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著名化學家申泮文院士逝世 享年101歲

↑ 點擊上方「科學家」關注我們

責編:宮奧博

南開大學4日透露,著名教育家、化學家、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申泮文,因病於2017年7月4日0時42分在天津逝世,享年101歲。

申泮文院士的靈堂設在南開大學八里台校區化學樓二樓中廳,遺體告別儀式將於7月8日上午10時在天津市第一殯儀館(北倉)仙苑廳舉行。

《今日科苑》雜誌於2016年4月號在大家欄目曾刊登文章《申泮文院士:巍巍南開魂》,現重新整理出來,與大家一同悼念申泮文院士。

申泮文院士:巍巍南開魂

申泮文院士是著名的無機化學家,化學教育家,翻譯家。他是當代無機化學學科奠基人之一。他是一位可敬的百歲老人,也是一位永遠充滿激情的教師,近百歲高齡依然堅守在教學一線,躬耕於教育。他「永不落伍」,80歲開始學電腦,90歲起開博客。筆者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些這個「時髦」院士的故事。

翻譯家學語言的訣竅

「我下定決心,要在這個暑假當中,改變我的英語學習面貌。」

——申泮文

作為一名翻譯家,申泮文不僅精通英語,還擅長德語和俄語。在學語言上,他總是有著自己的竅門。

申泮文的漢語言文字修養,從幼年就得到很好的訓練。

因為出生自氛圍良好的工程師家庭,申泮文6歲的時候就上國小識字。在他7歲那年,就有機會讀他大哥的《水滸傳》,因為不認識這個「滸」字,申泮文就讀成了「水許傳」。他的父親便嘲戲他說:「你看書時,最好手裡拿一雙筷子,看到你不認識的字,你就把它拈出來就是了,看看你究竟能夠認多少字。」這句雖然是戲言,卻給了申泮文很大的鼓勵。在之後的約一年時間內,他終於讀完了《水滸傳》。在那個國小都讀文言文的時期,申泮文接觸到了通俗白話文,這成為他文字水平提高的一個有利因素。

在廣東上國小時,申泮文的老師曾在國文課上帶領同學們讀《史記項羽本紀》。其中有個片段,讓年幼的申泮文深受感染:項羽觀看秦始皇出巡,看到儀仗之盛,毅然說:「彼可取而代之也!」這句話是申泮文永遠記得的一句口頭禪,也對他的人生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年幼的申泮文擅長找學習的竅門。在廣東國小讀六年級的時候,國文課教員王老師是飽學之士,他給同學們講《孟子》的時候,講到了《孟子見梁襄王》:「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王老師講得有聲有色,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下課的時候,同學們還琢磨出一條燈謎:「金鑾殿上坐著一個猴兒。」見大家都喜歡《孟子》,聰敏的申泮文就套用孟子的語氣來寫作文,王老師給作文的批語是:「此子文有古風。」於是申泮文就學會了一招:文無優劣,就看你會不會投閱卷老師所好,只要你懂得這個竅門,就可以拿到好的分數。

1927年秋,申泮文考取天津南開中學。自此,申泮文的人和思想都進入一個新的廣闊領域,一片好玩的天地。申泮文首先喜歡上了體育,足、籃、排球,中長跑、跳高以及溜冰、武術等無所不好。課後回家,因為家庭作業不多,他還沉浸在更多自己的愛好中,養蟋蟀、養鳥、讀小說。雖然在中學里胡玩、胡看小說,申泮文各科成績大都維持在70分線上,但英語卻因為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年年不及格。

申泮文在認真聽會

1933年,申泮文讀高中二年級。從小就喜愛歷史與白話文的申泮文對韓叔信老師講授的西洋歷史很感興趣。由於這部書涉及很多英語辭彙,韓老師就把學生組織起來,分成小組,每組負責一定頁數中的專業辭彙,分頭查字典,找出對應的漢語辭彙。然後集中成冊油印,分發給每位同學,幫助大家啃這部大部頭的英文歷史書。因為有了興趣,申泮文讀這門課很認真,愛屋及烏,也就對英語發生了新的興趣。

此時的申泮文,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都發生了變化,他不滿於自己惰於中游的情況,更不滿於英語學習的落後狀況。於是,高二那年暑假,申泮文下定決心要利用暑假時間好好學習英語。當時天津有一家英文報紙《華北明星報》,申泮文就訂了一份,每天清晨報紙來后,申泮文就展開報紙,尋找重要新聞和評論文章,逐篇快速朗讀,好文章更是反覆讀很多遍。他每天上午大概如此讀報3個小時,雷打不動地堅持了兩個月,這個看似有些笨的學習方法竟然很有效果,立竿見影。申泮文也在這一個暑假,徹底改變了他英語學習的落後面貌。

