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原創】中國進口商品結構及與貿易夥伴國的關係研究

魏 浩 李曉慶

(北京師範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北京 100875)

[提要]在對230種製成品按技術含量分類的基礎上,本文利用最新的數據分析了進口商品技術結構的歷史變遷與現狀、從19個國家和地區的進口商品結構以及與貿易夥伴國的相互依賴關係。研究結果表明:在1995-2011年期間,低技術含量製成品、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在進口中所佔份額下降,初級製成品、資源型製成品、高技術含量製成品所佔份額上升,高技術含量製成品早在2000年之前就超過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成為了第一大進口商品;不同類型國家向出口的主要商品類型存在差異性,不同類型國家在進口中的地位也不同;與日本、韓國、台灣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都比較大,與美國、德國、法國、荷蘭的相互依賴度比較小,進口對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的依賴程度都小於這些國家出口對的依賴程度,是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的主要出口國。總的來說,進口貿易的發展具有共享性、包容性,不僅帶動了發展家的出口,還促進了發達國家的出口。

[關鍵詞];進口;商品結構;貿易夥伴,依賴程度

JELF14; F19;F50

一、 引 言

自從2001年加入WTO以來,對外貿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中,進口規模日益增加是對外貿易領域的一個重大變化。聯合國的統計數據表明:在2000-2011年期間,進口總額從2000年的2250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17434億美元,2011年是2000年的7.75倍,進口佔世界總進口的比例從2000年的3.43%增加到2011年的9.53%,增加了6.10%,進口年增長率為22.53%,進口規模在世界的排名從2000年的第8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2位。

進口增加,既是經濟快速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對外貿易政策變化的結果。長期以來,對外貿易政策一直具有重商主義的性質,即重視出口、忽視進口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毫無疑問,這種出口導向型的貿易政策確實促進了對外貿易特別是出口的蓬勃發展,但是,也日益積累了一系列矛盾和挑戰。例如,隨著貿易順差的長期持續,貿易摩擦問題日益嚴峻,全球性的貿易失衡問題日益凸顯,世界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對貿易順差的關注和指責與日俱增,國際經營環境日益惡化,再加上國內經濟的迅速發展導致國內資源能源短缺問題日益凸顯,等等。為了緩解日益嚴峻的國內外矛盾,戰略性的增加進口便是一個有效的措施。與此同時,國家政府逐漸改變了對外貿易政策,對進口的作用更加重視。例如,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進一步擴大進口規模,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進口,促進國內技術創新,擴大國內短缺的能源、資源和原材料的進口,保障市場供應。2012年《國務院關於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進一步優化進口商品結構,積極擴大先進技術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的進口,適度擴大消費品進口,進一步優化進口國別和地區結構,鼓勵自最不發達國家進口,擴大自發展家進口,拓展自發達國家進口。

相對於低技術密集型產品來說,高技術密集型產品的進口可以帶來更明顯的技術外溢效應,其對經濟增長的作用也更強、更持久(J.Worz2005)。那麼,為了使進口的發展方向符合國家的發展規劃,必須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這就需要我們對進口商品結構及其國別結構保持清醒的認識。只有真正的弄清楚這些問題,才能搞清進口的現狀,才能為擴大進口規模、改善進口結構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建議。

基於此,在230種製成品按技術含量分類的基礎上,本文對1995-2011年期間進口商品的技術結構進行測度,並分析了發達國家、發展中大國、高收入經濟體、新興發展家等四類19個貿易夥伴國對的出口商品結構以及進口對這些國家的依賴度、貿易夥伴國出口對的依賴度。

二、 文獻綜述

從已有研究文獻來看,Lall2000Schott2008)、Rodrik2006)、樊綱等人(2006)、Hausmanet al2007)、杜修立和王國維(2007)、BinXu2007)、姚洋和章林峰(2008、魏浩等人(2011)國內外學者利用不同的方法,主要針對出口商品結構及其變動情況進行了分析,而涉及進口商品結構問題的文獻並不多。

