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了留學賣掉房子到底值不值?

每年的春天一來,實際上也不意味著什麼,但我總覺得要有什麼大事發生似得,心裡總是蠢蠢欲動。可等春天整個都過去了,根本什麼也沒發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錯過了什麼。

——《立春》

作者 | 沈睿思

這才是美國駐休斯頓記者

編輯 | 荔 枝

據滙豐銀行2016年的統計,美國留學的學費平均為一年33,215美元(大約22萬人民幣。)現在把這個數字乘以四就是13萬2860美金,也就是93萬。

93萬人民幣。

當然只是個平均價,如果想要上一流大學,那麼一年的學費生活費起碼也要6萬美金,四年下來就是163萬人民幣。值么?

留學圈裡流傳這這樣一個老梗,說有一個人當年砸鍋賣鐵的去美國讀了博士,就為了光宗耀祖,好好掙錢。當他終於博士畢業攢夠了一百萬人民幣,準備衣錦還鄉的時候發現自己連家鄉的一個廁所都買不起了。

當時我們聽了就只是哈哈一笑,覺得這個博士真是倒霉催的。但是完全沒想過這種事情將會發生在我們身上。

留學歸來,依然買不起房

8年前,小浩的爸爸為了給小浩出國留學賣掉了深圳的一套房子。當年的房價是一萬多一平,房子一共賣了60萬。如今小浩學成歸來,還在美國有兩年的工作經驗,整個人的感覺都不一樣了。

回國后小浩進了外企,做了一個小小的頭目,在深圳稅後8000,本來還可以更高,但是因為在國內沒有工齡,外企也只能給他開這麼多。

但是當初他爹為了他賣掉的房子,現在已經翻了好幾倍,標價是208萬。以小浩現在的工資,要不吃不喝260個月,也就是21年半才能買回來。

其實小浩的狀況算是好的,起碼他在有生之年還把房子買回來。畢竟當初為了留學賣了房子,現在一輩子都買不回來的大有人在。小浩的父母也不指望他回國以後就能賺錢養家,能養活自己就不錯了。

留學歸來,依然從底層做起

小浩回來能進外企,也算是跟他之前的工作環境比較相似,還是很適應的。但是還有更多人回來以後只能進國企和私企。

從美國畢業歸來的綿綿,回來以後通過家長的關係找到一份工作,可是每次老闆在非工作時間有什麼急事都找不到她,而且能感覺到每次要她加個班她都一臉不解。雖然綿綿專業知識過硬,但是這個工作態度,讓老闆不敢委以重任,只能放在最底層再磨練一段時間。

美國的職場上確實可以把工作跟生活分得很清楚,但是這回到國內的職場就有點水土不服。人情世故搞不懂,在美國習慣的那套隔根本就不實用。所以到頭來收入並沒有高出別人多少。

對於條件普通的家庭來說,當年砸鍋賣鐵攢夠了巨額的學費生活費,把孩子送出去鍍金,可是結果並沒有像他們想的那樣,孩子走向人生巔峰,當上CEO,迎娶白富美。事實上國外大學畢業回來的孩子依舊做著普通的工作,買房子還是要靠父母出錢。這落差確實挺大的。

你為什麼要回國?

說到這裡,有很多人會問,不回來不就行了?

現在如果你去問那些海龜,為什麼要回國?你可能會聽到『因為家裡人在國內』,『因為國內發展好』或者『不喜歡美國』等等各種理由。但是最真實最基本的理由就是留不下來,沒別的。正規留在美國的方法只有那麼幾種,工作簽證,結婚,技術移民,投資移民。

我們一個一個來說,工作簽證歸根結底也就是個簽證,跟著工作一起結束,而且還需要抽籤,中籤率極低。嫁給當地人是最簡單的,只要感情真就能拿綠卡,但是能不能找到一個這樣的人還真不好說。技術移民都是留給尖端人才的,一般人拿不到。投資移民,沒有500萬人民幣拿不下來,對於那些學費都需要砸鍋賣鐵來湊的家庭來說肯定拿不出來。如果不走那些邪門歪道的話,回國成了大部分人的選擇。

但是等等待著一腔熱血的海歸們回國了,才發現自己跟不上國內職場的節奏,沒有人脈,雖然有漂亮的簡歷但是依然處處碰壁。只能老老實實地從頭做起,要靠自己的能力買車買房還不知道猴年馬月呢。現實像一盆冷水給留學生們的內心澆了個透心涼。

出國留學,到底值不值?

問這個問題的人其實犯了三個邏輯錯誤。

▶錯誤一:金錢是衡量留學價值的唯一標準嗎?

