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鳥籠邏輯
掛一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主人一定會做出下面兩個選擇之一:把鳥籠扔掉,或者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里。這就是鳥籠邏輯。過程很簡單,設想你是這房間的主人,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來都沒有養過鳥。"人們會問:"那麼,你要一個鳥籠幹什麼?"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為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鳥籠邏輯的原因很簡單:人們絕大部分的時候是採取慣性思維。所以可見在生活和工作中培養邏輯思維是多麼重要。
2、破窗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上有個現象叫做"破窗效應",就是說,一個房子如果窗戶破了,沒有人去修補,隔不久,其它的窗戶也會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牆,如果出現一些塗鴉沒有清洗掉,很快的,牆上就布滿了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一個很乾凈的地方,人會不好意思丟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之後,人就會毫不猶疑的拋,絲毫不覺羞愧。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 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地上究竟要有多臟, 人們才會覺得反正這麼臟,再臟一點無所謂,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才會自暴自棄,讓它爛到底。任何壞事,如果在開始時沒有阻攔掉,形成風氣,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個小缺口沒有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犯罪其實就是失序的結果,紐約市在80年代的時候,真是無處不搶,無日不殺,大白天走在馬路上也會害怕。捷運更不用說了,車廂髒亂,到處塗滿了穢句,坐在捷運里,人人自危。我雖然沒有被搶過,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記悶棍,眼睛失明,從此結束他的研究所涯,使我多少年來談虎變色,不敢隻身去紐約開會。最近紐約的市容和市譽提升了不少,令我頗為吃驚,一個已經向下沉淪的城市,竟能死而復生,向上提升。 因此,當我出去開會,碰到一位犯罪學家時,立刻向他討教,原來紐約市用的就是過去書本上講的破窗效應的理論,先改善犯罪的環境,使人們不易犯罪, 再慢慢緝兇捕盜,回歸秩序。 當時這個做法雖然被人罵為緩不濟急,"船都要沉了還在洗甲板",但是紐約市還是從維護捷運車廂乾淨著手,並將不買車票白搭車的人用手銬銬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開向民眾宣示政府整頓的決心,結果發現非常有效。 警察發現人們果然比較不會在乾淨的場合犯罪,又發現抓逃票很有收穫,因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緝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攜帶武器,因此警察願意很認真地去抓逃票,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門不敢帶武器,以免得不償失、因小失大。這樣紐約市就從最小、最容易的地方著手,打破了犯罪環結(chain),使這個惡性循環無法繼續下去。
3、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3月13日夜3時20分,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叫朱諾比白的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巴間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有人要殺人啦!救命!救命!"聽到喊叫聲,附近住戶亮起了燈,打開了窗戶,兇手嚇跑了。當一切恢復平靜后,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附近的住戶又打開了電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經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又一次出現在她面前,將她殺死在樓梯上。在這個過程中,儘管她大聲呼救,她的鄰居中至少有38位到窗前觀看,但無一人來救她,甚至無一人打電話報警。這件事引起紐約社會的轟動,也引起了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重視和思考。人們把這種眾多的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對於責任分散效應形成的原因,心理學家進行了大量的實驗和調查,結果發現:這種現象不能僅僅說是眾人的冷酷無情,或道德日益淪喪的表現。因為在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確實是不同的。當一個人遇到緊急情境時,如果只有他一個人能提供幫助,他會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對受難者給予幫助。如果他見死不救會產生罪惡感、內疚感,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價。而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也意識不到,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如何打破這種局面,這是心理學家正在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4、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他們不會對自己的權利構成威脅。兩個助手既然無能,他們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加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5、暈輪效應
俄國著名的大文豪普希金曾因暈輪效應的作用吃了大苦頭。他狂熱地愛上了被稱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麗,並且和她結了婚。娜坦麗容貌驚人,但與普希金志不同道不合。當普希金每次把寫好的詩讀給她聽時。她總是捂著耳朵說:"不要聽!不要聽!"相反,她總是要普希金陪她遊樂,出席一些豪華的晚會、舞會,普希金為此丟下創作,弄得債台高築,最後還為她決鬥而死,使一顆文學巨星過早地隕落。在普希金看來,一個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貴的品格,然而事實並非如此,這種現象被稱為暈輪效應。所謂暈輪效應,就是在人際交往中,人身上表現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徵,掩蓋了其他特徵,從而造成人際認知的障礙。在日常生活中,"暈輪效應"往往在悄悄地影響著我們對別人的認知和評價。比如有的老年人對青年人的個別缺點,或衣著打扮、生活習慣看不順眼,就認為他們一定沒出息;有的青年人由於傾慕朋友的某一可愛之處,就會把他看得處處可愛,真所謂"一俊遮百丑"。暈輪效應是一種以偏概全的主觀心理臆測,其錯誤在於:第一,它容易抓住事物的個別特徵,習慣以個別推及一般,就像盲人摸象一樣,以點代面;第二,它把並無內在聯繫的一些個性或外貌特徵聯繫在一起,斷言有這種特徵必然會有另一種特徵;第三,它說好就全都肯定,說壞就全部否定,這是一種受主觀偏見支配的絕對化傾向。總之,暈輪效應是人際交往中對人的心理影響很大的認知障礙,我們在交往中要盡量地避免和克服暈輪效應的副作用。
6、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的第一階段是從1924年11月開始的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而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有試驗了工資報酬、工間休息時間、每日工作長度和每周工作天數等因素,也看不出這些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有何直接影響。第二階段的試驗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梅奧領導的,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的關係,結果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在精神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參加試驗的工人被置於專門的實驗室並由研究人員領導,其社會狀況發生了變化,受到各方面的關注,從而形成了參與試驗的感覺,覺得自己是公司中重要的一部分,從而使工人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這個效應告訴我們,當同學或自己受到公眾的關注或注視時,學習和交往的效率就會大大增加。因此,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與他人友好相處,明白什麼樣的行為才是同學和老師所接受和讚賞的,我們只有在生活和學習中不斷地增加自己的良好行為,才可能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和讚賞,也才可能讓我們的學習不斷進步,充滿自信!