針對進口商品結構的相關研究主要有:裴長洪和盛逛(2007)認為,進出口貿易在總量上呈現出巨額的貿易順差,在貿易結構上,進口貿易方式、進口商品結構、進口貿易主體以及進口貿易國內區域結構都有待於進一步改善和優化。胡丹婷(2008)認為,在工業化進程中,對能源、工業原料、機械及運輸設備的進口需求增加,商品進口以能源、原料、半成品為主,消費性商品較少。祝樹金(2011)認為,進口結構已由進口中技術、低技術製成品為主轉移到進口高技術、中技術製成品為主,高技術產品進口份額遠遠高於同類型的其他國家,而資源性產品和初級產品進口份額則顯著低於樣本中的其他國家。裴長洪(2013)指出,從產業條件及進口貿易的實際情況出發,應在優化資本品進口結構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資本品進口比重,相對縮小初級品進口比重的增長速度,穩定並著力優化中間品進口結構,適當增加消費品進口比重。另外,魏浩等人(2014)針對不同類型進口商品在市場上的比較優勢變化及現狀進行了分析,並分析了14個進口國家和地區在市場上不同類型商品的比較優勢變化。

另外,已有的少數文獻,雖然涉及了進口商品結構問題,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分析框架不科學、不準確,需要改進;部分研究只計算了1995年和2003年進口商品結構,不能真實反映自從入世以來進口商品結構及其變化的全貌,急需跟蹤研究2003年以來的發展情況;已有研究只分析了整體進口商品結構,而沒有分析對各主要貿易夥伴的進口商品結構以及與這些國家地區在外貿上的相互依賴關係;已有研究沒有把一些技術特徵不明顯的產品專門進行歸類或者剔除,這會影響統計分析的準確性。

總的來看,國內外學者針對出口商品結構已作了較多的研究,但是,針對進口商品結構的研究涉及不多,分析也不夠全面細緻。自從2000年以來,進口貿易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急需對進口貿易進行深入的研究。基於此,本文借鑒國際廣泛應用的牛津大學教授沙加亞·勞爾(S·Lall)的分類標準,把230種製成品按技術含量分為5大類,細化為9個小類別,對1995-2011年期間不同技術含量製成品的進口結構的歷史變遷、與主要貿易夥伴國的進口商品結構等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

三、分析框架、樣本國家和數據來源

(一)分析框架

本文對製成品的分類方法主要是借鑒沙加亞·勞爾(S·Lall)在分析發展家製成品競爭力時使用的分類方法,把230種製成品按技術含量分為5大類,細化為9個小類別,這些製成品占製成品貿易的絕大多數。這種方法把製成品分成不同的組別並且考慮了發展家的具體情況。表1給出了沙加亞·勞爾(S·Lall)對製成品具體分類的方法。

對於初級製成品(PM)(不包括特殊的交易),不需要在比較優勢和技術層面上進行過多的分析。對於其他製成品,按技術含量分類如下:(1)基於資源型的製成品(RB)。這類產品的生產技術比較簡單且勞動密集度較高,但仍有些產品的生產屬於資本、規模、技術密集型(如石油提煉和現代食品加工);這類產品的比較優勢主要來自於本地自然資源的可獲得性。(2)低科技含量製成品(LT)。這類產品生產使用較為穩定和容易擴散的技術,這種技術通常體現在資本設備中,生產只需要簡單的技能;多數這類產品不存在差異化並且以價格作為競爭手段、需求彈性較低;規模經濟和市場進入的障礙較低。(3)中等科技含量製成品(MT)。這類產品是成熟經濟工業活動的核心內容;產品的生產需要使用複雜的技術、較高的研發投入、高級技能和較長的學習時間;這類產品中的自動化設備和工程類設備等各類產品之間存在很強的關聯效應,需要企業之間進行很好的相互溝通才能夠達到良好的技術效應。(4)高科技含量製成品(HT)。這類產品生產需要高度先進和快速變化的科技、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並且主要強調產品的設計。

(二)樣本國家

本文以世界貨物貿易出口前30位國家和地區為總的樣本,結合進口的主要貿易夥伴國以及相關數據的實際獲得情況,選取不同類型的國家或地區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根據數據的獲得情況,最終本文選擇的19個對比對象是:(1)發達國家: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荷蘭;(2)發展中大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墨西哥;(3高收入經濟體(亞洲四小龍):韓國、香港、台灣、新加坡;(4)新興發展家: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

