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鳳凰藝術 | 黑匣子:李山變身「蜻蜓人」提出了怎樣的生物藝術問題?

李山 | 生物藝術

2017年8月25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李山」正式開幕。本次展覽大規模聚焦於藝術家的生物藝術主題創作,在國內是首開生面之舉。藝術家期待藉此展覽超越藝術本體的界限,引發一場從生物藝術到人類命運的討論。展出作品包含兩件活體生命的生物藝術創作、近十組以繪畫、數碼圖像、裝置、影像等視覺表達形式進行的生物藝術方案,同時涵蓋逾百件手稿和文獻記錄,以多維度呈現藝術家二十多年來在生物藝術領域的研究探索和思考路徑。以下為「鳳凰藝術」專欄「黑匣子」為您帶來的現場報道。

在開幕式論壇會上,當一位台下嘉賓提問,這些模型跟電影中的道具有何區別時,藝術家李山回答道,電影道具可能是虛擬或虛構的,而今天所展出的這些模型,從科學層面上來說,它們是有可能實現的。

李山個展開幕時,論壇會現場,左起:生物學家陳克勤、批評家、本次展覽學術支持高名潞、藝術家李山、批評家高嶺、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部主管項苙蘋

▲ 開幕討論會現場:作為一種思考方式的生物藝術

這樣一個問題,對於在座的台下嘉賓或更多大眾而言,它是具有心靈震顫性的。「生物嵌合體」這一概念,自現代生物學進入基因層面以來一直是備受關注和避諱的問題。而本次展覽中,藝術家李山就攜帶了60隻蜻蜓人來到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現場,按照藝術家的說法,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生物嵌合體,並且,它是有可能實現的。

▲ 60件2米高的蜻蜓人造型作品《偏離》

在藝術家李山的方案陳述中,他研究發現通過改變專門調控生物形體的HOX基因,就有可能構建蜻蜓與李山的嵌合體:「將靠近人類頭部和上肢的第7號染色體HOXA基因群集敲除,再將蜻蜓的第3號染色體靠近3』端的HOX基因集群敲入」。也就是說,在基因層面上,這種奇異的生物是可能存在並誕生的。李山使用自己的身體作為模型,再嵌合上蜻蜓的頭部、身部和翅膀,合併成一種讓人匪夷所思的嵌合物種構造體。在這裡,蜻蜓人原型是赤身裸體,所有生物性器官暴露在外,在展覽現場,由於考慮到其他多方面因素,使用白布進行遮擋。

▲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開幕式現場

▲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開幕式合影,左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展覽部主管項苙蘋批評家、本次展覽學術支持高名潞,生物學家陳克勤,藝術家李山,展覽策展人及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館長龔彥,批評家高嶺

▲ 蜻蜓人造型作品《偏離》細節

於是,我們很顯然地注意到,藝術家李山在思考這些生物作品的時候,是站在了更高的完全生物體生命層面上的考慮,而不再局限於人類社會道德譜系層面的約束。這種視角已經更高於人類世俗,而進入到某種「上帝」視角的維度,不過,在這裡,「上帝」視角也僅僅只是一個比喻,它更接近於「造物者」而非宗教意義上的「造物主」的概念。或許,我們可以從這裡,一窺李山生物藝術的秘密圖景。正如本次展覽的學術支持高名潞在接受「鳳凰藝術」採訪時所說:

「李山的生物藝術視角是要破除關於人類中心主義的議題,他使我們重新開始思考關於人與萬物之間的關係。」

▲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現場,批評家、本次展覽學術主持高名潞

▲ 展覽現場,藝術家李山導覽

生物藝術究竟是藝術還是生物科學本身?而藝術的界限又在哪裡?這一問題實在是對觀眾而言是緊迫的。它的緊迫性在於,生物藝術的作品不再是作為其他藝術類型之中的「玩物」,它更確切地說,是一種活生生的生物,這是關於「造物者」的藝術。那麼,我們人類是否已經準備好了迎接這種關於人造物種的挑戰了呢?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類發現了DNA大分子,科學開始進入了分子生物學時代。而生物藝術(Bioart)一詞源於1997年美籍巴西裔藝術家愛德華·卡茨(EduardoKac)的創作,其給出的定義為:基於最新的生物技術創造和操控生命。2000年卡茨運用分子生物科技,將水母的綠色熒光基因編入兔子基因,創造出一隻會在藍光下發出綠色螢光的兔子「阿爾巴」(Alba),這也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有生命的生物藝術品。

▲ 綠色熒光兔Alba

生命是否是可以被操控的?這當中是否有令人感到不可控制的危機和未知恐懼?這樣的故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在各種科幻電影或小說中呈現。這種虛構的故事通常是以一種焦慮和恐怖情緒所結構的,難道這樣的未來世界正是如此嗎?或者正活生生地出現在我們生活的世界周圍?

▲ 當代藝術家李山在《塗抹-2》的玉米地里

藝術家李山,過去曾是一位帶有一些觀念性的藝術家,是最早參加威尼斯雙年展的藝術家之一,也是1984年至1985年美術新潮運動的主要參與者。從過去的藝術創作突然向生物藝術進行轉變的時刻,正是他在當今生物技術的世界觀下所被震顫而影響的。據他回憶說,當年接觸到一本關於生物學的書籍,其中談到關於生命體的基因及蛋白質表達,在人類基因組中,發現被科學家們認為是「垃圾」或「廢料」的基因序列中,竟然與人類的性格或其他生理性特徵表達有關,它暗示著作為人類的「本體論」層面上,我們可能正是由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東西所生成了我們之所為「人」的生物性本質基礎:

「我當時有一種被擊倒的感覺或者說是一種失敗感,這種感覺很長時間揮之不去,這可能是我一個藝術轉向一個主要的原因之一。」

▲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轉譯的錯誤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轉譯的錯誤,細節圖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重組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重組,細節圖

這一觀念,極大地撼動了藝術家李山的世界觀,它暗示了人和其他生命體在更基底的層面上的另一種相關性。高名潞稱這種觀念與莊子的「齊物論」存在著某種相似,這種相似並非是以道家為基礎,而是以生命體基底層面為基礎,它在現如今的生物基因技術上得以從另一個世界圖景中向我們顯現。

在本次展覽現場,藝術家李山介紹說,所有的展品分四個部分組成,除了暫未實現的生物構想體之外,還有三件生物藝術的「完成品」呈現,其中兩件為現場所展示的活體生命的生物藝術,另一件為過去曾經完成的活體生物藝術品的影像資料呈現。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塗抹-1》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塗抹-1》局部

而在兩件現場展示的活體生命的生物藝術品中,我們將進一步知曉藝術家李山關於生命體研究的更深層次的思考。這兩件作品分別是以水稻和玉米作為實驗物種的《塗抹-1》和《塗抹-2》。藝術家通過基因編輯的藝術,挑選出兩個基因進行敲除,水稻為SDG711,玉米為Tb1和Tu1兩組基因。而這被敲除的基因則是作為控制生物生長性狀的類似於開關性的基因。它們以某種可控性的方式,來操控生物體其他性狀基因的最終的蛋白質轉錄和表達。當這兩個開關被移除的時候,它就相當於去除了監獄里囚徒的手銬和腳鏈。

於是,這個藝術創作從而使得實驗物種在蛋白質表達的層面上提供出某種可以隨機表達的生物環境。在其表現性上,就是物種生長性狀和顏色的自發性隨機改變。在其方案的書稿中,李山畫出預想中可能出現的形狀特徵或試驗結果,但是,在長達兩年的物種實驗中,它所最終表達出來的性狀特徵,卻大大出乎藝術家的預料和想象。按照李山的回答來說,就是:

「它展現了一種完全的隨機性和偶發性,生命的自由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塗抹-2》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塗抹-2》局部