7、習得性無助實驗
習得性無助效應最早有奧弗米爾和西里格曼發現,後來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簡單地說,很多實驗表明,經過訓練,狗可以越過屏障或從事其他的行為來逃避實驗者加於它的電擊。但是,如果狗以前受到不可預期(不知道什麼時候到來)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的中斷與否不依賴於狗的行為),當狗後來有機會逃離電擊時,他們也變得無力逃離。而且,狗還表現出其他方面的缺陷,如感到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等。狗之所以表現出這種狀況,是由於在實驗的早期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也就是說,它們認識到自己無論做什麼都不能控制電擊的終止。在每次實驗中,電擊終止都是在實驗者掌控之下的,而狗會認識到自己沒有能力改變這種外界的控制,從而學到了一種無助感。人如果產生了習得性無助,就成為了一種深深的絕望和悲哀。因此,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應把自己的眼光在開闊一點,看到事件背後的真正的決定因素,不要使我們自己陷入絕望。
8、證人的記憶
證人,在我們的認識里,通常都是提供一些客觀的證據的人,就是把自己親眼看到、親耳聽到的東西如實地講出來的人。然而,心理學研究證明,很多證人提供的證詞都不太準確,或者說是具有個人傾向性,帶著個人的觀點和意識。證人對他們的證詞的信心並不能決定他們證詞的準確性,這一研究結果令人感到驚訝。心理學家珀費可特和豪林斯決定對這一結論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為了考察證人的證詞是否有特別的東西,他們將證人的記憶與對一般知識的記憶進行了比較。他們讓被試看一個簡短的錄象,是關於一個女孩被綁架的案件。第二天,讓被試回答一些有關錄象里內容的問題,並要求他們說出對自己回答的信心程度,然後做再認記憶測驗。接下來,使用同樣的方法,內容是從百科全書和通俗讀物中選出的一般知識問題。和以前發生的一樣,珀費可特和豪林斯也發現,在證人回憶的精確性上,那些對自己的回答信心十足的人實際上並不比那些沒信心的人更高明,但對於一般知識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信心高的人回憶成績比信心不足的人好得多。人們對於自己在一般知識上的優勢與弱勢有自知之明。因此,傾向於修改他們對於信心量表的測驗結果。一般知識是一個資料庫,在個體之間是共享的,它有公認的正確答案,被試可以自己去衡量。例如,人們會知道自己在體育問題上是否比別人更好或更差一點。但是,目擊的事件不受這種自知之明的影響。例如,從總體上講,他們不大可能知道自己比別人在記憶事件中的參與者頭髮顏色方面更好或更差。
9、羅森塔爾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等人於1968年做過一個著名實驗。他們到一所國小,在一至六年級各選三個班的兒童進行煞有介事的"預測未來發展的測驗",然後實驗者將認為有"優異發展可能"的學生名單通知教師。其實,這個名單並不是根據測驗結果確定的,而是隨機抽取的。它是以"權威性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調動了教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某種期待心理。8個月後,再次智能測驗的結果發現,名單上的學生的成績普遍提高,教師也給了他們良好的品行評語。這個實驗取得了奇迹般的效果,人們把這種通過教師對學生心理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取得教師所期望的進步的現象,稱為"羅森塔爾效應",習慣上也稱為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是古希臘神話中塞普勒斯國王,他對一尊少女塑像產生愛慕之情,他的熱望最終使這尊雕像變為一個真人,兩人相愛結合)。教育實踐也表明:如果教師喜愛某些學生,對他們會抱有較高期望,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關懷、愛護和鼓勵;常常以積極態度對待老師、對待學習以及對待自己的行為,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愛、自強,誘發出一種積極向上的激情,這些學生常常會取得老師所期望的進步。相反,那些受到老師忽視、歧視的學生,久而久之會從教師的言談、舉止、表情中感受到教師的"偏心",也會以消極的態度對待老師、對待自己的學習,不理會或拒絕聽從老師的要求;這些學生常常會一天天變壞,最後淪為社會的不良分子。儘管有些例外,但大趨勢卻是如此,同時這也給教師敲響了警鐘。
10、虛假同感偏差(false consensus bias)
我們通常都會相信,我們的愛好與大多數人是一樣的。如果你喜歡玩電腦遊戲,那麼就有可能高估喜歡電腦遊戲的人數。你也通常會高估給自己喜歡的同學投票的人數,高估自己在群體中的威信與領導能力等等。你的這種高估與你的行為及態度有相同特點的人數的傾向性就叫做"虛假同感偏差"。有些因素會影響你的這種虛假同感偏差強度:
(1)當外部的歸因強於內部歸因時;
(2)當前的行為或事件對某人非常重要時;
(3)當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確定或堅信時;
(4)當你的地位或正常生活和學習受到某種威脅時;
(5)當涉及到某種積極的品質或個性時;
(6)當你將其他人看成與自己是相似時。
150定律(Rule Of 150)
羅賓·丹巴是一名人類學家,他研究了各種不同形態的原始社會,並發現在那些村落中的人。大約都在 150 名左右,人們把他的研究理論稱之為" 150 人定律"。現在我們許多人都遠離村莊生活,但是卻沒有脫離這個概念:羅賓讓一些居住在大都市的人們列出一張與其交往的所有人的名單,結果他們名單上的人數大約都在150名。
一些其他對經濟和軍事團體的研究顯示,人們在多出這一數字的團體中合作的效率會有所降低,人數太多不能進行有效的交流。這一理論也顯示出,當個體的生活圈子過於狹小時就會感到孤獨。作為個體我們需要他人的協助來發揮潛能。