(三)數據來源

本文分析的重點集中在1995-2011年期間製成品進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所用數據均來自於聯合國世界貿易統計數據(19952011)。

四、製成品進口的技術結構及國際比較

(一)製成品進口技術結構的歷史變遷

21995-2011年期間不同類型製成品進口在進口總額中所佔份額的分佈狀況。總的來看,在1995-2011年期間,各類製成品進口所佔份額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低技術含量製成品(LT)、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所佔份額整體表現為下降的態勢,且下降幅度都比較大,初級製成品(PM)、資源型製成品(RB)、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所佔份額整體表現為上升的態勢,1995年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是第一大進口商品,但從2000年以後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早已超過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成為了第一大進口商品。

(二)製成品進口技術結構的國際比較

為了對製成品進口技術結構的變化進一步深入認識,本文選取代表性的國家和地區進行比較分析。本文選取的9個國家和地區是:美國、日本、德國、墨西哥、巴西、韓國、台灣、越南和馬來西亞。總的來看,在1995-2011年期間,製成品進口技術結構的變化,與墨西哥、越南的變化最為相似,從進口商品技術結構優化的幅度來看,低技術製成品和中等技術製成品所佔份額下降的幅度、高技術所佔份額增加的幅度都是最大的,即進口商品技術結構優化的速度是比較快的。從現狀來看,與對比國家和地區相比,目前,低技術製成品在進口中所佔份額比較低,低於所有的對比地區,中等技術製成品所佔份額僅高於日本、韓國、馬來西亞,高技術製成品所佔份額僅低於馬來西亞(具體見表3)。

五、各類製成品進口的地區結構

(一)從發達國家的進口結構

2011年,美國向的出口結構比較分散,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資源型製成品(RB)和初級製成品(PM)佔美國向出口總額的份額都在20%以上,差別不是很大,只有低技術含量製成品所佔份額較少。在日本對出口結構上,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和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出口所佔份額很大,分別達到43.91%31.06%。德國主要向出口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所佔份額高達64.05%,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佔比也達到20.53%。法國也主要向出口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和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荷蘭向出口的資源型製成品(RB)和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占其對總出口的份額較大,分別達到40.64%37.02%。總的來看,日本、德國、荷蘭對的主要出口商品是中等技術工業製成品,法國、日本對的主要出口商品是高技術工業製成品。

如表4所示,2011年,從美國進口的每類製成品占相應總進口的份額,基本都維持在5.5%-10%的份額,只有農業型製成品RB1)所佔份額高達16.97%。日本是進口較為依賴的國家,其中,低技術含量製成品(LT)和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占相應類別產品的總進口比例很高,達到23.41%23.27%,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也達到12.08%。從德國進口的主要商品是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從法國、荷蘭進口的各類商品在總進口的份額較小。與此同時,從對出口在其各類產品出口總額的比例來看,是日本各類產品的主要出口國,所佔份額基本上都在20%以上,是美國初級製成品(PM)、農業型製成品(RB1)、其它高科技產品(HT2)的主要出口國,所佔份額都在13%以上;在德國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出口中所佔份額最大,但是,也不到10%;在法國、荷蘭出口中所佔份額都比較小,絕大部分都在5%以下。總的來看,和日本之間各類技術性工業製成品的相互依賴關係都最大,高技術工業製成品進口對美國的依賴小於美國出口對的依賴,中等技術工業製成品進口對德國的依賴大於德國出口對的依賴,法國、荷蘭與的相互依賴關係不明顯。

(二)從發展中大國的進口結構

2011年,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這四個國家向出口的初級製成品(PM)和資源型製成品(RB)占其向出口總額的份額都很大,都達到了85%以上,其他技術類工業製成品所佔份額都較小;除低科技含量製成品(LT)佔總出口的份額較小之外,墨西哥其他幾類製成品的份額都比較平均,都在20%以上。

