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廣東400年傳承油紙燈籠今何在? 汕頭前美村僅剩幾戶手藝人

大紅燈籠高高掛,油紙燈籠有著幸福吉祥、添壽添福之類的好意頭。「我們這傳統的說法是寫個燈籠,不是買個燈籠,寫一對大何,寫一對大布。」大何、大柿、大布、八寸、尺足……這些包含古韻的名稱,是傳統油紙燈籠的固定尺寸,但如今,知道這些名稱的年輕人已不多。

廣東汕頭前美村的油紙燈籠手藝人陳躍東告訴新快報記者:油紙燈籠手藝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鼎盛時期每家每戶都在編織,現如今只剩下幾戶在堅守,懂這門手藝的不足10人。

在廣東,在潮汕,燈籠上寫的字非常講究。傳統上以家族郡望者居多,陳姓燈籠的背後,一定要寫『潁川世家』或者『忠順世家』,李姓的燈籠要寫『桃坑世家』,林姓的燈籠要寫『九牧世家』等,已經演變成一種族群遷徙歷史中的文化符號和文化遺產。

前美村油紙燈籠

歷史:起源於戰國時代,清初由廣東汕頭前美村陳氏先祖傳承

工序:浸竹、劈竹、削篾、制坯、編織、糊紙、寫字、上油、晾乾、配飾等

工具:刀、鋸、筆、刷子、硃砂及顏料等

售價:傳統小燈籠50元、大燈籠500元;訂製燈籠另計

記者手記

歷史上發生了多次大規模人口遷徙,一些傳統手工藝也隨著遷徙而流動,油紙燈籠就是其中之一。走進廣東汕頭前美村,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傳統的文化氣息包圍,尤其是站在陳慈黌故居前。看介紹得知,這棟建築共有126個房間,32個廳,這可是十足的豪宅,門框和門檻都是用一整條麻石做成,不用灰漿,自然豎在那兒,百年不倒。庇蔭子孫,澤被後代,這是祖先的典範。

走過一個狹窄的天井,拐到煌園油紙燈籠所在的院子,一個廳房裡堆滿了竹子、成品燈籠、半成品燈籠以及各種工具等。煌園油紙燈籠傳承人陳周茂先生操起一隻編到一半的燈籠,手法嫻熟地開始製作,快到無法分辨篾條是如何變化的,我的視線被上下翻飛的速度佔滿,相信陳師傅只有做到真正瞭然於胸的程度才能達到這種境界。他用潮汕話介紹一些情況,全程由他的兒子陳躍東先生翻譯,他們為人誠懇、質樸,這是一個民族優良品質的體現。

近幾年傳統手工藝出現回暖現象,人們對於這些古玩意重新拾起了興趣來,經過一些藝術家、畫家以及各類名人的參與,有些傳統手工藝品變成了暢銷品。油紙燈籠被幾個藝術家帶到了展覽上,更多的人見識到了油紙燈籠精巧的工藝,但傳統風格也因此面臨新的挑戰,畢竟,個性時代,差異化才是生存之道。

油紙燈籠講究「寫」 「活燈死筆」是訣竅

民間記憶的載體很多,油紙燈籠就是其中之一。這次新快報記者探訪的是潮汕地區的油紙燈籠,其中又以前美村為代表。前美村位於廣東省汕頭市澄海區,村內古迹林立,有很深的傳統文化積澱。穿過幾條巷子,就來到老字號「煌園油紙燈籠」坊。

400多年歷史卻面臨失傳

「油紙燈籠是一項傳統的手工藝,起源於戰國時期,后經中原傳入潮汕地區,清朝初年,前美村下底園社陳氏先祖陳晦洲繼承了這一工藝,並且一代代傳下來,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煌園油紙燈籠第五代傳人陳躍東介紹道,「油紙燈籠是傳統手工編織燈籠的派系之一,鼎盛時期每家每戶都在編織,現如今只剩下幾戶在堅守,懂這門手藝的不足10人。」

為了不讓這門手藝失傳,能流傳下去,陳躍東和父親、「澄海民間藝術師」陳周茂一邊申請市級非遺保護,一邊制訂了5年授徒計劃。「煌園油紙燈籠是真正的老字號了,從先祖一直傳下來,現有名可考的可上溯到近5代,我爺爺陳修煌是其中的代表之一,據他生前說,他的手藝是他的祖父陳宣息、父親陳慈茹傳承的,後來傳給第三子陳周茂,也就是我父親,一直到我,一共5代了。」陳躍東說,現在家裡還保留著太公陳宣息使用過的一些工具。

