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千里運河通惠始

編 前

設若萬里長城是護家衛園的父親,那麼京杭大運河堪比執粗井灶的母親,這一撇一捺構成的「人」字便是千百年來迤邐而降的民族風骨和性格;如果說貫南穿北的中軸線畫出的是皇城的骨骼和威嚴,那麼衚衕深處的京腔京韻便是市井的煙火和血脈,這橫平豎直的骨架就「端」起了老北京的身段……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的北京是中華文明的金名片,如何在新的歷史起跑線前傳承和保護好這份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彰顯中華文化魅力,是時代對首都發展提出的新要求、寄予的新期望。

運河重生 河畔蒲柳享生活

老輩人有句俗話:「北京城是漂來的。」且不說當年那京杭大運河上從南漂來的稻米、絲綢、茶葉、水果如何豐富了京城百姓的生活,就是建設紫禁城的金磚、楠木也都是從大運河上運到京城的。滄桑變幻,斗轉星移,唯有它貫穿南北,橫亘古今,激蕩著中華民族的勇敢和智慧,見證了兩岸發生的傳奇,如一首傳唱不息的民族史詩。如今的運河,古時繁忙的漕運場景雖已不再,但經過近幾年的清淤、修繕及保護,每天晨昏不乏在運河畔、垂柳間或漫步或鍛煉的京城百姓,讓古老的京杭大運河再次融入日常生活,重新煥發生機。

探訪

郭守敬紀念館 | 1988年重建現正閉館修繕

運河的開鑿歷史悠久,春秋戰國以來,幾乎各個朝代都有開鑿運河的事兒,但真正實現大運河的全程開通則是在元代基本形成的,發揮了東部南北水路交通大動脈的功能和作用。

提及京杭大運河的歷史則不得不說起這樣一個關鍵性的人物——郭守敬。公元1292年,為連通京杭運河,實行全程水運,都水監郭守敬遂奉詔開挖通惠河,於翌年秋竣工。

郭守敬紀念館現就坐落在什剎海西海的一座小島上,爬幾節石級台階,就能看到一座紅色的古典院落,這便是郭守敬紀念館。四面環水,鬧中取靜。紀念館正門牌匾上刻著「匯通祠」三個字。據資料記載,匯通祠始建於元代,郭守敬曾在那裡長期主持元朝的水利、水系的建設和設計工作。如今看到的匯通祠實際是1988年按照原建築形式重新修建的。

走進紀念館,幾名工人正在對館內建築進行修繕。在院中的一個展館內講述著郭守敬生平的重要事迹,最北的一個展館則通過圖文的形式介紹著郭守敬參與過的各個水利工程。

展館中的一個閘壩模型介紹里顯示,大都治水中,郭守敬在通惠河上設置24座閘壩,用閘壩控制運河水量,確保了高落差下船隻的順利通航,實現了節水行舟,這是乃至世界水利史上的偉大創舉。

通惠河、什剎海、京杭運河又有什麼關係呢?

大運河之所以通到北京城,既是北京城市發展的需要,又是因為北京具備有利的條件——積水潭和什剎海。什剎海分為前海、后海、西海,西海又稱積水潭。積水潭和什剎海既是通惠河的水源,元代還曾作為京杭大運河最北側的總漕運碼頭。

目前,郭守敬紀念館因內部正在進行房屋修繕和展陳改造,暫時閉館,開放時間尚未確定。

通惠河 | 木橋變石頭現身穿「盔甲」

元代的積水潭功能和價值之所以得到如此巨大的提升, 關鍵就是通惠河的開鑿。從捷運八通線八里橋站東北角出來,步行幾分鐘就能在路的北側尋找到永通橋,橋下便是歷史悠久的通惠河。

和古時相比,如今的永通橋少了幾分喧囂、多了幾分寧靜,寬敞的橋面偶有汽車、行人經過,也少有人再在此駐足或停留。

大概是出於保護的目的,永通橋兩側的石欄杆被穿上了鐵質的「盔甲」,網格狀的鐵網將橋欄杆完全籠罩住,使得過往的人群很難和其親近。透過鐵網,一座座神態各異的石獅子已經泛黃,但卻依稀能夠看出它們當年的英姿。

2014年6月大運河申遺成功,永通橋就是通惠河通州段的西起點。於是,現在在永通橋頭能看到兩塊石碑,其中一塊寫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永通橋及石道碑」,另一塊則寫著「遺產區界樁」五個大字。

大運河申遺成功后,記者曾跟隨運河研究專家周良一同到永通橋探訪。他曾告訴記者,永通橋是京杭大運河北端張家灣和通州進北京城的必經之路。此橋在明代以前是木板橋,后因河水湍急,常將這裡原建的木橋沖毀,外加進京的車絡繹不絕,木板橋經常壞,耽誤運輸。於是,在正統十一年,皇帝就下令將木板橋改建為石橋,橋欄杆為漢白玉材質。同時,修建后的永通橋為三孔高拱橋,中間橋孔孔高8.7米,寬6.8米,兩側橋孔不能通船,只用於排水。