如表5所示,2011年,在進口中,從這些發展中大國進口的各類產品所佔份額都比較小。其中,巴西的其它資源性製成品 (RB2)佔比最高,大約10%左右的份額;俄羅斯的農業型製成品(RB1)佔比最高,大約為8%左右的份額;印度的其它資源性製成品產品(RB2)和紡織、服裝、鞋類(LT1)占相應類別產品的總進口比例較高,都大約為4%左右的份額;南非的其它資源性製成品(RB2)所佔份額也為4%左右;墨西哥各類產品所佔份額都較小,絕大部分都在1%以下。與此同時,從對出口占出口國各類商品出口總額的比例來看,是巴西、南非資源型製成品(RB)、初級製成品(PM)的主要出口國,對出口占巴西資源型製成品(RB)出口總額的比例是34%左右;出口佔南非資源型製成品(RB)出口總額的比例是44%左右;是俄羅斯農業型製成品(RB1)的主要出口國,所佔份額是35%;是印度初級製成品(PB)的主要出口國,所佔份額是18%左右;也是南非加工類製成品(MT2)的主要出口國,所佔份額是19%左右,也是巴西其它高科技產品(HT2)的主要出口國,所佔份額是14%左右。總的來看,各類產品進口對發展中大國的依賴程度都小於發展中大國出口對的依賴程度,也就是說,是發展中大國的主要出口國,但是,發展中大國不是的主要進口國。

(三)從亞洲四小龍的進口結構

2011年,韓國向出口的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占其對總出口的份額最高(34.21%),其它資源性製成品產品(RB2)、工程類製成品(MT3)以及其它高科技製成品(HT2)的份額也比較可觀;香港主要向大陸出口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和其它資源性製成品產品(RB2);台灣向大陸出口的高科技製成品(HT)占其總出口的60.70%,其中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就高達46.20%。新加坡則主要向出口其它資源性製成品產品(RB2)27.26%)和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35.04%)。

如表6所示,2011年,從韓國進口的其它高科技製成品(HT2)占該類製成品總進口的份額較高,大約為23%左右,其他低科技含量製成品(LT2)、加工類製成品(MT2)和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也佔有一定的份額,都大約為14%左右。大陸從台灣進口的高科技製成品(HT)和加工類製成品(MT2)所佔進口的比例較高,都大約為16%左右。從新加坡、香港進口的各類製成品所佔份額都較低,與2000年相差甚遠。與此同時,是韓國、台灣各類製成品主要的出口國。具體來看,是韓國、台灣高技術工業製成品最主要的出口國,對出口占韓國高技術工業製成品出口的份額是51%左右,對大陸出口佔台灣高技術工業製成品出口的份額是56%左右。另外,韓國初級製成品的30%、資源型製成品的27%、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的17%也都出口到了,台灣初級製成品的34%、資源型製成品的21%、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的40%也都出口到了。不是香港、新加坡的主要出口地。總的來看,各類產品進口對亞洲四小龍的依賴度小於亞洲四小龍出口對的依賴度,其中,韓國、台灣各類產品出口對的依賴度特別高。

(四)從新興發展家的進口結構

2011年,越南向出口的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初級製成品(PM)和紡織、服裝、鞋類(LT1)占其對總出口的份額較大。泰國主要向出口資源型製成品(RB)和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馬來西亞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對的出口佔到了其對總出口的69.26%。印尼主要向出口初級製成品(PM)和資源型製成品(RB)。菲律賓對的出口主要是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佔比達到了極高的78.50%。也就是說,新興發展家主要向出口初級製成品(PM)、資源型製成品(RB)和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其中,馬來西亞、菲律賓絕大部分出口是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

如表7所示,2011年,從新興發展家進口的各類產品在進口總額中,所佔份額都比較小,除了馬來西亞在高技術產品中所佔份額為8.47%,其他各類產品所佔份額都低於6%。具體來看,從越南進口的紡織、服裝、鞋類(LT1)占該類製成品總進口的份額相對較高;從泰國、馬來西亞進口的農業型製成品(RB1)和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所佔比例較大;從印尼進口的農業型製成品(RB1)所佔份額稍高;菲律賓方面,除了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份額稍高外,其他類型製成品份額都較低。與此同時,從在這些國家出口中的地位來看,是這些國家高技術工業製成品(HT)特別是電子和電力製成品(HT1)的最主要出口國,對出口占越南高技術工業製成品(HT)出口的34%、泰國的40%、馬來西亞的52%、印尼的19%、菲律賓的85%左右,另外,也是這些國家資源型製成品(RB)特別是其它產品(RB2)、初級製成品(PB)的主要出口國。總的來看,各類產品進口對新興發展家的依賴度小於這些國家出口對的依賴度,也就是說,是這些國家的主要出口國。

