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汽水的故事,從一百多年前的藥店說起

把城市帶入夏天的並非一聲蟬鳴。而是在某個夜晚,人們不約而同地打開了一瓶汽水——「呲「的一聲,夏天便悄悄地來了。

隨著溫度節節攀升,汽水的魔力在盛夏達到頂峰。眯眼對著烈日灌下一口冰可樂,又或是看雞尾酒里蘇打氣泡緩慢升騰,是每個夏天最愜意的時刻。

但你可能不知道,一個半世紀前,這歡騰的氣泡只在藥店供應。如今會拿著體檢單提醒你少喝飲料多運動的醫生,那時則是站在櫃檯後面,面帶微笑地調製出一杯又一杯冒泡的甜蜜藥水……

從小喝汽水喝到大,但你未必知道它的「黑歷史」。在這炎炎夏夜,正好開一瓶汽水,坐空調底下聊聊天,聽我們給你講講關於汽水的奇詭小故事。

1 | 礦水傳說,以及蘇打水的誕生

2 | 甜蜜藥店

「汽水噴泉」

這樣新潮的飲料,自然引來不少逐利的商人。1810年,美國發明家Simons和 Rundell申請了史上第一個蘇打水規模生產專利。然而技術在那時卻遠未成熟:氣泡水不是在生產過程中被氧化物污染成血紅色,就是混入大量石灰,根本無法飲用。

滿載著希望的蘇打水,在商業化之初就遭遇滑鐵盧。投資家們押上大筆資產,最後只能破產的破產,跳樓的跳樓……

直到1832年,一個叫John Mathews的英國人發明了蘇打水機器,才為業界帶來了技術曙光。

Mathews設計的機器無疑是一次革新。以往的機器,都是用在水中使用酵母發酵或加入化合物的方法產生氣體。石灰反應雖然省料,但短期內產生的大量氣體需要水外貯存,一旦氣壓過高,就有爆炸的危險。

而Mathews第一次在規模化生產模式下成功做到穩定貯存氣體,從而大大降低成本。生成的氣體經過濾,再送到龐大水缸中與冷水混合,不出半小時,制好的蘇打水便從龍頭口汩汩流出,裝瓶過程也變得方便高效。

Soda fountain一詞,原本是指藥店里的汽水小賣部,而Mathews的機器卻成為了真正的汽水「噴泉」:從中歡騰地噴涌著的泡沫,正宣告著汽水時代的降臨。

藥店的制勝秘訣

規模化生產的蘇打水開始走上街頭,並廣受歡迎。但最終把人們帶入這狂歡漩渦中的,則是藥店的藥劑師。

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二十世紀初,大批藥店開始引進Mathews的機器, 藥劑師能以低廉成本大批量製作蘇打水,並在其中看到了更多可能。只掩蓋苦味當然是不夠的。1908年的一本製藥學出版物《The Pharmaceutical Era》中如此寫道,「上檔次的藥店會精心準備藥劑:無論它們原本的味道如何難以接受,顧客在櫃檯邊拿到的,都會是令人愉悅的成品。」

你問怎樣才是愉悅?蘇打氣泡是基本的口感,此外加上幾勺糖漿,椰子酒,充分攪拌后,倒入高腳杯中……

第一次喝到口味如此絢爛的藥劑,病人們無不心跳加速,眼帶桃花: 「我感覺自己的病可能沒那麼輕,三杯,醫生,我可能得喝三杯才能好。你覺得呢?」

▲「鑽石」和 「波士頓翻轉」,藥劑師們取名已經有了調酒師的風範

打開蘇打飲料新世界大門的調酒……哦不,藥劑師們,一時間創造力爆棚,很快研發出自己的獨特配方。由此引發的,幾乎是整個社會的蘇打水狂熱,曾經鮮少光顧藥店的男女老少,如今無不著迷於這杯甜蜜藥水。售賣蘇打飲料的藥店,都在短短几年內獲得了奇迹般的收益。

黃金時代

1875年,冰淇淋蘇打汽水(也就是雪頂 float)的面世,將Soda fountain推上熱潮的頂點。七十年代到新世紀的三十年,是馬克吐溫筆下的鍍金時代,也是Soda fountain的人生巔峰。到了二十世紀,美國幾乎每個街角都開著一家Soda fountain藥店。

當時也有人批判,藥店應該專註於賣葯而非飲料。然而,藥店怎麼可能因此撤掉大受歡迎的蘇打櫃檯?如同剛剛倒入杯中的蘇打水,氣泡還在喜悅的喧嘩聲中搖曳上升,藥店規模不斷擴大,成為社會各色人流的集散地。無論男女老少,有病沒病,一杯糖水成了到Soda fountain的櫃檯旁坐下放鬆微醺的理由。

大賺特賺的藥店老闆,在店內裝潢上也不惜一擲千金。鍍金時代的「新鮮,耀目,流俗」,被Soda Fountain 這枚時代雪頂上的櫻桃體現得淋漓盡致:紅木質地的壁櫥與桌椅,室內中央是一台鋼琴,演奏家正彈著歡快的舞曲;櫃檯添置了最入時的藝術品:古典優雅的大理石雕塑,精緻奢靡的賽璐珞燈飾,后牆上是一面巨大的鏡子,周圍綴以瑪瑙;曾經簡樸得只有一個鵝頸龍頭汽水機的Soda Fountain,搖身變為華麗的藝術作品。