150定律還告訴每一人身後,大致有150名親朋好友。如果您贏得了一個人的好感,就意味著贏得了1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個人,也就意味著得罪了150 個人。 在求職過程中,接觸不同的人,贏得對方的好感,從而快速積累人脈資源,擴大人脈關係網。
手錶定律(Watch Law)
又稱為兩隻手錶定律、矛盾選擇定律。
手錶定理是指一個人有一隻表時,可以知道現在是幾點鐘,當他同時擁有兩隻表時,卻無法確定。兩隻手錶並不能告訴一個人更準確的時間,反而會讓看錶的人失去對準確時間的信心。
「手錶定律」帶給我們一種非常直觀的啟發:
1,對於任何一件事情,不能同時設置兩個不同的目標,否則將使這件事情無法完成;
2,對於一個人,也不能同時選擇兩種不同的價值觀,否則,他的行為將陷於混亂。一個人不能由兩個以上的人來同時指揮,否則將使這個人無所適從;
3,而對於一個企業,更是不能同時採用兩種不同的管理方法,否則將使這個企業無法發展。
不值得定律
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值得做的工作是:符合我們的價值觀,適合我們的個性與氣質,並能讓我們看到期望。如果你的工作不具備這三個因素,你就要考慮換一個更合適的工作,並努力做好它。
木桶效應
由一些木板釘成的木桶,它盛水的多少,只由最短的那塊木板決定。要想使木桶多盛水,就要下功夫彌補最短的那塊木板。
這就是著名的"木桶法則"。
破窗效應
"破窗效應"理論是由美國政治學家威爾遜和犯罪學家凱琳曾提出的,他們認為:如果有人打壞了一幢建築物的窗戶玻璃,而這扇窗戶又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爛更多的窗戶。
青蛙效應
美國康奈爾大學的教授曾做過這樣的實驗:把一隻青蛙扔進滾沸的油鍋,在這生死關頭,青蛙竟奮力躍出鍋外,僥倖逃生。過了一會兒,將這隻青蛙再次放入鍋中,不過鍋中盛的是涼水,青蛙游得自由逍遙。悄悄加熱,使水溫慢慢升高,青蛙最後難以忍受,但它不能再躍出,只好葬身釜底。
羊群效應(The Effect of Sheep Flock)
"羊群效應"是指管理學上一些企業的市場行為的一種常見現象。 經濟學里經常用「羊群效應」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例如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沖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羊群效應的出現一般在一個競爭非常激烈的行業上,而且這個行業上有一個領先者(領頭羊)佔據了主要的注意力,那麼整個羊群就會不斷摹仿這個領頭羊的一舉一動,領頭羊到哪裡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裡淘金。
關於羊群行為的形成有以下幾種解釋。哲學家認為是人類理性的有限性,心理學家認為是人類的從眾心理,社會學家認為是人類的集體無意識,而經濟學家則從信息不完全、委託代理等角度來解釋羊群行為。
帕金森定律(Parkinson's Law)
美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帕金森通過長期調查研究,寫了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這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力;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他自己則高高在上發號施令。兩個助手既無能,也就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帕金森定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不稱職的行政首長一旦佔據領導崗位,龐雜的機構和過多的冗員便不可避免,庸人佔據著高位的現象也不可避免,整個行政管理系統就會形成惡性膨脹,陷入難以自拔的泥潭。
貝勃規律
第一次刺激能緩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貝勃規律"
有一個關於"誘敵深入法"的有趣實驗。人們對報紙售價漲了50元或汽車票由200元漲到250元會十分敏感,但如果房價漲了100甚至200元,人們都不會覺得漲幅很大。人們一開始受到的刺激越強,對以後的刺激也就越遲鈍。
下面的例子說明了這種"貝勃規律"。一個人右手舉著300克重的法碼,這時在其左手上放305克的法碼,他並不會覺得有多少差別,直到左手法碼的重量加至306克時才會覺得有些重。如果右手舉著600克,這時左手上的重量要達到612克才能感受到差異。即比前一種情況要多給一倍以上的刺激才會有所反應。所以要想辨別出刺激間的差異,刺激總量越大,其差額也必須越大。
"貝勃規律"經常應用於經營中的人事變動或機構改組等。一家公司要想趕走被視為眼中釘的人,應該先對與這些人無關的部門進行大規模的人事變動或裁員,使其他職員習慣於這種衝擊。然後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變動和裁員時再把矛頭指向原定目標。很多人受到第一次衝擊后,對後來的衝擊已經麻木了。
從一開始就提出令人難以拒絕的優厚條件,等談判基本結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細節並使對方接受的"誘敵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貝勃規律"為基礎的。對方被一開始的優厚條件所誘惑,對後來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會較輕易地接受了。
皮革馬利翁效應
傳說古希臘塞普勒斯島有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革馬利翁,他酷愛藝術,通過自己的努力,終於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對於自己的得意之作,他愛不釋手,整天含情脈脈的注視著他。天長日久,女神終於神奇般地復活了,並樂意做他的妻子。
