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孩子上不了哈佛 因為家長沒給孩子能上哈佛的教育

僑網5月25日電 題:你的孩子上不了哈佛,因為你沒給孩子能上哈佛的教育

近日,一則「華裔女孩無心申請哈佛反拿全獎」的消息被北美華人圈傳為美談。

故事的主人公,華裔女孩李美玲22日參加洛杉磯哈仙達岡威爾遜高中畢業典禮時,已收到包括哈佛大學、柏克萊加大等九所名校在內的錄取通知書,其中,哈佛還提供了全額獎學金。

美國華裔李美玲拿哈佛全額獎學金。(美國《世界日報》/高梓原 攝)

對於大部分家庭來說,孩子如此「有出息」,是求之不得的天大喜事。李美玲卻坦言,自己從沒刻意追求過名校,「起先只希望能在西海岸的學校讀書」,「申請哈佛的自選論文,最初還是為申請另一所大學準備的」。

回憶自己的成長之路,李美玲將功勞歸於父母。她說,自己出生在傳統的家庭,平時常與家人同在書房的三張書桌旁各自忙碌,「印象中,母親做事十分專註,耳濡目染也學習到做事要有始有終,認真對待每一個細節。」

李美玲一席話,道出了為人父母教育孩子的第一要義。

言傳身教

教育學家馬爾庫沙曾經說:「孩子的目光就象永不休息的雷達一樣,一直在注視著你。」

「有其父必有其子」、「上樑不正下樑歪」不僅僅是因為基於血親,兩代人有著相似的基因排序,更多的,是在日復一日的無間生活中,成人的每一個舉動都被內化進孩子的成長。

孩子是天生的模仿家。

一個習慣了污言穢語的父親,如何打罵,也帶不出翩翩有禮的兒子;一個得意於得理不饒人的母親,如何說教,也養不成寬厚溫和的女兒。

言傳身教塑造的,是一個人骨子裡的東西。無論後天如何包裝粉飾,修飾的終歸是皮肉,骨子裡的東西,改不了。

這也是電影《寶貝計劃》中,成龍借售貨員之口傳達的理念:

「做人本來就是複雜,三歲定八十,你給他吃什麼,教他什麼,都影響他一生,不可馬虎呀。」

陪伴

「陪伴」的重要性,可從一組數字說起。

民政部2016年公布的摸底結果顯示,全國農村留守兒童902萬人,其中805萬沒有父母作為監護人。

這些留守兒童中,76.7%的國小中年級學生會經常想念父母,59.2%擔心見不到父母,34,6%怕父母不愛自己。

父母角色的缺失,會引發孩子成長的一系列問題。調查中,54.8%的男童完不成作業,47.6%的女童經常煩躁,僅一年內就有49.2%的孩子遭受過意外傷害。

有人託詞,沒能陪伴孩子是迫不得已,爺爺奶奶也一樣疼孩子。但小僑要說,父母的位置,旁人永遠無法取代:

哈佛大學畢業的何江出生於湖南長沙的一個小村莊。與當時很多農村一樣,這個村子的大部分壯年都選擇離家打工,幾年後回來,就能蓋嶄新的大房子。

然而,何江的父母卻選擇雙雙留在老家,他們堅信,「不能為了賺錢讓兒子成為留守兒童」。

雖然家裡一貧如洗,何江卻說,自己的童年十分幸福。「小時候不論多累多苦,爸爸都會給我和弟弟講睡前故事,堅持每天講,所有故事的宗旨都指向『好好學習』」。

沒住上青磚瓦房,卻種下一個改變命運的夢想。多年後,何江在大學部階段拿下了科技大學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

2016年,在哈佛完成本碩連讀後,何江又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登台演講,成為第一位獲此殊榮的學生。

有人說,這不足以說明問題,孩子能上哈佛是源於其自身的努力。

但你可知道,單親媽媽鄒翃燕花費29年,在付出比普通家庭多十倍、百倍的心血后,竟然將患有腦癱的兒子送入哈佛!

這就是「陪伴」創造的奇迹。

從某種意義講,比起那些父母生而不養、養而不教的孩子,鄒翃燕的兒子縱使患病,也幸運且幸福。

習慣

什麼是教育?

教育就是培養良好的習慣。

根據美國心理學家拉施里的動物記憶實驗,一種行為重複21天就會成為一種初步習慣,重複90天會形成穩定習慣。

孩子生來作為一張白紙,家長的每一句話、每個舉動都猶如一道筆痕,深深淺淺,勾勒著孩子呈現出來的圖景。

接受按時起床不發脾氣是習慣;自己的書包自己收也是習慣;獲得別人的幫助說聲謝謝是習慣;不頂撞長輩謙恭有禮還是習慣。

好的習慣養成了、養多了,自然而然就有了規矩和是非觀。

可悲的是,許多家長以「孩子還小」為借口,不注重習慣的培養和糾正。

當代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曾說,今天東、明天西,今兒這樣、明兒又那樣,久而久之,「養不成習慣」就成了一種習慣,牢牢在身上生了根,未來什麼習慣都養不成。

興趣與尊重

先來看下,一位將三個孩子全部送入斯坦福大學讀書的媽媽,給其它家長的十條忠告:

「為什麼會下雨?」

「天為什麼是藍的?」

多數家庭中,在父母匆匆忙於一頓晚飯或是一項家務的時候,多少人忽視了孩子難能可貴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而這位媽媽的做法,卻是肯定孩子的每一次發問,鼓勵他們自己尋找答案。

正所謂「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天下沒有能充當百科全書作用的父母,卻有能幫孩子養成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的伯樂。

不僅如此,這位媽媽對孩子的信任與尊重也令人動容。

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提出的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是人本主義科學的理論之一,該理論將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作為高階需求,只有尊重得到滿足,才能使人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滿腔熱情,體驗到自己活著的用處價值。

而父母,就是這種尊重的最初給予者。

只可惜,相當數量的父母踐踏孩子的尊嚴而不自知,輕蔑地將其理解為「小孩子家家的天真想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