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與吳奇隆離婚再結婚,馬雅舒真的那麼難相處嗎?

後台回復「頭像」,獲取來自花瓣網的頭像作品

《媽媽是超人》已經快到收官之際,這季的話題也是不少,但最引人注目的浪花,應該是馬雅舒的育娃方式了。范姐不禁好奇,在這個女人身上到底經歷了什麼,讓她這麼缺乏安全感,以至於覺得孩子需要被「過度保護」才是安全的?

對馬雅舒的認知是在小時候看的《蕭十一郎》,馬雅舒在劇中飾演聰明直率、風情萬種的風四娘,與劇中吳奇隆飾演的蕭十一郎有感情戲。而現實中馬雅舒和吳奇隆也因戲結緣。

兩人在2003年感情穩定,吳奇隆在北京開店,交由馬雅舒打理。之後兩人於2006年12月在雲南登記結婚,沒有婚禮,在台灣也沒有領證,兩人的感情一度不被外界看好。

在2009年,吳奇隆發聲明宣布與馬雅舒離婚。當年吳奇隆和馬雅舒的離婚也掀起不小風波。有人說吳奇隆凈身出戶,留給馬雅舒大批財產。還有離婚原因鋪天蓋地的「疑似」新聞,如「傳馬雅舒婚內出軌」、「傳兩人聚少離多一年只睡5次」等狗血八卦。

有網友還在知乎專門開了個話題探討兩人誰對誰錯。

離婚原因各說一辭,我們不是當事人,也無法判讀給予定論,畢竟離婚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離婚後的馬雅舒在2010年與現在的老公羅伯特結婚,婚後兩人育有一兒一女——米婭和愛登。

在最新的一期節目里有兩人恩愛的和諧畫面,但是在整期節目中,馬雅舒和丈夫羅伯特對孩子教育理念的差距仍值得深思。

1

嘗試說服(溝通)策略,而不是縱容孩子的任性

馬雅舒其實在幾個場景來說,教育孩子的方式是需要改進的。比如孩子無理取鬧索要某樣東西的時候,家長百依百順的寵溺反而帶來更多的麻煩,也慣壞了孩子的心理。

在米雅在吃完蛋糕的時候,還要吃麵包,她向馬雅舒撒嬌,一臉「我就要吃麵包,一定要給我買」的樣子。

這時能注意馬雅舒的表現:她並沒有第一時間跟米雅說,吃了蛋糕后還吃麵包會長胖,對身體不好之類的話。而是糾結后不久,選擇妥協了孩子的請求。

一味地縱容孩子的撒嬌任性的請求,而沒有去嘗試說服孩子,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在有要求的時候向父母撒嬌不接受拒絕!百依百順地對孩子好,其實會縱容孩子的無理取鬧。

所以,當米雅不要買橘子就要馬上吃麵包的時候,米雅又再一次抓住了馬雅舒的「痛點」,她瞪眼、發狠、堅持說我不要,然後哭。(這時她心裡已經潛意識的認為只要哭和鬧,媽媽就會答應她了)

最後不出意料地,馬雅舒只能乖乖交出麵包。在整個過程中,馬雅舒並沒有採用說服的策略,也沒有告訴孩子為什麼不能這麼做的緣由。

過度的寵愛連兩個孩子都知道讓媽媽屈服的絕招就是鬧,百試百靈,弟弟愛登也跟著姐姐有樣學樣。

因而,很多時候可以看到米雅的這種聰明,她躺倒在地上哭,能一秒變平靜臉,觀察媽媽的反應。(為什麼她會這樣,因為她知道媽媽的點在哪裡)

馬雅舒對孩子百依百順的育兒方式,她身邊的朋友都不認同。馬雅舒追著孩子喂飯,孩子吃了一口,她就覺得是一場大戰的勝利,而面對閨蜜的孩子在飯桌上老老實實的吃飯,馬雅舒問閨蜜為什麼你家孩子吃飯那麼不操心。

閨蜜回答她,平時不許亂吃零食,到飯點好好吃,把膨化零食扔一邊,沒營養又影響吃飯習慣。閨蜜還問馬雅舒怎麼給孩子主動買零食呢?

的確,馬雅舒一直是孩子需要什麼就買什麼的那種。因此,當她閨蜜說「你太依著他們了,不能盼著別人教孩子,得自己教」的時候,真覺得馬雅舒該反思一下了。

馬雅舒在採訪中說米雅是一個太以自我為中心為中心的孩子。

但其實她不知道,這一切是自己潛意識地慣養了米雅的這種「自我為中心」的想法。孩子一旦有所求家長就答應,反而是不對的,家長應該嘗試適當地說服孩子為什麼這樣可以那樣不可以,而不是一味的縱容。

2

嚴明建立規則,而不是選擇忽略孩子的錯

撒謊是不應該的,想必大家都知道。但是孩子一旦撒謊了,究竟有多少家長是有告訴孩子說:撒謊是不對的呢?在《媽媽是超人》中,馬雅舒就在孩子撒謊這件事上,做了選擇性的忽略。

比如又一次,她的女兒米雅不想帶自己的弟弟玩車,就把弟弟推開。

弟弟喊媽媽,米雅立馬改口說弟弟打人。

這一切其實被馬雅舒看到了,但是居然沒指出米雅的不對。

而是配合米雅一起演戲,冠冕堂皇的說姐姐要和弟弟一起玩。小孩是分不清楚對錯的,但是連大人都分不清對錯,就說不過去了。

一次沒有指出米雅的錯,那米雅作為小孩,她可能就覺得自己撒謊,自己做的事都不是錯,不應該受到指責,如果有人說她錯了,她會狡辯,會鬧,會不講理。

在之前米雅的一次犯錯中,馬雅舒同意的沒有建立規則,沒有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對錯觀念。米雅跟馬雅舒哭鬧不肯去睡覺,她就打馬雅舒的手,還踢她...