據資料記載,當年,夜晚站在橋上俯瞰,三孔橋洞中各映著一輪明月,景色甚佳,為此,此景便也成為通州八景之一——「長橋映月」。

通運橋 | 老客運碼頭今日換新顏

除了積水潭,京杭大運河的另一個重要漕運碼頭就位於現在的通州區張家灣鎮。當年遼國的糧船就是由北運河與蕭太后運糧河交叉點的碼頭進入運糧河,然後轉運至遼南京城。附近一座名為通運橋的石橋因臨近漕運碼頭而成為當時達官顯貴、商賈行旅進出北京的必經之路,也是著名的張家灣客運碼頭遺址。

沿著通州區內的張采路一直走,過了太玉園小區路東便有一條小小的碎石路。碎石路的兩側是一望無際的綠草地,碎石路的盡頭就是通運橋和張家灣鎮城牆遺址。

綠草間,城牆和通運橋的出入口建起了金色的圍欄,圍欄上鑲嵌著城牆及通運橋的簡介。印有「保護文物古迹 留住古鎮歷史 傳承古鎮文化」的大幅宣傳海報格外醒目。一旁,兩三名施工人員正繼續對通運橋附近的地面進行著綠化作業。不遠處的涼亭里,幾位附近的居民正在此搖著蒲扇納涼、閑談,借著水面兒,難得有一片涼風。聯想起古時這裡的繁忙的運輸場景,不禁讓人有種遊歷歲月之感。

走近通運橋,古樸、滄桑、潔凈的橋面用一塊塊大石拼砌而成,上面清晰可見的車轍書寫出古時這裡運輸的繁忙;數十尊歷經歲月洗禮的石獅子屹立在石欄杆上。

2014年大運河申遺成功后,記者也曾到此探訪。彼時,損毀的橋欄杆、歪斜的石碑以及動物在橋面上留下的糞便曾讓隨行的文物專家一度痛心哀嘆。然而,時隔三年,記者的這次故地重遊,通運橋在文物保護上的變化著實令人欣慰、欣喜。

據現場簡介顯示,通運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位於大運河北路要津張家灣城南門外碼頭,因橫跨遼蕭太后運糧河上,俗稱「蕭太後橋」。石橋為三孔聯拱式,中券較高,內嵌碑記一塊。石橋欄板內外浮雕蓮葉形寶瓶圖案,別緻罕見。

此外,在橋東西兩側均建有為乘客登岸所設的石質平台。據記載,早年間,南來的客船都停泊在張家灣城西南角外蕭太后河的寬闊處,然後在此等待登岸。《紅樓夢》中林黛玉進入賈府的原型,據說正是在此下船。張家灣蕭太后河附近的曹家墳就是《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塋,曹雪芹本人去世后即葬於此。

新聞鏈接

前世今生看運河

隋唐時期永濟渠的開鑿開啟了由水道運糧至北京的歷史。

金代開鑿了以北京為漕運中心的人工運河。

元代,郭守敬實施通惠河水源工程和航道工程,使北京地區的水利工程技術水平達到歷史最高點,運河進入最為繁榮興盛的時期。

明、清兩代基本沿用了元代的運河線路,到清末隨著現代鐵路興起,漕運終止。

2013年5月3日,大運河由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中大運河(北京段)共包括高粱閘、什剎海、玉河故道(含澄清上閘、澄清中閘)、白浮泉遺址、廣源閘、平津閘、永通橋及石道碑、張家灣城牆及通運橋、南新倉、通惠河通州段等10處點、段。

2014年6月22日,第38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將「大運河」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包括本市兩個遺產區段——通惠河通州段(西起永通橋,東至通州北關閘,長約5公里)和通惠河北京舊城段(包含玉河故道、澄清上閘、澄清中閘、什剎海等)。趙福生建議,在大運河的保護和利用上,必須要多區聯動,豐富運河文化帶的內容,讓市民對養育了北京城數百年的這個世界文明的水利工程有更多的了解。

記者手記

擦亮運河文化金色符號

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大運河就像一條高速公路,將南方的糧食等資源不斷輸入京城。這條人工開鑿的水路見證了北京的輝煌,沿途留下很多重要的歷史遺迹。

大運河申遺成功后,社會各界對運河遺產的保護更加關注。借著這樣的機會,應該繼續加大保護和修繕力度,讓運河沿途文化遺迹再現新的生機,爭取讓更多的遺產點位擴充進世界遺產範圍。

隨著時代的變遷,漕運的衰退,大運河的交通功能已經逐漸消失,但大運河曾經帶給北京的輝煌不應被忘記。我們要把北京各區的運河遺迹串聯起來,打造運河文化帶,擦亮這個首都文化的金色符號。讓運河文化帶成為一條連接首都北京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歷史文脈,向世界展示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蘊。

專家觀點

多區聯合推動大運河保護

大運河申遺專家組成員趙福生表示,很多市民一提起大運河,首先想到的就是通州區的大運河。其實除了通州以外,還有很多區也都與大運河有著密切聯繫,比如東西城、朝陽、海淀、昌平、順義和大興等區。