生命的自由綻放。實驗物種從人類漫長的馴化歷史中重新得到解放,回歸到自然狀態。玉米回復到大芻草和雌雄同體的原始野性。而水稻則因敲除關鍵開關性質的基因,導致無法建立相關基因表達而產生基因混亂,並最終改變水稻的生長性狀及顏色。

關於水稻和玉米的實驗,李山向我們揭示了這樣的一個世界,生命體自身對其的禁錮,它來源於基因組中不同基因序列相互之間的鐐銬,它暗示了一種從來就不可能存在著的生命自由的世界,而在人類的技術層面上,第一次擁有了這種可以將生命重新得以解放的救贖:

「基因在轉錄和翻譯過程中,將其控制機制解除,讓它隨機表達,這可能是一個生命獲得自由的唯一一次機會。」

於是,在展覽現場,當我們看到那一片玉米和水稻的時候,我們所見到的不再是通常所見的普通植物。它們成為了人類歷史上極少存在著的被解放了的物種,它們正張大呼吸器,向天空自由地呼吸。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南瓜計劃》

這兩組生命體藝術品被搬進展廳,分別在一樓展廳中呈現為一片佔地335平米可供觀眾行走其間的「玉米地」,以及二樓展廳里一個將水稻培養於玻璃圍欄中仿造的實驗室場景。它暗示並啟發著觀眾思考,人類究竟應該以何種姿態面對生命的轉換和新生命體的誕生。正如在2007年,藝術家李山在張平傑及上海農業科學院專家的協助下,創作出第一件令人感到震顫而形態怪異的生物藝術完成品《南瓜計劃》。

在2015年的《生物藝術素描》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基因剪輯技術的操控下,全新樣式和色彩的南瓜得以誕生,這也是首次以生物基因運作方式構建的藝術品。植物的原生狀態被改變,在藝術家看來「一個生命總算擁有了自己的存在方式,南瓜最終擺脫了上帝的制約和人類的壓迫。」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南瓜計劃》細節

這是否讓人想起弗蘭肯斯坦的預言?一個南瓜之所是南瓜的特徵究竟是什麼?或者說,一個人之所為是人的基本特徵究竟是什麼?這樣的推論和聯想,不得不讓我們重新審視關於人類倫理和一些關於人類基本概念的定義和思考。在黑匣子另一篇關於《這座「非人性博物館」里展示著我們不是人的證據》中,芬蘭的赫爾辛基舉辦了一座臨時性的「非人性博物館」,其中涉及到自然學、人類學、動物學、歷史、政治學、戰爭學等多種學術範圍中,關於「人性」和「非人性」的探討。其中關於人類胚胎學研究中,有這樣一個案例:

「14日規則」(14-day rule)。這個規則源於人類胚胎學領域,指人類卵細胞自受孕之日起,形成胚胎的十四天界限。人類對自身的好奇似乎永無止盡,在人類胚胎研究的論理問題里,從一顆受精卵到一個人類,它們之間的界限究竟在哪裡?

▲ 人類胚胎

即胚胎髮育到十四天時將要開始形成「原線」(Primitive Streak),這個結構繼續發育會使胚胎開始擁有一些個體性。2016年之前,科研技術水平一般只能將胚胎在體外培養七天左右。七天以後必須要植入母體,接受母體發來的信號和吸收母體的營養物質,才會進一步發育。受限於此,很多人類發育方面的研究無法進一步實施。並因此涉及到是在拿胚胎做實驗還是在拿人類在做實驗這一倫理困惑?1979年由美國衛生、教育及福利部倫理諮詢委員會牽頭,由世界多國科研機構採納,共同設立了以特殊科學實驗規範的形式確立的「14日規則」,並在科研過程中涉及到成長接近14天的人類胚胎需進行銷毀掉或植入母體的方案。

