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AI之於人類,不是對手是隊友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周琳

2016年無疑是AI普及化元年,Alphago的橫空出世幾乎讓街頭巷尾都見識了人工智慧的強大力量。如果說終有一天人類和AI會走向共生,AI之於人類,究竟是對手還是隊友?

驚訝:吳恩達告別百度,AI少了一面旗幟

毫無徵兆,作為首席科學家吳恩達離開了百度;蛛絲馬跡,在公開信之後持續發酵。他為何臨時缺席EmTech數字峰會?他是不是要加入Drive.ai?他的離開和陸奇的加盟有沒有必然聯繫?甚至他在離職前的所有行蹤都被曝光。

然而,我們忘記了對這個人初心的相信。雖然黑妹並沒有直接採訪過吳恩達,但從多位與他相熟的人口中感受到的是,他是一個很純粹的人。除了學術上的貢獻,他於在線教育coursera上所做的努力也非常值得尊重。

吳恩達曾被樹立為一面旗幟,他的加盟讓公司的AI技術往前邁了一大步。無論他辭職的原因是什麼、以及他未來要去做什麼,都希望能少一些陰謀論和猜測。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說,很多人認為他們在思考,其實他們只是重新排列了一下自己的偏見。

即便這背後有很多隱秘的小道消息,我們也應該放下偏見,回到他辭職公開信里的那句話,「我將繼續致力於用人工智慧引領這場重大的社會變革……這不是一個公司能完成的事」。

驚悚:《自然》「暗訪」,騙子居然進「編委」

《自然》雜誌3月22日發表文章,一個研究團隊對360家學術期刊開展了一次「卧底行動」——用一個虛擬的、不合格的申請人身份申請編輯委員會的職位。在百餘家疑似「掠奪性」期刊中,超過三分之一都提供了職位;對比鮮明的是,從期刊引證報告(JCR)「白名單」中抽取、被列為優質出版物的另外120家期刊無一上當。《自然》希望這一調查能提醒學界提防這些不控制質量的期刊。

在世界各地,學術期刊里暗藏的商機都會使得一些假冒正統的期刊浮現,其創辦的目的不是為了公開學術研究,而是營利,這種期刊就被稱為「掠奪性」期刊。出版商可能會擬出一個條款來讓研究人員有意願投稿,但在對方掏出預付款之後,又以各種名義索討各項費用。

來自波蘭弗羅茨瓦夫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者們,通過電子郵件向360家期刊——120家疑似「掠奪性」期刊、120家取自開放獲取期刊目錄(DOAJ)期刊和120家期刊引證報告(JCR)索引期刊申請編輯職位。申請人是一個實際上不存在的、資歷也不合格的研究者,他們將「她」取名為AnnaO.Szust,在波蘭語中意為「騙子安娜」。

結果卻是,近50家「掠奪性」期刊和8家DOAJ期刊任命「安娜」為編輯——回復都在幾天之內,且沒有經過任何審查。但沒有一家JCR期刊接受「騙子博士」的申請。

事實上,一直以來,論文造假產業鏈一直盛行,代寫公司和期刊聯合「吸血」,尤其是一些職稱對論文有很高要求的專業,更是經常中招。一方面除了要自覺抵制各種學術不端行為,避免為「掠奪性」期刊「造血」之外,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考慮多利用技術手段,例如廣泛採用可信賴的英文論文抄襲檢測軟體系統。

驚奇:電子紋身可控制智能手機,人類和AI會否共生?

MartinWeigel是德國薩爾布呂肯市薩爾大學的一名研究員,他領導的團隊給人們帶來一款非永久性超薄電子紋身產品,作用如同觸摸感應按鈕。只要在皮膚某處貼上這種紋身,你能通過皮膚操控你的智能手機、電腦,譬如說手機有電話打進來,不用點接聽鍵,只需手指按壓皮膚上有斑的位置。

Weigel和他在薩爾大學以及Google的同行們使用導電油墨在臨時紋身紙上列印好電線和電極,然後再利用水使之轉移到皮膚上,紙的厚度比人的頭髮絲直徑還薄。這種紋身(他們稱之為皮膚標記「SkinMarks」)可以在皮膚上保持數天。

其實,人機交互,通過接入設備進行人體認知增強一直是不少科技公司的終極目標。此前,華爾街日報也曾報道過,「矽谷鋼鐵俠」埃隆·馬斯克正在籌備一家名為Neuralink的腦機介面公司。新公司Neuralink,將會追求馬斯克自己所說的「神經織網(neurallace)」技術,在人腦中植入電極以便與電腦直接交流。

《人類簡史》一書作者尤瓦爾·赫拉利認為,隨著人工智慧和生物技術的飛速發展,人機融合將在本世紀完全實現。著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也曾表示,人機結合可能是人類進化的一個方向,結合還可能面臨很大的文化、心理、傳統習慣上的障礙。

不過對於終有一天人類和AI會走向共生,黑妹仍持樂觀態度。善用還是濫用,選擇權在於人類自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