申泮文發現這個笨方法其實很有科學道理,它是一種個人獨立、全面自我訓練的外語學習方法,不僅訓練了口語、讀音和聽力,還可以從漢語翻譯思維逐步轉變為直接英語思維。申泮文將這個不死背單詞就能自如掌握英語辭彙的「笨」方法,稱為「以快速朗讀為中心的外語自學法」。利用這個方法持續強化和鞏固后,申泮文的英語終於全面過關了,並且在對譯方面進一步形成了自己的專長。

申泮文的第二外語是德文。1939年,申泮文在西南聯大學習時,他的德文老師是當時清華大學著名教授楊業治。楊業治教授給學生們講課的時候用一本德語化學教材,他念一段德文,教學生們怎麼讀音,會讀音以後,再用英語把這段德文翻譯解釋。聰明的申泮文又抓住了新竅門:楊業治教授說一句,申泮文就立即把句子全部記下來。下課以後就可以對照著學,德語的語氣、語法實際上變得類似英語了。考試的題目也是如此,給你原來書中的一段,然後把它翻譯成英語。申泮文找到訣竅后,總能很快將題目答完,第一個交卷。掌握了對的學習方法后,申泮文的成績突飛猛進,僅用兩年的時間就修完了三年的課程。

不僅英語和德語,申泮文還會第三種語言——俄語。他的俄語技能是在1952年全面學習蘇聯、進行高等教育改革時期學的。當時,全體化學教師一起突擊了18天,掌握了基本的辭彙和語法,然後就組織集體力量翻譯蘇聯教材,邊翻譯邊提高和鞏固俄語學習。在翻譯蘇聯教材的過程中,申泮文再次抓住了一個竅門——不做俄漢直接翻譯,而是做俄—英翻譯,因為俄語、英語同為拉丁語系,俄語中又有許多來自英語的外來詞,通過英語來了解俄語更準確,也更方便。所以在翻譯過程中,需要查字典時,申泮文不查俄漢字典而查俄—英字典。由於申泮文深厚的英語功底,將英語辭彙翻譯成漢語的時候,就不需要再查字典了。翻譯蘇聯教材的工作也因此能夠快捷地完成。

開啟氫化物的黃金時代

「我必須在工作方面給自己增加壓力,加緊去做更多的工作。」

——申泮文

1956年1月,中央提出「向科學進軍」的口號,制定出《1956年至1967年科學技術發展遠景規劃》。南開大學開始辦專門組,要申泮文等人定無機化學科學研究的方向。申泮文提出定無機合成方向,雖然當時在教研室里有許多爭執,但因為有年輕教師支持申泮文,所以研究的主要方向最終確定為無機合成。

當時硼和氫兩種元素引起了申泮文的注意,但科學研究工作沒什麼基礎,實驗設備條件跟不上,圖書跟不上,人的素質跟不上,差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要想發展起來,是很曲折和緩慢的。

由於當時國內資料不夠,申泮文就請他在國外的朋友給他郵寄關於硼、氫這些方面的資料,其中有一本書,是全面介紹氫化鋁鋰的。那時候氫化鋁鋰是新合成出來不久的一個重要還原劑,合成方法還存在很多問題。申泮文很想加入研究,看看能不能在新合成技術上找到一條出路。

申泮文當時還關注了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複合氫化物和氫氣的反應,並開始討論未來的能源。氫氣燃燒變成水,只要有能量把氫氣從水裡分解出來,它燃燒后還是變成水,所以氫能是一個清潔能源,將來可以替代石化能源。於是申泮文就開始大力宣傳氫能源,宣傳未來我們要能夠開發出氫能的話,就可以解決污染問題。這些工作都和申泮文的選題結合在一起。

南開大學校長龔克問候申泮文,叮囑他保重

申泮文與氫和硼還有一個機緣,就是教育部接受中蘇合作項目裡面的若干項目,這些項目都是關於軍事技術的。其中有一個項目,是關於金屬氫化物合成的,因為氫化鋁等金屬氫化物可以作火箭燃料,跟軍事技術密切相關。而硼的化合物也跟軍事技術有關係,連氧的化合物也有關係,過氧化物,超氧化物都是高能氧化劑。所以當時中蘇科技合作項目裡面就有氫化物、氧化物兩個項目。而申泮文當初提出來的關於氫化鋁鋰的新合成技術、氫能源這些課題正好和教育部的這個項目一致。所以教育部就把申泮文他們列入項目提供資金,這也讓申泮文剛好開始了他的氫化物研究。