這個故事蘊含了一個非常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種力量,這種期待的力量就被心理學家稱為皮革馬利翁效應,也稱"期望效應"。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來到一所國小做了一次實驗: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並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叮囑他們務必要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根本就是隨機挑選出來的。8個月後,奇迹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各個成績有了較大的進步,且各方面都很優秀。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學生的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自己的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熱愛和期望,變得更加自尊、自愛、自信、自強,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後來,人們把這一現象也稱之為"羅森塔爾現象"。
人們通常這樣來形象地說明皮格馬利翁效應:"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個人發展更好,就應該給他傳遞積極的期望。
投射效應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假設他人與自己具有相同的屬性、愛好或傾向等,常常認為別人理所當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心理學家稱這種心理現象為"投射效應"。
心理學家羅斯做過這樣的實驗來研究投射效應,在80名參加實驗的大學生中徵求意見,問他們是否願意背著一塊大牌子在校園裡走動。結果,48名大學生同意背牌子在校園內走動,幷且認為大部分學生都會樂意背,而拒絶背牌的學生則普遍認為,只有少數學生願意背。可見,這些學生將自己的態度投射到其他學生身上。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就是一種典型的投射效應。當別人的行為與我們不同時,我們習慣用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認為別人的行為違反常規;喜歡嫉妒的人常常將別人行為的動機歸納為嫉妒,如果別人對他稍不恭敬,他便覺得別人在嫉妒自己。
為了克服投射效應的消極作用,我們應該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做到嚴於律己,客觀待人,盡量避免以自己的標準去判斷他人。對方並非如我們所想象,只有嘗試了才會知道。
墨菲定律(Murphy's Law)
「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比如你衣袋裡有兩把鑰匙,一把是你房間的,一把是汽車的,如果你現在想拿出車鑰匙,會發生什麼?是的,你往往是拿出了房間鑰匙。
「墨菲定律」的原話是這樣說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 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 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選擇,而其中一種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反饋效應
學習者對自己學習結果的及時了解,對學習積極性有強化作用,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率。
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反饋效應心理實驗:他們把一個班的學生分為三組,每天學習后就進行測驗,測驗後分別給予不同的反饋方式:第一組每天告知學習結果;第二組每周告知一次學習結果;第三組只測驗不告知學習結果。8周后將第一組和第三組的反饋方式對調,第二組反饋方式不變,實驗也進行8周。反饋方式改變后第三組的成績有突出的進步;而第一組的學習成績逐步下降;第二組成績穩步上升。
這則實驗說明,反饋方式不同,對學習的促進作用也不同。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成績對學習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而且及時反饋比遠時反饋效果更好。
酒·污水效應
如果你把一湯匙的酒倒進一桶污水裡,你得到的是一桶污水;如果你把一湯匙污水倒進一桶酒里,你得到的還是一桶污水。
顯而易見,污水和酒的比例並不能決定這桶東西的性質,真正起決定作用的就是那一勺污水,只要有它,再多的酒都成了污水。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
是指好的愈好,壞的愈壞,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種現象。來自於聖經《新約•馬太福音》中的一則寓言。
1968年,美國科學史研究者羅伯特·莫頓(Robert K. Merton)提出這個術語用以概括一種社會心理現象:「相對於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聲名顯赫的科學家通常得到更多的聲望即使他們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樣地,在同一個項目上,聲譽通常給予那些已經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個獎項幾乎總是授予最資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個研究所完成的。」
此術語後為經濟學界所借用,反映貧者愈貧,富者愈富,贏家通吃的經濟學中收入分配不公的現象。
