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成長股並非中小創「專利」

國泰君安 林隆鵬

在2013年至2015年行情中,市場風格非常明顯,成長股和價值股格格不入,常常形成蹺蹺板。今後市場還會這樣嗎?近期創業板有所異動是不是會有風格切換呢?我們的判斷是不會!

歸納上一輪5187點牛市的邏輯:流動性充裕,無風險利率下行,轉型和改革引發牛市,轉型是創業板的牛市邏輯,也是所謂「成長股」邏輯,改革是主板的牛市邏輯。

但是,在槓桿的背景下,創業板的大漲遠遠超出其本身業績的增長速度,而改革推進的速度短期也沒有達到市場的預期。因此,股市內在的自然規律發生作用,自我糾偏,導致了大幅波動。在大幅波動之後,再去觀察相關的數據,其實可以發現,轉型和改革的邏輯正在逐步得到證實。

創業板603家上市公司均披露了2016年度業績快報或年度報告。603家公司年度合計實現營業收入8052.72億元,同比增長34.46%;合計實現凈利潤932.16億元,同比增長38.15%。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增長速度皆達到了近5年的最高水平,凈利潤增長速度5年來首次超過營業收入的增長速度。

同時,改革的力度也在持續加強中,並且取得階段性成果。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主任肖亞慶在3月9日兩會新聞發布會中提到,2016年中央企業的營業收入是23.4萬億元,同比增長了2.6%。2016年的利潤是12300多億元,增加了0.5%,遏制了持續下滑的趨勢。今年1-2月份,中央企業進一步保持了去年特別是四季度以來經濟穩定向好的趨勢,營業收入3.7萬億元,增長了15.2%,利潤是1686億元,增長了29.1%。所以從這些數據來看不論是轉型和改革均在逐一攻堅落地,並沒有停滯不前,但為什麼股市並不能重振雄風呢?

其實通常而言,行情常常可以分為兩輪,第一輪為預期的炒作,第二輪則是業績的驗證。第一輪在沒有證偽之前可以發揮想象自由飛翔,第二輪則必須依託業績而行。

具體到股市投資,其實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2013年至2015年策略非常重要,基本上就是策略指哪打哪。只要策略大方向對,投資業績必然好,因為只要方向對,豬在風口上也能飛,對微觀和業績的研究並不太重要。在未來幾年重在落地,微觀和業績的研究就非常重要,無論是主板還是中小創,僅講邏輯和故事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落到業績,而策略則可能主要體現到操作波段和買賣時點的把握。

分析完市場的大變化之後回來討論市場風格問題。2013年以來市場常常動不動就提「成長股」這個概念,最後,普羅大眾形成一個印象,只要中小創就是「成長股」,只要站在趨勢的風口上就是「成長股」。2015年下半年不少所謂的「成長股」雪崩,大跌50%以上,為此不少投資者對「成長股」驚悚莫名,認為成長股就是妖精,應該少碰或者不碰,甚至還要嚴打。是時候對「成長股」進行正名。

成長股其實是指這樣一些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額持續增長,速度明顯快於所在國家和所屬行業的平均增長水平。可見定義一家上市公司股票是不是成長股,並不是看這家公司是不是處在風口上,而是看這家公司的業績能否高速增長超出平均水平,歸根結底還是落在業績上,發展才是硬道理。

因此,所謂朝陽行業里可以有成長股,傳統行業里也可以有成長股。未來的成長股可以出現在創業板,可以出現在中小板,也可以出現在主板。所以,成長股不是妖精,請為成長股正名。

很多投資者在思考市場的風格會不會發生變化,我們認為市場並不會產生投資者所期盼的那種「風格變化」。因為未來選擇股票側重點就在業績上,市場將會發現,主板也有真正的成長股大漲特漲,而創業板的那些偽成長股將會在IPO的大潮中失去生命力,失去殼價值,直至失去股價,淪為「仙股」,並不會因為處在創業板,帶著所謂的虛幻的「成長股」概念就能避開劫難。

請拋開原來的所謂「成長股」的執念,回歸業績,發展才是硬道理。 (作者系國泰君安研究所首席市場分析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