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如果機器取代人工是大勢所趨,未來的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鮑勇劍 公眾號/復旦商業知識

本文選自《管理視野》雜誌(雜誌訂閱請至文末獲取相關信息),作者鮑勇劍為加拿大萊橋大學管理學院副教授,復旦大學管理學院EMBA項目特聘教授。

迄今,人類的思維和發明創造能力,智能都開始模仿。Google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序AlphaGo接連戰勝李世石與柯潔,標誌著人類智慧的所有棋類產品完敗。令人震驚的不是AlphaGo的勝利,而是機器竟然具備了「思考能力」。

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的出現令傳媒界陷入悲觀情緒,它們收集數據更快速精確,甚至風格也能通過「學習」模仿。自動化寫作服務公司Narrative Science的專家Kris Hammond預言,遲早有一天,普利策新聞獎獲得者將是一位機器人!

智能技術不僅重新定義了人類智慧的疆界,更挑戰了未來工作的可能形態。日本信息技術研究所的數學家Noriko Arai開發了能通過東京大學入學考試的智能系統。他認為,能與東京大學學生比肩的智能將替代20—50%的技能工作。而那將是一場社會災難。當然,影響未來工作的因素很多,如弗雷格斯坦(Neil Fligstein)和麥克亞當(Doug McAdam)對「場域理論」的解釋——企業、個人、政府等利益相關者也是創造未來的策略行動者。工作的未來不由單一固定的因果關係決定,而是由多種因素合成。

圖1. 未來工作的四種情景

研究發現,影響未來工作最重要的五個因素為:企業策略(strategy of firm)、勞工能力特徵(human skills)、智能技術發展水平(artificial intelligence)、資源組合和配置(resources configuration),和社會治理的政治邏輯(political logics)。取這五個方面的開頭英文字母,對未來的「工作4.0」理解框架也可稱為「SHARP」分析。通過SHARP分析,這些因素基本上落在兩股重要的驅動力量上: 經濟技術邏輯和政治社會邏輯。這兩股綜合驅動力量和它們發展的不確定性交織在一起,我們設想出未來工作的四種情境。(上圖1)

情境一

價值流域,職業新物種

價值創造從現在的產業供應鏈向「價值流域」轉變。它與新全球化和複合經濟模式相配合,創造出現在難以想象的新工作崗位和新職業。

成立於2010年的網上約車平台「優步」(Uber)就是新價值流域模式的代表。到2016 年7月,「優步」市值達650億美金, 超過成立於1903年的福特汽車公司總市值。

2014年,UberFresh 從加州聖塔莫尼卡市開始嘗試網上訂購和派送食品。同年,在曼哈頓開始辦公快件速遞業務。從網約租車開始,優步的業務逐漸擴大,向「私家物流」滲透。

優步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商業新模式。它所依託的「工業4.0」系統已經成為經濟基礎設施。一方面, 供應鏈已經內嵌到信息物理系統中,成為通用技術。另一方面,就像河流生態按照流域網路延伸一樣,企業利用「工業4.0」的基礎設施建設自己的價值流域。過去,每個產業都有自己的價值鏈。它聯繫上下遊客戶。未來,智能技術允許企業橫向和縱向聯絡,像大河水系一樣形成「價值流域」。

低成本、自組織的智能技術讓核心企業向四面八方擴展,形成自己的價值流域。因此,許多新的技術和功能也被創造出來。它們為未來的工作帶來新角色和新崗位。例如,生活方式規劃師、學習規劃師、移動管家、消費偏好分析員、創意教練、創業導師、增強版運動員成為前所未有的新工作機會。ATM出現后,技術將櫃檯人員解放出來,進而幫助銀行業設立更多的服務網點,雇傭更多的客戶諮詢人員。複合經濟模式和多維技術支持下,未來的職業新物種也會層出不窮。

