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聚力強社|依法立社 變「法」強社——江蘇省海安縣華輝蔬菜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探索(圖)

編者按

為著力提升合作社帶頭人能力素養,促進合作社規範運行與創新發展,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啟動了2017年度「聚力強社」合作社領軍帶頭人培育計劃,遴選了28家農民合作社作為培育對象。這28家合作社各具發展特色與服務特點,不少合作社在業界已小有名氣。本刊從本期起,對這些合作社的典型人物和發展故事進行深入聚焦和宣傳報道,以饗讀者。

「聚力強社」合作社系列報道十五

蘇省海安縣華輝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9年4月,由海安人徐祥軍領辦。徐祥軍之前是一名蔬菜經紀人,最多時有20多台車,年運銷蔬菜5萬噸。2008年,海安縣及李堡鎮官員到上海江橋蔬菜批發市場考察,主動找到徐祥軍,邀請他回鄉發展蔬菜產業。由此,徐祥軍抱著一腔熱情,回到海安成立合作社,帶動農戶種菜。8年來,合作社始終堅持依法辦社,不斷創新完善運營機制,一步步走上了健康發展道路。2011年,合作社被農業部等11部門列入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名錄。

風險共擔,成員承受不了了

回海安前,徐祥軍一直很關心「三農」政策,2007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實施后,政府對合作社的支持力度很大,這讓他認定合作社前景光明。回海安后,在當地政府協助下,他帶動李堡鎮107戶農戶以土地入社,一共600畝地,按1200元/畝折算股份,每戶再繳納一定現金,大多為500元/戶—1000元/戶;徐祥軍則以現金、機械出資,出資總額625萬元。

當時,大家對合作社了解不多,凡事都按照《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字面規定來辦,實行風險共擔的機制。合作社出資840萬元,建了386個大棚,錢不夠就以徐祥軍個人名義去貸款。加上各種大中型機械、冷庫、場地、廠房等,總計投入2200多萬元。建好大棚后,各家的地還是由各家管理,收穫的蔬菜交由合作社銷售,然後按交易額返60%、股金分紅40%的規定分配盈餘。

合作社運作起來后,問題陸續出現了。大家以前都沒種過菜,不懂種菜技術;基礎設施不完善,排水排灌設施不全;建的大棚都是單層棚,抗凍能力差;種了辣椒、西瓜、茄子、西紅柿,但不會安排茬口。轉折點是當年冬季的一個晚上,氣溫突然降到零下7度,把果子全部凍掉了,合作社損失慘重。

成員們一看連本都保不住,於是害怕了,紛紛提出退地退股。徐祥軍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規定「退社成員的成員資格自財務年度終了時終止」為由,希望能穩住成員,但部分成員不依不饒,逼得合作社必須另尋對策。

風險合作社承擔,「人」開始出問題

徐祥軍召開理事會,決定改由合作社來承擔風險,具體辦法就是實行「雙固定」:一是固定分紅,保證成員17%的股金分紅;二是固定工資,成員同時也是合作社職工,領取固定工資(80元/天)。新的機制從2010年開始實施。

「現在看來,這是一條錯誤的路,又回到了以前人民公社的時代。」徐祥軍說,實施新機制后,出現了「人」的問題:一些成員不認真幹活,認為反正干一天就得給工資,又有固定的分紅,就像端上了「鐵飯碗」;地多人多,無法監管,並且在當地政府引導下,2011年合作社在李堡鎮又流轉了500畝地,總規模達到1100畝。

為解決「人」的問題,理事會仔細審視章程,又認真研究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決定用制度來管人。從2011年開始,在保留「雙固定」的情況下,合作社實施新的制度:一是「五統一」,即統一購買生產資料、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銷售、統一結算;二是多勞多得,通過抓鬮,每戶分配6個棚,合作社聘請技術人員統一指導,產品交給合作社銷售,刨除成本后的盈餘,60%按交易額返還成員。成員的積極性開始激發出來,部分成員管不過來或者種得不好,合作社要求他們減少大棚數量,但他們表示自己種的蔬菜就跟自己的小孩似的,哪怕起早貪黑也要管好。2011年,合作社的效益不錯。

基礎設施解決難,合作社只好「搬遷」

2012年,合作社又出現了新情況:一是合作社創建國家級農業園,其中一個標準就是達到1500畝以上規模,於是從城東鎮流轉了400畝土地。二是從2012年開始,隨著經濟高速發展,各地出現用工難、工資漲,與打工相比,成員們的收入就少了,人心開始動搖。三是合作社的基礎設施等亟待完善,這離不開地方的大力支持,但對此合作社與李堡鎮相關各方意見不一。

