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股權質押是一顆定時炸彈,誰會變成「教育圈的樂視」?

資金鏈的斷裂讓樂視身陷漩渦之中,作為股權質押的常客,樂視抱著股權質押這顆定時炸彈一腳踏入了黑洞。根據樂視網2016年年報,賈躍亭手中的5.12億樂視網股票已全部質押。

據鯨媒體統計,教育類或含教育業務的上市公司股東進行股權質押成風,截至今年8月2日,有23位股東質押率達100%,超過67.66%股東質押的股份占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比例超過50%。

面對高質押帶來的風險,不少公司選擇大量收購和布局產業,試圖通過收購有盈利能力、有市場競爭力的優勢資產來提高自身盈利能力,讓中小股東增強對企業的信心,其中也不乏常在河邊走的「濕鞋者」。在股權質押高壓力的逼近下,上市公司的瘋狂收購能否自救?又如何避免成為「教育圈的樂視」?

上市公司頻繁的股權質押以及瘋狂布局,讓人不禁聯想到一些教育概念上市公司的身影。

股權質押市場上演搶灘大戲

全通教育頻繁股權質押,市值縮水

前不久,全通教育控股股東陳熾昌及其一致行動人股東林小雅(二人系夫妻關係)遭證監會調查,之後被處以60萬元的罰款。

「昔日股王」全通教育自2014年1月上市后,其實際控制人陳熾昌便開始質押股份,獲取大量的資金和融資,跟樂視一樣走布局產業鏈的路子。自2015年以來,全通教育先後進行了十餘次投資收購事宜,包括遍及各地的地方性校訊通公司、涉及繼續教育業務的繼教網以及圍繞教育科技孵化器等。

根據全通教育2016年年報,公司一路「買買買」,已經併購的控股/全資子公司多達15家。然而,在瘋狂買標的的路上,全通教育走得並不是一帆風順。全通教育在2016年8月份和2017年2月份宣告兩次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均在不久后宣告終止。

在「大刀闊斧」的收購下,全通教育原主營業務「家校互動信息服務」營收所佔比重越來越小,公司漂亮的財務報表靠著收購的子公司業績來支撐。據全通教育2016年年報顯示,其收購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繼教網教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西安習悅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在2016年分別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母公司的凈利潤8547.17萬元、1047.89萬元,總計為上市公司貢獻近1億元的凈利潤。

不過目前全通教育收購的子公司在行業內的經營已是「四面楚歌」。以全通教育在在線教育業務方面的布局為例,公司主要推在線教育產品全課網與面向To B全課雲。不過全通教育在這方面的競爭也比較激烈,如101教育老牌網校轉型直播;掌門1對1、猿輔導、學霸君、理優1對1、一米輔導等在K12在線1對1賽道上廝殺。除了在線1對1,這些在線教育企業也在不斷發展班課產品並不斷擴大品類。

早在2015年12月,陳熾昌的質押率就已達到99.76%。據鯨媒體不完全統計,從2014年11月至今,全通教育的股東共計辦理32筆股權質押,其中25筆系公司實控人陳熾昌辦理的,另外7筆的辦理者為陳熾昌的一致行動人陳熾昌妻子林小雅、峰匯資本以及重要股東全鼎資本。

勤上股份高溢價瘋狂購買教育資產,波折不斷

無獨有偶,主營半導體照明業務跨界而來的勤上股份的收購之路也不容小覷。2016年以來,財大氣粗的勤上光電斥資58.58億元分別收購龍文教育、英倫教育、小紅帽教育和愛迪教育,另外以1億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勤上教育,布局K12課外輔導業務。

然而好景不長,接下來勤上股份遭遇了多件糟心之事。今年3月,勤上股份擬收購成都高達並持有成都七中實驗學校100%股權,結果成都七中公告稱將一紙訴述成都高達為自己維權,並在不久之後投入了同為A股上市公司皖新傳媒的懷抱,後者為它開出助力其赴港上市的優厚條件。

時間兜轉,一個月過後2016年年報「出爐」,這也給勤上股份重重一擊:營收8.43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27億元。值得注意的是,勤上股份此前大張旗鼓收購的龍文教育在過去一年裡表現欠佳。原本預計實現凈利潤1億元,但龍文教育實際上2016年度扣非后凈利潤的實際數為6642.46萬元,完成率為66.19%。

為自保的勤上股份無奈以「名股實債」的方式增資擴股,引入新股東北京均遠和南京純悅,兩者分別認購勤上集團25.50%的出資額。兩位新股東欲結盟奪取勤上股份實際控制權,卻因此前勤上股份簽訂的協議中公司只需支付約定借款利息后,即可回購股權,因此這場實際控制人爭奪戰也演變成一場「鬧劇」。

如今,勤上股份陷入尷尬的境地,公司擬籌劃把占營收九成的半導體業務砍掉,試圖要用教育概念拯救公司危機,儼然沒了當時「豪買」的氣勢。面對高質押帶來的風險,不少公司選擇大量收購和布局產業,試圖再通過收購有盈利能力、有市場優勢的資產來提高自身盈利能力,讓中小股東對自己有信心,但最終折戟。

股權質押拖累經營發展,暗藏資本隱患?