趙福生說,除了通惠河,還有一些與大運河相關的河道,因為歷史和自然環境變遷已經少有人知道。比如順義的潮白河,當年是北運河的一條重要水源河。現在潮白河和北運河是不相交的兩條河流,但是在上世紀30年代之前,兩條河是有交匯點的,潮白河的水是要注入北運河的。順義區蘇庄村附近現在還有當年的水壩等設施遺址。因為洪水沖毀了舊日的水利設施,潮白河和北運河就成了今天這樣兩條不相匯的河流。

隋唐時期的大運河曾與大興區產生聯繫。大興區曾出土過幾處沉船遺址,就是重要物證。但因永定河泥沙的淤積,大興地區在隋唐時期的地面,已被埋在現在地面6米之下了,今天很難再看到隋唐大運河的遺址了。

趙福生建議,在大運河的保護和利用上,必須要多區聯動,豐富運河文化帶的內容,讓市民對養育了北京城數百年的這個世界文明的水利工程有更多的了解。

運河文化帶建設要注重整體

北京市文史館館員、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顧問張妙弟表示, 「運河文化帶」建設,必須要強調整體性,這也是建好運河文化帶的工作需要。

首先是凝聚專業力量的需要。大運河是綜合水科學、水利技術、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要素的集成性工程。大運河的興衰史,就是一部這些要素綜合的歷史,需要眾多專業的力量。大運河又是適應社會和自然變化不斷進行更新改造的動態性工程,「運道有跡可循,而通變則本乎時勢」,尤其需要歷史學家和歷史地理學家把它講清楚。運河文化帶的建設更要關懷民眾的需求。

其次是整合各區行政資源的需要。多年來,各區各有工作亮點,有的還比較突出,比如通州。但是力量分散、各自為戰的情況明顯存在,需要有新的工作機制加以整合。

第三就是創建北京市運河文化品牌的需要。北京作為大運河的北端點和漕運終點,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理應拿出運河文化的品牌。毫無疑問,這個品牌的建設應該是市的層級而不是區的層級,必須舉全市之力甚至依靠國家的力量才能成就。這個品牌應該可以引領大運河文化建設,可以成為世界文化名城的金名片,可以成為世界文脈的標誌。

權威聲音

通州提出打造「一線四區」

圍繞大運河文化帶,通州區正組織專家學者深入研究挖掘、全面梳理,力爭對每一處歷史遺存進行保護和展示,講述更多能夠傳誦的運河故事。

通州區文化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大運河文化遺產非常豐富,除了運河本身,還有大量的歷史遺址、出土文物,如碼頭、橋樑、閘壩、古城、糧倉、古墓、皇木、花板石等等。目前,正對大運河的歷史、文物、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做比較全面的梳理和研究。「比如運河沿岸的歷史遺存、地下的遺存,包括一些找不到的遺存,但有歷史記載,也力爭通過其他元素來進行展現。」

據介紹,目前,通州區登記的文物項目236處,下一步市、區相關部門將共同加大對重點文物的修繕力度。今年,通州區提出將統籌做好「一線四區」建設。其中一線就是大運河,四區是通州古城片區,包括張家灣古城片區、漷縣古城片區、路縣故城遺址片區。

通州區文委相關負責人表示,通州區還正在編製「三廟一塔」景區規劃、路縣故城遺址保護規劃等重點地區規劃,並通過規劃建設運河博物館、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展示交流中心、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加強對運河文化遺產的利用。

「大運河文化就是城市副中心的靈魂,必須把城市副中心建設與大運河文化的保護、傳承、利用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使居民能感受到濃厚的文化氣息。」通州區文化委主任王立生表示。

結合副中心建設打造運河品牌

據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已經編製了《大運河遺產保護規劃(北京段)》。完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標誌、大運河遺產區界樁、大運河河道遺產說明牌等安裝工作,大運河遺產管理、展示體系初步建立。

昌平區白浮泉、海淀區長河、西城區什剎海、東城區玉河北區、朝陽區通惠河、通州區北運河等均開展了環境整治工作,建成了玉河故道、東便門慶豐公園、大運河森林公園等運河沿岸文化公園,使大運河遺產本體保護狀況和環境風貌得到明顯改善,運河文化遺產與生態環境改善、運河沿岸民生緊密結合。

遺產類方面,重點要抓好白浮泉、萬壽寺、延慶寺、積水潭、什剎海、通惠河、玉河古道及古閘、通州古城核心區、西海子公園、八里橋等重要文物保護和修繕,該騰退的騰退,該保護的保護,該完善的完善。

環境類方面,要加快大運河沿線景觀提升和生態修復,抓好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后河的環境整治,打造濱水景觀;嚴控沿線建設用地,加強城市設計,促進景觀提升。

另外最主要的還要繼續結合城市副中心建設工作,挖掘運河文化內涵。漢代路縣故城遺址的考古發現,已獲評2016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目前,已啟動遺址保護規劃編製工作和遺址公園建設前期工作。開展了運河文化帶重要文物修繕工作。

關注北京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信

關注首都互聯網協會官方微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