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這五大新興產業,有可能改變未來!

新材料、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生物製藥、第五代移動通信……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充滿希望的新興產業,何時能成長壯大?將帶來怎樣的改變?記者就此採訪了一些代表委員和專家。

1新材料:超出想象的改變已開始招手

石墨烯、碳纖維、3D列印、超導體……這些還帶著「新鮮」味道的辭彙已經走進我們生活,也將因受到國家和業界重視而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過去是「一代材料、一代裝備」,隨著新材料技術的不斷突破和應用,如今已是「一代材料、一代產業」。 然而,不容忽視的是很多科技和工業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就受制於新材料,沒有新材料就無法保障產品的質量,高端技術尤其如此。

「新材料是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安全的物質基礎,是『產業糧食』。」全國人大代表、青島軟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袁仲雪說,新材料是推進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的基本保障。

有研究預計,2017年新材料產業市場規模將達到3.1萬億元,2021年將達到8萬億元,未來五年年均複合增長率超過26%。

↑2016年10月12日,參展人員在深圳雙創周主會場展示石墨烯太陽能電池。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

從玉米芯中提取石墨烯,並推出石墨烯「內暖」纖維產品的全國人大代表、濟南聖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唐一林說,石墨烯是目前最薄、最強韌、導電性最好的納米材料,能廣泛用於微電子、能源、化學、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環保等領域。「小到手機,大到航空航天,都可能因這一材料的應用取得突破性進展。」

唐一林建議,要加快標準化工作,建立相應標準體系,並協調構建產業鏈,引導新興產業良性發展。

2人工智慧: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

「人工智慧很有可能是超越互聯網意義上的一個革命。」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說,人工智慧到來之後,你不用看說明書,只要會說話,就能和所有的機器、工具進行交流。

實際上,「人工智慧」一詞已被寫入「十三五」規劃綱要,它的發展「前途無量」。預測認為,2016年末人工智慧市場規模還不足300億元,到2018年,這一規模有望突破380億元。

2016年6月26日,在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科學技術大學研發的人形機器人「佳佳」(左)測算出一名與會女代表的年齡后,女代表發出驚呼。新華社記者 岳月偉 攝

眼下「人工智慧+」時代正在到來。「未來5到10年,人工智慧將像水和電一樣無所不在,可以進入教育、醫療、金融、交通、智慧城市等幾乎所有行業。」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說。

據劉慶峰介紹,在智能語音技術領域,目前已能以較高的準確率實現語音轉化文字、多語種同步翻譯、甚至模仿某個人的聲線講話,以假亂真。

「人工智慧將掀起未來十年最重要的技術革命,這對來說是一個時代機遇。」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兼CEO雷軍建議,積極建立人工智慧產學研協同創新共同體,並加強人工智慧標準和規範的制定。

3集成電路:小晶元背後有大智慧

集成電路,通俗地說就是晶元,小到手機、電腦,大到高鐵、飛機,都有它的存在。

「總體而言,集成電路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報告將其列為加快培育壯大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可謂一場 『及時雨』。」全國人大代表、科協副主席鄧中翰說。

2017年1月11日,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北京)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在車間內忙碌。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是集成電路大國,但不是強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製造工廠及大眾消費市場,自主晶元佔比不足5%。

鄧中翰說,晶元是人工智慧發展的源頭,只有做大做強晶元產業,才能讓人工智慧時代早日到來。

鄧中翰建議,通過產業布局,做強關鍵環節,補齊薄弱環節。推動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協同,加快提升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能力。

4生物醫藥:新技術「皇冠上的寶石」

生物醫藥被喻為新一輪技術革命「皇冠上的寶石」。有專家預言,藉助生物醫藥的技術革命,或將改變缺少創新葯的狀況。

「生物醫藥具有安全、環保等優勢,既是綠色產業,也是朝陽產業。」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抗腫瘤蛋白質藥物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羅永章說,生物醫藥產業具有較好的發展基礎,在某些領域已經達到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

2017年3月10日,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團隊成員在該研究院實驗室內進行酵母鑒定實驗。(華大基因 供圖)

生物醫藥「錢景」無限。據統計,年銷售額超過10億美元的「重磅」藥物中,有近一半是生物醫藥或與生物技術相關的品種。據預測,到2020年廣義生物醫藥市場規模將達到4萬億元。

羅永章認為,應將研發生物醫藥產業核心技術納入頂層設計,並進一步簡化行政審批程序,打通生物醫藥成果轉化通道。

此外,生物醫學的發展也將帶動醫學人工智慧大放異彩。全國政協委員、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建議,加快推進惡性腫瘤、糖尿病、罕見病等健康醫療大數據開放共享,加強人工智慧技術在精準防治中的效果。

早晨起床,家裡的智能系統已為你調好了水溫;當你洗漱完畢,你的基本體檢數據已經上傳至數據中心;上班路上,自動駕駛汽車會根據實時交通數據選擇不太擁堵的路線……這一切離我們還有多遠?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這意味著5G建設步入快車道。

要問5G影響有多大?如果回憶一下4G被廣泛應用后,智能手機、微信、各種金融支付、共享腳踏車等紛紛湧現的情景,或許就會對「5G會帶來什麼」更加期待。

↑2016年11月16日,美國高通公司代表在介紹5G技術。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5G網路一旦應用,將真正讓萬物互聯變為現實。」賽迪研究院互聯網研究所副所長陸峰說,5G不僅將進一步提升移動互聯網用戶體驗,還將滿足未來海量物聯網設備的聯網需求,並與工業、醫療、交通等重點行業深度融合,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

鄧中翰表示,這一產業發展釋放的網路紅利、數字紅利、信息紅利等將十分巨大。最重要的是有望實現從3G跟蹤、4G並跑,到5G時代全球領先。(記者於佳欣、白國龍、齊中熙、婁辰,參與記者:李亞紅、高敬、梁天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