雖然馬雅舒有嘗試過樹立規則,女兒都打媽媽的程度,她覺得要樹立教育權威了。但是!她並沒有告訴孩子,打人打媽媽是不對的,是不應該的,她只是質問米雅:誰讓你打我的?

本來要女兒罰站的,但是結果米雅一哭一鬧,她就心軟了,建立規則失敗,沒有辦法樹立威嚴感。所以可以看到大多數時候,兩個孩子並不聽取媽媽的話,馬雅舒的話也沒有威信。

沒有嚴明的家庭規則,沒有正確的對錯觀念,一次次縱容和寵溺,會讓孩子更任性。家長需要引導孩子往健康向上的方向發展,有時候心軟未必就對孩子是好事。

3

家長無法代替孩子去體驗成長

看節目的時候,覺得馬雅舒好累,小心翼翼的討好孩子反而適得其反。同意是帶兩個孩子,反而覺得胡可的氛圍輕鬆很多。

有博主這樣評價她帶孩子「馬雅舒操碎了心,搭進去自己的所有生活,但從來沒法真正當一個家長,她好像就是永遠跟孩子的情緒一起和稀泥,與此同時執念於給孩子製造無菌無痛空間。」

當米雅上芭蕾課的時候,遇到有困難的動作,就立刻拒絕,逃出教室。

然後在窗外看著的馬雅舒,迅速過來充當「解救者」,叫她回去跟老師上課,安慰她學完就去遊樂園。

米雅撒嬌哭鬧說不要學,覺得動作不好做。馬雅舒心軟了,她只能換衣服陪著她一起進教室學。

作為一個媽媽,她沒有告訴孩子學舞蹈會很辛苦但有很多好處,她沒有用說服的策略去講解困難是什麼樣的。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承受困難、壓力,但是無法代替孩子去感受上學是什麼樣的,獨立是什麼樣的,努力受苦會得到什麼的收穫是怎樣的。有些苦有些事,終究要孩子去親身體驗和克服,才知道生活該是什麼樣的。

4

過度的保護孩子並不是溫暖的安全傘

范姐最不能忍受的是馬雅舒家沒有傢具,理由竟然是孩子曾經受過傷,馬雅舒直接把全部傢具搬走了。然後一家人吃飯就在客廳的地毯上擺了個餐布開吃。(想說這樣吃飯好累,還不利於孩子的吃飯習慣)

但這樣的生活不是馬雅舒的老公想要的,作為一個男人,他覺得家裡來朋友了沒有傢具很尷尬。(腦洞一下一大群人在地上吃飯的尷尬)

馬雅舒說無法忍受自己的家裡有那麼多的傢具,擔心孩子會磕磕碰碰,為了孩子忍受3年直到上幼稚園。

兩個教育觀不同的人,必定會碰撞出很多分歧。所以當傢具被再次搬進屋的時候,馬雅舒是拒絕的,甚至是崩潰的,她感到無助,她只能在孩子面前忍氣落淚。(家裡有傢具怎麼變成一種痛苦了?)

其實家裡有傢具對孩子來說並沒那麼可怕,家長是沒辦法為孩子清楚一切障礙不碰到障礙,家長應該做的是告訴孩子如何避免受傷,如何越過障礙不是么?

所以在這方面,范姐挺贊同羅伯特的教育理念,他是這樣說的。

孩子總是要成長,總要學會獨立的。與其替孩子擔心會受傷,不如教會孩子如何處理棘手的事情,畢竟孩子不可能在溫室里庇佑下永遠暗自慶幸。

「幸福是什麼,也許就是你我各退一步,才能牽手前進一步。」,雖然最後羅伯特沒能留下全部傢具,但兩人也各自讓了一步,至少有桌子可以吃飯了。

5

孩子是享有獨立的,而我們需要給他們機會

馬雅舒的教育理念是:只要還有叫她,就必須答應或者回應,這樣才是溫暖。

其實在米雅出生后不久,馬雅舒的老公羅伯特曾在採訪中談過教育理念,他說:父母太保護兒女,發現孩子和父母過於親密。而西方則是把孩子推出去,讓他們有自己的空間。

所以,在節目中馬雅舒和羅伯特有很多分歧,爸爸主張孩子要獨立,媽媽主張孩子要保護,因而兩個人就避免不了吵架。

其實在米雅的身上確實存在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米雅不肯離開媽媽去上學,米雅4歲不會上廁所,自己不會吃飯要老師喂等,但是馬雅舒還是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當米雅尿褲子不會的時候,她的感想是:她太無助了。

而羅伯特的感謝是,我們要好好努力,要多教教她,讓米雅自己學會上廁所。

仔細看節目的觀眾都會對馬雅舒的教育方式不認同,這可能恰恰與她自身的特質有關。而米雅現在情緒不穩定的情況,很大程度也是另一個小馬雅舒:任性、愛撒嬌、情緒化、特別執念於自己的邏輯,聽不進別人的話。

愛,不應該是枷鎖。這不是要群嘲馬雅舒,通過這次節目,可能她自身也會意識到自己的教育理念需要調整。無原則的愛,等同於抹殺孩子的獨立能力。

最後,借《媽媽是超人》里的字母結尾,深有所思。

願我們日後都能成為一位與孩子共成長的好媽媽,在一定程度上,孩子是自由的,而我們也是,共勉。

如果看完這篇文章之後有什麼想說的,歡迎留言,and范姐需要你們的點zan哦,愛你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