在南開大學做金屬氫化物的合成工作,首先是從氫化鋁鋰開始的。氫化鋁鋰是一類重要的還原劑,由於當時的合成方法還不夠成熟,申泮文用氫化鋰和氯化鋁在乙醚中反應,從而得到氫化鋁鋰。但是這個反應卻要求在反應開始的時候乙醚溶液裡面必須先有一點已經合成好的氫化鋁鋰,才能促進反應進行。然而當時在國內買不到氫化鋁鋰,這便成了一個難題。

後來申泮文他們在查資料后發現,可以用溴化鋁代替氯化鋁,就不需要先有氫化鋁鋰了,而他們只需要先合成溴化鋁就可以了。這樣在他們最早合成氫化鋁鋰時,開始在裡面加一點溴化鋁,溶液裡面就有氫化鋁鋰生成了。

最終,在申泮文的努力下,終於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50年,他在《化學通報》上面發表了一篇介紹氫化鋁鋰合成方法的文章。當時他們合成氫化鋁鋰的工作,也是國內最早的。

1959年申泮文去山西大學的時候,將這個課題也帶了過去。在山西大學,申泮文曾經幫助青海黎明化工研究所、北京化學試劑廠合成過氫化鋁鋰。合成氫化鋁鋰還不夠,熱愛鑽研的申泮文又開始研究如何用更便宜的氯化鋰做原料來合成氫化鋰,以降低生產氫化鋁鋰的成本。

申泮文的想法是,用氯化鋰做原料,用鈉做還原劑,用氫氣作氧化劑奪取鋰原子,跟鋰原子形成氫化鋰。這個原理跟合成四氯化鈦的實驗是一樣,用熱力學方法來進行計算,這個反應大概四五百攝氏度就可以實現了。

然而開始動手做實驗的時候,卻費了很大勁。由於金屬鋰跟玻璃反應,實驗不能用玻璃儀器。所以申泮文必須自己設計、製造特殊反應設備,還要自己製造溫度控制設備。由於缺少資金,這種能夠控制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停止加熱的溫度控制器只能自己動手設計。憑藉深厚的化學功底,申泮文等人在當時的條件下居然自己設計和製造出了全套實驗設備。而這些設備也幫助他們做了許多一般實驗室做不了的實驗。

1980年,申泮文將合成氫化鋰的方法推廣到其他金屬氫化物合成上,成功製備出氫化鈉、氫化鎂、氫化鈣、氫化鍶、氫化鋇。他們又對反應機理做了研究,發現這種方法不能大量生產,因而並不是生產上可用的方法。經過反覆探索,申泮文他們發現,可以用惰性鹽分散法合成氫化鈉,這種系統的反應可以得到氯化鈉和氫化鋰的混合物。而這個反應的成功,體現在它是一個有效的、具有生產價值的反應。不僅原料從1千克800塊以上的金屬鋰變成了1千克30多塊錢的氯化鋰,而且反應溫度要比直接氫化金屬鋰的溫度低,這樣也提高了實驗的安全性。

該合成方法的顯著優點是氯化鈉跟氯化鋰的混合物能很好地分離。而分離出來的氯化鋰又可以作為氫化鋰的原料循環利用,這樣做實驗時,反應物質跟外邊隔離,不會對環境造成損害,是對環境友好的。從綠色化學的角度來看,這一反應是原子經濟的,符合綠色化學原則。

除了研製氫化鋁鋰,申泮文還做過一件大事,那就是搞鎳氫電池的研究。

做鎳氫電池研究時需要避開日美專利,申泮文就想到把鋰摻雜到電極裡面。於是他們便做成了一種含有金屬鋰的複合儲氫材料,經過實驗發現,用做鎳氫電池的電極非常有效。後來他們申報了、美國、日本及歐洲國家的專利,成功取得鎳氫電池的知識產權。因為搞鎳氫電池的成績,教育部、科技部都很支持他們氫化物研究工作,所以他們成立了新能源材料化學研究所。而他們的新能源材料化學研究所也和原來楊石先先生建立的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並列為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的兩大學術支柱。

耄耋之年的教育家

「如果從科學家和教育家兩個身份中選擇,我寧願做一名教育家。」

——申泮文

從1942年被派到蘭州女中做兼職化學教員,到1995年從無機化學教研室退居二線,申泮文已經從教50餘載。直至80歲高齡時,申泮文仍沒有離開過講台。

退居二線並將科學研究工作交給年輕人來做后,申泮文並沒有頤養天年,而是將主要精力都集中到教育改革上,帶領多位志同道合的中青年教師一道開展高等化學教育的現代化改革。

教育界從熱衷科學研究開始,風氣慢慢變了。由於搞科學研究,評定教師水平要靠論文,導致許多教師重視科研而輕視教學,不把教學擺到主要位置。甚至為了有更多的時間搞科研,將化學系一年級用來打基礎的化學課從120個學時壓縮到50個學時。

申泮文深深地意識到這是不對的。因為只有通過120個學時的基礎課,才能引起學生對化學科學的廣泛興趣,引導他們自己找一個方向去鑽研,又怎麼能說改就改呢?