像電影X-Men那樣,智能將幫助自然人突破各種生理和心理的局限。例如,智能假肢讓殘疾人恢復身體功能,記憶性質的崗位培訓可以通過內置晶元完成,智能技術加持后,員工發揮感知能力和社交能力,挖掘多元的價值偏好,創造新生產和消費形式。

在此情境下,文化差異、偏好不同、地域區別,這成為創造新價值的有利資源。智能技術在替代體力和認知能力的同時也解放自然人,讓他們著重發展感知能力、創新能力、社交能力和身體靈活能力。「工業4.0」和智能機器人將承擔許多無聊的工作。增強版的自然人將樂於從事有趣並有挑戰性的工作。

情境二

共享制度,就業軟需求

智能技術發展解決經濟短缺問題。社會關注點從資源創造轉移到資源分配,共享制度再次受到推崇。工作讓生活更有意義,更美好。但工作機會供給有限。

無聊的工作由機器人完成了,但同時新鮮有趣的工作數量並不多。「工業4.0」解決社會生產問題,而傳統勞動力被取代,社會分配問題突出。在此情境下,維護權威合法性是主導邏輯。政府安排進入培訓再就業,讓失業隱性化,避免社會問題, 並仿效北歐和北美的實驗,提供不同形式的全民基本收入。政策鼓勵下,共享經濟模式的企業增加。能夠提供就業機會的公司成為社會好公司。

此外,工資收入不再是人們選擇就業的頭號指標,因為收入有基本保障,平均化收入是主流。新世代追求工作與生活互補,在工作中找生活的意義。類似的軟性需求促進工作場所設計新趨勢。辦公傢具企業、室內裝修公司找到新的市場價值,為各類組織設計能激發創造力的辦公環境。

情境三

臨場經濟,臨時合同工

企業按需組織項目。按實際項目工作時間和任務雇傭臨時自由職業者。短期工作機會多,長期穩定的工作機會少。

自由競爭的思想和強大的智能技術相結合,企業有絕對話語權,甚至能夠左右政策,特別是在勞工政策方面。勞動保障合同趨向消亡。企業選擇短期任務合同的方式避免福利支出和工作時間承諾,並且利用移動辦公和臨時項目組織形式雇傭外圍專業人員。

同時,大企業保持核心精幹力量,即核心技術和有競爭力資源的創造者和維護者。明星員工享受高收入和高福利。當臨時外圍人員增加后,內部知識管理和臨時組織協調任務變得更加重要,也派生出新的工作崗位。

在此情境下,政府政策偏向自由市場經濟,對臨時按需雇傭的現象採取不干涉主義。2—5人的小型、原子化企業增加。工作機會也原子化。知識工作者被智能技術邊緣化,成為專業自由職業者;職業中層和專業人士失去固定的工作崗位,依靠諮詢合同參與就業。

圍繞著勞動保護、知識產權和跨國經營的勞工法律將重新商榷,企業、勞工和政府之間展開長期博弈。沒有一勞永逸的解決方案,只有拉鋸式談判和妥協。按需雇傭方式和大量自由職業者也培養了新的城市工作遊民階層。其中有臨時項目的僱主,也有僱員。

情境四

保障經濟,勞務大分化

在地緣政治和國內利益集團鬥爭壓力下,政府選擇加強社會控制,維護權威。智能技術給少數極客帶來巨大收益,但沒有惠及普通民眾。技術性失業普遍。勞務市場出現精英和平民的大分化。平民勞工的收入沒有提高,就業穩定性降低,就業選擇變窄。

專業精英與資本擁有者聯盟,在高度智能化的領域大發展。

同一個產業中,企業的模式也出現兩極分化。傳統技術企業不斷萎縮,運用新智能技術企業持續擴張。但大多數企業集中利用智能技術的效率價值,策略也雷同。得益於通用性智能技術的發展,類似實體店和淘寶網店之間的競爭和替代關係在其他產業出現。例如,紙媒與網路媒體,傳統醫院和基因精準治療醫院都開始出現嚴重分化。