大何大布,燈籠型號含古韻

大紅燈籠高高掛,取的就是幸福吉祥、添壽添福之類的好意頭,「我們這傳統的說法是寫個燈籠,不是買個燈籠,寫一對大何,寫一對大布,可見寫字的功夫很關鍵」,陳躍東說,「大何、大布都是燈籠的型號。如果是掛在家門口或者宗祠前的,都要寫上姓氏和宗族的郡望,如果是掛在廟宇宮前的,則按不同的供奉寫上:天後聖母、風調雨順、玄天上帝、接福迎祥等。」

的確如此,在村裡轉一圈,隨處可見燈籠高懸,但都不盡相同,最常見的是成對地掛在住宅、祠堂和廟宇門口的圓形燈籠,叫大何燈籠。和大何類似的還有種叫做大柿燈籠,只是因為上下收口的時候向燈腹里凹進去一塊,像柿子一樣,所以叫大柿。從大到小叫做大何、二何、三何、四何,大柿、二柿、三柿……一般家裡門面小的就掛得小一點,祠堂、寺廟的門面大,就掛得大一點。大布、八寸、尺足這些橢圓形的小燈籠都有固定的尺寸,一般都是用來在游神賽會、拜老爺或者家裡添丁加口的時候拿在手裡或者掛在竿子上的。

燈籠上寫的字非常講究,不能寫錯。傳統上以家族郡望者居多,陳姓燈籠的背後,一定要寫「潁川世家」或者「忠順世家」,李姓的燈籠要寫「桃坑世家」,林姓的燈籠要寫「九牧世家」等,已經演變成一種族群遷徙歷史中的文化符號和文化遺產。陳躍東說他的祖父年輕時讀了一肚子書,練了一手好字,七鄉六里顧客,只要一報鄉名姓氏,他就知道該寫「九牧世家」還是「濟陽舊家」等,「祖父寫燈籠很講究,右手捻筆管,左手握住燈籠腳,筆毫順行,燈籠逆轉,雙向配合,手不能停也不能抖,眼不能眨也不能閃,意在筆先,不一會兒一對大燈籠就寫完了。這寫燈籠絕活的訣竅在於『活燈死筆』。」

參加新加坡潮州節,迷倒外國人

2014年9月,陳周茂和陳躍東參加了首屆新加坡潮州節,現場編織油紙燈籠,成為全場最大看點之一,吸引大批遊人圍觀合影。許多外國人對這門古老的手工藝品愛不釋手,一對法國老人購買了一對大燈籠,說要帶到法國去讓兒孫們長長見識。

陳周茂十幾歲開始跟父親學習編織燈籠,其間跟隨時代變遷也有過波折。他回憶起當年情景時,口氣中不乏感慨和僥倖,「後來時代變化,燈籠一度式微,很多人都把這門手藝扔掉了,我是堅持的人之一。」2010年,陳周茂創作編織的「幸福汕頭」油紙燈籠獲得汕頭市委宣傳部「宣傳文藝」獎,「我編織的燈籠大都繼承了傳統手藝,無論是樣式還是方法都是如此。跟國內其他地區燈籠相比,煌園油紙燈籠最大的特點是外觀典雅輕盈,透光性強,近幾年在國內暢銷潮汕、廣州、香港地區,在國外則遠銷到了泰國、新加坡等國家。」

談資·寫燈籠軼事

「祖父寫燈籠很講究,右手捻筆管,左手握住燈籠腳,筆毫順行,燈籠逆轉,雙向配合,手不能停也不能抖,眼不能眨也不能閃,意在筆先,不一會兒一對大燈籠就寫完了。」——煌園油紙燈籠第五代傳人陳躍東