申泮文開始思考怎樣才能把教學計劃變回來。新成立后,由於他們一直沒有接觸到外國有關高校化學教學的資料文獻,所以並不了解外國教育是怎樣進行的。上世紀90年代學了計算機,可以上網了,申泮文就開始查美國一些著名大學的教學計劃,結果發現和的不一樣。國外一年級化學課程都叫做「General Chemistry」,而且全世界都是一樣的,可是卻是無機化學。

於是申泮文就想,為什麼全世界都叫「general」,而我們國家卻把它翻譯成「普通化學」呢?

申泮文認為,在100年前引入國外高等化學教育的時候,的這些老化學家跟當時的落後狀態相適應,他們的知識水平沒有達到國際水平,所以他們就按照字典裡面有一條說可以將揼eneral」翻譯成「普通」,就囫圇吞棗地把它翻譯成「普通化學」了。在對化學課程的指導思想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就將「General Chemistry」翻譯成「普通化學」,這無疑是高校化學教育的一個「一百年失誤」。

那麼「General Chemistry」到底應該怎麼翻譯呢?這引起了申泮文的思考。

申泮文認為,科學永遠是精密的,永遠是高超的、拔尖的,我們用「普通」來形容一門科學是絕對錯誤的。這個「普通」,掩蓋了整個課程的內容,掩蓋了課程的指導思想,也掩蓋了課程安排的教學法。

對於一年級學生,應該先給他們一個化學的概貌,還不能傳授他們太深、太多的內容,所以這個「general」譯作「普通」是不對的,應該是「總的敁全面的敁系統的」,因而「General Chemistry」就應該翻譯成「化學概論」。

循著這個思路,20世紀90年代末,申泮文編寫了一本教科書,並將其命名為《近代化學導論》。這是申泮文教改的一個基礎,他們之後在南開大學開設化學一年級基礎課《化學概論》,經過多年不斷地修訂改進,獲得了國家的高度認可。

命名問題解決后,新的問題又出現了。高校化學課程大部分以化學基本原理和溶液化學為引導,主講元素化學。這樣的課程設置材料繁瑣,加之缺乏輔助教學手段,學起來枯燥乏味,讓學生們很難提起興趣進行深入學習。

為什麼化學這麼難學,學化學這麼苦?這個問題困擾了申泮文很久。

為了加快教改步伐,使的高等教育儘快與國際接軌。申泮文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關注美國各大高校的化學課程設置,一年一年地查,每十年做一個總結。結果發現各大知名院校的課程設置極為簡明,化學系必修課只有五門。而《無機化學》顯然應該作為一門高年級課,需要在學過物理學和物理化學課之後開設,而不是一年級化學課。

申泮文(左三)參加嚴范孫、張伯苓銅像落成儀式

依照這個思路,申泮文重新設置了高等學校化學課程體系,編寫了《高等化學大學部基礎課程體系新課程設置方案》,並形象地畫出了一個火箭模型。根據這個課程設置,申泮文花了十年之功,組織編寫了一套新教材,叫《南開大學近代化學教材叢書》。這些都是申泮文為新教學體系付出的努力。

通過對美國高校歷年來化學教學體系的調查研究,申泮文將高等學校化學教育體系的問題總結為一個100年將「general」翻譯成「普通」的失誤,一個將高校化學系第一門課程定為「無機化學」的50年失誤,再加上一個與國外教學水平30年的差距。

針對這些問題,申泮文設計了新的教學體系。他們的教育改革工作很有成效,獲得了許多表彰和獎勵。申泮文對自己的改革方案很有信心,因為這是經過他多年調查研究逐漸形成的,而且還在與時俱進地不斷完善。他堅信自己帶領改革的內容都是正確的,而且在國內是領先的。

在推進教學改革的十幾年中,每當申泮文的工作遇到強大的阻力,面對激烈反對意見時,申泮文從未有過放棄。他認為任何改革都會有矛盾有分歧,要在教學改革前進過程中慢慢克服,只要我們堅定地往前看,往前走就對了。申泮文把反對意見當成自己繼續前進的動力,幫助他增強意志,使他堅持改下去。

申泮文有著項羽「彼可取而代之」的英雄氣概。所以,只要是他覺得對的事情,越是有人反對,他便越有動力堅持去做。耄耋之年搞教改的申泮文堅信:沒有教育體制的改革,我們的國家難以進步!