目前,兩市股票已進入「無股不押」的境地。根據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最新周數據,兩市共有3286隻個股涉及過股權質押,佔全體A股(3300隻個股)的比例達到99.58%,全市場只剩下14隻個股沒有涉及過股權質押,其中大部分為2017年上市的新股和ST個股。

高質押公司成為隨時可能引爆市場的「隱形地雷」

股權質押已然成為很多上市公司獲取融資、降低企業資金成本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今年6月中旬以來,隨著股市行情寬幅震蕩,股權質押卻變成了懸在一些上市公司股東頭上的利刃。如勤上股份實際控制人李旭亮及其一致行為人李淑賢股票質押數占其持有上市公司股票的100%,公司隨時可能成為引爆市場的「隱形地雷」。

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告訴鯨媒體:「勤上股份剝離原有LED業務,說明其轉型決心很大。為了布局教育,收購很多資產,如龍文教育、小紅帽教育、愛迪教育等,如果這些資產沒有增長,那一定是會減值。減值對上市公司影響特別大,例如跌停等。」

像樂視、全通教育、勤上股份等上市公司大股東近乎全盤質押所持股權的情況較為少見。有分析師表示,如果股價開始下跌,這也意味著出質人難以及時補充證券或資金,債權方有權強行平倉,從而導致控股權易主。一般當質押股票市值/質押融資額逼近警戒線時,質押方將通知出質人追加擔保品或補充保證金,但這不作強制性要求。但是當質押股票市值/質押融資額逼近或跌破平倉線時,質押方將要求出質人在隔日收盤前追加擔保品或補充保證金,至履約保障水平恢復至警戒線水平,否則質押方將採取平倉措施。

「股票質押對公司的股權結構、治理結構和主營業務等方面的穩定性都會帶來挑戰。」天元律師事務所吳冠雄告訴鯨媒體。也就是說,股價一旦跌破大股東的質押平倉線,而此時大股東又沒有足夠的現金或者持股進行補倉,則將會出現大股東瞬間易主的情況,企業的運營將會出現難以預測的影響。

高比例股權質押與公司發展缺錢有關?

目前,兩市股票已進入「無股不押」的境地。根據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的最新周數據,兩市共有3286隻個股涉及過股權質押,佔全體A股(3300隻個股)的比例達到99.58%,全市場只剩下14隻個股沒有涉及過股權質押,其中大部分為2017年上市的新股和ST個股。

A股上教育概念股質押信息表

從上表可以看出,教育類或含教育業務的上市公司股東進行股權質押成風,有23位股東質押率達100%,超過67.66%的股東質押的股份占其直接持有公司股份總數比例超過50%。

「上市公司股權的巨額質押是正常的融資現象。」吳冠雄認為,上市公司股東採取股票質押手段融資也不一定是套現,的企業和上市公司股東普遍存在槓桿率比較高的問題。同時,A股公司的股票減持比較困難,所以相對而言,A股上市公司股東的股票質押融資現象會更突出。

事實上,在資本市場中,股權質押是一種常規的融資手段,經常被上市公司大股東所使用。有業內人士表示,上市公司股東質押股票融資,往往用於擴大公司的戰略發展和布局,但其實也有股東將其作為個人獲利的手段。如果這些股東能夠把精力更多的投入到關註上市公司的經營和發展上,上市公司的股票表現會更好,也就不太會掉到平倉線以下。

A股上教育概念股質押信息表

為什麼選擇股權質押的情況越來越多呢?從市場交易的角度來看,股權質押是一件「三全其美」的事情。它可以為資金需求方提供方便,也為資金提供方創造收入,同時還為中介機構帶來業務。

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對於大股東尤其是公司實際控制人的融資能力要求較高。大股東冒著可能被平倉和失去控制權的風險進行高比例股權質押,一個重要的原因可能是上市公司缺錢,但又急需推動業務發展。

「高比例質押一定程度上說明大股東走投無路了。」一位投資界人士對鯨媒體坦言,「定增是基於現在的價格做定增,而股權質押則是打折把股權質押出去了,就跟一個創業企業一樣,公司如果能融資,誰會去借債呢?」

瘋狂股權質押背後,折射公司經營風險?

目前,股權質押在A股市場上已蔚然成風,上市公司的股票可以質押出去、換出現金,股東進行套現,或是為公司補充流動資金,不過這種風險也給公司後續的發展埋下了隱患。

在股權質押強壓力的情況下,整體上市公司的經營疲態已顯露無遺;公司在具備資產購買力的同時,促進了上市公司的資產整合環節,但也考驗著上市公司規範管理的能力。

而那些有能力通過再融資收購資產進行布局的上市公司,後期對資產的維護必是重上加重,對於跨界布局教育的上市公司而言,亦是如此。尤其是跨界布局教育的公司,高估值跨界併購、高額業績承諾不達標、巨額商譽減值拖累凈利潤等會給資本市場帶來很大隱患。

A股市場上教育概念曾經是稀缺資源,但這種稀缺性正在喪失,教育公司上市(不管是IPO還是重組上市)都需要謹慎。

《民辦教育促進法》修法將於今年9月1日正式施行,修法允許民辦學校進行工商登記,這一修法也為大部分教育公司上市掃除了政策障礙。對於這些教育機構來說,可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教育機構,消除資產證券化障礙,但所承受的稅務、土地等優惠會相應減少,辦學成本也會有所提高。

在《民辦教育促進法》的促推下,將推動上市公司整合優質教育企業的步伐。例如推動上市公司在幼稚園、民辦高校等領域布局,對於幼稚園、民辦高校而言,往往盈利能力強、但又缺乏整合和資本推動。目前威創股份、秀強股份、長方集團等紛紛通過收購幼稚園,布局幼教領域。

而上市公司跨界教育也釋放了這樣的信號:大部分是主業顯疲軟的情況下,為了尋求新的增長點,併購一些具有高估值且生態健康的教育資產。同時,這類從事教育行業的企業,也有被併購的需求,增加自身的影響力與估值。

教育畢竟是一個「慢產業」,希望在教育上市公司里不會出現下一個「樂視」或者賈躍亭這樣的悲劇人物。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