現在看來,留學生們好像工資不高,發展龜速,但是出國留學是一段無法代替的經歷。學習能力和語言功力是最基本的,海歸們從這段經歷里收穫的是一種生存方式和小強般的適應能力。有了在另一個國家生活的經驗,試問現在隨便把任何一個留學生扔在一個陌生的地方,他們都能馬上適應,所有事情分分鐘自己搞定。

換句話說,留學生活會極大地開闊你的眼界,鍛煉獨立思考和自我決斷的能力,可以坦然面對成功和失敗。這些能力遠比錢要管用。

誰在剛步入社會的時候沒有迷茫過?誰沒在剛進入公司的時候低迷過?現在的年輕人大多都是走一步看一步式的人生規劃,但是留學生們憑藉留學時期鍛煉的獨立思考和自我決策的能力可以在步入社會後迅速地轉換角色,調整心情,為自己想要的生活而做出努力。

我們從小就是在獨木橋上一路打拚過來,老師和家長們一直告訴我們好好學習,能否成功完全取決於努力程度。小升初,初升高,上大學唯一的目標就是考高分,連大學選的專業都是聽了父母和老師的意見。而進入社會,一下子沒了管束和督促,沒有人再準確地告訴你下一步該如何走,但是又期盼你做出成績時,就像從獨木橋走到了大平原上,慌亂中失去了方向。

可是外國的大學恰恰最艱苦的階段,確實沒人管著你,也沒人督促你。但是你想偷懶都不行,因為這樣是絕對畢不了業。

所以你要自己找准方向,上什麼課,參加什麼活動,雖然會有老師給你提意見,但是如果你想換專業,沒人會跳出來告訴你不行,絕對不能換,如果你想修什麼課,也不會有人站出來告訴你這節課沒用,你不許上。發展的大方向和力度還是由你自己把握。

獨立思考和自我決策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練成的,留學生比國內的學生早那麼幾年進入了『平原』,早走了那麼幾年彎路,就是鍛煉了自己獨立思考和自我決策的能力。

如果說在國內只有聰明、優秀、有遠見的人會注重鍛煉自己的能力,以求得到比一張文憑更多的東西。那麼國外大學的這種環境是無形中督促著每個入學的人鍛煉自己,不然畢不了業。

也許剛回國的時候還看不出來太大的差距,但是把目光放長遠些,以後進步快的、發展好的精英中絕對有他們的身影。

▶錯誤二:你喜歡的或許是那個想象中的幻影,而不是它本身。

換句話說,你把出國想得太美好。國外的教育一定比國外好,國外的風景一定比國內美,國外的文化一定比國內開放,國外的經歷一定比國內豐富,國外的成長一定比國內快……國外真的是天堂嗎?出個國真的有那麼了不起嗎?作為世界GDP第二大國是有多差,多讓你失望?

有出國以後混得不好的。他們不好好學習,學會了吸毒,英語口語是在監獄里練好的;還有國內的千萬富翁到美國裝窮領老年救濟;他們開中餐館做生意,卻學會了在小費上做文章,坑人的錢……數不勝數。

再來看看,那些回國后混得好的。雖然回來后,有車有房,有頭有臉,但是駕車撞人了,依舊不負責任,揚長而去;買了自帶泳池的豪宅,卻沒有時間游一次;有了孩子卻沒時間接送他上下班,陪著他輔導作業;上班時間是你屬於工作,下班時間你屬於家庭,你就是沒時間屬於你自己一會兒。所以,混得好又怎麼樣?混得好不如混得幸福。

只要內心受束縛,到哪都是牢籠。如果你的幸福指數不高是由於你本身沒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那你到哪裡都不會快樂。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

▶錯誤三:扭轉人生只需一個決定或一次經歷嗎?

你希望你的一次經歷能就讓你逆襲,所以,你去經歷了,而你並沒有逆襲,所以,你有落差了,所以,你很不爽。

你不爽的原因就在於,你太急於求成:人的成長是螺旋式上升的,我們不能保證每一次決定都是正確的,也不能保證每一次經歷都能為你的人生加分。但是有人卻不允許自己的人生出一點錯,必須要保證人生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正確的,每一次前進都是高效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必須有結果的。

試問人生有這樣的事嗎?人生的5%是歡樂,5%是痛苦,剩下的90%都是平淡無奇,都需要我們在每一個波瀾不驚的日子裡熬過去。其實,平淡的日子才是人生的常態。

正如電影《立春》里說的:

『每年的春天一來,實際上也不意味著什麼,但我總覺得要有什麼大事發生似得,心裡總是蠢蠢欲動。可等春天整個都過去了,根本什麼也沒發生,我就很失望,好像錯過了什麼。』

每下一個決定,你都會給自己一個心理暗示:我的人生從此就不一樣了!但其實,生命的翻轉和改變是非常緩慢的。你今晚下定決心要減肥,但是應酬來了,你還是要付這場飯局;早上的鬧鈴響了,你沒有立馬掀起被子,還是會再睡五分鐘然後再起床;你決心以後發火的時候再也不吼孩子了,但是氣頭一上來,在你吼出去的那一刻,你才意識到自己不能這樣做,但話已出口,無可挽回。

所以,在國內上學也有很多出人頭地的,留學歸國的也不一定全是社會精英。具體怎麼選擇,到底值不值得,就看在你的三觀里把什麼放在了第一位。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