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看這些機器人產業發展區域 洞悉各區域競爭力

一、京津冀地區:智能機器人產業創新相對領先

京津冀地區是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基地,區域內北京、天津、河北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已逐步形成錯位發展、優勢互補關係。京津冀三地在機器人產業鏈、智力資源、創新平台、應用開發和政策環境等方面各有優勢,集聚發展態勢顯著。

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雷達圖

(一)產業規模效益

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共387家,總產值45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達16%,產業規模處於全國中上水平。北京工業機器人數量不多,服務機器人發展規模和相關人工智慧基礎技術全國領先;天津以天津機器人產業園和濱海機器人產業園為核心,重點發展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水下特種機器人;河北以發展工業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為主,重點打造若干特色產業基地及園區。

(二)產業結構水平

京津冀地區持續打造以智能機器人為主要方向的創新平台。北京在人形機器人、操作系統等機器人核心關鍵技術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智能家用服務機器人不斷興起,人工智慧相關技術不斷優化,已初步建立較為完整的智能機器人創新鏈;天津在智能服務機器人方向已形成智能平衡車、水下特種機器人的產業集聚;河北唐山已成為金屬焊接、礦用探險等行業機器人研發基地。京津冀地區機器人產業平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處於全國中游水平,部分重點企業已實現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但大部分零部件仍需進口。

(三)產業創新能力

北京市擁有國內領先的研發創新資源,湧現出一批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實體和核心產品,實現了從硬體到軟體,從產品到服務的機器人產業鏈覆蓋;天津在機器人研發以高等院校為主導,專利多分佈在工業機器人、水下機器人和醫用機器人方面;河北正通過開放合作引進機器人產業創新資源,強化與北京等創新集聚中心的協同合作,穩步推進特種機器人產業發展。

(四)產業集聚情況

京津冀地區產業集聚度CR5指標為15%,在智能機器人領域湧現出一批典型企業,已具備一定市場競爭實力。京津冀地區部分龍頭企業自主研發核心零部件現象較為普遍,但在工業機器人和部分服務機器人領域核心零部件均為進口。京津冀地區機近三分之一的企業具有自主品牌,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五)產業發展環境

京津冀地區人才環境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聚集了包括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等在內的23家機器人領域重點科研院所。京津冀地區金融環境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平均金融增加值處於全國較高水平。

二、長三角地區:綜合實力雄厚促進產業高速發展

長三角地區作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區域,工業機器人產業起步早、發展基礎較為雄厚,在上海、崑山、常州、徐州、南京等地已形成集聚效應。長三角地區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機器人產業鏈,在國內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雷達圖

(一)產業規模效益

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共1271家,總產值達86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達15%,無論是企業數量、產業規模,還是平均銷售利潤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全球機器人巨頭均在長三角特別是上海設有總部或基地,對長三角地區的產業效益貢獻巨大,憑藉規模效益、先進軟硬體設計和生產能力,保持技術、市場優勢,佔據消費機器人高端和高附加值市場。同時,國內龍頭企業也紛紛落戶長三角地區,形成了研發、生產、應用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集聚了一批本體和功能部件企業、系統集成商和相關科研院所。

(二)產業結構水平

長三角地區機器人本體研發及生產企業佔比及高端產品收入佔比位於全國中上水平,平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同樣領跑全國。整體來看,長三角正在形成從上游的減速器製造、零部件控制系統生產到中游的本體製造和下游系統集成服務等完整的產業鏈條,這些產業鏈條的大型企業又對其他關聯企業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進一步加快了機器人製造企業在長三角的集聚發展。同時,長三角地區系統集成業務在全國佔據絕對優勢,有四成的系統集成業務在此集聚。

(三)產業創新能力

專利方面,長三角地區主要以江蘇和浙江為主,集中在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東南大學等重點高校,同時區域內重點企業也擁有一定數量的專利授權。長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平均研發投入佔比在全國相對領先,高新技術企業總數也顯著高於其他主要地區。

(四)產業集聚情況

長三角地區由於設有全球機器人巨頭總部基地,機器人產業集聚度較高,集聚度CR5指標為40%。國內部分龍頭企業加快核心零部件的本地化生產能力,但仍處於發展初期,大部分的核心零部件均處於外購階段。區域分佈上,長三角地區形成多點分佈、錯位競爭的特點,但產業整體協同發展能力有待增強。市場布局方面,長三角地區的工程機械、汽車、大飛機、輪船、電子製造等優勢產業為工業機器人應用提供廣闊的市場,為產業發展壯大提供市場推動力。同時,長三角地區機器人品牌企業數量居於全國首位。