因為商業模式趨同,人力資本的其他潛在能力並沒有得到深度開發。因為老齡化加劇,勞務市場出現悖論現象:需要隱性知識的關鍵崗位上,老一代退休,新一代沒有接上。許多企業也出現新/老、高技能/低技能四類員工同堂的現象。它增加了人事管理的複雜度。

在此情境下,面對少數智能化企業興起和大量傳統行業凋敝,政府政策常常左右搖擺。一方面需要鼓勵智能化、保持國家競爭力,另一方面需要保障就業,維護社會穩定。不過,從穩定與合法性的邏輯出發,政策將偏向於後者。

以上四種情境顯示了未來10—20年工作形態發展的可能軌跡。在想象四種不同情境的同時,策略行動者可以選擇主觀積極的活動,促進有利場因,讓其中的某一種情境有更高的實現概率。例如,如果我們追求「增強的人力資本」策略,為「價值流域,職業新物種」的情境創造條件,未來智能技術不僅不會消滅人類,而且能夠解放人的局限性。

伏爾泰說,工作能祛除三項邪惡:無聊、惡習和依賴。在跨入智能經濟大門的當口,我們要嚴肅地思考智能經濟對就業的影響,並要求智能創新同時增加自然人的就業機會。為此,政策制定者要思考下面的原則:

1. 智能技術應該為創造更加有意義的工作服務。例如,網上教學的技術解決純記憶性質的課程內容。它還要精進解放教師的表達能力和表演天才,讓學習更有趣。

2. 辦公室自動化與工作場所的人文設計相結合,讓工作更美好。自動化要避免泰勒制度的陷阱。泰勒研究工作流程,讓人適應機器。智能經濟要反其道而行,讓機器適應人的工作習性。

3. 智能軟體要平行設計人工操作的替代程序,實施智能電腦和人工頭腦雙軌制控制方法。機器進步應該與人的成長保持同步。雙軌制不僅為了保障人的就業機會,也是對智能機器系統的危機管理。

4. 公平估算家庭勞動價值。它應與獲取工資收入的就業勞動受到同樣的尊重。例如,對家庭勞動的種類及它們對社會的貢獻做全面評估。讓社會認可,家務也是重要的政務。

5. 未來,自動化和智能機器化在替代人工的同時,也要有新就業機會促進計劃。伐木業有植被再生要求;礦產業要遵守生態復原的法規。同理,對就業,政府也應該有再生保護政策。這樣的要求只會讓智能技術產業更加人文,刺激他們跨界創新能力。

6. 對於能創造更多自然人就業機會的工種,監管部門的限制越少越好。過去,各種的行業資格要求人為提高就業門檻,打擊人們參加工作的積極性。現在,減少營業執照和執業資格要求正成為美國各州的新政。

7. 讓大學成為終身再教育的中轉站。基於年齡自然成長的教育計劃需要改變。任何人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回到教育機構,重新整理自己頭腦中的「活件」,再出發成為對社會有益的人才。丹麥的學位教育、學徒教育和興趣教育三位一體,值得各國學習。

8. 推動「工資不高,保障不少」的政策。工資不高,企業則願意雇傭人工,提高就業率。社會保障不少,人們就不會因為低工資而陷入貧窮。

9.「影響就業率」可以成為對智能技術的一項社會評估標準。同等條件下,「提高就業率」的技術應該獲得優先發展權。

在布達佩斯的皇宮山上,有一段無用的「冬牆」。它是奧匈帝國皇帝約瑟夫(Franz Joseph I)為解決冬季失業貧困而製造的就業機會。對亞洲國家製造就業的政策,經濟學家弗里德曼曾不以為然道: 給(工作的)鏟子,不如給(吃飯的)勺子。經濟學家只知道效率。政治家懂得就業不僅為吃飯,還包含給生命尊嚴的人道主義。

···

人工智慧來襲,我們離失業還有多遠?在今天,知識度越高的工作,越不需要人工。當我們被智能「優勝劣汰」之後,人的角色應如何轉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