面對新的問題,合作社理事會首先決定,將成員工資上漲30%,達到了大家的期望值。同時,與李堡鎮相關方面協商,希望加大支持力度,但與合作社的期望差距較大。經再三考慮,徐祥軍決定將合作社「搬遷」,逐步轉移到城東鎮。2014年,第二批流轉的500畝土地到期,合作社不再續租。2015年,合作社在城東鎮再流轉200畝土地,106戶流轉土地的農戶成為合作社成員,另外再吸納了1家企業成員。2016年,合作社召開成員大會,決定李堡鎮的107戶農戶成員全部退社,完全撤出了李堡鎮。

對於合作社的這次「搬遷」,徐祥軍認為,由於農業的弱質性和合作社的為農性,各方的支持對合作社發展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農田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當然,合作社是獨立法人,要自負盈虧,堅持自我發展,不能被外界所主導。「你給我提供最好的服務,我給你展示最好的風采。」徐祥軍總結到。

風險分擔,雙重經營激發活力

2016年,合作社的基地和成員都是全新的,在運營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改變,形成了「雙重經營,風險分擔」機制。一是不再實行土地入股,600畝土地都是流轉的,共涉及106戶農戶,都成為了合作社成員。二是農戶成員集土地流轉戶、股東、職工三種身份於一體。108個成員,都有現金入股,其中管理層成員出資較多,一般成員出資在1000元左右。106戶農戶成員,每戶必須安排一個勞動力在合作社務工。三是嚴格執行交易量返還制度。每個成員在「五統一」下管理6畝左右大棚,產品賣給合作社,銷售價格隨行就市,刨去成本后的利潤,成員得六成,合作社分四成。合作社的四成利潤,提取一部分做年終獎金,獎勵表現好的成員,剩下的按股分紅。合作社銷售成員的產品,刨去物流、人工等成本以後,剩下的利潤也是四六分成,六成按交易量返還成員,剩下的四成提取公積金后按股分紅。四是設立保底收益,也叫基本工資,標準為50元/天。當成員發生虧損,導致實際收益低於保底收益時,合作社按保底收益給予補足,以維持成員基本生活。2016年,由於遭遇自然災害,成員們的大棚出現虧損,合作社兌現了保底收益,再加上土地租金和股金分紅,成員們都很滿意。

新的運營機制,激發了成員的勞動積極性。2017年上半年,合作社生產各類蔬菜5000多噸,銷售額達500多萬元,成員戶均收入4萬元左右。

「這些年來,合作社的基本制度,包括分配製度,都是按章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要求規範運作。具體的運營,則走了不少彎路,好在目前已駛入良性軌道。合作社提供基礎設施、生產資料和服務,兜底虧損風險,成員負責生產,多勞多得,在這個平台上共同受益,大家都很滿意。」徐祥軍說,下一步,合作社的重點是優化經營,具體就是狠抓質量、培育品牌、打造生態農產品,讓消費者認可合作社的品牌。

相關閱讀:

頭條︱「聚力強社」——合作社領軍帶頭人培育計劃正式開班(圖)

聚力強社|荒地種花椒一畝收入能達萬元(圖)

聚力強社︱張殿錫:讓鹽鹼地變成「米糧倉」(圖)

聚力強社︱嵩明蔬菜滯銷 合作社也很受傷(圖)

聚力強社︱乾程合作社:藉機械化提高種植效益(圖)

聚力強社︱90后姑娘打造新型農業品牌(圖)

聚力強社︱成員利益大於一切 ——記新農人馮敏的舍與得

聚力強社︱聖野漿果合作社:以品牌為核心發展水果產業(圖)

聚力強社︱興旺小雜糧合作社:借規範化推動產業發展

聚力強社︱為技術而生 因推廣而興

聚力強社︱胡銀昌:生態立社圓田園之夢(圖)

聚力強社︱「萬果清」無核甌柑的品牌成長之路(圖)

聚力強社︱戰立新:做質量最好的蜂蜜(圖)

來源《農民合作社》期刊2017年第8

點擊【藍色標題】查看征訂指南

合作社人必讀︱2017年度《農民合作社》在線訂閱功能已開通(附指南)

農業部主管 農干院主辦

官方QQ434100844 或「閱讀原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