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潘天壽:一代大師 宏章巨構風骨勁

《雁盪花石圖卷》,作於1962年。

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之際,「民族翰骨:潘天壽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5月2日在北京美術館舉行。

潘天壽先生是現代繪畫的一代大師,他的繪畫代表了20世紀繪畫的高峰。這高峰一端連著唐宋繪畫的博大氣度,另一端開創了現代繪畫的雄渾之風,那風骨遒勁、清朗明豁的宏章巨構,在千年畫史中獨樹一幟。

這是一條穿越世紀的藝術長廊——本次展出的潘天壽先生120餘件作品,絕大部分是首次與觀眾見面。宏博剛正的氣度、磊落曠達的精神、骨梗有力的筆鋒,美術館用五個大展廳呈現了潘天壽先生創造出的20世紀最具民族風骨、國家氣象的繪畫風格和清剛正大的精神圖式。

高風峻骨墨彩縱橫見雄姿

北京春陽高照,展廳人流如織。

里三層,外三層,從全國各地聞訊趕來的觀眾和藝術家,看到了潘天壽先生的寫意花鳥、山水、蔬果、松樹……墨彩縱橫交錯,構圖清新蒼秀,氣勢磅礴,趣韻無窮。走進展覽大廳,所有的人驚嘆:從沒一次觀賞過那麼多原作,震撼!極震撼!

本次大展從「高風峻骨」「一味霸悍」「奇崛明豁」「雁盪山花」「守常達變」「飲水生涯」六大板塊呈現了潘天壽先生的代表巨作、手稿文獻和筆墨成就,將畫作、畫論、詩詞融為一體,全面展現他在文化、藝術和教育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

潘天壽紀念館副館長陳永怡介紹,1984年,潘天壽先生5位子女遵循先生宗旨、遵照母親何愔先生遺囑,將家中珍藏的120件潘天壽先生作品無償捐獻給國家,保存於潘天壽紀念館,使先生的作品和精神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此次紀念館拿出90多件潘天壽先生的精品力作,加上美術館等機構的藏畫,使本次大展成為規模最大的潘天壽作品展,精彩紛呈,不容錯過。

「潘天壽作畫,歷來不追求每一筆落紙都墨分五色,他追求的是整幅作品的總體效果與感染力。」人群中,觀眾們跟隨美術學院院長許江,聽他介紹老院長潘天壽的繪畫秘笈。

潘天壽喜畫禿鷲,尤其善於用指墨畫來表現其英姿颯爽的雄姿。看他畫鷲,用墨大膽洒脫,沒有對細部的精緻刻畫,但是精準到位的墨與墨的空隙、濃墨與淡墨的交融滲透,讓禿鷲的形象高度抽象又不失真實,達到了畫「似與不似之間」的高超境界。

你看這幅《靈鷲圖》,畫面雖然不大,卻是潘天壽先生的精品,鷲的頸與背的關係略作誇張,體態特徵鮮明而結構準確。

你看,那幅《磐石墨雞圖》,構圖是典型的潘天壽風格:橫亘中央的方形磐石由幾條勁健有力的方折線勾勒而成,險峻而有動勢。巨石的左下角衝出畫外,岩石也像插入土中。左下角岩邊的落款,起到了對下滑之勢的阻止作用。

美術館館長吳為山為觀眾講解《江天新霽圖》時說,這幅畫畫面恣肆,色彩強烈,氣脈與濃重的筆墨組合在一起,不同類型的筆墨像不同的樂器,靠旋律組織起來,線條如弦樂,苔點像打擊樂,大墨塊像圓號。

展廳里,潘天壽的學生吳山明感言,潘先生的筆墨是對文人畫末流輕秀促弱之風的反撥,是對漢魏碑刻所記錄的遠古雄風的追慕,是對近現代社會巨大變革的審美回應,是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象徵。透過他的筆墨,折射出的是民族精神。

專程從潘天壽故鄉寧海趕來的人們激動地說,潘天壽先生是寧波的驕傲,浙江的驕傲,的驕傲。文化需要民族自信,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一味霸悍雁盪山花巧剪裁

下午4點半,儘管已經快到閉館時間,記者看到仍有絡繹不絕的觀眾到來。拿著速寫本站在畫前臨摹的小夥子黃帥宸已經在展廳里「泡」了整整一天。他是南開大學濱海學院的大一學生,這次是聞訊特地從天津趕到北京看展覽的,他一邊看一邊臨摹,不到半小時已經臨摹好一幅《龍山圖》。他說,作為一名潘天壽先生的「冬粉」,一次性能夠看到這麼多真跡實在難得,接下來的幾天,他打算每天都來,一邊臨摹,一邊「消化」。

本次展覽的六大板塊,「高風峻骨」展示潘天壽成熟期的代表作,突出他藝術的最大特點——風骨;「一味霸悍」重點展現潘天壽作品的筆墨成就;「奇崛明豁」聚焦他在畫章法上的創造匠心;「雁盪山花」從潘天壽20世紀50年代中期開始的雁盪山寫生為切入口,展示他「傳統出新」創作之路的思想軌跡和實踐求索;「守常達變」展示他在藝術創造上的傳承和創新;「飲水生涯」通過檔案、手稿等文獻,全面呈現潘天壽先生的生平、教育貢獻和畫學思想。

雁盪山,峰巒峙聳,峭岩夾立,這種逼仄的視角,撲面而來的峰壑,呈現一派盎然生機,又暗蘊著絕壁生澗的圖式——展廳中,觀眾們發現,在潘天壽的作品中,美是和自然緊密聯繫在一起的。不經意間,你就會被那恣意開放的花、虯根百曲的松、山澗的大石頭和烏黑的鳥所吸引。

自1954年開始,寫生賦予了潘天壽先生重新審視自然與藝術的機會。1955年至1963年間,他數度遊覽雁盪山。雁盪的深澗絕壁、幽花野卉為他提供了「無上粉本」。他以雁盪入畫,創作出藝術生涯中的一批巔峰之作。

那麼,潘天壽在雁盪到底看見了什麼?