《新約·馬太福音》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交給3 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道:"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
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 錠。"於是, 國王獎勵他10 座城邑。
第二個僕人報告:"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 錠。"於是,國王獎勵他5座城邑。
第三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1 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僕人的1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對企業經營發展而言,馬太效應告訴我們,要想在某一個領域保持優勢,就必須在此領域迅速做大。當你成為某個領域的領頭羊時,即便投資回報率相同,你也能更輕易地獲得比弱小的同行更大的收益。而若沒有實力迅速在某個領域做大,就要不停地尋找新的發展領域,才能保證獲得較好的回報。
20世紀60年代,著名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歸納"馬太效應"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某一個方面(如金錢、名譽、地位等)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
馬太效應揭示了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
旁觀者效應
所謂旁觀者效應是指旁觀者介入緊急事態的社會抑制。正是因為在一種緊急事件中有其他目擊者在場,才使得每一位旁觀者都無動於衷,旁觀者更多的可能是觀察其他旁觀者的反應,因此世人不能主觀地判斷這些人存在病態的性格缺陷。
1964年3月,在紐約的克尤公園發生了一起震驚全美的謀殺案。一位年輕的酒吧女經理在凌晨3點回家的途中,被人殺死。這名男子作案時間長達半個小時,當時,住在公園附近公寓里的住戶有38人看到或聽到女經理被刺的情況和反覆的呼叫聲,但沒有一個人下來救她,也沒有一個人及時打電話報警。美國大小媒體同聲譴責紐約人的人性異化與情感冷漠。
然而,兩位年輕的心理學家——巴利與拉塔內並沒有認同這種說法。對於旁觀者們的無動於衷,他們認為還有更好的解釋。為了驗證自己的假設,他們進行了一項試驗。他們讓72名不知真相的參與者,以一對一和四對一兩種方式,與一假癲癇病患者保持距離,使用對講機通話。在交談過程中,當那假病人大呼救命時,事後的統計數據出現了很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對一通話的那組中,有85%的人衝出工作間去報告有人發病;而在有四個人同時聽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組,只有31%的人採取了行動!
思維定勢效應
阿西莫夫是俄國血統的美國人,一生中撰寫了400部書,算得上世界知名度最高的科普作家。在《智力究竟是什麼》這篇文章中,他曾經講過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他說,阿西莫夫從小就聰明,年輕時多次參加「智商測試」,得分總在160左右,屬於「天賦極高者」之列,他一直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車修理工,是他的老熟人。修理工對阿西莫夫說:「嗨,博士!我來考考你的智力,出一道思考題,看你能不能回答正確。」阿西莫夫點頭同意。修理工便開始說思考題:「有一位既聾雙啞的人,想買幾根釘子,來到五金商店,對售貨員做了這樣一個手勢:左手兩個指頭立在櫃檯上,右手所致拳頭做出敲擊狀的樣子。售貨員見狀,先給他拿來一把鎚子;聾啞人搖搖頭,指了指立著的那兩根指頭。於是售貨員就明白了,聾啞人想買的是釘子。聾啞人買好釘子,剛走出商店,接著進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想買一把剪刀,請問:盲人將會看樣做?」阿西莫夫心想,這還不簡單嗎?便順口答道:「盲人肯定會這樣-」——阿西莫夫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狀。汽車修理工一聽,開心地笑起來:「哈哈,你這笨蛋,答錯了吧!-盲人想買剪刀,只需要開口說'我買剪刀』就行了,他幹嗎要做手勢呀?」智商160的阿西莫夫,這時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是個「笨蛋」。而那位汽車修理工人卻得理不饒人,用教訓的口吻說:「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你要答錯,因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其實,修理工所說的受教育多與不可能聰明之間關係,並不是因為學的知識多了人反而變笨了,而是因為人的知識和經驗多,會在頭腦中形成較多的思維定勢。這種思維定勢會束縛人的思維,使思維按照固有的路徑展開。
從眾效應
從眾效應,這是社會心理學家阿西(S.ASCH)對從眾問題研究的一個著名實驗。實驗中有7人被測試(其中只有第7人為真正的被測試者,其餘6人為阿西安排的實驗助手)。實驗目的是考察群體壓力對從眾行為的影響。實驗者每次給他們呈現一組卡片,共50組,每組兩張,其中一張畫有一條標準線,另一張畫有三條直線,分別編號為1、2、3(其中編號為2的線同標準線一樣長,編號為1的明顯比標準線短,編號為3的明顯比標準線長)。要求被測試者判斷,比較那三條直線中哪條與標準線一樣長,進行頭兩組判斷時,大家都選擇2號直線。第7人(真正的被測試者)很容易地做出了正確的判斷。進行第三組比較時,實驗助手們開始按安排故意做錯誤的判斷,都異口同聲地選第1號直線。第7人(真正的被測試者)越來越猶豫不決,因為他的每次判斷都是在聽了前6人的判斷之後,才做出。他感到很困惑:是該相信自己的判斷呢?還是跟隨大家一起做錯誤的判斷?