陳躍東的祖父陳修煌先生年輕時飽讀詩書,練一手好字,但時運不濟,最終只能把這功夫用在寫燈籠上,這是他的悲哀,但又是他的大幸。每年春節前後,他的懷裡便揣著一本簿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章借彬兄,大何二對;東鄉衛兄大何一對,大布二對……全是燈籠生意上的記錄。「有一年除夕,我們一家都圍著飯桌準備吃團年飯了,祖父卻被一個外鄉人纏著脫不開身。外鄉人姓鄭,是他病中的父親囑他一定要尋到前溪陳伯寫一對大何壓歲接福迎祥的。祖父為難了,連日來紅燈籠供不應求,這一時哪裡找去?還是父親記性好,說去年不是有一對大何定貨人至今沒來取,放閣樓里么?於是,找出這擱置一年的老燈籠,撕了面紙,重裱新裝。父親生起爐火,烤乾了坯子,祖父就書丹著彩,再烤乾了,才上一層光亮亮的桐油。這一連串程序只操作了15分鐘。父親說,這燈籠掛了一準旺,火都烤得比別的多。外鄉人接過燈籠喜淚盈眶。」

(受訪人講述)

首制6米高大燈籠,光模子就300多斤重

一隻小巧的油紙燈籠提在手裡,玲瓏剔透,惹人喜愛。直觀上講,燈籠由竹篾支撐、外糊一層絲紙,但是製作工序卻遠非這麼簡單,從浸竹、劈竹、削篾、制坯、編織到糊紙、寫字、上油、晾乾、配飾等,要經過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近幾年,廣東汕頭前美村的煌園油紙燈籠第五代傳人陳躍東在傳統基礎上進行了創新,不但尺寸超大,而且形狀也突破了常規。

●巨型油紙花瓶的製作場面。

每根篾條都厚薄一致

製作油紙燈籠的竹子都來自福建,一是地緣關係,取材方便,二是一定要選山上的竹子,韌性才夠。竹子運回來后要放在水塘里浸泡兩天,然後取出來劈竹,這可是個技術活,如何下刀,如何劈出大小合適的篾條,這都需要長時間實踐,經驗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篾條尺寸沒有數據量化,完全是按照傳承下來的樣式」,陳周茂一邊說一邊拿出一把篾條,只見它們寬1厘米多,長度從30厘米到三四米不等,每一根篾條都一樣厚薄、一樣光滑、一樣柔韌,為了增加它的韌性,每根篾條都帶有竹青,這個很難把握,多了太硬,少了太軟;而且是豎削為主,其他品種的燈籠則是橫削為主。

●根據客戶要求訂製的紅粿桃形狀的油紙燈籠,起坯和收口都打破了傳統手法。

編織時按照燈籠的尺寸定下篾條的數量和尺寸,「傳統最小的燈籠高約20厘米,直徑約10厘米,要用13×3×2根篾條,也就是一手三條,一共13手,然後折過來,所以再翻一個倍數。最大的燈籠高約60厘米,直徑約64厘米,要用17×7×2根篾條。起坯有幾種編法,比如3上3下,2上2下,還有冬瓜形的先2上2下后1上1下,多一根少一根都不行。」陳周茂說:「傳統的古錢目樣式,還要在編織過程中穿插一根橫的篾條,起到支撐堅固燈籠的作用。編織過程中,要先羅一個口,再套到一個木模上,這樣編出來的坯子才結實,造型才優美。」

●編織過程中,要先羅一個口,再套到一個木模上,這樣編出來的坯子才結實,造型才優美。

接下來就是糊紙了,別小看這一張紙,這是專門製作的絲紙,韌性很好。陳周茂撕下一條紙,揉成長條形,讓新快報記者用雙手抻拉,根本就拉不斷,「自己熬制糨糊,把紙均勻地糊在外面,晾乾后寫字或者畫畫。晾乾后,再刷上一層桐油,防潮防塵防蟲。」

新傳人開始玩點「新意思」

去年5月,香港一家設計公司的劉先生經人介紹,找到陳躍東欲訂製幾個巨型油紙花瓶參加展覽。「我看過對方發來的設計圖樣后就跟父親商量,最後答應對方先試著製作一個4.5米×2.6米的油紙花瓶。製作巨型油紙花瓶,在「下底園燈籠製作歷史」上從未有過。以前製作最大直徑1米的燈籠,也不用搭內模具。而接手巨型油紙花瓶,首先要設計並製作內支撐的木模具,其次編製時要考慮到花瓶內外有多個不同弧度,竹篾也要考慮在不同距離上的厚薄、柔韌與花瓶弧度、力度之間的關聯,所以每一根竹篾的削制十分耗時費工,這些技術上的細節要求已與傳統樣式燈籠大不一樣。我們試編的第一個油紙花瓶就是因為細節處理不好,完工後一豎立起來就軟趴了。」