六、對研究結果的進一步分析

(一)進口商品結構變化原因的分析

本文的研究發現:在1995-2011年期間,低技術含量製成品(LT)、中等技術含量製成品(MT)所佔份額下降,初級製成品(PM)、資源型製成品(RB)、高技術含量製成品(HT)所佔份額上升。其實,進口商品結構的變化是與全球國際分工形態變化和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緊密相關的。

國際分工的形態早已從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轉變為了產品內分工,產品內分工是指特定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區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間上分佈到不同國家和地區,每個國家和地區專業化於產品生產價值鏈的特定環節進行生產的國際現象。產品內分工是產業內分工的進一步深化和細化,是同一產品的不同生產階段(生產環節)之間的國際分工,其實質是生產布局的區位選擇,其既可在跨國公司內部實現,也可以通過市場在不同國家間的非關聯企業間完成。如果說傳統國際分工的邊界是產業的話,產品內分工的邊界則在於價值鏈和生產環節、生產工序。分工邊界的改變,導致了貿易對象的變化,貿易對象從最終產品貿易轉變為零部件貿易、半製成品貿易。自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零部件、半製成品貿易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其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世界貿易的平均水平,在國際貿易中的份額日益提升。

參與國際分工、融入全球化是對外開放的主要方式,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積極吸引外資是參與國際分工的主要途徑。自從1995年以來,在產品內分工的國際背景下,憑藉廉價的勞動力優勢,通過積極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的方式,參與國際分工。由於勞動力優勢十分凸顯,勞動力規模十分巨大,以及實施一些利用外資的優惠政策、鼓勵出口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企業到投資,帶動了加工貿易的迅猛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生產規模優勢日益凸顯,巨大的生產規模潛力變為現實,逐漸的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世界加工廠」。「世界加工廠」與「世界工廠」有著本質的區別,的「世界加工廠」地位主要是指生產優勢,「世界工廠」地位主要是指技術、品牌優勢。「世界加工廠」的運營模式主要是憑藉加工貿易,因此,「世界加工廠」的運營模式也和加工貿易具有相同的特點,即「大進大出」,大量進口,同時大量出口。也就是說,在國際分工的地位或者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主要是生產、加工組裝。在產品內分工的背景下,根據自身的要素稟賦優勢,進口的商品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的零部件、半製成品以及為大規模生產配套的資源能源類產品,然後利用的廉價勞動力進行加工組裝,最後將製成品出口。

要注意的是,政府一直致力於優化產業結構,在大力發展工業的背景下,以利用外資形式承接的國際產業也日益升級,逐漸從紡織服裝業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轉變為以機電為主的技術密集型產業,由此,進出口的貿易對象也發生了變化,逐漸以機電產品為主,與此同時,隨著代工企業能力的提升、外資企業本土化戰略的實施等,一些技術含量較低的零部件、半製成品不再從國外進口,而是由本土的配套內資企業來生產,進口的零部件、半製成品的技術含量越來越高,這兩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以紡織服裝業為代表的低技術含量製成品在進口所佔份額日益下降,以機電產品為代表的中高技術所佔份額越來越高,在發展到一定階段以後,中等技術製成品在進口中所佔份額相對下降,高技術製成品所佔份額將日益提升。當然,強大的生產規模需要充足的資源能源作為基礎。在國內資源能源不能滿足生產需求時,進口便是有效的應對手段,正因為如此,以銅鐵鋅為代表的初級製成品、資源型製成品在進口中所佔份額大幅增加。

(二)與不同國家和地區相互依賴關係的分析

本文的研究結果表明:進口與日本、韓國、台灣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都比較大;進口與美國、德國、法國、荷蘭的相互依賴度程度比較小;各類產品進口對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的依賴程度都小於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出口對的依賴程度。進口與世界各國的相互依賴關係,是與「世界加工廠」地位(國際分工地位)、國際貿易格局緊密相關的。