▲沒錯,這只是一家pharmacy

黃金時代后的三十年,二戰炮火轟然拍散了浮華泡沫。戰後不久,隨著瓶裝飲料與快餐業的興起,Soda fountain逐漸式微,終究還是從歷史書頁的邊緣滑落。從19世紀6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這個甜蜜傳說只持續了80餘年。

▲戰火前夕的美國藥劑師期刊封面。 端盤子的當然是甜美可愛的藥劑師本人

3 | 醫生的秘密

傳奇飲料可口可樂,當然也是藥劑師的傑作。你大概早已聽說過可樂里的咖啡因成分,但在最初的配方中,其實有更瘋狂的配料:可卡因。Coca-cola這一名字中的「Coca」,就取自於可卡因Cocaine。直到1903年,可口可樂才將可卡因從配方中去除。

這不是巧合,也並非個例。在那個年代,往蘇打飲料里添加神經藥物成分,是幾乎所有藥劑師心照不宣的促銷手段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直到1906年才頒布《純凈食品和藥品法》,禁止在食物藥品中「摻雜」,在此之前,藥劑師們幾乎能在一杯蘇打水裡加入任何東西。原本按固體計量出售的藥用海洛因,嗎啡,可卡因,溶解在各色飲料中,含量變得不可捉摸。

此時的藥店不僅限於治病救人,它成了「媽媽的幫手,爸爸的武器」:為繁重家務所累的主婦,四處奔波的推銷員,只要在Soda Fountain 邊坐下,要一杯當季特飲,立刻能用足量的嗎啡撫慰疲倦。 Soda Fountain的忠實顧客,其實大多是這類飲料的上癮者。

▲Soda fountain每調出一杯可樂,就遭到少女們哄搶

4 | 新時代蘇打

糖水炸彈

蘇打飲料拓展市場的腳步,可說是承蒙瓶裝技術一路加持。而技術進步的核心,就在於如何更好地保存飲料中的氣體,讓人可以隨時隨地享受甜蜜氣泡的滋味。

戰後的蘇打水,不再依靠Soda fountain的家庭配方和站式銷售吸引顧客,而轉向汽水工廠生產銷售,這支由藥劑師們點燃的火炬已傳到大資本家們的手中。被選中的古老配方(諸如可口可樂,胡椒博士,七喜雪碧),在人工香料與科學配比的改良下,創造出足以俘獲一切蘇打愛好者的口味。超市架上一排排閃爍著金屬玻璃光澤的汽水瓶罐,在起開的一刻引爆慾望,二十世紀末,又是一場汽水狂歡。

從早年的蘇打飲料廣告看來,狂歡著的人們對糖毫無戒心。1961年的可樂廣告里,女演員Connie Clausen拿著「沒有很甜(not-too-sweet)」口味款的可樂對著觀眾笑道:「你知道,一瓶可樂的卡路里,甚至沒有半塊西柚高。何況冰鎮可樂的口感實在令人滿意,我不再去想那些真正使我發胖的東西。」

1971年,可口可樂讓這場狂熱登峰造極:在那年的廣告里,來自世界各個角落的人們站到了鏡頭前,手裡都有一瓶可樂。所有人面帶微笑,神情超脫,嘴裡則唱著「I』d like to buy the world a coke.」

1977年到2002年,美國軟飲銷量增加了近一倍,同樣翻倍的還有超重人群的比例。當腰上贅肉變得愈發觸目驚醒,人們終於開始思考除愉悅以外,汽水還能給人帶來什麼。

擁抱「清新」,以微醺的姿勢

對健康、無糖的重視,使得新世紀的蘇打汽水風向再度扭轉。

如今「碳酸飲料」四字幾乎是健康問題的代名詞:過多的糖使你肥胖,磷酸則會造成骨流失。就算無糖汽水,境遇也不是太好。早在1959年,第一瓶健怡可樂就開始發售,然而代糖對健康是否有負面影響,至今仍爭議不絕。

碳酸飲料的路途越發艱辛,蘇打水這次決定回頭。(碳酸飲料還是算在蘇打水之列,只是不同歷史階段蘇打水最受大眾歡迎的形式之一)

二十世紀末,瓶裝氣泡水掀起新一波熱潮,蘇打水機器 以家用型號再戰江湖。風味蘇打水方面,則湧現不少以自然發酵方式製作的飲料,諸如乾薑啤酒(ginger beer),根汁啤酒(root beer),格瓦斯(kvas)等。氣泡愛好者們的口味似乎正在邁向原點,紛紛敞懷擁抱成分天然、或低糖無料的「清新」款蘇打水。

但就算是「清新款」蘇打水,也沒有看上去那麼人畜無害。早在1920-1933年的美國禁酒令期間,蘇打水就已成為烈酒最好的掩護。戰後在日本,蘇打水更是靠著一杯highball(蘇打水+威士忌雞尾酒)把威士忌帶上了餐桌,烈酒依靠雞尾酒調淡酒精濃度,再加入氣泡的輕盈口感,向人們日常生活「偷渡」成功。

有了戰術先例,近年來出現的預調雞尾酒(比如銳澳rio),更是結合了蘇打水的清新審美向,成功把更多的氣泡愛好者攬入懷中。嗯,那些少女心爆棚的果味酒也算。

那麼,故事先說到這裡。

「說完了?」有人打了一個酒嗝。

當然沒有。就像對蘇打水的愛永不消逝,故事會一直繼續下去。而身處其中的我們,只有一個任務:在甜蜜中微醺,在氣泡里狂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