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Uber創始人兼CEO離職,共享經濟的「泡沫」已經吹破了嗎?

共享腳踏車的大火,成功將資本與大眾的注意力拉到了「共享經濟」。

如今,從共享腳踏車到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共享經濟已成全面開花之勢,不斷攻入我們的「衣食住行」,只不過共享經濟的每一次「變身」,在給人們帶來驚喜的同時也伴隨著巨大的爭議。

Uber:從輝煌到沒落1

這兩天,除了王石退休,還有另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離場——吹起共享經濟風口的Uber創始人、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辭去了CEO職務。

外界認為,卡蘭尼克的離去,極有可能就是所謂共享經濟的風口轉向的標誌性事件。

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

共享經濟概念起源於美國,Uber一直是共享經濟的典範。國內的共享經濟模型也是始於Uber,作為全球最大的計程車公司 Uber沒有一輛計程車,被創業者們譽為「式共享經濟的最真實寫照」。

可是這位鼻祖進入2017年後,像開了掛一樣登上媒體頭條而且都是負面消息,性騷擾、惡意競爭、創始人下台、O級高管(CEO、CTO、COO、CFO等)全部真空……近期的數據更表明,這家在線打車巨頭正在失去其美國市場的優勢。

老話說,一俊遮百丑。一家高速發展、野蠻生長的公司,可以用耀眼的業績掩蓋一切問題,但當業務受阻,光環褪去時,一系列問題就會暴露出來。

其最核心的關鍵在於,共享出行是否真得為消費者提供了比傳統出行更低成本且高效的解決方案?現在看來,似乎並沒有。

對乘客而言,坐Uber和打出租價格越來越趨近;作為司機,扣除油耗、折舊、時間成本等,收入少得可憐;二投資者賺不到錢,自然也會動搖;更重要的是,對於監管者而言,隨著規模的擴大,這些共享經濟的服務產生的負外部性還要政府來買單,這怎麼可能?

以上種種,無不證明Uber的急轉直下絕非意外。泡沫吹到現在,越來越大,也該開始有破裂的跡象了。

滴滴:誰比誰好,能差多少?2

今年4月,滴滴完成了最新一輪的融資,估值達到500億美元,更重新定位為「智能交通技術的領導者」。

一路走來,滴滴強悍的戰鬥力使其幹掉了多個對手:PK掉初期的搖搖招車、大黃蜂,緊接著併購快的,拖垮外來對手Uber,后在投資人力促下停止燒錢大戰,完成了合併。

如今,滴滴已經在國內奠定了絕對的壟斷優勢,加上Uber出事,更有機會乘機切入國際市場,揚帆出海。然而,冷靜下來想一想,Uber存在的問題滴滴就沒有嗎?

最近,女作家六六在網上分享了自己搭乘滴滴的體驗,痛斥其搞壟斷隨意加價,是流氓公司。同時,還大讚共享腳踏車方便實惠,引發了網路熱議。

還是那個問題,初期發展時,只要敢補貼,就能打開市場,消費者需要的只是低成本且高效的出行解決方案。但發展到現在,如果滴滴不低成本,或者不高效了,新進入者就有機會。

對於滴滴而言,不是壟斷的業態,卻干壟斷的事,自然會引起消費者的反彈。再者,之前大幅補貼讓消費者錨定了滴滴就應該低價的初始印象,後面一回歸正常的價格,消費者必然反彈,更重要的是,風投的錢砸下去,補貼得越凶,後面就需要收割得就越凶。

結語3

然而,六六女士大力稱讚的共享腳踏車行業也並不好過。

從最早ofo與摩拜率先扛起共享腳踏車大旗,到如今顏色都不夠用的一眾腳踏車各立山頭。很多腳踏車品牌由於模式的單一性,過分強調模仿已經開始掉隊然後慢慢被市場淘汰。

前不久剛剛倒閉的悟空腳踏車,已經預示著幻想通過共享經濟一飛升天的創業者就要被資本收割了。

悟空腳踏車

一年多來,眾多共享初創公司獲得投資。除了共享腳踏車,手機充電寶租賃領域內的12家公司今年共籌資12億美元,有15家以上的企業從事雨傘共享業務。

在互聯網經濟迅猛發展的今天,似乎越來越多的東西都可以被拿來共享了,想分一杯羹的人也越來越多,這也造成了眾多行業的膨脹。

然而,從悟空腳踏車的倒閉到Uber陷入危機,共享經濟產生泡沫的跡象越發明顯,可國內很多企業還在期待藉助共享經濟創造更大的利益。或許,泡沫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它沒有破裂之前,沒有人認為它是泡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