●製作油紙燈籠用到的工具,如刀、鋸、筆、刷子、硃砂及顏料等。

經歷了第一次試編的失敗,陳躍東與父親總結經驗、改良技藝,「我在一個小廣場搭了一個13米×5米的大鐵棚,幾個人齊心協力編織,人要踩在梯子上才行,光模子就有300多斤重,拆模時要四五個人,進到裡面拆才行。搭棚、起模,不算人工,成本就花了6萬多元。」不過,終於製作成功一個5.5米×2.9米的油紙花瓶燈籠,看到從未有過的巨型花瓶經自己的雙手一步步編成,陳躍東滿懷信心地告訴客戶劉先生:有能力完成6米高油紙花瓶的製作。此次擔任「配角」的陳周茂(陳躍東父親)說:「這次我主要是做竹料準備和編織的事,而與香港客戶網上洽談,花瓶內模具設計的事,我從來沒做過。要不是躍東,接這單業務我心裡真是沒底。」同年9月,這幾個超大規模的油紙燈籠運到北京參加一個大型展覽,受到好評;緊接著第二批巨型油紙花瓶燈籠運到了美國。

陳躍東的創新還在於「改寫為畫」,他為成都漁獲節製作的燈籠上,以大魚為圖像,鋪展在燈籠身上,而不是傳統的寫字。「另外,最近幾年也製作了紅粿桃形和葫蘆形的油紙燈籠,每一次都要突破一些傳統,試驗出新的編織技法。」

油紙燈籠為什麼只能手手相傳? 看過製作過程你就懂了

為什麼傳統的油紙燈籠只能純手工製作?在參觀過油紙燈籠的製作過程后,新快報記者找到了答案。在十幾道繁複的製作工序中,光是劈竹這個環節就非常講究,篾條尺寸大小沒有數據量化,單憑師傅經驗,靠手把手相傳。

新快報記者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記錄了廣東汕頭前美村的煌園油紙燈籠傳承人陳周茂、陳躍東父子製作油紙燈籠的過程。

1 劈竹 如何下刀,如何劈出大小合適的篾條,這都需要長時間實踐,經驗積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做到。篾條尺寸沒有數據量化,完全是按照傳承下來的樣式,每根篾條寬1厘米多,長度從30厘米到三四米不等,都一樣厚薄、一樣光滑、一樣柔韌。 為了增加它的韌性,每根篾條都帶有竹青,這個很難把握,多了太硬,少了太軟;而且是豎削為主,其他品種的燈籠則是橫削為主。

2 編織 按照燈籠的尺寸定下篾條的數量和尺寸,傳統最小的燈籠高約20厘米,直徑約10厘米,要用13×3×2根篾條,也就是一手三條,一共13手,然後折過來,所以再翻一個倍數。最大的燈籠高約60厘米,直徑約64厘米,要用17×7×2根篾條。 起坯有幾種編法,比如3上3下,2上2下,還有冬瓜形的先2上2下后1上1下,多一根少一根都不行。

3 制模 編織過程中,要先羅一個口,再套到一個木模上,這樣編出來的坯子才結實,造型才優美。模子都是木頭製成,按照燈籠樣式,由專業木匠製作而成。

4 收口 起坯和收口技法大致相同,只是一個是向外展開,一個是向內收緊。

5 糊紙 自己用米漿熬制濃度適宜的糨糊,用毛刷均勻地刷在燈籠表面,然後糊上一層絲紙,要均勻鋪展,不能有褶皺。

6 寫字 傳統油紙燈籠製作的一道工序,如果是掛在家門口或者宗祠前的,都要寫上姓氏和宗族的郡望,如果是掛在廟宇宮前的,則按不同的供奉寫上:天後聖母、風調雨順、玄天上帝、接福迎祥等。

7 創新 陳躍東打破傳統油紙燈籠製作工藝,改寫為畫。此圖是他為成都漁獲節製作的燈籠,以大魚為圖像,鋪展在燈籠身上。

來源|新快報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