(五)產業發展環境

長三角地區人才環境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浙江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蕪湖哈特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等近20家相關院校和研究機構。部分企業參與機器人研發,與高校科研院所形成優勢互補,從不同領域、不同角度對機器人設計、開發和應用等進行研究,從技術基礎到技術應用均展開多方面合作。長三角地區金融環境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平均金融增加值佔比僅次於京津冀地區。

三、珠三角地區:應用市場廣闊推動多地協同發展

珠三角地區作為機器人產業的重要地區,區域內深圳、廣州、東莞、順德等地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已逐步形成多點發展、協同推進關係。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應用市場較為廣闊、基礎技術發展實力較強,已初步形成較為完備的產業鏈條。

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雷達圖

(一)產業規模效益

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為747家,僅次於長三角地區,總產值達75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7%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珠三角地區企業積極與具有技術優勢的國際機器人龍頭企業對接,完成多項企業的引進合作。世界龍頭企業的入駐,有力推動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規模擴大。

(二)產業結構水平

珠三角地區機器人本體研發及生產企業佔比低於長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高端產品收入佔比也沒有優勢,但平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珠三角地區在數控機床領域有比較好的基礎,已形成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特別在機器人控制系統和伺服系統的相關技術處於全國領先位置。隨著工業機器人市場和技術的日臻成熟,珠三角地區一批本土智能製造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掌握了一定的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逐步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

(三)產業創新能力

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平均研發投入佔比僅低於長三角地區,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較多,湧現出一批掌握核心技術的優秀企業,在數控設備、無人物流、自動化控制器、無人機領域具備一定的領先優勢。

(四)產業集聚情況

珠三角地區機器人產業集聚度較低,CR5指標為15%,在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核心零部件領域均湧現出一批優秀企業,具備一定市場競爭實力。珠三角地區平均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處於全國中游水平,特別是部分本地龍頭企業在機器人控制系統和伺服系統方面具有較強技術實力,而中小型企業的核心零部件仍以進口為主。珠三角地區機器人自主品牌企業佔比不高,在自主品牌建設方面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五)產業發展環境

珠三角地區人才環境在全國處於中游位置,與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相比具有一定差距。珠三角地區具備一定的機器人研發實力,聚集了包括華南理工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廣州機械科學研究院、廣州智能裝備研究院、華南智能機器人創新研究院等近20家機器人院校及研究機構。珠三角地區金融環境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相關投資基金發展迅速、投資方式靈活、覆蓋面較廣,為機器人產業提供較為雄厚的資金支持。

四、東北地區:龍頭企業對產業鏈帶動作用明顯

東北地區是機器人產業的重要發展區域,哈爾濱、瀋陽、撫順等地在機器人產業發展方面已積累一定基礎。東北地區依託知名企業和科研機構,面向重點行業開發成套機器人裝備,針對國防、民用領域需求開發服務機器人系列產品,重點研發海洋作業機器人。

東北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雷達圖

(一)產業規模效益

東北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為257家,顯著落後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總產值43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3%處於全國中游水平。東北地區重點發展焊接機器人、移動機器人、噴釉機器人和其它服務型機器人,同時加快關鍵基礎零部件及通用部件生產,逐步形成整機製造、零部件生產區、精密加工及產業創新中心的機器人產業鏈格局。

(二)產業結構水平

東北地區機器人本體研發及生產企業佔比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高端產品收入佔比處於全國中游水平,平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東北地區在機器人技術儲備方面具有較強競爭實力,掌握了一定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並具有自主技術引領、產品體系完備、應用領域廣泛的主要特點,但中小企業發展水平相比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仍有一定差距。

(三)產業創新能力

東北地區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集中度較高,但平均研發投入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在全國均不佔優勢。東北地區機器人重點龍頭企業規模大、創新能力強,在業內具有一定影響力,在多關節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自動化裝備等領域具備強大的研發實力,其產品與解決方案廣泛應用於製造、醫療、核電等行業。

(四)產業集聚情況

東北地區機器人產業集聚度CR5指標為50%,高居全國首位,本區域內龍頭企業均位居全國機器人企業第一梯隊。得益於東北地區較為雄厚的技術研發基礎,東北地區平均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處於全國領先水平,但軸承、電路板、感測器等機器人配套零部件生產能力有限。東北地區機器人自主品牌企業佔比不高,本地化應用能力有限,應用市場仍主要集中在長三角、珠三角等東南沿海。

(五)產業發展環境

東北地區人才環境在全國處於中等位置,與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相比仍具有一定差距。東北地區集聚了包括中科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機器人技術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機器人協同創新中心、哈爾濱工業大學等14家機器人相關高校及研究機構,科研成果轉化能力較強。東北地區金融增加值佔比處於全國中游水平,產業投融資相對珠三角、長三角和京津冀地區較為滯后,成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實力的重要突破口。

