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生大學:休學比上學重要?別開玩笑了!

最近幾天,咪蒙支持實習生休學的事兒又火了。有很多同學在後台留言,希望我也說說休學的事兒。今天,我們只說事兒,不評價人。翻來覆去把文章看了好幾遍,留言也掃了一遍之後,我發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評論區居然有好多反對咪蒙的留言。對此,我只能說:舉個例、講故事的論證方法難免有失偏頗。其實,是否要休學只是個人選擇,沒什麼可討論的,但是這篇文章有一個問題:

文中用的詞雖是 「休學」,可是給人的感覺更像是 「退學」。

因為按照文章的邏輯,如果她想表達的是休學,那早晚還是要返校的,這不是繼續浪費時間嗎?如果想表達的是退學,那為什麼又要說是休學呢?這裡面有個很大的 bug,因為 「退學」 和 「休學」 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休學是指因病或事或其它原因暫時停止上學,學籍還保存在該學校。休學期滿后返校繼續學習。

退學指原在上學的學生放棄在學校學習的行為。退學后的學生失去在原校學習資格。

你看,這兩者的本質差異其實在於:是否能夠返校繼續學習。說得直白點兒,就是:有沒有畢業證。

你可以說:文憑並不能決定一切。但是還記得那句話嗎:沒有人有義務透過邋遢的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學歷同理。

我不敢說沒有畢業證就一定會怎樣,但是通常來看,沒有畢業證的人在職場上是要吃虧的。因為對大部分企業來說,學歷證書是敲門磚,並且涉及招聘、轉正、升職等。如果想進入國企、事業單位等,學歷更是硬性門檻。不相信的話,隨便去一家招聘網站或者找公務員報名資格來看一眼就清楚了。就像創業一樣,只有少數人能夠通過退學取得比畢業生更高的成就。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扎克伯格,不是比爾·蓋茨,也不是喬布斯。再者說,退學成功的人大多都是先有了自己的事業,在學業與事業發生衝突時,為了將理想變成現實才做出的選擇。而不是先退學,再去追求漫無邊際的夢想。實習沒毛病,但退學對於三觀尚未成熟的學生來說,是一件風險很大、極易後悔的事情。你也可以說:如果上大學只是聽老師念 PPT、每天刷微博、逛淘寶,那麼退學去追尋夢想又有何妨?追求夢想沒錯,但事實是:很多大學生的迷茫不是因為找不到方向,而是因為太閑了,所以有時間覺得迷茫。休學是可以接受的,去旅行、去尋夢、去體驗社會,但是有個問題:這些事情用周末或課餘時間不能做嗎?為什麼一定要休學呢?況且,休學就一定能解決問題嗎?當你迷茫地選擇工作,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依舊迷茫的時候;當你去另一座城市旅遊,發現自己依然不知道做什麼的時候。休學的意義又在哪裡?

大學里,有人打遊戲、混日子,有人泡圖書館、提升自己,工作中不也是一樣的嗎?大學只是社會生活的一個縮影,不是說迷茫的人離開學校進了社會就會突然頓悟。要知道,迷茫的人在哪裡都是迷茫的,休學不過是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罷了。真想成長,真想變得優秀,環境只是借口,關鍵還是在自己。你是什麼樣的人,不管在哪兒都是這樣。

再來說另一個問題:為什麼很多休學甚至輟學的人都成功了?因為倖存者偏差,那些沒成功的你看不見。舉個例子:為了調查人們買到火車票的概率,有位媒體記者在火車上隨機採訪了幾十個人,發現這些人都買到了火車票。於是得出結論 —— 今年大家都買到了火車票!他得出這個結論的原因其實是:沒買到火車票的人,記者看不見。很可笑,不是嗎?雖然不是絕對關係,但是從統計學角度來看,高學歷人群的收入確實是要高於低學歷人群的。因此,我的觀點是:

如果你已經非常清楚要去做什麼並且做好了準備,退學可以,但要自己承擔後果;

如果你還處在迷茫中,渴望退學給你指一條明路,那它只會讓你跌入無盡的深淵。

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能幫你做決定,自己做出的選擇,後果要自己擔。畢竟,休學只是手段,成長才是目的,都是為了成為更優秀的自己。

好了,休學的事兒說完了,我們來說說大學吧!其實,大學從來都不是只有課本。你可以談一場戀愛,在最好的年齡去享受一次單純的愛,體會美麗的邂逅,學會愛與被愛的能力。即便是失戀,也足以讓你成長,因為邁過失戀的門檻,你會變得更加成熟。你可以交一些朋友,足以相伴一生的朋友。四年的時光,足夠判斷兩個人是否坦誠、能否成為好友,一旦錯過了,真的很可惜。你可以參加一些活動,完成學校到社會的過渡。因為學校的試錯成本遠低於社會,參加演講、做志願者、組織活動、做些兼職,這些都好,大不了重頭再來過。你可以培養一些習慣,比如早起、健身、讀書。好的習慣可以伴你一生,終身受用。你還可以鍛煉一些能力,比如溝通表達能力、邏輯思考能力、主動學習的能力、付諸實踐的行動力。畢竟,喜歡說的人很多,但能真正做到的人卻很少。在大學里,你會找到很多看起來沒那麼有用的事情。當你離開大學,這些事兒很可能就再也接觸不到了。現在想想,那大概是人生中最後一段可以 「漫無目的」 的自由時光了。有句話是:教育就是一個人把在學校所學全部忘光之後剩下的東西。簡言之,你在大學接觸到的所有看似「無用」的東西,都會以或邏輯或認知的形式融於我們的血肉之中。《阿甘正傳》中有句話: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

生活就像一盒朱古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人生就是一道又一道的選擇題,沒有標準答案,但結果要自己承擔。還記得 「小馬過河」 的故事嗎?水深不深,只有自己親自試過才知道。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如果一所大學真的特別好,注重個人發展,能讓大學生學到想要的東西,我想沒有誰會生出休學的念頭吧?這背後的問題其實是值得我們反思的。雖然大學還存在著諸多問題,但學習和教育的必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我們無法改變如今的教育環境,但可以改變自己努力的程度。如果有希望上大學,還是要去考大學的,並且要努力追求更好的學校;如果你還在備戰聯考,好好學習,聯考取得好成績,進一所好的大學;如果你落榜了,也沒有關係,因為這個時代有太多的舞台和機會。你可以來新生大學,和我們一起做時間的朋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