從展廳里這些珍貴的寫生稿和回杭后所作的《靈岩澗一角圖》《梅雨初晴圖》等作品中,我們可知端倪。

雁盪山,不僅是繪畫的題材,更具有方法論甚至世界觀的意義。他從雁盪深山大壑間領悟山水花卉參差設景之妙,從斷崖寒流、怪岩老樹中獲取用筆與造型的堅實方硬、鐵骨錚錚。雁盪山的角角落落,呈現出一個無比精彩豐富的世界。

吳山明介紹說,1955年,雁盪山之游回校之後,潘先生根據鉛筆的簡要記寫,作《靈岩澗一角圖》。此時,他的胸壑與雁盪之景常相唱和。「四壁岩花開太古」,潘天壽抓住靈岩澗的一角,來塑太古洪荒之力。這一時期的潘先生已操練出了結構上的扛鼎之力,又從雁盪生機中收穫生氣。

1960年,潘先生重遊雁盪山,之後,他接連創作了不朽之作《小龍湫一截圖》《小龍湫下一角圖》《雁盪花石圖卷》等,峰巒壁立,赫然在目,盡寫山壑風流,展示了他雄強氣勢的獨特骨架。

此時,雁盪山水意象在他胸壑中粲然開放。「一行雁字寫初秋」,那山澗從岩石深處飛流直下,一波三折,工筆意寫,設色古艷,滿目新意。在這裡,他讓傳統的花卉變成了有場景的花卉,山花爛漫,靈岩蒼潤,萬物在此充滿生機和詩意。時代的昂揚之氣化為扛鼎之力,化為天成之作,讓他的藝術成就達到巔峰。

空山無人,水流花開。在潘天壽的作品中,斷澗寒流剪裁巧妙,山花幽草爛漫繽紛,畫面中所有事物以沉著霸悍之筆呼之欲出,聚合為一種盛大繁茂的葳蕤之象,絢爛紛呈卻又筆筆分明、精準清晰,如同一部恢宏華美的交響樂,煥發出堪與造化抗衡的意志與力量。

守常達變

推陳出新樹典範

潘天壽(1897~1971),浙江寧海人。1915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受教於經亨頤、李叔同等人。曾任美術家協會副主席、浙江美術學院院長等職,擅畫花鳥、山水,兼擅指墨畫,能書法、詩詞、篆刻。

在潘天壽先生的一生中,指墨畫的創作佔了很大比重。但筆墨上已卓然成家,且認為指畫是「偏側小徑」的潘天壽,為什麼還要畫指畫?

他回答說:為求指筆間,運用技法之不同,筆情指趣之相異,互為參證耳。運筆,常也;運指,變也。

眼前這幅《小憩圖》是潘天壽指墨畫的代表作之一。點拂之間,藏千鈞之勢,將一對威猛的鷙禽塑造成力的化身。正如潘天壽詩中所寫:「老夫指力能扛鼎,不遣毛龍張一軍。」

「藝術之常,源於人心之常;藝術之變,發於人心之變。常其不能不常,變其不能不變,是為有識。常變之道,終歸於自然也。」潘天壽先生認為,創新是藝術發展的必然要求,他對常與變、承與革、難與易的理解十分精闢,指出「常從非常來,變從有常起」,要在「常中求變以悟常,變中求常以悟變」。潘天壽先生以其審慎的理論與大膽的實踐,為「守常」立典範,為「達變」樹豐碑。

力,是潘天壽美學觀念中的重要因素,他作指墨畫也是要充分發揮指力特點,以變革筆墨成法,追求新的表現效果。在用墨上,潘天壽喜愛並善於運用濃墨、焦墨,往往以濃重有力的筆線構成畫面的基本骨架。

潘天壽是真正的創新巨匠。

在他看來,「新必須由陳中推動而出。倘接受傳統,僅僅停止於傳統,或所接受者,非優良傳統,則任何學術,亦將無所進步。」不知傳統,何謂創新?只有傳統,又何來發展?他以高卓的創造意識,鮮明的藝術面貌,繼承傳統,更發展傳統,在畫的創作上作出了重大突破。

潘天壽是一位堅定的文化傳承者。

20世紀上半葉,他以高度的文化自覺直面挑戰,以中華翰骨振作民族精神,從傳統正脈中重新鼓起藝術的堂堂士氣。

文聯副主席左中一說,潘天壽先生堅守中華文化本位與民族特色,力倡中西藝術拉開距離、雙峰挺立,在世界藝術大格局中弘揚精神。「我們紀念潘天壽先生就應當像他那樣堅定文化自信,以理性自豪的態度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兼收並蓄、博採眾長、開拓創新,大力推動中華文化的創新性發展。」

潘天壽先生是浙江的,的,更是世界的——他傑出的創造,成就了格局宏大、氣象深穆、雅儒雄闊的藝術風格。(記者 劉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