正如前文所說,是「世界加工廠」,在全球價值鏈(微笑曲線)中處於中間的位置,即主要從事加工組裝、生產。國際貿易格局整體表現為「三角貿易」,即「發達國家(出口核心零部件、技術)→次發達國家、新興工業化國家(出口半製成品、核心零部件)→(出口製成品)→發達國家」。從進口的角度來看,進口商品主要是技術密集型的零部件、半製成品,以及為大規模生產服務的資源能源類產品。

在亞洲地區,日本、亞洲四小龍的經濟發展程度高於,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高於,為了充分利用的勞動力優勢,再加上在區域上的臨近,成為了這些國家和地區對外投資的主要目的地,把很多產業轉移到了,把變成了他們的生產加工基地。要注意的是,這些國家和地區並沒有把所有的產業都轉移到,而是把相對落後的生產工序轉移到,騰出空間大力發展更高級別的生產工序或者吸引發達國家轉移的新產業,從而導致從日本、韓國、台灣的進口較多,也是這些國家和地區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即進口與日本、韓國、台灣之間的相互依賴關係都比較大。

從美國、德國、法國、荷蘭等西方發達國家來看,在國際分工中,這些國家佔據產品價值鏈的高端,這些國家的跨國公司紛紛實施全球戰略和歸核化戰略,把核心技術和品牌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較高技術含量的生產工序放到技術水平較高、生產成本較低的亞洲四小龍等新興工業化國家,把勞動密集型生產工序和組裝工序放到勞動力價格便宜、投資環境好的等國家,再加上發達國家在高技術領域對進行嚴格限制,從而導致這些西方發達國家對的直接出口沒有日本、亞洲四小龍等多。其實,發達國家對的出口,除了直接出口之外,還包含一部分間接出口,例如,從亞洲四小龍的很多進口包含一部分亞洲四小龍從發達國家進口的技術、零部件和半製成品。另外,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區域經濟集團化特徵也十分明顯,如同亞洲一樣,美國所在的北美自由貿易區、德國等所在的歐盟都具有明顯的區域內貿易的特點,這種特點也降低了美國、德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對出口的依賴。總的來說,價值鏈不銜接、對出口限制、間接出口、區域內貿易等原因,導致從西方發達國家的直接進口較少。

各類產品進口對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的依賴程度都小於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出口對的依賴程度,也就是說,是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的主要出口國。這主要是由於「世界加工廠」的輻射效應導致的。世界各國特別是後進發展家,為了發展本國經濟,千方百計的參與全球化、融入國際分工,也積極的吸引外資、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在跨國公司實施全球戰略、投資多元化戰略的背景下,也都逐漸的融入到了國際分工的體系中。受到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生產要素稟賦、經濟發展程度的制約,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在國際分工中的作用主要是為「世界加工廠」提供資源能源或者提供生產配套服務。因此,從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的進口商品主要是初級製成品、資源型製成品或者是與國內生產配套的高技術產品。要指出的是:與相比,發展中大國、新興發展家自身的經濟規模、貿易規模都比較小,雖然這些國家對出口占本國出口總額的比例很大,但是,從這些國家的進口占進口總額的比例較小。

七、基本結論

本文的研究表明,進口商品的技術結構日益優化,高技術工業製成品是進口的第一大類商品,資源型製成品、初級製成品也是進口的主要商品,這與對外貿易進口的整體發展目標是相符的,這對於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緩解國內資源瓶頸等都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國家政府要高度關注高技術工業製成品所佔份額下降這一現象,深入研究高技術工業製成品所佔份額下降的商品種類以及原因,研究是由經濟危機引致的周期性原因導致的還是由國內工業本身發展速度放慢、與國際產業結構調整速度不匹配導致的。

的進口規模日益增加,但是,不同地區、不同類型國家在進口中的地位不同,從目前的現狀來看,進口特別是技術類工業製成品的進口具有典型的亞太地區特徵,即的進口地區主要集聚在亞太地區,直接從美國、德國等工業強國的高技術類進口比較少,這不利於得到國際上最先進的技術,這既有可能是由於技術水平較低沒有能力直接承接美國、德國的產業轉移,也有可能是由於這些發達國家對出口以及產業轉移具有一定的歧視性,因此,國家政府要高度重視這個現象,制定有效的戰略措施,增加直接從美國、德國等工業強國的進口,特別是高技術工業製成品的進口,直接承接從這些國家轉移的高端產業。

