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他立志養豬,放棄鐵飯碗,用23年做出市值120億的上市企業

2017年的福布斯華人富豪榜上,除了科技巨頭如馬雲、馬化騰,以及地產大佬王健林、許家印等等重量級人物,還有一位低調的豬倌位列其中,他以凈資產20億美元的財富規模位居191位,再次成為河南首富。他是牧原股份的創始人秦英林。

牧原股份的創始人秦英林

從17歲起就立志養豬,秦英林為此放棄重點大學,舍了鐵飯碗。23年來,他砌過豬舍,掏過豬糞,探索養殖模式,親自帶隊研發技術,將現代化養豬模式做到了極致。從22頭小豬起步,做出一個市值120億的上市企業,秦英林成就了一個畜牧版的勵志故事。

大學生放棄鐵飯碗養豬

1965年秦英林生於河南內鄉,當地以種小麥為生,然而地少人多,農產品價格又低廉,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秦父不甘心,就在秦英林上高一的時候,拿出全部的800元家底,買了20頭小豬,「應該比賣糧食強。」

沒想到的是,由於不懂防疫知識,一場豬瘟下來,20頭就死了19頭。

父親陷入絕望,傷心欲絕的表情印在了秦英林的腦海,他就此跟養豬杠上了,「處處留意養豬知識,連報紙上的一條小廣告也不放過。」1985年,秦英林更是放棄保送河南大學的名額,而選擇了河南農大,專業就是畜牧獸醫專業。

河南農業大學

春季櫻花小道,秋季銀杏樹林,4年的大學生活,秦英林如饑似渴,《動物生產學》、《動物傳染病學》等20多門專業課,他門門優秀,解剖學更是考出罕見的95分,「農大歷史上也沒有那麼高的分數。」

遺憾的是,1989年秦英林卻陰差陽錯被分配到了南陽一家食品公司,過起了喝茶列印看報紙的生活。日子久了,秦英林不時想起曾經壯志勃勃要幫父親養豬的激情,他毅然辭去工作,回到內鄉開始養豬,「住窩棚,打井、架電線、建水塔。」

1993年6月,田野金黃,麥浪飄香,秦英林的牧原養殖場就此建成,養了22頭小豬。大學生放棄鐵飯碗去養豬的新聞,立馬在當地引起了轟動,省畜牧局的人還親自跑到牧原養殖場進行考察。

用「知識」去養豬

養豬的過程異常艱辛,一到夏天豬舍里全是蚊蟲,加上不時發生發生的疫病,始終提升不上去的瘦肉率,秦英林忙得滿頭包。可畢竟是科班出身,看書查資料請教專家,鑽研每一個細節,漸漸地,秦英林的養豬事業上了軌道。

為了讓豬不吃瘦肉精還能長出更多瘦肉,秦英林在飼料上下了大工夫,他把廠子建在馬山口,豬除了能喝上純凈的天然泉水外,還有當地的優質小麥、豆粕吃。

為測量豬的採食量、生長速度,看吃哪一種飼料長得快,秦英林先後用了10種不同的配方飼養,並針對保育豬、育肥豬、懷孕母豬、哺乳母豬等所處不同狀態的生豬設計出6類32種飼料配方。

為保證豬舍的乾淨和資源的不浪費,秦英林還通過沉澱池和固液糞便處理機,將豬排泄的糞便進行處理,「液體發酵成沼氣,沼液用於澆灌農田,循環使用,一舉兩得。」

為讓豬保持心情愉快,秦英林還讓豬睡上了鋼絲床,並把小圈變大圈,「以前豬在小圈裡根本活動不開,大圈就不一樣了,豬吃飽了還能轉悠兩圈,肉質更結實。」

如此用心,焉能無果?到了2004年,秦英林的牧原生豬已經在河南小有名氣,當年的銷售量突破5000萬元。

如今,牧原已經完全實現了 生豬養殖工業化,豬舍建設標準化、生豬飼養批次化、養殖飼餵自動化、糞污處理機械化、生產管理智能化。該模式被業界稱為「牧原模式」 ,已經成功複製到了十幾個省的60多個縣區。

把養豬做成一個幸福的產業

在2008年之前,秦英林一頭扎進養豬產業,鑽研如何改良品種、改進欄舍、提高管理水平和生產效益,對資本市場的事關注甚少。

2008年起,他對資本市場有了了解,意識到上市不僅是公司自我規範的過程,上市之後資本市場還可以為公司發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這之後,「上市」一詞正式進入了牧原的議事日程。

規範化過程中,讓秦英林引以為豪的戰略管理和環保經受了「雞蛋裡挑骨頭」式的改進,「我們當時認為自己的管理水平、戰略思路已經不錯了,但是看到券商提供的案例,就臉紅了,相比之下,戰略上的思考、宏觀的視角還是不夠,看到不足,馬上抓緊時間改進。」

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2014年1月28日,牧原股份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市值突破300億,秦英林身價扶搖直上150億。到了2016年,秦英林飼養的生豬更是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真成了站在風口的飛豬,全年銷售生豬311.39萬頭,營收突破56億。走上資本市場的秦英林表態:要繼續將養豬業做成一個幸福的產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