▲ 人類胚胎髮育及人體構造

政策制定者們認為,14天之前胚胎還不具有人的特徵,不涉及倫理問題。但在2016年,《自然》及《自然-細胞生物學》發表了來自英國和美國的兩個研究小組的研究成果,他們將人類胚胎體外發育培養時間提升到了12至13天,逼近各國監管部門所設定的「14天規則」。發育生物學教授瑪格德萊娜·澤爾尼卡-格茨(Magdelena Zernicka-Goetz)表示:

「能在實驗室里做這些研究,將會有巨大的益處。這對探索人類生命早期的發育:如何從一個胚胎髮育成為一個複雜的人。這個人類尚所知甚少的領域具有重要意義,並且對於理解流產和先天缺陷等問題也有重大意義。」

芝加哥大學的醫生與生物倫理學家丹尼爾·蘇爾馬西(Daniel Sulmasy)則表示:

「14天規定對科學家們能做的事情有很強的約束。一旦這個規定取消,對於人類胚胎研究將沒有限制,科學家想做什麼都可以。」

▲ 基因編輯技術的原理簡圖

那麼關於基因技術,這樣的倫理衝突是否同樣緊迫?2015年12月,一場由美國國家科學院和醫學科學院、科學院以及英國皇家學會共同主辦的「全球基因編輯峰會」(International Summit on Human Gene Editing: A Global Discussion)引發關注。

在二樓大廳一座直徑達11米、高度達6米的球幕影院坐落於此,它的造型彷彿展廳中的一個生物分子,邀請觀眾走進細胞內部。影院內360度投影視頻作品《寫入》方案,將原本無法為肉眼觀察的極其微小的細胞內基因翻譯和轉錄的過程,以宏大的視野在每個人面前展開。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寫入》現場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寫入》影像細節

在生物醫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可起到三重作用:對基礎科學的影響,對體細胞的基因編輯以及對生殖細胞的編輯。具體來講,基因編輯技術可應用於細胞、分子、生物化學、遺傳、免疫機制,包括生殖發育過程中的疾病,但它對所可能引發的倫理問題,依然不可窺視。

2017年2月,美國科學院公布的《人類基因編輯:科學、倫理以及監管》(Human Genome Editing: Science, Ethics, and Governance)報告,這份報告也是此次峰會討論的成果之一。這份報告認為,每項科學技術的應用,我們都需要評估其效益、風險、規範以及社會倫理問題。為了能夠更好地以及更為廣泛地使用基因編輯技術,為人類健康造福,我們應該全面評估基因編輯技術由此帶來的科學、倫理以及社會問題,並評估現有政府的行政措施,確保技術安全地被使用。

▲ 在美國,監管體系並未放開編輯人類生殖細胞的閘口,因為美國食品與藥品監督管理禁止「有關人類胚胎細胞進行的可遺傳基因修飾。」而在另外一些國家,則會完全禁止這類研究。人類生殖細胞基因修飾規定,在調查的39個國家中,有25個國家法律禁止(粉色),4個國家明令禁止,9個國家不明確,1個國家限制性使用。無顏色,即不在此次調查範圍內。

那麼,作為生物藝術與生物科學,它們之間的界限究竟在哪裡?在本次展覽的開幕式論壇會上,藝術家李山表示,對於科學工作者而言,他們所進行的試驗或者說是探索的領域,與其功能性是具有相關的,也就是說,它具有應用性。在這個應用性的基礎上,進行評估和選擇課題,最後來完成他們所想要達成的結果。比如,他們會考慮到在這個基因的編輯過程中,玉米的產量是否有增加,防蟲害是否有提高等等,他們不考慮非功能性的課題。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展覽現場

而作為一個生物藝術家而言,功能性並不是用來作為作品參照的目標,更多的可能是關於的生物本身的思考性和啟示性。它用來揭示生命本質的特徵和現象,它不為功能性服務。而對藝術家李山本人而言,他的生物藝術有個非常顯著的特徵,那便是:「釋放生命本身的自由。」但是這當中仍然是存在禁忌的,正如高名潞所說:

「在基因編輯和重組基因等方面。李山在做藝術的時候,有很多東西是禁忌的,包括科學家也是,你邁過這一步對人是一種倫理挑戰。李山很多的作品也是不能展的,不能拿出來,而只能停留在紙面和想象當中。但是無論怎樣,我覺得在藝術當中,從生物層面上來說,這是我們人類不可迴避的一個根本性領域,從這個角度去挖掘這種靈性,挖掘原古就已存在的智慧,來把這種智慧放到當代藝術創作中去挑戰,是具有深刻意義的。」

李山認為,生物藝術並不是用生物科技去做藝術,並不是從審美的角度去界定它,去替代它,也不是用詩意的語言去描述它,更不是以體驗的方式去感受它。它應該是一種認知方式,從界限上來說,它應該是基因層面的一個文化搭接。

這種認知基於兩點,第一點,在一個大分子的一個長鏈條上,能夠找到並列的基因不多,只佔基因組的2%,98%是基因之間的那些雜物或者是說堆放在一起的序列,科學家將這些雜物看作是古老基因的殘留物,也有的科學家認為這是病毒殘骸。藝術家李山在思考這個問題是說,這是不是上帝給未來生命預留的一個表達空間?如果把這些雜物組建成能夠閱讀的句型,那麼一個生命個體,將會有著無限表達的可能性。

第二點,藝術家李山認為人類自身要不要通過基因來尋找自我?把自己看作一堆組織有序的細胞群,從身為人類的概念中解放出來,從更廣泛的視角來審視自我。如果這樣做的話,我們會重新看待我們人類和蜻蜓、玉米、水稻,和酵母之間的關係。所以從基因這個層面來說,我們不僅僅把基因當作生命的基礎物質,更應該把它當作扮演生物大同的一個角色。

那麼,這樣的生物藝術,李山給我們提出的問題究竟是什麼呢?

蜻蜓人,這一方案的真正實施更被李山視作自己生物藝術創作的終極挑戰。他在描述蜻蜓人這組作品時稱,基因技術預示著對於生命體而言,可能擁有著無限種表達的形態。如果這項技術能夠實現,或者說條件允許的話,他寧願用自己身體里的基因來打開這樣的開關。看看自己究竟可以以何種其他的生命方式而存在。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展覽現場,《遭際-1》

在二樓展廳最裡面,近20米寬的巨型屏幕上投影超寬景動畫《遭際-1》方案,在這一影像中,幻想中的蜻蜓人在天空自由飛翔,背景音樂如同宗教吟唱。藝術家李山說:

「蜻蜓來自於遙遠的時代,它曾經與恐龍時代一同並存,在它身上,承載著關於進化的豐富信息,也是作為昆蟲的一個典型而存在。在這裡,它可能正暗示著,關於自然生命當中最隱秘的奧秘和隱喻。」

展覽信息

「當代藝術收藏系列展 李山」

策展人:龔彥

藝術家:李山

學術主持:高名潞

展期:2017年8月26日-11月26日

地點: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1、2樓

主辦機構: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紅色預警,高能來襲!

「鳳凰藝術」的有鹽君又來搞事情啦!

這是一個不無聊的群,

現在加入「有鹽1001種生活」微信群,就可以:

隨時搶到DIY、插花、陶藝、音樂、戲劇、親子等活動優惠券和大紅包哦!!

第一時間Get各種好玩又不貴的活動!!

掃有鹽君二維碼,帶你入群哈!!

這麼好的新展覽 不點圖去看看?

▲ 「移動靶——新演算法下的實體、敘事與秩序生產」

▲ 「王冬齡:竹徑」

▲ 「王璜生:邊界/空間」

版權聲明:凡本網註明「來源:鳳凰藝術」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如需獲得合作授權,請聯繫:[email protected]。獲得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鳳凰藝術」。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