本文的研究結果還表明了一個事實:進口的發展,帶動和促進了世界各國的出口,不僅帶動了發展家的出口貿易,還促進了發達國家的出口。也就是說,對外貿易的發展具有共享性、包容性,即的發展必將惠及世界,不管是發展家還是發達國家,世界各國均能夠從發展中分享到福利進步的機會,這主要是由於加工貿易、經濟發展迅速引起的國內資源缺乏等原因導致的。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到,與貿易夥伴國之間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是雙向的依賴,而不是單向的依賴。然而,對於進口依賴較大的國家和地區,還是要重視進口安全問題,防範進口風險,避免進口貿易的較大波動給國內經濟發展造成衝擊;對於進口依賴較小的地區,要戰略性的增加進口,從而提升經濟發展的國際輻射效應,為塑造良好的國際發展環境。

參考文獻:

1. Xu, Bin. 2007. 「Measuring China』s Export Sophistication.」China Europe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2. Rodrik, Dani.2006. 「What』sSo Special About China』s Exports?」 China & World Economy, 14(5):1-19.

3. Wörz, Julia. 2005. 「SkillIntensity in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Growth.」 Empirica, 32(1):117-144.

4. Schott, Peter K. 2008. 「Therelative sophistication of Chinese exports.」 Economic Policy, 23(53):5-49.

5. Hausmann,Ricardo., JasonHwang., and Dani Rodrik.2007. 「What you export matters?」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12(1):1-25.

6. Lall,Sanjaya. 2000. 「TheTechnological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of Developing Country Manufactured Exports,1985-1998.」OxfordDevelopment Studies, 28(3):337-369.

7. 杜修立,王國維.出口貿易的技術結構及其變遷:1980-2003[J].經濟研究,2007,(7).137-151.

Du Xiuli., andWeiguo Wang. 2007. 「Technology Structures of China』s Exports and Their Change:1980-2003.」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7):137-151.

8. 樊綱,關志雄,姚枝仲.國際貿易結構分析:貿易品的技術分佈[J].經濟研究,2006, (8):70-80.

Fan Gang, ChiHung kwan., and Yao Zhizhong. 2006. 「Analyzing the Foreign Trade StructureBased on Technologies of Traded Goods.」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8):70-80.

9. 胡丹婷,黃鑫燁.進口商品結構分析及其啟示[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8, (2):214-218.

Hu Danting, XinyeHuang, 2008. 「China』s Im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alysis and its Inspiration.」Journal of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2):214-218.

10. 裴長洪,盛逛.進出口貿易不平衡及其調整戰略[J]. 財經問題研究,2007, (4):3-10.

Pei Changhong.,and Guang Sheng,2007.「China』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Imbalance and Its Adjust Strategies.」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 (4):3-10.

11. 裴長洪.進口貿易結構與經濟增長:規律與啟示[J].經濟研究,2013, (7):4-19.

Pei Changhong,2013. 「Impor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Rule and Enlightenment.」 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7):4-19.

12. 魏浩,郭也,沈融.進口製成品在市場上的比較優勢及其變遷:2000年~2011年[J]. 經濟經緯, 2014,5: 43-49.

Wei Hao,YeGuo.,and Rong Shen, 2014.「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s of Import Goods in ChineseMarket. 」 Economic Survey, (5): 43-49.

13. 魏浩,王露西,李翀.製成品出口比較優勢及貿易結構研究[J].經濟學季刊,2011, (4): 1281-1310.

Wei Hao, Luxi Wang.,andChong Li, 2011.「On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Trade Structure of ChineseExports. 」 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4):1281-1310.

14. 姚洋,章林峰.本土企業出口競爭優勢和技術變遷分析[J].世界經濟,2008, (3):3-11.

Yao Yang, and LinfengZhang, 2008. 「An Analysis on the Export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echnologyChanges of Chinese local Enterprises.」 The Journal of World Economy, (3):3-11.

15. 祝樹金,奉曉麗.進口貿易技術結構的變遷分析與國際比較:1985-2008[J].財貿經濟,2011, (8):.87-93.

Zhu Shujin., and XiaoliFeng, 2011. 「An Analysis on Changes of Technological Structure of Chinese Importsand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1985-2008.」 Finance & Trade Economics, (8):87-93.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