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是老師的無能,還是教育的悲哀

【邵長宇專欄】

是老師的無能,還是教育的悲哀

文|邵長宇(山東臨沂半程中學副校長、七年級二班班導)

今天,陸老師又來到了課堂,登上了講台,同學們再次聽到了老師熟悉的聲音,看見了老師親切的面孔,可是,我心裡明白陸老師是在捨不得班裡的孩子,內心掙扎了好久,傷病還未痊癒的情況下走進了教室。

跨進教室的這一步,是他從教23年來最沉重的一步,原因是兩個月之前的那一幕,徹底「撕裂」了他的內心,「撕碎」了他的育人夢。

開學第二周,年級開展「環境衛生周」規範教育活動,主要目的是教育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不要隨地亂扔的生活習慣。陸老師也在班裡布置了這項活動。

周五早自習,陸老師早早來到教室,發現衛生工具區地面上有很多垃圾,很納悶,大早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垃圾?而且,他周四下午最後一節課專門召開班會強調了亂扔垃圾問題,號召全班同學告別這種不文明行為。是值日生沒有打掃乾淨,還是同學故意找茬?

陸老師打斷了早讀,此時,一名班幹部站了起來,「舉報」地上的紙片垃圾是班裡的某某三名學生扔的。

「請你們三個同學站起來。」

「為什麼要扔垃圾?」

陸老師發話了。其中有兩個學生自覺地站了起來,走到北牆邊。另一個學生劉偉(化名)並沒有理會陸老師的意思,還在自己的位子上,翹著二郎腿,一臉藐視的表情,根本沒把老師放在眼裡。「你站起來」,老師厲聲喊道。此時,劉偉才瞥了一眼,手插褲兜里晃悠著來到北牆邊。初一的學生,一看就是裝出來的痞子氣。

「把手拿出來。」

「我就不拿。」

這個學生有點不好「對付」。陸老師順手在牆角拿起了平時掃地的掃帚,想嚇唬劉偉,指了指褲兜里的手,讓他拿出來,站好。劉偉還是不聽,晃晃悠悠,漫不經心,不屑一顧的樣子。實在是看不下去了,陸老師用掃帚敲打劉偉,劉偉不幹了,老師沒真生氣,他先惱了。當掃帚再次要落下的時候,劉偉用手一檔,掃帚順勢刮到了劉偉的臉。劉偉徹底的怒了。他抬起雙手掐住陸老師的脖子,瞬間就把老師推到了教室的後面,旁邊的桌子也被陸老師的后腰扭推在一起,只聽「撲通」一聲,陸老師倒在了地上。劉偉並沒有放過老師的意思,而是又無情的狠狠的用腳跺向了老師……

班裡的同學都驚呆了,班代飛快的跑向了主任室……

這就是陸老師一直難以釋懷的那一幕,夜裡,他時常被噩夢驚醒。

陸老師住院了,胸部三根肋骨受傷,骨裂。事後,學校找到劉偉(化名)父母協商,孩子的態度更是讓人心傷,連說句道歉的話都不願意接受,父母說,在家就這樣,他們管不了……

我了解到,這個孩子屬於「另類」,過早的接觸了社會,在校園裡十足一個「社會青年」,家長確實管不了,拿孩子一點辦法也沒有。最後,父母代孩子道歉,賠償了陸老師住院期間的醫療費,劉偉轉班就讀。

事件雖然結束了,可是它所遺留的沉痛才剛剛開始,它所帶來的思考遠未結束。這個事件,固然有孩子自身成長、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的原因,然而,當我們再次面對的時候,受傷的僅僅是我們的老師嗎?留給老師的只能是無助的眼淚和無能的悲鳴嗎?領悟的只能是教育的痛嗎?

老師的無能,還是教育的悲哀?據了解,學生打老師事件屢見報端,且成上升趨勢,一夜之間,教師成了高危職業?

原因?

「老師不敢管學生了,不敢批評學生了。現在的孩子越來越難管了:一方面怕管嚴了,讓孩子們不耐煩,效果不一定好,還可能給自己帶來一些工作上的『麻煩』,動不動就給你扣上『體罰,變相體罰』的帽子,弄不好就『捅』到了教育局,貼上了師德敗壞的標籤;另外一方面,家長和學校、社會與教育的關係變味了,嘴上說得很好,老師你要嚴厲管教,情著『打』了,話雖這樣說,可出了問題,家長就像『醫鬧』一樣,翻臉比翻書還快,揪住不放。誰想自討苦吃,誰想自打飯碗」這是大部分老師的心聲。

是的,我們也看到,現在的老師哪怕只給學生一點輕微的懲罰,就彷彿是犯了滔天大罪,都要遭到家長的毆打辱罵甚至投訴。

當前,教育失去了懲戒功能,我們的老師越來越沒有辦法教育學生,對違反紀律的學生只能說服、說服、再說服。當我們面對嚴重違反紀律,打架鬥毆,敲詐勒索,盜竊成性的學生時,我們不能處分,因為處分的權利也被有關教育法給抹殺了。而在我們國家裡,老師對學生體罰則是被嚴格禁止的,為了不招惹麻煩,有的老師對於那些屢教不改的犯錯學生,最終只能採取放任自流的辦法,任由其一步一步滑向錯誤的深淵,這顯然也是教育的一種悲哀。

學校也不想把事情鬧大,發生事情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溫和應對。加之現在的以分數為導向的評價機制,課堂變成填裝知識的「工廠」,教書和育人無法有效的鏈接。這是教育大環境出了狀況,但不是學校和老師能夠解決的。

像劉偉這樣的孩子,如果照這樣發展下去,走向社會的後果,大家都會懂得。怎樣把這些跑偏的孩子糾正到正確的跑道上?

孩子不僅要「教」,更要「育」,「育」比「教」還重要。「育」需要「表揚」,更不能缺少「批評」,表揚是陽光和雨露,批評是暴風和大浪。人生彷彿像一棵大樹,需要風雨的洗禮才能茁壯成熟。幼苗不經歷風霜洗禮,怎能長成參天大樹;雛鷹不經歷狂風驟雨,怎能飛上萬里蒼穹;溪流不經歷顛簸流離,怎能交匯於浩瀚大海。只有經歷無數次風雨的洗禮,那棵大樹才能依然堅挺。

近日,青島市發布《青島市中國小校管理辦法》,從3月20起正式實施,該管理辦法一出,頓時引起社會熱議,這是全國第一部以學校為主體的地方性政府規章。其中,最引人關注的就是:學生擾亂教學秩序,教師可對其進行適當懲戒。「懲戒」第一次正式寫入規章辦法,讓教師在工作中有了「抓手」。國內首次立法規定老師可「懲戒」學生,懲戒太敏感,我們習慣於將它與體罰划等號。老師們敢用嗎,老師到底能不能懲戒學生?家長和老師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青島畢竟邁出了全國的第一步,也走向了未來教育希望的第一步。

一個成長的人是需要懲戒功能存在的,一個人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諸如上課亂講話、亂下位、頂撞冒犯老師、打罵同學等違紀行為,在國外,老師都是可以按照規定給予相應懲罰的。譬如,在韓國和新加坡,老師可以按規定用戒尺、藤條抽打犯錯學生的指定身體部位;在瑞士,要處以罰款;在法國,犯錯學生必須接受節假日到學校反省補課或做作業的處罰。

再回頭說說劉偉打老師這件事,如果有相關規定對故意冒犯老師的學生給予懲戒,學生怎敢在陸老師跟前有如此放肆的行為。

不是陸老師的無能,也不是教育的悲哀,是我們沒還有走過那條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