五、中部地區:政策優勢引發產業集聚效應初顯

雖然中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但憑藉戰略布局和政策支持,目前已形成一定的集聚效應。通過大力引進機器人龍頭企業,積極培育本土企業,中部地區正在逐步打造鏈條完整、技術先進、優勢突出的機器人產業鏈,引導產需合理對接,加快工業機器人研發、產業化集成與應用創新步伐,在國內機器人產業發展中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中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雷達圖

(一)產業規模效益

中部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453家,總產值達60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為11%,均低於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產業發展的主要特徵是依託已有工業基礎,通過系列扶持政策,以打造機器人產業園區為載體,引進培育機器人骨幹企業。通過建設洛陽機器人智能裝備產業園、武漢機器人產業園等重點園區,中部地區彙集了一批機器人產業鏈上下游重點企業,產業集聚態勢初步形成。

(二)產業結構水平

中部地區機器人本體研發及生產企業佔比及高端產品收入佔比均處於全國中游發展水平,平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較長三角、珠三角地區仍有一定差距。中部地區由於發展機器人產業基礎較弱,以對外引進為主,通過產業鏈各環節的科學設計,產業結構將日趨完善,未來發展仍具較大潛力。隨著科研成果轉化的不斷推進,中部地區將以開放式創新方式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團隊,本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亦具有更好的延展性。

(三)產業創新能力

中部地區機器人產業平均研發投入佔比及整體研發投入在全國屬於中游位置,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與機器人產業發達地區相比仍有差距。中部地區正湧現一批創新型機器人企業,不斷突破核心技術,打破國外壟斷,在焊接機器人、高檔數控設備、減速機、控制系統及環境檢測設備等領域均有一定的研發實力與品牌影響力。

(四)產業集聚情況

中部地區機器人產業集聚度CR5指標為30%,平均核心零部件本地化率較低,雖然以華中數控為代表的骨幹企業加強自主核心零部件研發生產能力,但其他大部分企業仍以加工組裝為主,缺乏關鍵核心技術,關鍵核心部件仍主要依賴進口,本土化生產能力有限。中部地區機器人品牌企業數量位於全國中下游水平,除少數機器人骨幹企業外,大部分機器人缺乏品牌認知度。中部地區科研基礎較弱,產業鏈上下游貫通能力有限,在發展機器人智能化技術方面意識不強。

(五)產業發展環境

中部地區人才環境在全國處於領先位置,聚集了科學技術大學機器人研究中心、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國家數控系統工程研究中心、數字製造裝備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9家重點院校及科研機構。中部地區積極引進國內先進技術創新團隊,與高校科研院所形成深度合作。但中部地區平均金融增加值佔比僅高於西部地區,整體金融環境發展較為滯后。

六、西部地區:促進產業發展的各類資源仍較稀缺

西部地區作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后發之地,通過集聚機器人本體製造、系統集成及智能化改造行業資源,組織實施一批機器人產業集群協同創新重大項目,重點發展機器人關鍵技術和扶持骨幹企業,打造集研發、整機製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和應用服務於一體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產業鏈雛形。

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雷達圖

(一)產業規模效益

西部地區機器人相關企業數量234家,總產值350億元,平均銷售利潤率為9%,均處在全國較低水平,與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等發達地區有不小的差距。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發展的主要特徵是核心區域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單點突破,以機器人產業園區為主要載體,發揮產業規模化效應。

(二)產業結構水平

西部地區機器人本體研發及生產企業佔比、高端產品收入佔比與平均核心零部件國產化率均處於相對落後的發展水平。由於本地發展機器人產業基礎不足,西部地區主要依靠資源外部引進和自主培育相結合,基於已有工業基礎,由點到鏈拓展機器人產業,集中優勢力量進行產品開發,部分工業基礎較好的區域未來發展可期。

(三)產業創新能力

西部地區機器人整體研發投入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高新技術企業數量與機器人產業發達地區相比仍有不小差距。儘管如此,西部區域機器人重點企業在伺服電機、控制器、感測器等核心零部件領域仍有一定的技術突破能力,對外提供較為成熟的設備產品及解決方案。

(四)產業集聚情況

西部地區機器人產業集聚度CR5指標為28%,處於全國中下游水平,缺少大型骨幹企業,龍頭企業引領帶動效應仍未形成,產業核心競爭力不足,機器人產業較為分散,大部分企業仍以加工組裝為主,品牌企業數量較長三角、珠三角等發達地區差距較大,產業發展任重道遠。

(五)產業發展環境

西部地區儘管科研機構總數較少,但仍聚集了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蘭州大學、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等7家國內機器人領域高校及研究機構,在機器人研發與教育培訓方面創造了豐富的成果。西部地區平均金融增加值佔比低於中部地區,尚未形成推動產業快速發展的金融生態體系。

END

對接產業商機

分享行業乾貨

微信ID:robotplaces

機器人創新生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