處理能力,數據挖掘能力,計算架構等先進技術引進過來,對我們中心要建的三代軟體平台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這項耗時兩個月心血完成的推進劑補加顯示系統,只是王兆岩軟體支持工作中的其中一項,中心正在進行的軟體三代平台的研製與開發,大數據平台製作等,都需要年輕的他慢慢摸索。

因為喜歡,他希望嘗試的更多;因為挑戰,他願意在經得起摔打的年紀,努力奮鬥改變著自己。創新,是王兆岩步履不停地探索,也是他逐夢揚帆的起航新征。

青春音符——嚴謹

列寧說過一句話:「年輕人犯錯,上帝都會原諒的"。但在風險與挑戰並存的航天飛控領域,有些錯誤年輕人也不能犯。

盛慶軒,32歲的他,在北京中心工作7年,見證了航天事業的迅猛發展。生活中信奉大丈夫不拘小節的他,從事的卻是慎之又慎的航天軌道工作。每次任務執行時,當飛船起飛后是否準確入軌,飛行器姿態是否保持平穩狀態,都需要通過由他所在的預報監視與返回控制崗位實時監視彈道,了解軌控狀況,作為判斷飛行器是否正常最直觀的依據。在此次天舟任務中,天舟一號飛船將由他負責離軌控制計算,使飛船在壽命末期安全進入大氣層直至燒蝕,驗證大型航天器受控離軌技術,而每一個操作都可能影響任務的成敗,軌道特性不同,每一圈轉的時間不同,都需要重新分析計算。

盛慶軒在預報與監視崗位

「航天無小事」是飛控人掛在嘴上,刻在心裡的話。有次事件卻讓他深刻體會到這句話名副其實的含義。在單位組織的一天只有一個窗口能進行的任務演練中,因為時間緊,又涉及多個協作單位,盛慶軒使用錯了一個文件,導致發送的數據各個協作單位無法使用。雖然是演練,但因為他的個人失誤對任務進度造成了影響,他非常自責。「認為這個事情做了很多次,不會出問題,就放鬆了標準。往往就是這種自認為的情況,拋棄了嚴謹的工作態度,造成了工作中的失誤。」這件事讓他明白了嚴慎細實的具體含義,工作中就要事無巨細,一絲不苟,不放過任何一個問題。

那段時間,情緒的失落和自責讓他一度找不到工作的方向,在與同事交流的時候,不經意看到已經50多歲幹了一輩子航天事業,攻克了很多關鍵技術的軌道專家李革非的電腦屏幕上,卻因為一次次新的任務,還在親自複核計算,那一刻,對盛慶軒觸動很大,他更加認識到做人要嚴於律己,做事要謹慎行之,只有嚴謹務實,才能精益求精。

成功是差一點失敗,失敗是差一點成功。航天賦予青年人有不同的意義,青春對他人來說可以浮躁,但對飛控人來說是決不允許。「人生多艱,幾曾墮青雲之志;世事浮華,又何必意亂神迷。」這是盛慶軒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他深刻理解航天無小事,成敗繫於毫髮的意義所在。

青春音符——可靠

浩瀚的星空總能點燃人們對宇宙的嚮往,兒時的夢想一旦被付諸行動,就會變得很神聖。

實現夢想的陳鵬,現在在北京中心指控室監控顯示組工作,負責北京中心的監控網路系統與公用顯示系統建設與維護。今年29歲的他,僅用一年半的時間,小到對指揮大廳每一台終端的配置、每一根線纜的走線,大到整個監控網路系統配置組成、公用顯示系統的信息傳輸,他都了如指掌。成為同事心中硬體領域的「專家」。

陳鵬在終端機房監視硬體平台

指揮大廳內,中心任務監控顯示場所光終端就有上百台,每個任務場所又有不同的顯示網路。信號不同,設備不同,都需要陳鵬摸透設備各種機理原理,哪裡的設備需要更換,哪裡的系統需要升級,都離不開他的「最強大腦」。每次任務執行前,陳鵬總是犧牲自己的調休時間默默地穿梭在任務的各個場所,仔細監測每一台任務時的終端配置,及時解決處理存在的隱患問題。在陳鵬眼裡,可靠,不僅是中心硬體平台的唯一要求,也是他恪盡職守的工作準則。

隨著中心硬體系統正在不斷更迭研發,陳鵬的工作也在不斷變化。除了要完成中心監控顯示系統的硬體建設與維護外,他還要承擔中心第三指揮廳的建設、二維標註系統的操作、開發和研製等具體龐雜的工作。在如此繁忙的工作中,對陳鵬來說最大的減壓方式就是編寫一些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小程序,不僅提高了自身編寫軟體的能力,也為便捷操作提供了高效質量。由他研發的二維地理信息系統軟體,不僅解決了中心在任務目標預報落點信息化標註位置信息的需求,也更加縮短了中心預報落點的時間。從過去的手標落點信息需要耗時2分鐘,到如今10秒內就快速準確標註,大大提高了任務的工作效率,為中心在任務中落點返回預報提供了可靠依據。

「我沒事,這裡更需要我。」不知不覺成為陳鵬說得最多的話。可內心最虧欠的卻是在異地工作的愛人和剛滿六個月的兒子。「愛人就要回單位工作了,兒子只能喝奶粉了……」陳鵬邊說邊低下頭用筆在紙上來回划著,又拿起手機談論起新開發的小程序。

春去秋來,光影流轉。在寂寞的守望中,在小小的機房裡,陳鵬用奮鬥成就青春,用堅持實現兒時的夢想,把每一件小事干好,溫暖自己也溫暖他人。

陳鵬幸福的一家

相片由 于濤 提供

歡迎大家評論

小編會精心挑選留言

▋作者:姜寧、許諾

▋來源:解放軍報社裝備發展部分社

▋監製:鄒維榮

▋責編:韓阜業

▋編輯:王曉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