實驗結果是:數十名自己獨自判斷時正確率超過99%的真正的被測試者,跟隨大家一起做出錯誤判斷的總比率佔全部判斷的37%。75%的真正的被測試至少有一次屈從了群眾壓力,做了從眾判斷。
阿西實驗中的真正的被測試,在獨自判斷時正確率超過99%,這是充分發揮自主能動性的結果;但當跟隨實驗助手一起判斷時,出錯率佔37%。可見,周圍環境對人的主觀意識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從而使被試做了從眾判斷。從眾是個人適應生存的必要方式,可以幫助一個人很快地適應一個陌生的環境,使人迅速地融入一個新的團體中,但從眾容易使個人放棄自己的想法。
社會心理學家研究發現,持某種意見的人數的多少是影響從眾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人多」本身就是說服力的一個明證,很少有人能夠在眾口一詞的情況下還堅持自己的不同意見。古代有這樣一個故事:曾參至孝至仁,他的母親對兒子極為了解。有同名同姓的另一個曾參殺了人,有人跑來告訴曾參的母親:「曾參殺人了。」其母不信。過了一會,又跑來一個人,說:「曾參殺人了。」其母將信將疑。又有第三個人跑來告訴曾參的母親說:「曾參殺人了。」話音未落,曾母已經翻過牆頭避開了。「三人成虎」,「眾口鑠金,積毀銷骨」,說的都是這個道理。#3
壓力是從眾的另一個決定因素。「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在一個團體內,誰作出與眾不同的行為,往往會招致「背判」的嫌疑,會被其他成員孤立,甚至受到嚴厲懲罰,因而團體內的成員的行為往往高度一致。美國霍桑工廠的實驗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工人們對自己每天的工作量都有一個標準,完成這些工作量后,就會明顯的鬆弛下來。因為任何人超額完成都可能使管理人員提高定額,所以,沒有任何人去打破日常標準。這樣,一個人幹得太多,就等於冒犯了眾人;但幹得太少,又有「磨洋工」的嫌疑。因此,任何人幹得太多或者太少都會被提醒,而任何一個人冒犯了眾人,都有可能被嫌棄。為了免遭嫌棄,人們就會採取「隨大流」的做法,而不會去「冒天下之大不韙」!
登門檻效應
當個體先接受了一個小的要求后,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可能接受一項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這叫做登門檻效應,又稱得寸進尺效應。
我們來看一下這個實驗。弗里德曼和弗雷澤(J.L. Freedman & S.C.Frase 1966)讓兩位大學生訪問郊區的一些家庭主婦。其中一位首先請求家庭主婦將一個小標籤貼在窗戶上或在一個關於美化加州或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這是一個小的、無害的要求。
兩周后,另一位大學生再次訪問家庭主婦,要求她們在今後的兩周時間裡在院內豎立一個呼籲安全駕駛的大招牌。該招牌很不美觀,這是一個大要求。結果答應了第一項請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這項要求,而那些第一次沒被訪問的家庭主婦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該要求。
這個實驗說明人們都有保持自己形象一致的願望,一旦表現出助人、合作的言行,即便別人後來的要求有些過分,人們也願意接受。
這種效應在現實生活中也存在,當顧客選購衣服時,精明的售貨員為打消顧客的顧慮,"慷慨"地讓顧客試一試。當顧客將衣服穿在身上時,他會稱讚該衣服很合適,並周到地為你服務。在這種情況下,當他勸你買下時,很多顧客難於拒絕。
有經驗的教師在作學生工作時也是這樣,他總是先讓學生承諾完成一件比較容易的任務,待到任務完成後,他再接著提出更大的要求。但是,在使用這種"門檻"時教師也應注意另一種新的"門檻"技術,即先提出一個很大的要求,接著提出較少的的要求。這門技術也會產生極大的效應。
電梯效應
——阿西莫夫
大家在預測過程中,常常會缺少一些關鋌性要素。我把這種事情稱為「電梯效應」。
預言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除非是猜測,否則誰都無法得知意料之外的事。
因此預這家幾乎永遠都看不出一些積後才會很清楚的事情。這裏就有個例子: 在一九一九年到一九六九年的五十年間,出現過無數篇描寫登陸月球的科幻小說,其中有些對火箭飛行所需的必要條件,以及月球的實際狀態都描述得很清楚。到了一九四八年,也有很多小說寫到了電視;在那之後也有一些小說寫到了訊衛星。一過直到一九六九年,都沒有一本小說把這三件事情連在一塊;沒有人預測到第一次登陸月球的時候,有好幾億人可以透過電視觀看登陸的過程。