他是南開之光

「公能校訓已融化在我的血液中,我的一生無愧於老校長的教誨,無愧於南開。」

——申泮文

申泮文不僅是著名的化學家,而且是教育家。他認為,做科學研究固然重要,教書育人更是百年大計。九十高齡時,他依然堅持為大學部生開課,一直活躍在教學第一線。申泮文的授課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深受學生歡迎。這些都源於其敬業精神和個人魅力。

申泮文認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遠比死板的「傳道」重要。因此,他總是以學生為主體,授課的時候,將抽象的物體具體化,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他上課總是帶很多自製的教學用具,比如用彩色氣球製作的雜化軌道模型,或者用乒乓球製作的金屬密堆積模型等。在多媒體計算機出現以後,他就開展多媒體教學。因而他的課總是生動活潑,讓學生們愛學、樂學。

申泮文認為,好老師貴在以身作則,好的教育效果貴在潛移默化。學生苟興龍回憶:有一次大雨傾盆,校園幹道積水很深,先生硬是涉水準時給學生們講課。看到褲腿濕透了的申先生,學生們感動不已。

申泮文與南開中學校長馬躍美交談

儘管申泮文年事已高,但他依然精神抖擻地站著講課。他說,老師如果沒有激情,學生怎麼會有精神呢?有一次學生看他走動有些吃力,就勸他坐著講課,但他仍然站著講完最後一節課,而當時他的腿已經腫得很厲害了。這件事讓學生們對他的敬業精神肅然起敬。

在申泮文的教育生涯中,他不僅是將知識傳授給學生,他傳遞給學生的,還有他與祖國、與南開割捨不開的情結。

1996年,在南開校友會上。主持人邀請申泮文上台講課。申泮文神采奕奕,紅光滿面,手提錄音機走到課桌前,開始講課。申泮文當時已是八十高齡,但聲音依舊洪亮,他按下錄音機,唱起了莊嚴肅穆的《南開校歌》:「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汲汲駸駸,月異日新,發煌我前途無垠。美哉大仁,智勇真純,以鑄以陶,文質彬彬。渤海之濱,白河之津,巍巍我南開精神。」申泮文如痴如醉,他那發自內心的愛南開、愛祖國的情愫,感動了在座的每一個人。申泮文告訴大家:「歌詞雖短,卻具有無比深邃的內涵。提出了教育方針、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理念。鼓舞南開學子們努力追求,奮發上進,提高全面素質。教導學生為人要正直,溫馴謹慎。這就是『南開精神』。『南開精神』也可以概括為對學生的教育,應該是以愛國主義為中心,對學生進行全方位公民素質教育,把他們培養成為愛國、救國和建設祖國的人才。」

從國中到大學,申泮文都在南開接受教育,南開精神在他身上打下了永不磨滅的烙印。

在南開的校史上,申泮文可稱得上是一位愛南開、愛祖國的典範。作為一名「老南開」,從風華正茂到九十高齡,申泮文一直以滿腔熱情和實際行動,宣傳「南開精神」,貫徹「南開精神」。

他的情懷,是南開精神的集中體現;他的成功是老南開精神的成功;他成功的原因,追本溯源,是老南開教育的成功。

南開的校園裡,總能看到一位白髮老人騎著腳踏車,那就是申泮文院士。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在夕陽中延伸著挺拔的身影,撫摸大地;就像一個指示標,永遠鮮明,仍然用每一片葉子執著引向著那遙遠的化學之夢。

更多近期熱門文章,請點擊下方↓關鍵詞

科學家論壇 | 聚焦學術不端 | 治霾縱橫談 | 關注科學家參政議政 | 人社部留職不停薪新政 | 音樂治療 | 吸臉怪 | 烤鴨 | 春運 | 機器人 | 虹膜識別 | 動作捕捉 | 林巧稚 | 鄧稼先 | 王淦昌 | 黃昆 | 陸啟鏗 | 周培源 | 袁隆平 | 楊振寧 | 秦大河 | 陳清泉 | 葉永烈 | 徐鳳翔 | 施一公 | 陳蓉 | 譚天偉 | 尚永豐 | 呂金虎 | 王慧 | 盧煜明 | 曾凡一 |

科學家

微信ID:kexuejia2016

投稿、轉載或法律相關事宜請郵件聯繫

郵箱:[email protected]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