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南充市南部縣馬氏家族家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原標題:南充市南部縣馬氏家族家訓: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百年馬家大院,藏在深山,在厚重的歷史文脈中,馬家後代繁衍生息。鐫刻大院正堂上的對聯「孝悌忠信無外倫紀,禮義廉恥莫大綱常」,就是馬氏家族家訓,大院有著怎樣的秘密,馬氏家族家訓為何能鋪佐家族百年興旺?

馬家大院正堂屋。

馬家大院藏深山 南部最大規模古建築

南部縣東北方向有一個三清鄉,山高林密,深山裡有一個橈片村。橈片村村支部書記馬開江講述了村名的由來,相傳在當地一個叫九龍橋的地方,一艘大船翻船后,船槳飛到了村子里,於是當地百姓便給村子取名橈片村。在三清鄉依然可以看到兩塊4米高、形似橈片的石頭立於兩座山上,傳說這就是由船槳變化而來。清嘉慶年間,馬氏先祖馬禮祥,在京城做總兵,位高權重。後來,馬禮祥見橈片村山清水秀,於是在馬家溝定居,用時三年修建了馬家大院,馬氏後人在此繁衍生息、安居樂業。

馬家大院歷經百餘年風霜,馬家大院被完整地保存下來,如今成為南部縣為數不多的省保建築,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和地方氣息,既是川北地區不可多見的文化遺產,也為研究地方建築文化提供了實物參考。

正堂屋懸挂著對聯,上聯為「孝悌忠信無外倫紀」,下聯為「禮義廉恥莫大綱常」。今年82歲的馬元釗在大院里住了一輩子,他說這幅對聯是先祖留下的「家訓」。馬元釗和83歲的老伴姚佩珍從未離開過大院,說起大院的過去,兩位老人感慨萬千,曾經門庭若市,而今人去樓空,徒留多少悵惘。百年馬家大院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為世人留下了一份寶貴的文化遺產。

繁衍生息家族旺 英烈勞模英才輩出

有一位公安英烈就出生在大院里,上房側間門楣上掛著一塊紅框牌子,「公安英烈共和國不會忘記」,落款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

馬元釗和姚佩珍在大院里生活了一輩子,守著這個大院。「公安英烈」是馬元釗老人的二兒子馬開明。1983年11月13日,時任四川省消防總隊綿陽地區支隊廣元縣中隊班代的馬開明在撲救大火時,被倒塌的圍牆砸中犧牲。馬開明犧牲時年僅21歲,「在救火中,他先被一塊木頭砸中受傷,當時戰友勸他先撤離,他說『我是班代,我不能先走』。」

馬元貴養育了3個子女,都是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所,只有中專文憑的馬元貴培養出3個碩士生,更是在當地傳為美談。「立學為先,讀書為本。人不讀書,馬牛襟裾。」這句話寫在馬氏家族家訓中,馬元貴始終相信知識可以改變命運。為了送孩子上學,馬元貴先後從親戚朋友處借了20多萬元。

馬氏後人中曾經走出了省勞動模範馬先良,先後當過農業生產互助組組長、生產隊隊長、村支部書記,1960年被評為全省勞動模範。修水庫、搭建拱橋、安裝電線、建學校……71歲的馬延齡說起父親一件件事迹依然歷歷在目。父親當村幹部30多年,從來沒有到村民家中吃過一口飯。

馬氏祭祖。

樹良好社會風尚 立家規曬家訓樹家風

去年清明節,馬氏家族舉行了隆重祭祖典禮,南部縣三清鄉以此為契機,舉辦了以「立家規、曬家訓、樹家風」為主題的首屆孝親節,來自香港、北京、上海等地近千名馬氏宗親自發回到馬家大院參加祭祖典禮,深山裡的馬家大院迎來了從沒有過的熱鬧。上祭品、讀祭文、上香祭拜、宣讀馬氏家訓和朗誦《第子規》等。馬氏族人學生代表等先後發言,表達了對馬氏先祖的緬懷之情和繼承樹立良好家風的決心。具有馬家特色的壩壩宴會,上千名馬氏宗親歡取一堂、其樂融融。

馬開江已成了十里八鄉的致富能手,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帶銷多個品牌的建築材料,哪家修房給不起材料款,就讓別人先修房子,再說錢。每天車輛來來往往,往返於南部縣城、南充和重慶、成都等地,十來號村民為馬開江運貨、卸貨。公路邊的二層小洋樓,接待南來北往的客人,全是當地的土菜、土雞,味道相當不錯。

馬氏家族百年家訓已成為當地教化社會風氣的載體,南部縣三清鄉黨委書記敬占龍希望孝親節能夠一直舉辦下去,通過「立家規、曬家訓、樹家風」活動,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將立身做人的行為準則融入到每一個年輕後輩的心中。(記者 蘇定偉 圖片由南部縣紀委提供)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