就我所知,在十九世紀進入二十世紀的那個時代,很多幻想家都曾預測過,未來汽車會變得很普遍,不過卻沒有人曾想過空氣污染和停車的問題。也有很多人推測過,人類將有能力可以運用原子能,但也沒有人想過輻射塵的處理問題。還有很多人在二次世界大戰中,曾經推測過戰後的世界將會如何如何,不過我也想不起來有哪位仁兄曾經預測到,非洲殖民地將於戰後十五年內紛紛獨立。
狄羅德效應
18世紀法國有位哲學家叫丹•狄羅德。有一天,朋友送給他一件質地優良、圖案高雅的酒紅色睡袍,狄羅德非常喜歡。可他穿上華貴的睡袍在家中尋找感覺,總感到傢具的風格不協調,地毯的針腳也粗得嚇人……於是,為了和睡袍配套,他把舊東西全部更新。書房終於跟上了睡袍的檔次,可他仍感到很不舒服,因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脅迫了"。後來,他把這種感覺寫成一篇文章,題目為《與舊睡袍離別之後的煩惱》。200年後,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朱麗葉•施羅爾在《過度消費的美國人》一書中,把這種現象稱作"狄羅德效應",也稱為"配套效應"。
在人們的觀念中,高雅的睡袍是富貴的象徵,應該與高檔的傢具、華貴的地毯、豪華的住宅相配套,否則,會使主人感到"很不舒服",這種"配套效應"在事物的聯繫中為整個事物的發展提供了動因,從而促進了周圍事物的變化發展和更新。在現實生活中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霍桑效應
霍桑效應的發現源於一次失敗的管理研究。
1924年,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在西屋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搞了一項試驗。他們試圖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研究小組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6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然而,令他們遺憾的是,不管外在因素怎麼改變,試驗組的生產效率一直在上升。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結果,是因為當這6個女工被抽出來時,她們就意識到了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這些專家一直關注的對象,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從旁人的角度,善意的謊言和誇奬真的可以造就一個人;從自我的角度,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暈輪效應
暈輪原指月亮被光環籠罩時產生的模糊不清的現象。所謂暈輪效應是指我們在對別人做評價的時候,常喜歡從或好或壞的局部印象出發,擴散出全部好全部壞的整體印象,就像月暈(或光環)一樣,從一個中心點逐漸向外擴散成為一個越來越大的圓圈,所以有時也稱為月暈效應或光環效應。
美國心理學家戴恩.伯恩斯坦曾經做過一項實驗,給參加實驗的人一些人物相片,這些相片被分為有魅力、無魅力和一般魅力三種,讓實驗者評定幾項與外表無關的特徵,如婚姻、職業狀況、社會和職業上的幸福等等。結果,幾乎在所有特徵上,有魅力的人都得到最高的評價,僅僅因為長得漂亮,就被認為具有所有積極肯定的品質。這就是暈輪效應。
典型的例證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愛屋及烏",暈輪效應掩蓋了人的本來面貌,容易產生對人的盲目崇拜或全盤否定,從而影響人際關係。
暈輪是美麗的,讓我們在其美麗的光環下,冷靜、客觀地透視人生,把握交往。
巴納姆效應
心理學的研究揭示,人很容易相信一個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別適合他。即使這種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認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曾經有心理學家用一段籠統的、幾乎適用於任何人的話讓大學生判斷是否適合自己,結果,絶大多數大學生認為這段話將自己刻畫得細緻入微、準確至極。下面一段話是心理學家使用的材料,你覺得是否也適合你呢?
