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媽媽我愛你,但我不想給你打電話

真的愛你BEYOND - BEYOND IV

母親節前夕,從高中群里的女英語老師到大學群里的外賣廣告,都在說一件事:記得要打電話給媽媽。

但凡想得開又跟家裡沒什麼深仇大恨,這個電話都必須打。

不打?腦補你媽的內心世界:孩子怎麼今天一整天沒個動靜?電話沒有,禮物也沒有?是不是在外面心野了不想我這個媽媽了?這孩子怎麼這麼沒良心,平時打電話就知道要生活費也算了,今天也沒個電話?唉我容易嗎這麼多年為這個孩子受了多受苦遭了多少罪,怎麼這麼不知道感恩。以後還得了,眼裡還會有我這個媽么…….

打?之後的情景也是完全可以預見的:唉,母親節這種節日我不過的。你亂花錢買那些東西幹什麼,盡整些沒用的。吃飯了么你,最近學習/工作/找對象怎麼樣啦…….

母親節接到電話或者禮物對媽媽們來說都是一種幸福和慰藉。

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不僅是母親節,一年到頭的電話,你真的願意打么?

我身邊有很多這樣的人,每次打電話給父母都是一件犯尷尬癌的事(PS:我們都是親生的,我們愛爸媽,爸媽也愛我們,我們只是不喜歡打電話)。

老鼠,男,大二在讀,大一基本上兩三周給父母打一次電話,大二基本上是父母打給他。「沒什麼好說的啊,每次都是同樣的話題,感覺有點尷尬。」

我問他:「那你會主動聯繫朋友嗎,尷尬嗎?」

他沉默了一會,告訴我說:「還是話題的問題吧!跟爸媽是真的有代溝,觀念有很多不一樣。打電話基本也是重複的東西,一些話題我覺得沒必要每周來一遍,真的會有點煩。他們也會給我打電話,說我一點都不想家啊什麼的,說實話我覺得好笑,非得打電話來體現我對他們有多想念什麼的啊。我又不是不感恩,只是覺得沒必要這樣來表示我的想法啊。」

「你不想家么?」我問。

「想啊,但學校里有學校里的生活,老想著家裡有什麼用。他們也會說想我啊什麼的,我一般都笑笑說點別的岔開,不喜歡煽情。況且我從小到大都沒有和家裡談過心,感覺長大了突然開始有點怪怪的。」

東北姑娘「豐哥」也基本不怎麼給家裡打電話。「打電話這麼溫情的事,我做不出的。」高中起豐哥就開始住校,在她看來別的同學打電話都是因為不夠獨立、想家了。

豐哥就從來不打,她不想讓別人知道她想家了。「就是想告訴家人我過的挺順利的所以不需要打電話,而且如果真的遇到什麼事情,打電話的話,我總是一聽到我爸媽的聲音就想哭,所以,乾脆不打吧。」

從前想爸媽,哭著打電話給爸媽,電話那頭爸媽會又嚴厲又心酸地說:「傻子吧你,這種事也哭。」

從前母親節看到街邊賣花的,會把身上所有的錢掏出來買一束康乃馨,當寶似的捧回家送給媽媽,她會一邊怪你:「錢是多了沒地方花么?」一邊找一個花瓶把花插起來,插一兩個月幹了也不捨得扔。

從前有了喜歡的人,藏不住被爸媽發現了,絕對是一頓教訓甚至還有皮肉之災,「丟不丟臉,才多大就談戀愛」。

絕大多數的父母在年輕的時候是絕對不好意思對孩子直接說:「我也很想你啊」、「真的好喜歡你送的禮物啊」、「你喜歡的這個男生挺不錯的。

我們似乎也從小被教育「要堅強、要獨立、要理性」,無論是在父母口中還是影視劇作品中,樹立起來的成功形象一般都是「幹練、獨立、強大」,要麼像甄嬛一樣靠智商碾壓全場斗敗所有妖怪,為自己磨出一顆「堅強的心」,要麼像祁同偉一樣即使輸了也要高喊「去你媽的老天爺」寧願自殺也不願意向別人低頭。

少有天天跟父母撒嬌賣甜、電話不斷的。對於這種形象的定義,要麼是傻白甜天真沒長大、要麼是沒斷奶媽寶沒出息,如果不是經過了什麼打擊一夕之間逆風長大的話,這種角色普遍是配角,在宮斗戲裡面這種人通常死在前十集。

於是對於這些從小接受「別作,不能哭,不能慫」觀念的孩子來說,長大了天天打電話跟父母膩歪說「我想你,我愛你」,或者深夜談心「我最近喜歡上了一個人」是件特別艱難的事,生活好像也並沒有豐富到真的有那麼多好聊的。

有時候孤獨是一個人的常態,有些人讓自己忙碌充實,工作學習;有些人找到自己的興趣,玩耍旅行;有些人找到那個可以陪伴自己的TA,把一些孤獨消解在兩個人的世界里,把那些沒說出口或者說不出口的「我愛你、我想你」以一種令自己覺得自然的方式說給了那個TA聽。

但在這個鋼筋水泥鑄造的社會裡,不僅青年人的孤獨感在加劇,中老年人的孤獨感也在加劇;不僅青年人的情感表達欲在隱藏,中老年人的情感捕捉也變得更加的敏感。因為逐漸的老去,逐漸的跟不上一些新的事物,孩子逐漸的長大變得更優秀,父母也一樣,會無助,會孤獨,甚至會自卑。

在《摔跤吧!爸爸》中有這麼一個片段,在體育學校學習了新的摔跤技巧的吉塔回到家,對父親老一套的教學表示反對,父親一怒之下要求父女對戰一場,毫無意外,父親輸了,摔倒在沙地上時眼睛里一點光都沒了,此後父女尷尬,父親連女兒的電話也不願意接。

習慣了做大家長的爸媽會把這些敏感化作一種責備:「你為什麼不打電話回家?你怎麼一點都不想家?」但由於離你的生活越來越遠,當電話撥通欣喜又無所適從的他們只能問一些:「吃飯了么?在幹嗎?」的沒有營養的話題。

確實會有一些父母會跟孩子討論今天抽了幾個SSR、哪部網劇男主角真帥或者YSL哪個色號真好看,但你不能要求每一個父母都會在突然之間風格大變。

對於父母的指責,良心不痛是假的。

但對一個獨自面臨了那麼多,一個人到一個新城市、進入大學、找工作,被老師罵、被老闆罵、被客戶罵都不能認慫只能晚上躲在被子里哭的人,要求每天跟父母打電話,像一些小女生一樣跟媽媽膩膩歪歪早安晚安或者整天彙報自己都覺得平靜無奇波瀾不驚沒有變化的生活,真的為難。

我們會羨慕那些和父母親密無間分享小秘密、每天有說不完的話、能像朋友一樣膩歪的人,但我們做不到,就連愛,也表達不出來。

這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相處模式,一方正經嚴厲,一方收斂獨立。

但這是一道必然要解的題目,父母已經老了,怎麼忍心能讓他們再遷就我們?找台階下的只能是我們自己。

《奇葩說》里,何炅曾經提議:「把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和父母聯繫在一起,比如你每去一次電影院就想一次父母。」或許我們可以和自己這樣約定,每做一次自己喜歡的事情,就和父母打一次電話,找不到話題,就從剛過去的美好開始。

至於今天母親節要不要跟父母打電話?你媽在朋友圈的中老年人秀兒女大賽中輸了,你接下來的日子就還想好過么!

Anyway,我愛我媽!

彭嘭嘭

沒有故事的女同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