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龍,大家都會想到我們人都是龍的傳人,龍是的封建社會帝王的象徵,而在上古的傳說,華夏人類的祖先如伏羲、女媧都是人首蛇身的龍蛇。龍是最古老的文化,龍象徵這祥瑞,是傳統文化典型代表。
而龍的形象有九似,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在古籍記載中龍的形象也不盡相同,但是經過千百年來人們考證研究一致認為龍是古代人們在早期社會對嚴酷的自然環境充滿幻想、憧憬和畏懼產物,當時的人類崇拜比他們更強大的力量,便有了龍的圖騰,而龍是源於對圖騰崇拜。
據研究考證龍圖騰最早源於的是長江下游古老的吳越民族,在古老的吳越流行著一種表示他們是龍子身份的斷髮紋身的風俗,以祈求得到保護;在古籍《歲時記》中有記載賽龍舟起源於越王勾踐,而作為龍的節日的端午節也是起源於吳越。隨著華夏文明的發展龍的影響越來越廣泛,尤其在民間影響更大。
傳說中的鳳凰是的百鳥之王,象徵著祥瑞,是華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鳳凰和龍的形象一樣極為複雜,麟前鹿后,蛇頭魚尾,龍文龜背,燕頜雞喙,是集合多種鳥禽突出形象而成的一種神物。鳳凰的神話最早流傳於東方,因此有東方神鳥、長生鳥之稱。
在古埃及傳說中鳳凰與鷹大小相似,全身金色的羽毛,翅膀閃閃發光、外表斑斕、鳴聲悅耳,能給人降福添壽,並認為世界上只有一隻壽命為五百年的鳳凰,在臨死之前會採集芳香植物築成巢,然後點火自焚,便在熊熊的火焰中誕生一隻幼鳳凰,新生的幼鳳凰將老鳳凰的骨灰裝進葯蛋中,在塗上防腐的香料油,帶著它飛到太陽神那裡,由太陽神將它放在太陽廟的神壇上,因此也是鳳凰的誕生也是對太陽神的崇拜。鳳凰是原始社會的人類對神靈的虔誠、崇仰、頂禮膜拜而創造出來的一種神性的動物。
鳳凰起源約在新石器時代,在很多原始社會的器具上就有很多鳳凰雛形的鳥紋,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遺址出土的「雙鳥朝陽紋象牙碟形器」的兩側就各有展翅欲飛的鳳鳥,圓眼,鉤喙,伸頸昂首相望,擁戴著太陽,反映了當時的人們對知時鳥和照耀萬物的太陽的崇拜。河姆渡鳳凰被認為是最早的鳳凰圖案。
龍、鳳是中華民族的兩大圖騰,崇鳳當然也是一種非常濃厚的華夏民族情結。人們給鳳凰賦予了美麗、吉祥、善良、智慧、重生等很多美好的特徵,鳳凰是人們心目中的瑞鳥,天下太平的象徵、權力的象徵、愛情的象徵,和龍一樣,鳳凰也是源遠流長的傳統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因此歷史上的龍與鳳凰是傳說中的神異動物,更多是人類的民族精神的載體,是一個民族文化的象徵。
保翼藝術品交流平台微信:15861638628(徐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