你很需要別人喜歡並尊重你。你有自我批判的傾向。你有許多可以成為你優勢的能力沒有發揮出來,同時你也有一些缺點,不過你一般可以克服它們。你與異性交往有些困難,儘管外表上顯得很從容,其實你內心焦急不安。你有時懷疑自己所做的決定或所做的事是否正確。你喜歡生活有些變化,厭惡被人限制。你以自己能獨立思考而自豪,別人的建議如果沒有充分的證據你不會接受。你認為在別人面前過於坦率地表露自己是不明智的。你有時外向、親切、好交際,而有時則內向、謹慎、沉默。你的有些抱負往往很不現實。
這其實是一頂套在誰頭上都合適的帽子。
一位名叫肖曼•巴納姆的著名雜技師在評價自己的表演時說,他之所以很受歡迎是因為節目中包含了每個人都喜歡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鐘都有人上當受騙"。人們常常認為一種籠統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準確地揭示了自己的特點,心理學上將這種傾向稱為"巴納姆效應"。
有位心理學家給一群人做完明尼蘇打多相人格檢查表(MMPI)后,拿出兩份結果讓參加者判斷哪一份是自己的結果。事實上,一份是參加者自己的結果,另一份是多數人的回答平均起來的結果。參加者竟然認為後者更準確地表達了自己的人格特徵。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十分普遍。拿算命來說,很多人請教過算命先生后都認為算命先生說的"很准"。其實,那些求助算命的人本身就有易受暗示的特點。當人的情緒處於低落、失意的時候,對生活失去控制感,於是,安全感也受到影響。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心理的依賴性也大大增強,受暗示性就比平時更強了。加上算命先生善於揣摩人的內心感受,稍微能夠理解求助者的感受,求助者立刻會感到一種精神安慰。算命先生接下來再說一段一般的、無關痛癢的話便會使求助者深信不疑。
心理定勢效應
心理定勢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它可以使我們在從事某些活動時能夠相當熟練,甚至達到自動化,可以節省很多時間和精力;但同時,心理定勢的存在也會束縛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只用常規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求用其他"捷徑"突破,因而也會給解決問題帶來一些消極影響。
不僅在思考和解決問題時會出現定勢效應,在認識他人、與人交往的過程中也會受心理定勢的影響。
蘇聯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一個經典的關於"心理定勢"的實驗:研究者向參加實驗的兩組大學生出示同一張照片,但在出示照片前,向第一組學生說:這個人是一個怙惡不悛的罪犯;對第二組學生卻說:這個人是一位大科學家。然後他讓兩組學生各自用文字描述照片上這個人的相貌。
第一組學生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他內心充滿讎恨,突出的下巴證明他沿著犯罪道路頑固到底的決心……
第二組的描述是:深陷的雙眼表明此人思想的深度,突出的下巴表明此人在認識道路上克服困難的意志……
對同一個人的評價,僅僅因為先前得到的關於此人身份的提示不同,得到的描述竟然有如此戲劇性的差距,可見心理定勢對人們認識過程的巨大影響!
瓦倫達心態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商家走鋼絲表演者,卻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在出場前就這樣不斷地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在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著走好鋼絲這事的本身,不去管這件事可能帶來的一切。"後來,人們就把專心去做某事,而不去管這件事的意義,不患得患失的這種心態,叫做"瓦倫達心態"。
所以,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有時我們不必去思慮的太多。不去多想,馬上去做,打斷反覆去思維的邏輯和習慣,走出一步,往往做事情的勇氣就隨之產生了。這就是由"瓦倫達心態"產生的效應。
泡菜效應
"泡菜效應"的含義是:同樣的蔬菜在不同的水中浸泡一段時間以後,將它們分開煮,其味道是不一樣的。人在不同的環境里,由於長期的耳濡目染,其性格、氣質、素質和思維方式等方面都會有明顯的差別,這正如人們常說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泡菜效應"揭示了環境對人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霍桑效應
在美國芝加哥市郊外的霍桑工廠是一個製造電話交換機的工廠,具有較完善的娛樂設施、醫療制度和養老金制度等,但工人們仍憤憤不平,生產狀況也很不理想。為探求原因,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一個由心理學家等多方面專家參加的研究小組,在該工廠開展一系列試驗研究。這一系列試驗研究的中心課題是生產效率與工作物質條件之間的相互關係。這一系列試驗研究中有個"談話試驗",即用兩年多的時間,專家們找工人個別談話兩萬餘人次,規定在談話過程中,要耐心傾聽工人對廠方的各種意見和不滿,並做詳細記錄;對工人的不滿意見不準反駁和訓斥。這一"談話試驗"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霍桑工廠的產量大幅度提高。這是由於工人長期以來對工廠的各種管理制度和方法有諸多不滿,無處發泄,"談話試驗"使他們這些不滿都發泄出來,從而感到心情舒暢,幹勁倍增。社會心理學家將這種奇妙的現象稱為"霍桑效應"。
拆屋效應
魯迅先生曾於1927年在《無聲的》,文中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人的性情總是喜歡調和、折中的,譬如你說,這屋子太暗,說在這裡開一個天窗,大家一定是不允許的。但如果你主張拆掉屋頂,他們就會來調和,願意開天窗了。"這種先提出很大的要來.接著提出較小較少的要求,在心理學上被稱為"拆屋效應"。
超限效應
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里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使人感動,就準備捐款,並掏出自己的所有錢。過了十分鐘后,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十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於是決定一分錢也不捐。到牧師終於結束了長篇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8226;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相反,還從盤子里偷了二元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超限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